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8例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与护理

李谦

关键词:
摘要:新生儿窒息是产科临床常见的新生儿危象,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新生儿出生前,由于母体疾病、子宫、胎盘、脐带以及胎位不正造成的难产等因素导致宫内窘迫.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相关文献
  • 加入WTO对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的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在多边贸易体系中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更好地发展我国同其他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经贸关系.

    作者:徐大权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围手术配合

    白内障病人视力障碍,视物及行动不便.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待白内障完全成熟后才能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武占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针刀配合骶疗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疼痛期79例

    自2001年10月21号至2002年3月1号,笔者用针刀配合骶疗的方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79例,疗效显著.

    作者:岳新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小脑出血23例临床分析

    小脑出血以往临床诊断较困难,死亡率高,预后差.自从CT等诊断技术问世后,使小脑出血临床诊治大为改观,尤其对缺乏小脑征象的眩晕发作,通过影像检查及时提供小脑出血的客观诊断依据,避免了误诊.资料共收集23例病例进行分析,临床表现以头痛、呕吐、眩晕等症状为主,分别作了头颅CT检查.小脑出血量小的、昏迷时间短及早期手术者,预后较好.反之则较差.

    作者:李兴昌;罗勇;王方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胞必佳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观察

    胸腔积液是晚期癌症患者严重并发症之一,可以造成心、肺功能不会,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如不能有效地控制,将加速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我们观察到胞必佳在治疗恶性胸水中有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晓青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甲醛溶液加高锰酸钾溶液熏蒸消毒封闭12小时的效果评价

    自1989年以来,为了防止甲醛溶液加高锰酸钾粉剂反应(传统消毒法)的不完全,影响手术间的消毒效果及封闭24小时后,反应残余物继续产生甲醛气而损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我们采用了用高锰酸钾溶解在水中,然后再与甲醛溶液反应的方法(溶液法),利用完全汽化的甲醛气对手术间进行消毒,封闭12h,即缩短了消毒时间消毒效果评价良好,又提高了手术房间的使用率.

    作者:刘爱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浅谈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保养与使用

    我院于99年引进了美国贝克曼CX4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此仪器的使用,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了许多人为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干扰,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作者:王志美;黄艳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

    自1998~2000年,我们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法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赵正琦;王波;张功礼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卡托普利和硝苯地平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98例疗效观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拮抗剂是WHO推荐的一线抗高血压药物,它们的应用是高血压病药物治疗上的一大进展[1],由于卡托普利和硝苯地平价格和疗效的因素,在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应用尤为广泛.现就本人在1998年来对9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治疗所得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张旭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耐多药肺结核的成因及防治进展

    临床上常遇到这样一些病例:因长期咳嗽、多痰,反复咯血或血痰、气短而多次就诊或住院,痰菌长期持续或断续性反复阳性;反复使用多种抗结核药并产生多药耐药;x线胸片显示:两肺广泛纤维干酪增殖性结核病变,其中伴有厚壁空洞,病肺向上收缩或呈毁损肺且并发严重肺气肿,心脏呈水滴状;由于肺血流阻塞逐步增大使心脏负荷不断加大,导致肺动脉高压及肺源性心脏病,心肺功能不断恶化使全身慢性衰竭,甚至死亡.这在临床上称为难治性肺结核,国外称耐多药结核病.(MRD-TB)该病目前发病趋多,本文就形成原因及防治策略作一简要综述总述.

    作者:王端;朱冠应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浅谈新形势下医院的医德教育

    医学,在过去的几百年中,取得了宏伟业绩,以致于人们把自己的健康美满都寄托于它的未来,并且被视为驱除病魔和健康的偶像.

    作者:周晓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临床体会

    阑尾炎在外科急腹症中,常见,我院近几年来,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共828例,术后4天拆线,平均住院天数5天,从无切口裂开,也无切口感染现象.由于切口小,瘢痕小、外表美观、住院天数短,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深受病人欢迎.

    作者:黄君贵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手术室护士接受继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运用到了护理领域,大大丰富了护理学的内容.

    作者:周军;赵永隆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胰腺损伤的声像图表现及临床意义

    本文报告13例胰腺损伤病例,其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好转3例,治愈8例,死亡2例.胰腺损伤病因中车祸10例,刀刺伤2例,上腹部被踢伤1例.胰腺损伤早期及单纯性挫伤声像图的主要表现为胰腺增大、回声减低,腹膜后血肿或胰腺周围积液、假性囊肿,较重挫裂伤声像图的主要表现为胰腺失去正常形态,包膜不光整,甚至可观察到断裂面,胰腺周围、肠袢之间有大量积液.目前,随着超声设备和技术的提高,超声对闭合性胰腺损伤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值得注意的是胰腺损伤早期超声波检查可无异常,对可疑病人应定期复查.

    作者:颜怀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旋转皮瓣治疗胫骨软组织缺损12例体会

    我科自1996年10月~2000年10月采用局部旋转皮瓣治疗胫骨前内侧软组织缺损12例,效果满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琦;宋涛;袁国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大鼠出血性休克及补液过程中肠淋巴流量及蛋白输出量的变化

    目的阐明肠淋巴循环在出血性休克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方法Wistar雄性大鼠30只,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5例.应用肠淋巴管插管技术,观察出血性休克及补液过程中肠淋巴流量及其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大鼠在放血前肠淋巴总流量为0.31±0.02ml/30min,淋巴蛋白浓度为38.12±1.73mg/ml,淋巴蛋白输出量为11.20±0.81mg/30min,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而休克早期,肠淋巴流量和淋巴蛋白输出量显著降低(P<0.01~0.05),休克晚期降低更为显著.输血输液后,肠淋巴流量迅速恢复且急剧升高,淋巴蛋白输出量也逐渐恢复正常.结论出血性休克及补液时淋巴循环有明显的变化,与休克的发展及转归密切相关.

    作者:刘艳凯;姜华;张学锋;李俊杰;赵自刚;牛春雨;樊贵;张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全麻苏醒延迟2例报告

    慢性肾衰合并尿毒症病人拟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实施吸复合麻醉,病人术后出现苏醒延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云婷;黄启祥;金树安;吴锡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和推广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从2000年10月起,对妇科良性疾病需行子宫切除的患者有条件地选择阴式子宫切除30例,称阴式组;择同期相同疾患的患者选择34例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的患者进行相关因素的比较,称腹式组.结果阴式组较腹式组平均手术时间长,出血多(P<0.05),但阴式组患者术后疼痛轻,下床活动时间早,肛门排气快,住院时间短(P<0.01).结论阴式组较腹式组手术时间的相对过长和出血偏多与术者本身操作的熟练程度有关,但不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阴式组患者术后疼痛轻,排气早,腹壁无手术疤痕,符合微创原则,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陶珍桂;王淑荣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对疾病控制工作的思考

    进入二十一世纪,加入WTO后,疾病控制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新的挑战,这对我们疾病控制工作提出新的任务.

    作者:张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全胃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防治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及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2000年发生的2例全胃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资料.结果1例经非手术治疗全愈,1例经非手术治疗死亡.结论全胃切除术后吻合口瘘,一旦确诊应尽早采取治疗措施.

    作者:徐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主管:中国文化教育出版社

主办:中华医学健康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