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艾普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效果观察及药物经济学研究

霍结容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 艾普拉唑, 药物经济学
摘要:目的 分析并探讨艾普拉唑在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方面的临床效果和经济效果.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1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共收治10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艾普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使用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治疗8周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费用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相比,P >0.05,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1例腹泻,1例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 (2/50),两组相比,P>0.05,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观察组的治疗费用为2 228.88元艾普拉唑费用+3次临床检查费用),对照组则为2 241.48元,两组相比,P>0.05,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费用中包括不良反应的治疗成本,而观察组则无不良反应成本,因此观察组的治疗方法的安全性更强.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成本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在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中,艾普拉唑的临床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的成本明显较低,药物经济学临床优势显著,值得推广.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剂量丙泊酚联合氯胺酮镇静对骨科小儿认知功能影响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分析应用小剂量丙泊酚(PPF)联合氯胺酮(KTM)镇静麻醉对于骨科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情况并评价镇静治疗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将7 ~ 12岁的骨科患儿6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36例,0.25 mg/kg的PPF+0.25 mg/kg的KTM)和参照组(28例,0.5 mg/kg的PPF+0.5 mg/kg的KTM),在换药镇静前后各12 h采用自制认知功能量表对两组患儿进行评价,并记录、比较镇静后12 h内两组患儿的意识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认知功能评分方面,两组患儿在换药镇静前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换药镇静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安全性上,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意识恢复时间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小剂量的PPF联合KTM在换药时对骨科患儿进行镇静治疗,可有效减少PPF对患儿神经系统、认知能力的影响及相关不良反应,并促使患儿在镇静治疗后快速恢复意识,值得在骨科临床中应用、实践.

    作者:贺明芳;黄诗栋;罗怡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新生儿血液微量元素的变化

    目的 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新生儿血液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新生儿与健康新生儿血液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组血清Zn、Fe、Mg、Ca均低于正常值,全血Pb、血清Cu均高于正常值.结论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时,新生儿血液微量元素存在一定的失衡,与感染所造成的机体伤害有一定的关系,因此需要及时补充和调理微量元素,这对疾病的治疗和恢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为贱;李洪亮;胡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2005-2013年三水区居民食用碘盐监测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三水区居民食用碘盐情况.方法 全区随机抽取约300份食用盐样.食盐碘含量按国标GB/T13025.7-1999 (2012)中直接滴定法进行测定.结果 2005-2013年三水区碘盐覆盖率为96.76%;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3.65%.结论 合格碘盐食用率虽然达到国家标准要求90%以上,但仍有部分居民食用不合格碘盐,应进一步加强对碘盐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居民食用合格碘盐.

    作者:连颖开;徐文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微量元素与阿尔茨海默病(2)

    阿尔茨海默病(AD)是目前老年人为关注的重要健康问题.中国55岁以上人群的AD患病率已超过2.2%,患病总人数在600万以上,中国已成为全球痴呆人数多、速度增加快的国家.至今人们对该病病因及其机制的了解仍然有限,亦无有效的药物可以阻止和治疗该病的发生和发展.该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并提出了该病病理的微量元素稳态障碍假设,详尽阐述了新学说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四个方面的实践证据.

    作者:秦俊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情况的临床价值和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6月-2012年7月所收治的70例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的患者,依据临床使用药物前后不同的措施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的不同临床效果,进行指导临床药物的运用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进行药学干预喹诺酮类药物合理使用后,观察组患者的耐药现象和药物不良相互作用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喹诺酮类药物不合理的使用现象,采用药学干预后,可以显著降低药物不良相互作用发生情况,保障患者的合理用药安全,改善医患关系,疗效显著,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作者:邓卫东;赵丽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干预目标管理对预防妇产科术后感染的作用

    目的 探讨干预目标管理对预防剖宫产患者术后感染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山市民众医院收治的600例剖宫产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目标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家属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术后各项康复时间均显著少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干预目标管理能有效预防剖宫产患者术后感染.

    作者:梁连崽;钟美灵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永新县妇幼保健院于2013年1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基础护理合格率、剖宫产率等,以此来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剖宫产率和基础护理合格率分别为95.0%、50.0%和95.0%,住院时间缩短至12.4±1.2,数据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提高患者满意度,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刘宏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地佐辛抑制胆囊牵拉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地佐辛应用于硬膜外阻滞下胆囊切除术抑制牵拉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行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按住院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于痛觉阻滞平面出现后,观察组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和氟哌利多2.5 mg;对照组静脉注射芬太尼0.05 mg和氟哌利多2.5 mg.观察两组病人的镇静程度、内脏牵拉反应和对循环呼吸影响.结果 两组病人术中镇静程度和Sp02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抗牵拉反应与胆心反射出现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两组用药均有良好的抗内脏牵拉反应作用,地佐辛配伍氟哌利多组对呼吸影响更轻微.

    作者:陈裕中;王媛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31例重型肝炎合并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重型肝炎合并脑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年花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1例重型肝炎合并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突然剧烈头疼和呕吐居多,分别占64.5%和48.4%,夜间及凌晨发生率为80.6%;均有不同程度肝功能异常;经综合治疗后存活率25.8%.结论 重型肝炎并发脑出血病情危重,预后较差,临床需早期纠正出血倾向,并进行综合诊断治疗.

    作者:谭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用于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对窒息的新生儿采用护理干预的临床复苏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新生窒息患儿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视听刺激、抚触、运动等系统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新生患儿进行适应能力(NACS)评分和阿氏评分(Apgar评分)以及病死率等的数据采用t进行检验方法.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NACS评分所得总分与Apgar评分≥8分所占比例均明显更高(P<0.05),研究组病死率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 窒息的新生儿临床复苏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可以很好的提高新生患儿的适应能力,降低患儿的病死率,是理想的窒息新生儿临床复苏的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少媚;邓彩素;刘贵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及开放手术治疗应对急性阑尾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于辽阳市弓长岭区中心医院就诊收治并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共计80例,进行随机分组,包括对照组40例,主要应用开放手术应对急性阑尾炎的治疗.研究组40例,主要应用腹腔镜手术应对其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病患围手术期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手术费用及平均住院时间,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40例病患围手术期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较之对照组均明显要低,P<0.05.对照组病患手术费用较之研究组明显要高,P<0.05;研究组病患平均住院时间较之对照组明显要短,P<0.05.对照组病患术后并发腹腔脓肿、肠瘘,肠黏连各两例,并发切口感染5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7.50%.研究组病患术后仅病患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0%.研究组病患并发症发生率较之对照组明显要低,且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针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治疗其疗程疗效颇优,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手术病人的护理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治疗的手术配合及相关护理.方法 对2014年7月-2015年3月施行的120例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手术的配合及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120例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手术顺利、鼻腔通气效果满意,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 充分了解手术步骤,完善的术前准备,掌握鼻内镜器械、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准确、熟练的手术配合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温春秀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除真菌以外的阴道炎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制霉菌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痊愈33例,占66%,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痊愈24例,占48%,治疗总有效率为88%,研究组治疗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在阴道炎患者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拔牙术中药物降压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拔牙术中使用心痛定和速尿后的降压效果.方法 随机筛选在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拔牙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8例,将其分为心痛定组与速尿组各39例.拔牙前30 min,心痛定组舌下含服心痛定10 mg,速尿组则静脉注射速尿20mg.观察两组在用药前及用药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用药后血压及心率与用药前比较均有显著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用药后两组在各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痛定与速尿在高血压患者拔牙时均可有效地降低血压,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周小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施主掺杂微量的Y2O3对BaTiO3基样品的电性能及PTC效应的影响

    为了适应市场对过热保护作用的PTC热敏陶瓷应用需求,采用了固相法的烧结工艺来制备PTC热敏陶瓷样品.主要研究了施主掺杂微量Y2O3的BaTiO3基陶瓷在空气中1 340—1 360℃烧结0.5 ~1 h后其室温电阻率与升阻比(ρmax/ρmin)随施主掺杂含量的变化关系.在实验中我们详细地阐述了BYT陶瓷样品的室温电阻率随施主掺杂含量(0.1≤x≤0.3 mol%)的变化曲线呈现类似”U”形曲线的半导化机理;根据Heywang-Jonker模型成功地解释了该样品的PTC效应随施主掺杂量的增加而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的原因;讨论了烧结助剂SiO2对BYT样品微观结构以及电性能的影响.

    作者:程绪信;李晓霞;陈晓明;赵肇雄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管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纤溶性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管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纤溶性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锦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血管介入治疗即脑血管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即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纤溶性水平情况.结果 在对两组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都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改善情况,并且在对两组患者的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水平变化观察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vWF水平和t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但是观察组患者的PAI-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血管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患者体内的纤溶性水平明显升高,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洪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腕关节镜辅助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经关节面骨折腕关节镜辅助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的疗效.方法 对普宁市人民医院2011年5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桡骨远端经关节面骨折的骨折患者,关节镜辅助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在50例患者中,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为(16.1±3.2)个月.对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其中优25例,良16例,优良率达82%.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其中1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包括5例为穿克氏针处感染,经加强换药后好转;3例患者为克氏针退针,但不影响位置和骨折愈合,1例患者出现并发腕管综合征,行腕横韧带切断及正中神经松解术,术后随访后,1例患者出现创伤性骨关节炎.结论 腕关节镜辅助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经过关节面骨折,能够更清晰的显示骨折块,对于患者来说,疗效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伟坤;叶少腾;陈嘉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艾普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效果观察及药物经济学研究

    目的 分析并探讨艾普拉唑在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方面的临床效果和经济效果.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1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共收治10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艾普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使用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治疗8周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费用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相比,P >0.05,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1例腹泻,1例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 (2/50),两组相比,P>0.05,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观察组的治疗费用为2 228.88元艾普拉唑费用+3次临床检查费用),对照组则为2 241.48元,两组相比,P>0.05,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费用中包括不良反应的治疗成本,而观察组则无不良反应成本,因此观察组的治疗方法的安全性更强.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成本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在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中,艾普拉唑的临床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的成本明显较低,药物经济学临床优势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霍结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杂志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广州地区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会 广州市微量元素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