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乐宁加普米克气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57例临床疗效观察

高树云

关键词:
摘要:1资料与方法1.1观察对象:按<实用儿科学>标准选定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共108例.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相关文献
  • 鼻出血的健康教育

    鼻出血又称鼻衄,是一个常见的临床症状.轻者仅涕中带血迹,重者可因出血过多引起休克.

    作者:程海冬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免疫功能和肺功能研究

    儿童支气管哮喘是儿科常见呼吸道疾病,是以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为了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理,我们对40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了T细胞亚群及肺功能测定,并且联用顺尔宁片和P-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患儿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源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碳酸利多卡因与利多卡因麻醉效能比较

    我科自1999年8月引进碳酸利多卡因以来,已广泛应用于硬膜外阻滞麻醉,取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为证明其作用,现将碳酸利多卡因与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效果进行简单比较.

    作者:蔡国斌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

    本文旨在对生物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于学生之间的诸多心理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使教师在对学生心理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改进本课程的教学,以便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丁爱玲;朱明磊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溴化异丙托品气泵雾化吸入佐治儿童哮喘148例疗效观察

    哮喘是由于气道慢性炎症激发气道高反应性,并可引起气道缩窄,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临床症状疾病.

    作者:石来军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普米克系列帮备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

    咳嗽变异性哮喘又名过敏性咳嗽,是一种潜在隐匿形式的哮喘,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常见的原因.

    作者:余晓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大脑病灶同侧瘫痪2例

    临床上脑出血,脑血栓形成为当今多发病,常见病,但都是大脑病灶对侧肢体瘫痪,我院自1986年9月-2001年12月共收治脑出血、脑血栓形成15000余人次,发现病灶同侧瘫痪有2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梅;张壮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11例小脑出血误诊分析

    小脑出血临床表现复杂不典型,早期误诊率较高,易致误诊误治,再次将本院1995-2001年早期误诊11例小脑出血病例,就其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殷耀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医院实施会计委派工作的实效

    近年来,为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实施科学创新侣管理,医院于1996年开始在院内实行会计委派工作制度,先后有32名会计人员被委派到新的会计岗位.

    作者:杜瑞娥;谭向东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临床分析(附12例报告)

    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IADH)系抗利尿激素的过量分泌.

    作者:丁洪成;程长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多脏器衰竭患者的抢救护理

    我科于2001年3月2日收治1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后合并多脏器衰竭,经多方积极抢救,好转出院.

    作者:海光瑞;姚秀超;李秀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实施健康教育预防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而多发的心血管疾病,它极大地危害着人类健康.

    作者:刘红敏;侯义亮;闫怀平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地方性甲状腺肿组织中细胞凋亡和增殖的检测

    目的检测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变中PCNA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发生,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TUNEL法对25例地方性甲状腺肿、43例甲状腺癌、15例甲状腺瘤进行PCNA和原位细胞凋亡的检测.结果地方性甲状腺肿组织的PCNA阳性表达率(17.9±8.83)%和细胞凋亡率(9.81±4.36)%均明显低于甲状腺癌[(35.53±10.92)%,(17.73±6.62)%](P<0.01)和甲状腺腺瘤[(23.81±6.83)%,(12.43±3.69)%](P<0.05);结论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在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久蕊;商玮明;姚俊霞;王珏;王晓燕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异丙酚辅助硬膜外麻醉行妇科腹腔镜手术血气变化的观察

    目的探讨异丙酚辅助硬膜外麻醉行妇科腹腔镜手术CO2气腹对患者血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I-Ⅱ级3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经L1-2行硬脊膜外间隙穿刺,穿刺成功后头侧置管3.5cm,置管前先向硬膜外间隙注入1.6%利多卡因5ml试验量,5分钟后再经导管注入1.6%利多卡因10-12ml.此后平均30-40分钟追加利多卡因5ml.阻滞范围控制在T6-S2之间.手术开始前缓慢静注异丙酚0.8mg/kg和氯胺酮20mg,继之用微量泵持续输入异丙酚2mg@kg-1@h-1至腹内操作结束.术中连续监测BP、ECG、SpO2,面罩吸氧51/min.分别于气腹前、气腹后30分钟、放气后10分钟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结果与气腹前相比气腹后30分钟pH明显下降(P<0.05),放气后10分钟即升至气腹前水平(P>0.05).PaCO2气腹前与气腹后30分钟相比较明显升高,(P<0.05),放气后 10分钟即降至术前水平(P>0.05).气腹前的PaO2与气腹后、放气后BE比较其降低或BE负值加大无统计学意义.气腹前的MAP、HR和SPO2与气腹后及放气后比较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异丙酚辅助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除CO2气腹对患者PaCO2有一定影响外,未见其他异常.因此认为,只要术中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面罩吸氧,硬膜外阻滞平面控制在T6以下,缓慢静注异丙酚,气腹内压力不过高,异丙酚辅助硬膜外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华伟;赵茗姝;高宝柱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妇科手术对患者血清钾离子浓度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妇科手术对患者术后血清K+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随机选择1998年1月至2000年6月我科腹部及会阴部手术治疗患者共103例,观察患者术前后血清K+浓度的改变,并观察与手术有关的相关因素与血清K+浓度改变的关系.结果 103例患者中,平均年龄44.38±13.64岁,全/次全子宫切除术48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14例,子宫肌瘤剔除术10例,附件切除术12例,剖腹探查术9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9例.患者术前及术后1天血清K+浓度分别为4.10±0.25mmol/L及3.32±0.34mmol/L,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手术时间超过120min者,或手术当天补液量超过4000ml,或尿量超过2500ml者血清K+浓度下降更明显,P均小于0.01或0.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妇科手术明显影响血清K+浓度,其主要影响因素有手术时间、手术当天补液量、尿量等,而年龄也可能是影响因素之一.

    作者:黄东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时液体进出量的计算方法

    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时,液体的进出量是影响术中心脏复跳后及术后心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往的计算液体的进出量是把机器和麻醉输液分开来算,容易引起计算量的重复或缺失,因此,笔者采用把机器和麻醉输液量放在一起计算的方法,方便准确现介绍如下:

    作者:姚继红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升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1998年3月至2001年10月我们共收治14例升主动脉瘤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例,均行升主动脉及主动脉瓣带瓣人工血管置换、双侧冠状动脉开口移植手术(Bentall手术),近期无死亡,效果满意.

    作者:王振康;王武军;蔡开灿;邹小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浓度的初步研究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r ChemoattractantPortein-1MCP-1)是目前受人们关注的一类趋化粒子,其主要功能是刺激不同种类的细胞发生趋化游走,包括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从而介导细胞在炎症部位聚积、活化以及组织损伤的修复,它可以由机体多种细胞合成和分泌.

    作者:肖建武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烟台市部分卫生资源分布公平性分析

    卫生资源配置以公平和效率为原则,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势必造成卫生资源配置上存在差异,我们应用基尼系数分析了临床医生、护士、病床等资源在各县(市)区分布的公平性,以期为我市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茂波;李会平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腹腔镜手术的经验与体会

    本文报道我院58例腹腔镜手术患者经验与体会.男性22例,女性36例.年龄(21-77)岁,平均49岁.胆囊结石38例,单纯结石性胆囊炎21例,其中1例合并胆总管结石(0.3cm),先行LC后,采用经内镜乳头切开(EST)取石;慢性结石性胆囊炎17例,包括结石造成的萎缩性无功能胆囊4例;胆囊息肉样病变13例;肝囊肿开窗引流2例;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样病变并慢性阑尾炎者5例.手术时间(28-110)分钟,平均69分钟,平均住院天数3天,均愈合出院.

    作者:李春海;李伟建;庞湃;周东航;闫雪;李伟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主管:中国文化教育出版社

主办:中华医学健康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