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对结肠镜检查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周小燕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 结肠镜检查, 心理状态, 焦虑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结肠镜检查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50例行结肠镜检查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25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评估2组患者焦虑状态、紧张与恐惧程度、疼痛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施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紧张和恐惧、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6.0%(24/25),高于对照组的68.0% (1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缓解结肠镜检查患者焦虑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干预在普外科手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普通外科手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2组术后镇痛效果,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随着护理干预时间延长,2组疼痛程度呈现下降趋势;研究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8.00% (48/50),高于对照组的84.00% (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普外科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

    作者:朱月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整体护理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5例呼吸衰竭患者予以对症治疗并采用整体护理,记录治疗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干预前和干预后1周血气分析指标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 II)评分.结果 本组治疗成功率86.2% (56/65),并发症发生率4.6%(3/65).治疗干预1周后,本组患者氧分压(PaO2)和pH值高于干预前,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APACHEII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在呼吸衰竭临床护理中采用整体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邹雪琴;张艳艳;马燕;陈猛;张希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药护协同管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药护协同管理模式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行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例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36例患者设为实验组,给予药护协同管理模式护理.观察2组急救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2组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急救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出院时,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输出量(SV)升高,脑钠肽(BNP)下降,较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实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药护协同管理模式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效果显著,有效缩短了抢救时间和急诊停留时间,对改善心功能、促进早期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杨秀琴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路径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的护理路径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447例,根据围手术期间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69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278例患者实施基于FTS理念的护理路径.对比2组术后临床指标差异.结果 实验组术后3d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尿管拔除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FTS护理路径在胃癌根治手术患者中应用安全有效,能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作者:杭凌;丁晓艳;唐树银;姚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 总结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行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相关护理配合措施.结果 53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发生阴道残端伤口延长愈合1例、术后尿潴留2例、输尿管瘘1例,并发症发生率7.5%(4/53).结论 完善术前准备、术中熟练配合、术后严密监测和积极预防并发症是确保患者手术和术后康复效果的关键因素.

    作者:杜丽萍;徐立红;唐娜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耳穴贴压联合针对性出院指导在稳定期COPD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耳穴贴压联合和针对性出院指导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COPD住院患者5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29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耳穴贴压联合针对性的出院指导.对比出院后3个月时2组治疗依从性和咳嗽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出院后3个月时,干预组在准时服药、定期复诊和及时就诊方面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咳嗽症状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贴压联合与针对性出院指导能提高COPD患者准时服药、定期复诊和及时就诊依从性,改善咳嗽症状.

    作者:吴晓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老年肠梗阻患者非手术治疗的综合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肠梗阻患者非手术治疗中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1-12月收治的52例非手术治疗的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15年1-12月收治的58例非手术治疗的老年肠梗阻患者设为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肠梗阻改善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肠梗阻改善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非手术治疗的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加强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于芬;朱坚;朱娟;耿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间歇性导尿在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间歇性导尿在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根据入院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留置导尿管并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间歇性导尿和针对性护理.观察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干预前后残余尿量及大排尿量.结果 观察组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及肾积水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残余尿量均减少,大排尿量均增加,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在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中应用间歇性导尿有助于预防尿路感染、促进排尿功能重建.

    作者:王丽娟;刘金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个性化护理对痴呆症患者认知与行为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痴呆症患者认知与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 痴呆症住院患者3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后3个月2组患者简易智能量表(MESE)、日常活动与生活能力量表(ADL)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得分.结果 实施干预后3个月,实验组患者MESE和ADL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HAMA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提高痴呆症患者的认知与行为能力,降低焦虑水平.

    作者:宦迎春;李孟喜;方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依据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记录2组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情况,于出院前运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估患者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Fugl-Meyer评分、ADL评分、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实施护理路径,利于患者运动、认知、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风险.

    作者:李晨晨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集束化护理在晚期肺癌患者PICC导管维护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晚期肺癌患者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晚期肺癌患者29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142例患者给予常规PICC维护,研究组149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观察2组PICC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堵管、导管脱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2.62% (138/149),高于对照组的73.24%(104/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应用于晚期肺癌患者的PICC带管维护,能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缓解护患关系.

    作者:章明;刘彩凤;曹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上消化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早期上消化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早期上消化道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禁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 (1/30)低于对照组的20.0% (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早期上消化道肿瘤患者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许德巧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三联技术降压法”在骨科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三联技术降压法”配合常规降压药物在骨科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择行骨科手术的高血压患者60例,在继续口服原有的降压药的基础上,采用耳穴贴压法、吴茱萸穴位贴敷法及中药足浴法三联中医护理技术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血压干预,观察血压控制效果.结果 骨科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血压控制平稳,无延期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结论 应用“三联技术降压法”配合常规降压药物对骨科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血压进行干预,能进一步稳定血压.

    作者:张雪键;张敬;丁莉莉;刘红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改良Seldinger技术在非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Seldinger技术(MST)在非超声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应用.方法 50例患者均选择MST,在非超声引导下经前臂静脉进行PICC置管.观察穿刺置管效果,总结相关护理经验.结果 46例患者(92.0%)经前臂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经X线摄片检查无导管异位.结论 对前臂可触及到血管的患者,在非超声引导下运用MST技术,对提高穿刺成功率、改善患者舒适度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邓芳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早期康复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康复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早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康复干预.对比2组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量表调查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6.67% (29/30)高于对照组的73.33% (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早期睡眠、疼痛、食欲、运动情况及生活自理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进行早期康复干预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满意度.

    作者:王保应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规范化教育联合反馈式教育对糖尿病住院患者胰岛素注射的指导作用

    目的 探讨规范化教育联合反馈式教育方法对糖尿病住院患者胰岛素注射的指导作用.方法 10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50例.常规组给予规范化胰岛素注射常规教育和培训,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反馈式教育.比较2组干预前后健康知识问卷调查得分和干预后糖尿病复发率.结果 干预后,2组健康知识问卷调查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得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糖尿病复发率0.0%(0/50),低于常规组的16.0% (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中采用规范化教育联合反馈式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注射知识水平,降低糖尿病复发率.

    作者:田莉;李双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结肠镜检查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结肠镜检查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50例行结肠镜检查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25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评估2组患者焦虑状态、紧张与恐惧程度、疼痛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施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紧张和恐惧、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6.0%(24/25),高于对照组的68.0% (1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缓解结肠镜检查患者焦虑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小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药湿敷联合生化汤剂治疗产后会阴水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湿敷联合生化汤剂治疗产后会阴水肿的疗效.方法 80例自然分娩后的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消毒后仅使用碘伏消毒液湿敷,治疗组采用自制中药湿敷方剂会阴湿敷联合生化汤剂口服.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48 h2组产妇会阴疼痛和肿胀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会阴疼痛、会阴水肿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会阴疼痛评分、会阴水肿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会阴疼痛和会阴水肿疗效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中药湿敷联合生化汤剂治疗产后会阴水肿的疗效满意,操作简单,使用安全.

    作者:朱华萍;马永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新生儿鸟巢式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鸟巢式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4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2组均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开展鸟巢式护理模式.观察2组新生儿皮肤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皮肤相关并发症发生率2.3% (1/42),低于对照组的19.0% (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100.0% (42/42),高于对照组的76.2% (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护理采用鸟巢式护理模式,为新生儿提供了适宜的外环境,可有效减少新生儿皮肤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奚玉秀;汤莹;顾赟;刘忆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267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39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128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CNP护理,观察2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NP用于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中,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万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主管: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