李春燕;徐西玲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实施腔内介入治疗的的应用价值及围术期护理对策.方法:对神经外科6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进行观察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30)和干预组(n=30),所有患者均实施腔内介入治疗,对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对干预组运用护理干预,总结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状况.结果:常规组和干预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为100.0%.干预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颈动脉狭窄患者实施腔内介入治疗效果良好,且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早日恢复.
作者:顾玲枫 刊期: 2019年第08期
加强药品检测检验分析不仅能够保证药品质量过关,同时也能够保证我国的制药产业达到标准,有质量不仅仅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在国家与政府的大力提倡下加强药品检测,采用科学的检测方法,运用良好的科技设备保证良好药品能够在市场上进行出售,保证我国医疗水平以及药品质量得到提升.
作者:江倩倩;孟闪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9月收治的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接受中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无明显差异(P>0.05);但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显效17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未94.29%,对照组治疗显效12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未74.26%,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效果满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控制患者血糖水平,这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舒秀梅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使用金硝逐瘀汤治疗的方式,观察对痔疮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结合2018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60例痔疮肿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采取常规和金硝逐瘀汤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临床疗效和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数据分别为90.00% 和53.33%,在症状改善情况方面,观察组的各项数据优于对照组的数据,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痔疮肿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金硝逐瘀汤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加改善患者肿痛症状,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牛苏剑 刊期: 2019年第08期
针对军事训练伤病总体治疗以及预防进行分析,阐述了军事训练的特点,同时分析了军事训练的总体治疗原则,内容分别包含骨、关节伤病,软组织损伤和炎症.总结了如何对军事训练伤病进行预防,内容有:制定训练计划,医学监督和教育.希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能够为军事训练伤病的总体治疗提供一定帮助.
作者:李红彬 刊期: 2019年第08期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常见的肺炎感染类型,患儿在感染支原体后出现间质性的肺炎及毛细血管支气管炎样病变,是常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阿奇霉素是临床较为常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较广的抗菌谱,对衣原体有杀灭作用,在考虑儿童抗生素使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情况下,临床医生一致认为阿奇霉素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有较好的针对性作用.本文中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阿奇霉素药物性质及常用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钟金亮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肠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在本院胃肠外科实施手术的2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11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具有积极意义,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叶菲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出院计划模式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选择某三甲医院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出院计划模式.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和出院后6个月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膝关节功能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和膝关节功能评分在出院时无统计学差异,而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出院计划模式可提高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魏薇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养血强肾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0例,两组均予以优质动物的饮食(0.6g/kg/d)高热量和低脂肪饮食,纠正水、电解质及酸平衡,严重控制血压、酌情予以促进细胞生成素、铁剂等,纠正贫血,对发生感染者予以抗生素、抗感染并低磷、高糖饮食、合并高血压者给予降压药物治疗等.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予以养血强肾胶囊治疗(主要药物:补骨脂、菟丝子、墨旱莲、女贞子、海马、何首乌等).按传统工艺做成胶囊剂,一次3粒,一日3次,饭前服用,服药期间定期监测血钾,如发现血钾>5.5mmol/l,暂停服中药,并对症处理.对照组基础治疗同治疗组,并予以口服爱西特,1日3次,每次4粒.两组疗程为3个月,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肾功能恢复良好,取得总有效率90.67%,对照组取得总有效率77.78%.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血强肾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推广.
作者:王晓华;吴俊荣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脾脏血流输入血管部位放置的栓塞面积对门血流输出血管的血液流动指标的作用.方法 任意抽选60名确诊患有肝脏病理性硬化并发脾脏功能亢进的病人,确诊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8年9月.通过选号法随机分为小、中、大面积三组,分别使用不同规格的栓塞进行手术治疗,考察血液流动指标变化以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三组病人血液流动情况明显下降(P<0.05),且下降程度与栓塞面积正向相关,不良反应情况与栓塞面积正向相关.结论 手术后病人的血液流动情况与所使用栓塞的面积呈负相关,因此要对使用大面积栓塞的病人进行密切关注,以防不良情况的发生.
作者:方业钢;金超;李君;李友生;王体坤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临床比较分析联合手术(子宫动脉阻断术和子宫肌瘤切除术)与单一的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的受孕情况.方法:在我院2014年8月-2016年10月住院治疗的宫肌瘤患者中,选择50例为样本总数,随机法将样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是被安排进行联合手术,对照组只被安排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在手术过程中记录两组样本成员各自的出血量、手术所用时间和完成手术后的排气时间.等间隔记录手术前后E2(雌二醇)、FSH(卵泡刺激素)及LH(黄体生成素)等卵巢各项指标.并且电话访问术后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和受孕状况.结果:实验组手术过程中子宫出血量明显较低.手术完成2个月后,E2不仅低于手术前且低于对照组该指标,FSH即高于术前也高于对照组,其它时间点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并发症的记录分析发现实验组并发症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联合手术不仅可以降低术中出血量,而且可以降低并发症概率.其中对卵巢的不良影响也是可逆的(以上比较均是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基础上(P<0.05).
作者:李彩青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探索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介入检查对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对其采取DSA术进行检查,并针对形成急性动脉血栓的患者展开介入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指征改变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9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经过DSA检查后发现19例血管正常;45例患者血管异常,其中后交通动脉瘤6例,大脑动脉闭塞9例,脑动脉畸形10例,大脑动脉狭窄32例.对45例血管异常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后,血管完全再通的患者20例,血管部分再通的患者27例,血管未通的患者6例.患者病变较治疗前改善情况显著,各个指标治疗后比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介入检查提高了疾病的检出率,对治疗提供了依据,具有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唐力明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效果影响.方法 选取在静宁县四河镇卫生院就诊治疗的1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阿奇霉素及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气促、发热、肺啰音和咳嗽的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患儿住院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及家长干预后自我检测、饮食调理、用药及运动锻炼监测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及家属依从性.
作者:马亚萍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对PICC置管和输液港置管后的血栓形成的护理效果分析.方法 在本次研究工作中,选取了我院从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26例已经安置了输液港的患者作为研究组,然后选取同一时期进行PICC置管治疗的患者26例作为对照组,对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其全部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内容的基础上对患者输液港置管后可能导致血栓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然后针对性的制定各种护理对策.在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完成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血栓的几率.结果 根据两组患者的血栓形成数据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模式之后,其未出现血栓情况,而常规护理模式下的对照组患者,血栓形成患者的人数为3例,远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数据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PICC置管治疗,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开展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血栓的几率,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黄柳英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病人护理中加速康复理念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手术的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病人7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加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速康复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病人护理效果较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提升关节功能.
作者:何世敏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无缝隙对接护理在提升急性消化内镜护理效率的作用.方法:取我院急性消化内镜检查患者94例,随机分研究组(无缝隙对接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7例,评估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与并发症率.结果:两组护理前心理状态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较对照组的SAS与SDS评分低,并发症率低,P<0.05.结论:对急性消化内镜检查患者采用无缝隙对接护理能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改善其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率,值得借鉴.
作者:孟艳;于秋阳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中医针灸在脑梗死恢复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优越性.方法 以2016年1月 ~2017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92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征求患者及其家属意见后,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则采用中医针灸治疗,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FMA评分.结果 经治疗,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FMA评分均显著增加,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相关评分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医针灸进行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治疗,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李嫚玲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对保留灌肠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以及疗效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4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以及观察组2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对于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盆腔炎汤保留灌肠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本次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经过本次治疗,观察组患者本次治疗总有效率为(19/20)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本次治疗总有效率(13/20)65.0%,P<0.05,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慢性盆腔炎患者,不仅需要应用常规西医疗法,同时还可联合应用中医治疗方案,其中,盆腔炎汤保留灌肠治疗方案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进而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家宏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行剖宫产手术产妇肠胃功能恢复及早期泌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第一次排气时间、肠胃蠕动时间,12h、12-24h、24-48h泌乳人数,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研究组术后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第一次排气时间、肠胃蠕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较对照组,研究组术后12h泌乳率明显升高,术后12-24h和24-48h泌乳率明显降低(p<0.05).干预后两组SDS和S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SDS和SAS评分下降水平更显著(p<0.05).结论 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剖宫产手术产妇的肠胃功能和不良心理状态,促进早期泌乳,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邸艳芝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发生重症放射性肺炎(SRP)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例数10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2月1日到2017年2月10日,对患者均进行放射治疗,分析治疗后重症放射性肺炎(SRP)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在10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发生重症放射性肺炎患者有11例,重症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11.00%;根据表2研究显示,重症放射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MLD、PH值、FEVl/fvc以及年龄.结论:MLD、PH值、FEVl/fvc以及年龄和放射治疗后重症放射性肺炎发生密切相关,通过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采取有效措施,能降低重症放射性肺炎(SRP)发生.
作者:王秦 刊期: 201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