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娟
疼痛作为人体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临床十分重视.临床上疼痛的定义是指人体对有害刺激的一种保护性防御反应,具有保护及防御功能.众所周知,儿童神经系统是先开始发育的,出生时大脑的重量约是 370 克,新生儿大脑的形态与结构与成人基本相似,有主要的沟回,但脑回较宽沟,脑勾较浅,皮层较薄.在皮肤感知觉的发育中,痛觉对新生儿而言:眼、口周、手掌及足底的等部位的触觉已很灵敏,新生儿前壁、大腿、躯干触觉较迟,新生儿对痛觉的反应迟钝,两个月后对刺激才表示出痛苦.从出生开始至青春期以前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成.而且个体对疼痛的敏感程度因年龄的不同而不同,婴幼儿对疼痛的敏感程度低于成年人,疼痛的敏感程度会随着年龄增长,且婴幼儿不能表达疼痛,所以应充分观察他们的疼痛反应.
作者:尹艳;郭艳;依光叫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0例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ADL评分、NIHS评分比较,差异较小(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NIH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76.00%(38/50)的护理满意度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00%(45/50)优势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应用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作者:苏迁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在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患者中采取米索前列醇治疗对肾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采集时间段在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的样本实施分组处理,一组入组25例,实验组开展米索前列醇治疗,参照组开展缩宫素和麦角新碱联合治疗,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患者血压情况、临床治疗有效率计算值、产后出血情况.结果:实验组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计算值高于参照组相关数值,产后2小时出血量、产后24小时出血量低于参照组相关数值,P<0.05,统计学具有数据组间统计意义.实验组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对比参照组相关数值,P>0.05,统计学存在数据分析意义.结论:将米索前列醇治疗用在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患者中可降低出血量,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王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和分析西帕依固龈液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患者口腔护理效果及体会.方法 从本院在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口腔颌面外科患者中随机选取7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9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生理盐水冲洗口腔,观察组患者采用西帕依固龈液进行冲洗,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护理,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79.49%,明显低于观察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使用常规生理盐水对口腔进行清洁,使用西帕依固龈液具有更为明显的效果,能有效降低患者牙龈出血指数及牙菌斑指数,值得进行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怡;赵长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某医院中选择符合标准的150名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将这15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研究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75例患者,进行研究.研究组在高压氧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进行共同治疗,对照组只给进行高压氧等常规的治疗方法.认真观察并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脑电图变化和MMSE评分.结果:研究组MMSE评分和变化脑电图与对照组相比较有较大差异,也就是说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研究组的患者中的表现可以看出研究组的联合治疗能非常显著的改善MMSE评分,并且脑电图的异常率相比于对照组来说偏低;同时研究组在总有效率和痊愈率方面明显比对照组高,也就是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联合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提高生存质量以及治疗疗效,实践证明这样的联合治疗方法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东杰;许庆梅;韩淑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心脏超声检查+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诊断肺血栓栓塞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血栓栓塞患者64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8月-2018年8月,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接受超声检查,根据患者接受超声检查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患者32例,其接受心脏超声检查,观察组患者32例,其接受心脏超声检查联合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诊断结果.结果:经过对患者实施超声检查,可以全面、仔细的观察患者的血栓症状;经过对2组患者实施超声检查后,观察组患者肺血栓栓塞症的检出率为96.88%,对照组患者肺血栓栓塞症的检出率为81.25%,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误诊率为3.13%,漏诊率为0.00%,与对照组患者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对比,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肺血栓栓塞患者实施心脏超声检查联合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温针灸辅助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位研究对象,在常规电针治疗基础上对其中30例给予温针灸辅助治疗,比较面瘫治愈状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联合治疗下观察组面瘫明显改善耗时(13.35±2.84)天、Portmann评分(16.17±2.03)分、临床疗效93.3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温针灸对周围性面瘫的刺激作用更强,可更快改善口鼻歪斜、眼裂等症状,具有深度研究价值.
作者:赵晓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青春期是由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时期,它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青春期是一个心理发展的重要的阶段,青春期的到来与生理发育有关.女孩子月经初潮和男孩子梦遗的发生,标志着青春期的到来.家长要了解孩子青春期的心理发展,不要过多的干预,也不要过度的保护.青春期妊娠是指11~19岁年龄段发生的妊娠,在我国,青春期妊娠多指在12~18岁女孩.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补会因紫的影响,青春期非意愿妊娠的比例呈现上升趋势,而且向低龄化发展.
作者:石玉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叶酸代谢基因与出生缺陷和不良妊娠的关系.方法:2016年3月--2018年2月期间,选择298例因各种畸形终止妊娠的孕妇作为对象并设为研究组,另选择274例同期孕前与孕早期妇女作为对象且设为对照组,通过Taqman-MGB技术,检测A1298C、C677T、MTHFR、MTRRA66G基因多态性,对叶酸代谢障碍进行评估,跟踪随访,了解掌握产妇分娩情况及新生儿状况,统计不良妊娠结局.结果:①研究组与对照组染色体异常、地贫、心脏畸形、唇腭裂、其他畸形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妊娠期贫血、妊娠期高血压、其他疾病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叶酸代谢障碍与染色体异常、唇腭裂、心脏畸形等均有相关性,容易导致不良妊娠结局,需引起重视.
作者:逯素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心内科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2017年1月至12月,医院心内科从人,机,材,法,环,测等方面实施精细化管理,2017年精细化管理前未实施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与2016年比较.结果经过精心管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得到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可以提高心内科护理管理的质量,值得进一步实施和推广.
作者:唐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研究重症监护室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40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样本研究资料,依照计算机表法处理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试验组(n=20例),以及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n=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血气指标、耐受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质量评分均远远优于对照组,呈现出P小于0.05的终结局,具有探讨研究价值.结论: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提升耐受率,避免并发症的产生,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郑睿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CT引导钢针定位肺结节胸腔镜手术围术期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64例CT引导钢针定位肺结节胸腔镜手术患者,采用抽签法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分别行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将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 高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25%,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75% 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1.88%,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5.88±3.21)天长于观察组(9.16±2.10)天,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CT引导钢针定位肺结节胸腔镜手术围术期采用优质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护理质量,有助于保证手术效果,可以在临床上予以推广使用.
作者:潘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早期先兆流产护理过程中应用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早期先兆流产孕妇88例分为常规组和强化组,分别施加常规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基础上的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经过干预后,强化组孕妇焦虑评分为、抑郁评分均低于常规组早期先兆流产孕妇(P<0.05);强化组孕妇保胎成功率、护理满意度评均高于常规组早期先兆流产孕妇(P<0.05),不良心理出现率、护理计划实施总时间少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早期先兆流产护理过程中应用心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孕妇心理状态,提高保胎成功率.
作者:蔡红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医院作为当前社会极为特殊的企业,其工作环境以及安全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其中感染性疾病科工作环境是医疗结构为需要注意的部门之一,由于其特殊的环境以及职业需求,工作人员长时间处在高感染以及高损伤的危险中,且护理人员需要面对来自生活以及社会的压力,容易产生消极的心理情绪.为了更加全面对感染性疾病科护理人员进行保护,对于可能产生的危害降到低,本文阐述了感染性疾病科护理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对感染性疾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及其防范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
作者:潘莉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通过对本单位饮食保障社会化的探索实践和回顾性分析,总结了饮食社会化保障的问题与对策.结合疗养院实际,切实做好疗养院饮食保障社会化工作,需要强化监管机制和教育培训机制,做好新形势下卫生监督管理.
作者:王淑梅;王清妹;王雅珍;连夏茵;梁亚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并归纳妇产科护理中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8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护理后以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并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体现为P<0.05的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为9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1%,组间体现为P<0.05的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结论:对妇产科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的情绪,提高护理效果与患者的满意度,对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均具有积极作用,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潇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口腔颌面外科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科于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均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预防性护理方法,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82.0%,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8%,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预见性护理模式在口腔颌面外科护理过程中,有重要意义,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避免医患之间出现医疗纠纷,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艳;尹艳;刘伟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联合应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氧气驱动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以我院呼吸道专科收治的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从病案管理系统中抽取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时间段78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A组(n=39)行常规治疗,B组(n=39)行布地奈德+沙丁胺醇氧气驱动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B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对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行布地奈德、沙丁胺醇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可促进肺功能恢复,解除呼吸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杜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高龄2型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采用前列地尔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4月 ~2018年7月收治的54例2型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7)和观察组(n=27),将常规治疗应用于对照组临床,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高龄2型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采用前列地尔治疗能取得良好效果,其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使患者的蛋白尿降低,且不良反应较小,因此,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陈继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动态心电图检查在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中的应用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本院2016年8月至2017年1月结束收取的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的患者共5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住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心电图检查,而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2组患者之间的检查率.结果 经过研究分析得知,观察组患者的检查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对临床中出现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的患者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及提升检查的准确率,并且为老年诊断标准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石大远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