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褥期妇女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及经验

陈雪;韩宇洲;白洁

关键词:产褥期, 临床护理干预, 并发症
摘要:目的 分析产褥期妇女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随机选择88例自然分娩产褥期妇女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字法,把88例产褥期妇女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干预,随访时间到产后45 d,观察并记录2组妇女的产褥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褥期的乳汁分泌、食欲等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产后子宫底高度和恶露排出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褥期妇女应用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可以显著改善乳汁分泌和食欲,促进子宫复旧与恶露排出,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相关文献
  • 自制伤科黄药水在静脉输液外渗致局部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自制伤科黄药水在静脉输液药物外渗致局部软组织损伤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骨伤科接受静脉输液治疗导致药物外渗发生局部软组织损伤的住院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自制伤科黄药水湿敷患处,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患处.对比2组患者损伤处肿胀消退时间、更换敷药次数及护理效果.结果 治疗组肿胀消退时间和更换敷药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护理总有效率96.67% (58/60),高于对照组的78.33% (4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自制伤科黄药水在静脉输液药物外渗致局部软组织损伤中消肿止痛效果显著,应用方便,值得借鉴.

    作者:陈延芳;封月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早产儿腹壁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护理

    目的 探讨早产儿腹壁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腹壁静脉留置针穿刺的40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总结腹壁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护理要点.结果 早产儿平均穿刺时间(2.09士1.27)min,留置时间(6.26士1.03)d,一次穿刺成功率90.00%(36/40),并发症发生率7.50% (3/40);护理过程应加强患儿保暖、严格无菌操作、避免不必要损伤及正确封管操作.结论 腹壁静脉留置针穿刺能有效缩短建立静脉输液通路时间,减少反复穿刺造成的血管损伤.

    作者:庄贵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集中护理干预对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健康知识及术后复发的影响

    目的 探讨集中护理干预对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健康知识及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取92例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集中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及入院1个月后的健康知识认知水平、满意度及术后复发率.结果 入院时,2组患者健康知识认知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个月后,2组患者健康知识认知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者认知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7.83% (45/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26%(3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4.35%(2/4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91% (1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中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健康知识认知水平,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汪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品管圈在提高心内科静脉用药安全性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心内科静脉用药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的心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持续6个月.首月不开展品管圈活动,给予患者心内科常规护理及静脉用药.后5个月在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品管圈实验活动.比较开展前后静脉输液成功率、静脉输液错误率、静脉输液执行单记录规范性平均缺失率.结果 品管圈开展后,随着时间的延长,静脉输液成功率较开展前依次显著提高,静脉输液错误率、静脉输液执行单记录规范性平均缺失率较开展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显著提高了心内科静脉输液成功率,有效降低了静脉输液错误率及静脉输液执行单记录规范性缺失率,全面提高了心内科静脉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郑容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等离子体灭菌技术的综述

    等离子体是带有电粒子和中性粒子的电离气体,包括自由电子、正负离子、原子和分子[1],同时也包含有大量的可见光、紫外光和红外光[2].等离子体是一种宇宙中常见的物质,在电场和磁场的作用下形成的离子化气体状物质,被称为是除固体、气体、液体外的第4种物质.等离子体的能量状态主要由电能、核能、热能、机械能和辐射能组成.不同类型的等离子体差异明显,主要表现在压力、电荷密度、温度和外部电场及磁场强度.整体等离子体状态呈电中性,即电子和负电荷密度同正电荷密度相同.等离子体的产生方式包括电晕放电[3]、DBD[4]、DC放电[5]和微波放电[6]等.其可分为高温等离子体和低温等离子体.高温等离子体主要由电弧、核热反应和激光激发,低温等离子体主要同低压下电荷放电有关.

    作者:徐智勇;高小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结膜囊冲洗法治疗流行性结膜炎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结膜囊冲洗治疗流行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50例流行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各75例.常规组应用传统的药水滴眼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结膜囊冲洗法对流行性结膜炎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疗程效果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传统的治疗方法结合结膜囊冲洗法治疗流行性结膜炎安全有效.

    作者:黄景银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患沟通方法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护患沟通方法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各类急诊患者共100例,按照入院编号奇偶性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常规急诊护理方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干预,加用护患沟通方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干预.对比2组患者在急诊护理期间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6.00%(3/50),显著低于对照组26.00%(13/50)(P<0.05).观察组患者对急诊护理工作总满意率为98.00%(4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6.00% (43/50)(P<0.05).结论 护患沟通可有效降低急诊护理期间各类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提高护理总满意率.

    作者:郭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PDCA循环管理法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肝胆胸心外科护理工作人员14名,分别评估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前(2013年7月-2014年6月)和实施后(2014年7月-2015年6月)护理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文件书写、病房管理、专科操作、服务态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1);实施前后分别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555份和560份,实施后的护理满意度为96.1%(538/560)显著高于实施前的92.8% (515/555) (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法能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付显芬;黄灵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规范化管理对手术室锐器伤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规范化管理在减少手术室锐器伤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 对手术室护士发生锐器损伤的原因进行调查,根据原因制定规范化的管理措施,加强培训、规范手术器械的传递操作、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和重视损伤后的处理.比较规范化管理前后护士的锐器伤认知水平、锐器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 经调查发现,护士的对锐器损伤的知识掌握差、意识差、工作年限短、操作等是发生锐器伤的主要原因(P<0.05).经规范化管理后,护士的锐器伤认知水平高于管理前,锐器伤的发生率低于管理前,正确处置率和上报率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 规范化管理能够提高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意识,降低锐器损伤的发生率,提高锐器损伤后的处置能力,确保职业安全.

    作者:祝晓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骨科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血糖管理

    目的 探讨骨科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合理控制血糖的重要性.方法 根据骨科手术的复杂程度和创伤大小,制定围术期血糖控制要求.回顾200例骨折患者控制血糖及实施手术的情况.结果 200例骨科手术患者的术后感染率为2%,疗效较好.结论 控制好围术期的血糖水平,骨科手术是安全的.

    作者:曹志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延伸护理在严重烧伤患者康复期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在严重烧伤患者康复期的效果.方法 5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一般出院指导.65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在出院后半个月、1个月、3个月及半年后分别进行电话随访,给予用药指导、康复指导、心理问题分析等措施.比较2组患者生存质量、生活能力、心理状况等.结果 干预组肢体功能正常/异常比例、生存质量评分、焦虑抑郁得分、自理/不能自理患者比例、重返社会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伸护理能提高严重烧伤患者康复期功能锻炼依从性、自理能力及生存质量.

    作者:梁英;焦丹丹;肖文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流产后优质计划生育服务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与护理方案.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5月接诊的流产患者10000例进行研究,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分为2组,其中2013年1月-2014年2月4920例患者人流后计划生育服务与常规护理者作为对照组,而2014年3月-2015年5月5080例患者人流后计划生育服务与个性化护理干预者作为研究组.观察记录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V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对护理满意率,以及术后随访1、3、6、12个月时避孕率.结果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VAS评分、SAS评分均显著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随访1、3、6、12个月时研究组避孕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在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中效果良好.

    作者:储丽萍;董丽;唐玉娟;戴锦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伤口床准备理论指导下处理腹部裂开伤口的效果

    目的 探讨伤口床准备理论指导下处理腹部裂开伤口的效果.方法 13例腹部切口裂开伤口,遵循伤口床准备理论,对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计划.做好伤口床准备后,使用免缝胶带拉合,或由外科医生行切口二期缝合.观察治疗前后伤口床状况,包括伤口面积、深度、渗液量及伤口床组织类型计分,并观察伤口床准备时间和伤口愈合时间.结果 13例伤口愈合,治疗后伤口渗液量和伤口组织类型计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伤口床准备时间(10.23 ±4.46)d,愈合时间(16.31±3.17)d.伤口床准备时间与伤口组织类型计分(r=0.819,P<0.01)和年龄(r=0.738,P<0.0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伤口床准备理论对各种腹部愈合不良切口均有指导意义,有助于改善伤口床情况,促进肉芽新生,加速创面愈合.

    作者:刘静;沈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会阴评估表在低危初产妇经产道头位分娩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低危初产妇经产道头位分娩会阴评估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100例经产道头位自然分娩的低危初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由助产士凭经验判断是否行会阴侧切术,研究组经会阴评估表评估,选择性行会阴保护或侧切术.结果 研究组产妇产后发生不同程度会阴裂伤共29例,发生新生儿头皮血肿1例,且研究组中行选择性会阴切开者无会阴裂伤发生.对照组中有33例行会阴侧切术,出现会阴裂伤14例,新生儿窒息1例和头皮血肿2例.结论 专科会阴评估量表可指导临床助产人员正确地选择性实施会阴侧切术,更好地保护产妇会阴并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唐春燕;文明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交接班效果评价的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交接班的效果.方法 采用中文版护理交接班评价量表为研究工具,便利抽取本院护士160名进行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159份.结果 159名护理人员对护理交接班进行评价,平均(67.94±9.29)分;“促进有效沟通”条目得分高,“交班时相对无压力的”条目得分低.结论 调查显示护理人员对交接班效果评价总分不高,护理管理者应根据调查结果对交接班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解决,从而提高护士交接班的质量.

    作者:张彩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皮硝外敷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皮硝外敷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水肿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0例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局部清洁、抬高患肢、肢体锻炼、佩戴弹力袖套等;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皮硝外敷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对比2组干预前后双上肢周径差值、肿胀程度和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2组上肢周径差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干预组改善更为显著(P<0.01).干预组肿胀和疼痛改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皮硝外敷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能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症状,减低疼痛程度.

    作者:沈洪;刘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1例鱼胆中毒患者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护理

    鱼胆中毒指食用过量鱼胆导致的一种急性中毒症状,主要为胆汁损伤人体细胞的损害和所含组织胺类物质致敏作用[1].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能够同时清除体内小分子和大分子毒物,超滤脱水的同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是救治鱼胆中毒患者的重要手段[2].老年患者体质弱,免疫力、恢复能力低,因此实施救治时需要更加全面的护理措施[3].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于2015年5月收治了1例老年鱼胆中毒并发急性肾功衰患者,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和护理后顺利康复,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建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自我管理教育对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采用自我管理教育法.2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通过家庭访视来评估患者华法林治疗依从性的情况.结果 未合并其他疾病、接受过抗凝宣教的患者抗凝依从性得分显著高于合并其他疾病、未接受过抗凝宣教的患者;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出院后的抗凝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入院时评分;干预组患者经自我管理教育后,抗凝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我管理教育能提高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徐兰;朱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集束干预策略在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气管插管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集束干预策略在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气管插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44例行颌面部恶性肿瘤根治术+气管切开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干预策略,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术后导管留置时间(28.1 ±7.5)h、住院时间(10.8±2.6)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1±6.4)h、(14.6±2.5) d(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5% (1/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8% (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干预措施能降低行额面部恶性肿瘤根治术+气管切开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导管留置时间和住院天数.

    作者:刘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高龄人群冠脉支架术后焦虑程度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高龄人群冠脉支架术后焦虑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需进行冠脉支架治疗的高龄患者(年龄≥ 70岁)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在术前与术后3天的焦虑程度及出院时的满意度.结果 2组高龄患者焦虑程度及满意度比较,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高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患者焦虑程度,提高住院满意度,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

    作者:张苗苗;张婷;张珺珂;张红;段秋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主管: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