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特点与影响因素分析

冀建勇

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 术后感染, 病原菌, 相关因素, 预防对策
摘要:目的:总结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导致其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降低医院感染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神经外科手术患者386例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术后感染情况,并分析病原菌及药敏数据,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医疗资料进行统计,归纳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结果:386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共发生44例医院感染,感染率11.40%,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和切口为主;共培养分离病原菌5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4株占40.68%,革兰阴性菌31株占52.54%,真菌4株占6.78%;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替坦、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耐药率均<20%,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四环素、诺氟沙星耐药率均>50%.革兰阳性菌对氨苄青霉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耐药率均<20%%,对阿莫西林、头孢曲松、氨苄西林耐药率均>50%.年龄、手术时间、术后再次手术、伴慢性疾病、脑血管疾病、颅脑外伤是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神经外科手术复杂,术后并发感染率较高,术前应充分评估患者基本情况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尽可能降低术后感染率.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在手术室的应用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灭菌法在手术室精密仪器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老肯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对腹腔镜及其他器械物品进行灭菌,循环观察分析.结果 2017年12月-2018年11月灭菌操作600次,灭菌中断两次,所有灭菌完成后生物培养结果均为阴性,包外指示胶带及包内指示卡均完全变色,符合灭菌要求.结论 低温等离子消毒灭菌是一种安全、快捷的灭菌方法,是目前手术室连台腔镜手术精密手术器械灭菌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刘侠;郝龙飞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养血强肾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作用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养血强肾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0例,两组均予以优质动物的饮食(0.6g/kg/d)高热量和低脂肪饮食,纠正水、电解质及酸平衡,严重控制血压、酌情予以促进细胞生成素、铁剂等,纠正贫血,对发生感染者予以抗生素、抗感染并低磷、高糖饮食、合并高血压者给予降压药物治疗等.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予以养血强肾胶囊治疗(主要药物:补骨脂、菟丝子、墨旱莲、女贞子、海马、何首乌等).按传统工艺做成胶囊剂,一次3粒,一日3次,饭前服用,服药期间定期监测血钾,如发现血钾>5.5mmol/l,暂停服中药,并对症处理.对照组基础治疗同治疗组,并予以口服爱西特,1日3次,每次4粒.两组疗程为3个月,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肾功能恢复良好,取得总有效率90.67%,对照组取得总有效率77.78%.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血强肾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推广.

    作者:王晓华;吴俊荣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中医针灸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应用与优越性分析

    目的 分析中医针灸在脑梗死恢复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优越性.方法 以2016年1月 ~2017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92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征求患者及其家属意见后,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则采用中医针灸治疗,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FMA评分.结果 经治疗,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FMA评分均显著增加,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相关评分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医针灸进行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治疗,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李嫚玲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2型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2型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 ~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位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本院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护理的医疗费用、满意度和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8.45±2.24)d和住院费用为(4.423±733)元,明显高于观察组的住院时间(6.57±1.13)d和住院费用(2.435±123)元,而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8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2型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有利于减少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及家属对临床护理路径的满意程度,具有较强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谭雪婷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静脉留置针也就是套管针,其应用优势在于对血管刺激小,留置时间比较长,用药简单方便等,避免反复穿刺的痛苦,增强患者对临床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在儿科护理中应用静脉留置针,其套管比较柔软,延长在静脉内的留置时间,有利于保护血管壁的完整性,不断缓解了患儿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同时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护理工作效率,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提高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为了分析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在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本院对收治的儿科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方法与静脉留置针护理,护理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杨秀珍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系统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对于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精神科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50例,均为女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WM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认知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朱琳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参与式护理在肿瘤放疗所致局部皮肤损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肿瘤放疗所致局部皮肤损伤中参与式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7月-2018年6月本院接诊的肿瘤放疗所致局部皮肤损伤病患7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A、B两组(n=35).A组实行参与式护理,B组实行常规护理.分析两组的局部皮肤损伤发生时间,并对其损伤的程度作出比较.结果:A组放疗后1个月内的局部皮肤损伤发生率为60.0%,比B组的82.86% 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的局部皮肤损伤程度轻于B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参与式护理措施是可显著减轻肿瘤放疗所致局部皮肤损伤的程度,从而有助于确保放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建议采纳.

    作者:李婷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神经外科介入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措施研究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介入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脑血管疾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观察组45例实施常规护理疗法,对照组45例实施神经外科介入手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痊愈数量多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数量少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的护理是介入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神经外科介入手术围术期的整体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病痛,可以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再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探讨幽门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呼吸病人医院获得性肺炎和病死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幽门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呼吸病人医院获得性肺炎和病死率的影响.方法:抽取96位呼吸重症病人作为实验对象,归纳为两组,对其中48位进行幽门后肠内营养支持(幽门后喂养组,n=48),其余8位进行幽门前肠内营养支持(幽门前喂养组,n=48).重点监测纪录两组病人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概率、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不含VAP)发生概率和RICU住院病死率.结果:幽门后喂养组VAP统计概率为15.8%,而幽门前喂养组则为9.2%.幽门后喂养组RICU住院病死率为34.5%,另一组的幽门前喂养组则是42.2%.结论:经过同幽门前营养支持的比较,幽门后营养支持对呼吸病人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出现有抑制作用,对病死率的干预成效则不甚明显.

    作者:孔维炜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香砂六君子加减方治疗胃癌前病变患者前后的VEGF和P53表达变化与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探讨香砂六君子加减方对胃癌前病变患者VEGF和P53的表达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在2016年10月 ~2018年6月92例癌前病变患者资料,根据用药方案分成实验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治疗)与对照组(胃富春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VEGF和P53变化.结果:治疗3月后后实验组VEGF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5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加减方对胃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VEGF,P53的表达情况明显优于胃复春片,为胃癌前病变的治疗提供有力的临床证据.

    作者:张丹凤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思维模式探索

    中医和西医由于理论体系不同,思维模式不同,所制定的护理方法和理念,也有所不同.在中西医并重的卫生事业方针指引下,探索中西医结合护理思维模式,从而设置更人性化,更利于患者治疗康复的护理方法,无论对于临床还是教学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夏宇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浅论导致胃肠外科手术后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因素

    目的:就导致胃肠外科手术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胃肠外科手术患者(80例)为主要研究对象,使用单因素检验统计分析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因素.结果:手术分级为Ⅳ级、手术时间较长、患者年龄较大及基础疾病等是引发患者手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胃肠外科术后感染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发生的,预防及控制存在的危险因素,能够促进术后切口感染率的降低.

    作者:郭玉琳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运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6月 ~2016年6月收治的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100例为对象,按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牵引复位后石膏外固定法;观察组采用中医正骨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采取中医正骨法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中采用中医正骨法治疗,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体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杨承强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7年10月 ~2018年9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将其按照所采取的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为52例.实验组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治疗依从性以及认知行为状态评分等指标的对比.结果:实验组的治疗依从性48例(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38例(73.08%),实验组的认知评分、行为评分以及状态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护理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刘益容;高琼;慕文姬;张亚茜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胰高血糖素样肽-1减轻脑老化的机制研究

    衰老是生命不可避免的结果,其特征是组织和器官功能的逐渐衰退和死亡风险的增加.当人体衰老之后会出现极度缩短寿命,认知障碍,海马神经退化,脱发,皮肤和肌肉萎缩,异位钙化等变化,其中脑老化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并且会对人们的生命和生活产生很严重的危害.近年来,衰老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特别是发现衰老的速度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进化过程中保守的遗传途径和生化过程的控制.现如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衰老是有利的.这些研究为治疗与年龄相关的衰老和疾病提供了很有前途的途径.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提供了从胰高血糖素样肽-1与衰老的关系,以及相关因子胰岛素对衰老的影响,还有胰高血糖素样肽-1能够减轻衰老的机制研究的进行了全面概述.

    作者:陈禹冰;郑敏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探究Orem自理模式在糖尿病合并肝硬化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对糖尿病合并肝硬化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奥瑞姆(Orem)自理模式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将2017年2月 ~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糖尿病合并肝硬化患者纳入研究中,通过数字表法随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2组均给予积极对症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专科护理,研究组同时开展Orem自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球蛋白(ALB)均有改善,但研究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评测,研究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合并肝硬化护理中开展Orem自理,有助于提升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病情,且可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

    作者:祝梦佳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TCD与颈动脉超声对诊断颈内动脉狭窄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TCD(经颅多普勒超声)与颈动脉超声对诊断的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8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脑卒中患者且兼备脑血管狭窄危险因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颈动脉超声,研究组患者采用TCD检测,分析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与患者终出院诊断对比一致性,分析对比两种超声的诊断价值.结果:TCD检测的特异性为93.27%,敏感性为83.74%,阳性预测值为72.64%,而阴性预测值为95.41%,精准度为93.62%,假阴性率为15.02%,假阳性率为3.17%,符合率为92.39%,终与出院诊断的一致性为98.64%;与颈动脉超声具有一致性.结论:TCD在临床应用的诊断结果与颈动脉超声具有一致性,对重度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的患者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诊断准确性较高,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信息支持,适用于临床.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血管外科手术专用病员裤的设计与应用

    近 20 年来,随着材料、设备、技术的不断研发更新,血管外科迅速发展.我院血管外科手术量逐年增长,其中以下肢手术占多数.下肢静脉曲张术后需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介入手术腹股沟区穿刺处常规进行压迫器压迫、有溶栓导管者需保证管道固定妥善、下肢溃疡者需经常换药等,传统的病员裤往往无法满足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的需要,存在无法保护隐私、穿脱费时困难、易导致导管滑脱、治疗护理及病情观察不便等问题,通过设计研发新型的病员服 [1-5] 能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设计了一款血管外科手术专用病员裤,满足患者及临床工作的诸多需求,现报道如下.

    作者:邵亚芳;吴一曼;王莉娜;王春英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的护理比较讨论

    目的:评价L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胆结石期间配合护理干预的效果,为胆囊炎胆结石手术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手术治疗的120例胆囊炎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LC治疗的试验组以及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的参照组,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用时、术后恢复用时均短于参照组,手术损伤小于参照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LC治疗胆囊炎胆结石期间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谭晓丽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人性化护理工作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人性化护理工作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方式和效果.方法:选取在2017年到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100例受检者,将其分为人性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每组有50例受检者,常规护理组受检者接收的常规的体检护理服务,个性化护理组受检者接受的是人性化体检护理服务,对比两组受检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个性化护理组受检者的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常规护理组受检者,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工作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受检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朱丽霜;丁小美 刊期: 2019年第08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