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章义;黄汉涛
目的研究脑梗塞急性期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与脑梗塞预后的关系,为临床预防及治疗脑梗塞提供参考.方法根据Brain Stroke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价标准(改良SSS)对55例脑梗塞急性期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分,把SSS评分减少18%以上者作为进步组(40例),评分减少18%以下者作为恶化组.在起病48~72小时内,测定其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结果进步组和恶化组的血小板计数分别为(189.45±72.91)×109/L,(160.07±73.87)×109/L,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进步组和恶化组平均血小板体积分别为8.44±1.8fl和9.67±2.8f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急性期患者的平均血小板体积越大,其预后越差.
作者:曾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变化,酒精的消耗量成倍增加,脂肪肝的发病率也随之不断升高,并成为体检中常发现的病种之一.
作者:徐鹏飞;柳紫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用降纤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取得较好的疗效,我院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小文;赵康仁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为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胆囊分破后对胃肠动力的影响,作者抽取1998年5月-2001年5月以来,LC胆囊未分破20例(A组),胆囊分破组20例(B组),及开腹胆囊切除术(OC)20例(C组)共60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胆囊分破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一定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章义;黄汉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腹腔穿刺引流腹水是临床上治疗大量腹水的重要手段和方法.1999年1月-2002年1月,我们共采取该方法治疗大量腹水36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瑕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医疗质量指标是评价医疗质量的主要依据,也是等级医院检查的重要项目,它对加强医院管理,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魏以璧;孔进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肠外营养支持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化疗中的应用.方法4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病人,随机分为PN组和非PN组,各20例.非PN组在化疗的期间给予常规治疗,PN组在化疗的期间给予一定的肠外营养支持.结果PN组在化疗期间的恶心或呕吐等消化道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PN组;非PN组化疗后的体重,TSF,MAC明显低于PN组(P<0.01);两组总白细胞计数,TP化疗前后无明显差异,但ALB,TF化疗后非PN组低于PN组(P<0.05);WBC,TP,ALB,TF组内比较,PN组化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但非PN组化疗后各指标均有所降低(P<0.01).结论采用肠外营养支持,能明显改善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化疗病人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少化疗的副作用.
作者:刘家盛;钱崇宽;祝捷;罗先文;代永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本文就我院从1995-2001间收治的8例恶性胸膜间皮瘤全部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的误诊原因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和探讨,并对临床上容易造成误诊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归纳提出结核性胸膜炎与胸膜间皮瘤诊断的要点,对可疑患者应着重实验室有关检查,血糖,血沉,透明质酸酶在胸水与血清中的比值,胸水常规及免疫检查,CEA检查,必须时有条件者可作B超、MRI、胸腔镜及支气管纤维镜取组织活检,这样才可提高诊断率,尽量减少临床误诊率,对于临床医师有所裨益.
作者:丁俊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科从2000年1月至2001年1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6例,现将有关呼吸道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李艳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方法,以便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对16例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患者,术前应用抗生素、胃肠减压、支持治疗;术中彻底结肠灌洗减压并应用抗生素溶液保留灌肠,二层丝线间断吻合;术后胃肠减压、应用抗生素、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并早扩肛、早排气、早进食.结果16例全部创口一期愈合,无死亡病例及吻合口瘘发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彻底结肠灌洗减压,术后应用抗生素、营养支持等治疗,一期切除吻合是安全的.
作者:梁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静脉窦破裂在外伤性颅内血肿中并不少见.特别是大静脉窦破裂出血,死亡率很高,往往在到达医院前就已经死亡或处于濒死状态.
作者:蔡志强;白宜海;王久明;龚永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近,中国的科学家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完成了水稻基因组草图的绘制,并破译了许多与水稻生物特性相关的遗传密码.
作者:邹云;蒋玲俐;陈修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接受门诊治疗的病人中,多数不但忍受着躯体疾病的痛苦,而且背负着不同程度的思想包袱和疑虑.
作者:罗风琴;赵秀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在现代化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发展素质教育已成了我们整个社会的共识.
作者:吴敬;艾婷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在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已成为新一轮卫生改革的热点和调整卫生服务体系的关键,如何走好这步棋事关全局.为此结合本社区卫生服务,浅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作者:李洪新;李旭照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紧急避孕是指在避孕方法失误或无避孕的情况下所采用的补救措施.
作者:侯亚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32岁,因发热,咳嗽,咳黄色粘痰5天,于2002年1月3日收住我科.
作者:宋秀芝;孔令亭;孟云凤;刘庆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通过讨论湖北十堰城区结核分枝杆菌L型感染特点及复治肺结核住院患者回顾性分析,探讨湖北十堰城区结核分枝杆菌L型流行特点,寻找结核分枝杆菌L型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通过对复治肺结核住院相关因素回顾性调查,确定结核病防治中的缺陷,为以后预防和治疗结核分枝杆菌L型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城区43万人口采用与人口普查相同方法确定常住人口,用调查有查结核分枝杆菌L型条件的卫生机构的方法进行.回顾性调查抽取20例复治肺结核住院患者病例回顾性分析,进一步了解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中的问题.结果通过调查显示湖北十堰城区结核分枝杆菌L型感染率为0.069/万人.化验室条件、治疗坚持程度、身体素质、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是结核分枝杆菌L型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核L型菌感染患者疾病知晓率为0%,服药率100%,控制率0%,20例复治肺结核住院患者病例回顾性分析,以并发咯血住院者12例,以并胸水住院者5例,以并呼吸衰竭住院者3例,检出结核分枝杆菌L型2例.结核病知晓率为100%,服药率100%,控制率85%.经调查统计出来的肺结核复治高危因素共28例次.结论湖北十堰城区结核分枝杆菌L型感染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影响因素主要为卫生机构化验室条件、身体素质、文化程度、经济状况.20例复治肺结核住院患者病例回顾性分析表明肺结核患者疾病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较高,与目前卫生机构大力宣教有关,复治患者常以肺结核并发症就诊,结核分枝杆菌L型感染为原因之一,因此加强一级预防及发病后监督治疗仍是今后防治工作重点.
作者:邝军;杜勇;胡俊华;陈功;徐少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具有800多张病床,24个临床科室.
作者:郑京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科自1997年2月-2000年10月共施行膀胱全切及Buricke手术共9例,本文就行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手术的围手术期的患者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及其合并症的护理总结了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小林;常秀敏;姜茜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