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周围性面瘫患者行分期针灸治疗临床疗效

王冰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患者, 分期针灸治疗,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采取分期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2017年9月 ~2018年9月接受治疗的7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治疗措施的不同应用具体分为针灸组和常规组,每组分别为39例患者.针灸组采取分期针灸的治疗方法,常规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并比较针灸组和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总体满意度.结果:针灸组的治疗有效率38例(97.44%)显著高于常规组30例(76.92%),针灸组的总体满意度35例(89.74%)显著高于常规组28例(71.79%),且对照均存在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给予分期针灸治疗,能够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运动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早期运动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9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纳入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方式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早期运动干预.对比两组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行为评分较对照组高,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运动干预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

    作者:周莹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新形势下药剂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前,生物药剂在临床医学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发展地位.在药剂学工作当中,药剂制作的质量和药物种类的创新,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对各类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药剂学发展的重要保证.对药剂种类的不断开发,主要是基于药物在患者体内的吸收效果.本文通过对药物的预测吸收过程,以及肠道吸收进行基本研究,从而对新形势下药剂学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医药界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为人类的健康做出巨大的贡献.

    作者:闫丽荣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探讨正畸治疗用于先天性牙缺失患者修复前的效果

    目的 探讨正畸治疗在先天性牙缺失患者修复前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先天性牙缺失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修复前进行正畸治疗,通过正畸治疗将缺失间隙集中起来,解除错牙合畸形,后实施修复治疗.结果 随访三年,经观察发现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固定桥基牙松动、移位现象,未见炎症反应,患者对牙齿修复效果表示满意.结论 正畸治疗在先天性牙缺失患者修复前的应用能够起到保护余留牙齿的作用,有助于维持牙齿美观及牙齿功能.

    作者:刘晶晶;解传亮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肛肠外科术后患者排尿排便的影响

    目的:分析肛肠外科患者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对其术后排尿排产生的影响.方法:抽取82例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我院肛肠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探究组(n=41)、比照组(n=41),指导患者常规禁食、正确服药并加强清洁护理干预,同时为探究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结果:探究组患者排便困难率为4.88%、排尿率困难为2.44%,比照组患者分别为17.07%、14.63%,探究组患者排便困难率以及排尿困难率均明显低于比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肠外科患者应用早期护理干预能够使术后排尿以及排便困难率得到明显降低,可促进患者预后改善.

    作者:王腾;罗西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手术联合鼻喷激素治疗伴鼻息肉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鼻喷激素治疗伴鼻息肉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90例伴鼻息肉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鼻喷激素治疗,观察组则予以手术方法联合鼻喷激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半年后鼻腔通气情况;鼻息肉体积变化.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鼻腔通气情况,鼻息肉体积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鼻腔通气情况,鼻息肉体积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鼻腔通气情况,鼻息肉体积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方法联合鼻喷激素治疗伴鼻息肉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支尧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目的:分析探讨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对有效预防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2015年 ~2017年间于我院施行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随机选择70例进行研究.结果:70例患者,有6例患者发生了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高达8.57%;3例下呼吸道感染(50.00%)、2例手术切口感染(33.33%)、1例泌尿道感染(16.67%);感染风险因素结果显示,造成医院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合并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使用呼吸机、抗菌药物的长期使用、住院时长五种(P<0.05).结论: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极易发生医院感染,且感染率较高,必须增强监测,针对危险因素施行有效防控措施.

    作者:韩峰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静脉留置针也就是套管针,其应用优势在于对血管刺激小,留置时间比较长,用药简单方便等,避免反复穿刺的痛苦,增强患者对临床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在儿科护理中应用静脉留置针,其套管比较柔软,延长在静脉内的留置时间,有利于保护血管壁的完整性,不断缓解了患儿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同时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护理工作效率,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提高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为了分析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在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本院对收治的儿科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方法与静脉留置针护理,护理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杨秀珍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和肌瘤切除联合手术与单一切除手术的比较研究

    目的:临床比较分析联合手术(子宫动脉阻断术和子宫肌瘤切除术)与单一的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的受孕情况.方法:在我院2014年8月-2016年10月住院治疗的宫肌瘤患者中,选择50例为样本总数,随机法将样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是被安排进行联合手术,对照组只被安排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在手术过程中记录两组样本成员各自的出血量、手术所用时间和完成手术后的排气时间.等间隔记录手术前后E2(雌二醇)、FSH(卵泡刺激素)及LH(黄体生成素)等卵巢各项指标.并且电话访问术后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和受孕状况.结果:实验组手术过程中子宫出血量明显较低.手术完成2个月后,E2不仅低于手术前且低于对照组该指标,FSH即高于术前也高于对照组,其它时间点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并发症的记录分析发现实验组并发症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联合手术不仅可以降低术中出血量,而且可以降低并发症概率.其中对卵巢的不良影响也是可逆的(以上比较均是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基础上(P<0.05).

    作者:李彩青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分析心理护理应用于妊娠糖尿病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中10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选取自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本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SDS、SAS评分、血糖变化以及妊娠结果.结果:在有效的心理护理后,观察组的SDS与SAS评分要低于对照组,空腹血糖变化与妊娠结果等数据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群体中,采用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在妊娠后焦虑抑郁等情绪,并且稳定患者血糖,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作者:彭晓欣;倪钦玉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腔内介入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价值及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实施腔内介入治疗的的应用价值及围术期护理对策.方法:对神经外科6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进行观察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30)和干预组(n=30),所有患者均实施腔内介入治疗,对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对干预组运用护理干预,总结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状况.结果:常规组和干预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为100.0%.干预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颈动脉狭窄患者实施腔内介入治疗效果良好,且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早日恢复.

    作者:顾玲枫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二氧化碳配合艾拉光动力治疗肛内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二氧化碳配合艾拉光动力治疗肛内尖锐湿疣的疗效,阐述治疗期间的护理方法,观察护理效果.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二氧化碳配合艾拉光动力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心理方面护理满意度为(91.47±1.26)分、疼痛方面为(95.62±1.77)分、生活方面为(93.66±0.48)分、环境方面为(94.19±0.88)分、疼痛(3.15±0.10)分、2m复发率2.33%、不良反应发生率6.98%.对照组心理方面护理满意度为(80.68±1.45)分、疼痛方面为(81.52±2.20)分、生活方面为(82.30±1.47)分、环境方面为(84.16±1.50)分、疼痛(6.77±0.73)分、2m复发率20.93%、不良反应发生率23.26%,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二氧化碳配合艾拉光动力治疗肛内尖锐湿疣期间,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轻疼痛,减少不良反应,降低复发率,改善预后.

    作者:熊小翠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通过对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了解病危患者在重症监护室的心理和生理变化,从而更具针对性的对重症监护室病人进行关心,以加强病人身心愉悦.方法:将10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简单的随机分配,设置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对于研究组给予人文关怀,而对于对照组则只进行常规的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对照.结果:通过对比研究,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分析后,具有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可以提高患者的身心愉悦程度,增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提高抗病、治病的信心.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体重调控系统与肥胖

    近年来,肥胖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全球性的问题,肥胖除了会影响个体运动之外,还与一些常见的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高血压,二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一直以来,贪食和懒惰被认为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但是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肥胖的全球范围流行.近些年的研究表明肥胖的发病包含了大量的遗传基因因素,认为体重和体脂是被精确调控的.脂肪的调控系统一直以来都是代谢领域研究的热点,究竟脂肪是如何被调控的?是什么原因让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对脂肪组织的控制也是非常有研究价值的,更好的了解调控系统才能更好的了解并治疗肥胖.本文就目前比较流行的脂肪调控模型进行简单论述.

    作者:金增光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神经内科介入治疗病人合并糖尿病的围术期优质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介入治疗患者合并糖尿病的围术期优质护理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32例采用神经内科介入治疗且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利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16例行常规围术期护理,研究组16例行优质护理.结果: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神经内科介入治疗过程中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可进一步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减少并发症,确保患者治疗安全.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李芳;洪芙蓉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高危因素监测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高危因素.方法:择取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对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结果:GCS评分、脑疝形成、颅底骨折、并发或继发感染、低血压、高血糖、消化道出血、低氧血症、高钠高氯血症均为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高危因素.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临床中应引起重视.

    作者:陈太董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伴左心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伴左心衰竭患者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其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伴左心衰竭患者60例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30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治疗,对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伴左心衰竭患者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付首科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延续性护理在小儿肠造口术后应用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主要研究延续性护理在小儿肠造口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36例肠造口手术患儿,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18例)、对照组(18例),两组患儿分别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评价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小儿肠造口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比较两组患儿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其中观察组患儿的生理状态评分、躯体功能评分等相关数据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统计两组患儿的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后发现,观察组患儿中出现过敏性皮炎、造口旁疝、造口出血等并发症的例数为5例,占总例数的27.78%,而相比之下,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例数则达到了11例,占总例数的61.12%,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小儿肠造口术中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评分,还能够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作者:孙玉叶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身痛逐瘀汤加减对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观察

    目的: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vas疼痛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vas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疼痛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菊芳;李小刚;张智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小儿外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研究小儿外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方法:研究主要选取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外科患儿共计88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全部患儿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为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应用了风险护理干预方法.结果:教育培训、工作任务、工作环境、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等多项因素,都可能引发小儿外科临床护理工作安全风险,采用风险护理干预方法,可以提升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小儿外科护理安全的因素有许多,在进行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中,医护工作人员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防范对策,优化终护理效果.

    作者:苗亚萍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强化护理在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急性白血病化疗中对患者护理方式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 从医院2014年到2018年接收并且接受化疗的患者中的50例作为干预组,进行强化护理.其中,强化护理除了日常的基础护理之外,还包括了口腔感染护理、呼吸道感染护理一系列的科学护理.除此之外,还抽取了之前医院中进行急性白血病化疗的患者共计50例,这50例患者做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接受一般护理.将这两组作为对此治疗,观察这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所选取的干预组的50名患者中,其中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达98%,并且口感染率为20%;另外一组对比组中,其中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0%,口腔感染率也高达80%.由对比可以看出,两组数据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结论 在急性白血病化疗中,强化护理可有效降低口腔感染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兰兰 刊期: 2019年第08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