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疗效及护理

张丽娟;马奇翰;尤君怡;江国荣;梁国强

关键词:急性关节炎, 中西医结合护理, 湿热痹阻证, 饮食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临床效果,并总结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35例急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联合给药护理、饮食护理和健康护理等,治疗14 d后,观察临床指标.结果 患者治疗后显效率、护理满意率、不良反应出现率分别为94.29%(33/35)、91.43%(32/35)、2.90%(1/35).患者治疗后晨僵时间、肿胀指数、压痛指数均低于治疗前(P<0.05);患者治疗后血沉(ESR)、类风湿性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血尿酸(BUA)、黄嘌呤氧化酶(XO)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炎症等反应.同时配合给药护理、饮食护理和健康护理等,能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西医护理研究进展

    带状疱疹是一种群集疱疹性皮肤病,损害消退后遗留顽固性神经痛是本病主要特征之一,老年患者疼痛程度更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本文就现阶段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各种方法做一综述,旨在为减轻老年PHN患者痛苦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护理依据.

    作者:杨二芳;姚菊峰;董怡;张贝贝;袁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运动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和体质量指数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运动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和体质量指数(BMI)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1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运动疗法.比较2组干预前后BMI以及心电图变化.结果 干预后,2组BMI均降低,研究组BMI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研究组心电图异常率(11.25%),低于对照组(2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疗法能减少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电图异常,降低BMI,对减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许敏;吴桐;肖燕;陈爱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基于专科质量指标监测的护理干预提高癌痛患者口服阿片类药物依从性的效果

    目的 探讨基于专科质量监测指标的护理干预在提高癌痛患者口服阿片类药物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7月—2017年2月收治的口服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的患者64例设为对照组,按照常规给药流程实施护理干预.将2017年3月—10月收治的6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专科质量指标监测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服药依从性、疼痛控制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数字评分法(NRS)>3分的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通过建立专科质量监测指标并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癌痛患者口服阿片类药物服药依从性,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张小云;山惠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术前穴位护理预防椎管内麻醉后恶心呕吐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术前穴位护理对预防椎管内麻醉后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 75例行椎管内麻醉的下肢创伤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各25例.A组患者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B、C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增加穴位护理,B组患者术后施行,C组患者术前1 d即施行.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恶心呕吐的程度及是否应用止呕药的情况.结果 术后48 h C组患者恶心呕吐程度则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内C组使用止呕药物的患者较其余2组少(P<0.05).结论 术前穴位护理可减轻椎管内麻醉后恶心呕吐的程度.

    作者:顾芳;黄丹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小儿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现状

    加速康复外科(FTS)是以患者为中心,以外科为主导,结合麻醉、护理、营养、心理等多学科团队,旨在减轻围手术期创伤应激反应,维护患者生理功能的一系列措施,从而达到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本文总结了FTS科理念在小儿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现状,为优化小儿外科围术期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屈文倩;唐文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扫码法在口腔模型交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扫码式交接在口腔医院与技工所交接模型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应用扫码法前(2016年7月—12月)的模型交接207次作为对照组,应用扫码法后(2017年1月—7月)的模型交接229次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人工交接核对,观察组采用扫码法交接.比较2组送模和收模交接中平均每副模型的交接时间.结果 观察组送模时间和收模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扫码式交接核对方法显著提高了护士在口腔医院与技工所模型交接中工作效率.

    作者:徐志书;曹立群;蔡慧雯;金仙钕;陈润元;刘晓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T型连贯式无菌台布局在骨科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T型连贯式无菌台布局在骨科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16例行骨科下肢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行常规无菌台布局,观察组行T型连贯式无菌台布局.比较2组术中物品污染率和手术配合质量.结果 观察组物品污染率为5.17%,低于对照组的25.86%(P<0.05).观察组手术配合质量评分(87.85±5.02)分,高于对照组的(75.39±4.86)分(P<0.05).结论 T型连贯式无菌台布局应用于骨科下肢手术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物品污染率和术后切口感染率,提高手术配合质量.

    作者:陈艳;卞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慢性盆腔炎中医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慢性盆腔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对预防疾病复发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范锦常;吴燕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共情培训对降低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共情培训对降低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的效果.方法 选择急诊科21名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长达6个月的共情培训,通过共情课程的培训,使用中文版杰弗逊共情量表(JSE-HP)与马斯勒工作倦怠量表(MBI)对21名护士进行调查,培训前后分别随机对200名患者或家属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经共情培训后,护士JSE-HP量表心理认知、情感体验和行为帮助3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护士MBI量表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3个维度的得分均低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患者或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为93.50%高于培训前的77.00%(P<0.05).结论 通过共情课程的培训,共情能力的增强和技能的提高可促进护士身心健康,缓解护士职业倦怠,促进护患沟通,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作者:沈艳虹;赵文婷;周芸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以岗位义务为核心的分层培训模式在骨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岗位义务为核心的分层培训模式在提高骨科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中的效果.方法 97名在骨科轮转的低年资护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8名采用常规培训教学方法,观察组49名接受以岗位义务为核心的分层培训模式,比较2组培训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士骨科专科知识与技能、基础知识与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士(P<0.05).结论 以岗位义务为核心的分层培训模式能提高骨科低年资护士的岗位胜任能力.

    作者:陈磊;杨良枫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一次性头皮针软管在小儿保留灌肠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一次性头皮针软管在小儿保留灌肠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2月科室收治的100例需行镇静处理的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肛门导管和一次性头皮针软管进行灌肠治疗,比较2组保留灌肠成功率、药液保留时间、药液丢失量、舒适度评分、疼痛评分和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保留灌肠成功率98.00%,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1).观察组药液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其药液丢失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插管时和拔管后的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94.00%vs.80.00%,P<0.05).结论 在小儿保留灌肠治疗时,采用一次性头皮针软管代替常规肛门导管,可提高保留灌肠成功率,延长药液保留时间,减少药液丢失,有利于提高患儿舒适度.

    作者:郭碧霞;谢承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药脐疗联合辨证施护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便秘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脐疗联合辨证施护对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便秘的疗效.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5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在一般处理的基础上予乳果糖口服,观察组在一般处理的基础上每日行中药脐疗,并针对不同患者行辨证施护.观察2组术后第1次排便和治疗1周后第1次排便便秘症状评分,治疗1周后根据2组患者出现排气、排便的时间评价预防便秘的效果.结果 治疗1周后第1次排便2组便秘症状评分均较术后第1次排便降低(P<0.05),且观察组便秘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1.92±0.90 vs.3.07±0.91,P<0.05).观察组预防便秘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00%vs.72.00%,P<0.05).结论 中药脐疗联合辨证施护对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便秘的效果优于乳果糖口服.

    作者:雷燕;周宇;卞恒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eye surgery preparation room

    This paper aims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eye surgery preparation room (ESPR),also called eye preoperative holding area, in nursing safety assessment and the surgery preparationbefore ophthalmologic operation. The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ESPR optimizes theprocess of ophthalmologic surgery as well as decreases the surgery-waiting time of patients andturnover period of surgical operations, which improves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surgery operatingroom. In addition, the application of ESPR also guarantees the safety of patients during surgicaloperations and enhances the doctors' satisfaction of cooperation and coordination in surgeryoperating room.

    作者:MAO Yuanyuan;ZHAO Wei;LI Bo;LIU Hong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3D多媒体软件在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3D多媒体软件在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教学方法不同将2016级36名护理专业学生设为观察组,使用3D多媒体软件开展人体解剖学教学.另选取2016级38名学生设为对照组,开展常规教学.比较2组期末考试成绩,评估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期末考试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教学效果评价中,观察组学习兴趣、理解记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满意程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3D多媒体软件可改善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效果.

    作者:刘靓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供者采髓术的护理配合

    骨髓移植是治疗儿童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为采集骨髓的顺利进行和供者术后恢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文总结了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健康供者采髓术中的护理要点,对71例供者的术前准备、细胞动员、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71例供者采髓术顺利,无1例发生骨髓采集相关并发症.通过充足的术前准备、术中的密切配合以及术后的专业护理等,可保证采髓术顺利完成.

    作者:李姣;周雪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Teach-back法在实习护生糖尿病临床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Teach-back法在实习护生糖尿病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内分泌科的8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干预组使用Teach-back法进行带教.在本科实习结束时比较2组护生的糖尿病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考核得分及对实习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实习护生糖尿病理论知识和技能考核总得分为(88.63±2.32)分,高于对照组的(83.10±4.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实习护生对实习的满意度评分课堂教学、临床教学、实习计划3项及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的临床实习带教中,使用Teach-back方法不仅有利于实习护生真正掌握糖尿病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教学效果,并且可以提高其对实习的满意度.

    作者:朱方;资喜燕;张俐;邓爱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卧床患者便秘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卧床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 80例老年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排便的平均间歇时间.结果 干预3个月后2组排便平均间歇时间均较干预前缩短,观察组较对照组缩短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卧床老年患者便秘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陆璐;刘新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门诊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门诊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在江苏省南京市某三甲医院门诊就诊的158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158例患者生存质量测定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环境四个领域得分分别为(14.87±2.50)分、(14.28±2.50)分、(14.69±5.19)分和(14.27±2.47)分,总的生存质量和健康状况得分分别为(3.42±0.87)分和(2.83±0.88)分.影响生理领域得分的因素有是否定期做检查;影响心理领域得分的因素有体质指数(BMI)、低血糖发生及合并其他疾病情况;影响社会关系得分的因素有婚姻状况、糖尿病治疗方式、是否定期做检查及失眠情况;影响环境领域得分的因素有婚姻状况、低血糖发生及失眠情况;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影响患者总的生存质量;失眠情况影响总的健康状况.结论 门诊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较好.今后需对合并多种疾病、定期检查、肥胖患者加强心理干预;对失眠患者进行干预,提高睡眠质量;加强低血糖防治方面的糖尿病教育,防止低血糖发生.从而促进患者生理、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及环境改善,全面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王凤美;袁晓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疗效及护理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临床效果,并总结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35例急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联合给药护理、饮食护理和健康护理等,治疗14 d后,观察临床指标.结果 患者治疗后显效率、护理满意率、不良反应出现率分别为94.29%(33/35)、91.43%(32/35)、2.90%(1/35).患者治疗后晨僵时间、肿胀指数、压痛指数均低于治疗前(P<0.05);患者治疗后血沉(ESR)、类风湿性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血尿酸(BUA)、黄嘌呤氧化酶(XO)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炎症等反应.同时配合给药护理、饮食护理和健康护理等,能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丽娟;马奇翰;尤君怡;江国荣;梁国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穴位艾灸治疗急性胰腺炎伴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穴位艾灸治疗急性胰腺炎伴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急性胰腺炎伴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穴位艾灸,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d后胃肠功能评分,及治疗后恶心呕吐症状缓解时间、腹痛腹胀症状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结果 2组治疗7d后胃肠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评分(1.53±0.51)分,低于对照组的(2.11±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症状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艾灸能有效缓解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减轻胃肠道症状,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较单纯西医治疗更优.

    作者:王绍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主管: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