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素萍;高晓
微量元素的介入对宝石的形成是极其重要的.它们在宝石内部或发生类质同象替代,改变了宝石的一些物理性质,如宝石的颜色、荧光、折射率、密度,也会增加宝石一些特殊的光学效应,如变色效应,使宝石的外观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作者:马伟幸;王蓓 刊期: 2004年第11期
基于近二十年来的相关研究报道,综述了生态环境中铅的来源与命运、当前铅暴露的途径及人类健康风险等方面的新研究动态.并指出如何在暴露的剂量-效应上进行早期诊断,进而防治因铅暴露所造成的危害,是今后铅的人类公共卫生学领域内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作者:李兴祥;李永华;王五一;杨林生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为了通过对儿童血压与六种元素关系的研究,给原发性高血压的一级预防提供科学数据,按国际统一标准测量血压,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人发中元素含量,实验仪器为IPC-AES(日本岛津公司1000-Ⅱ).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发铜与收缩压呈负相关,发钙、发铅、发锰、发铝与收缩压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的为发铜、发铅、发铝;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进入方程的有发铅、发铜、发铝,对收缩压有显著影响.结论是铅和铝对收缩压有正相关,这两种元素是目前次生环境中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的元素,防治原发性高血压要从儿童时期抓起,注意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防治铅中毒和铝中毒,对于预防儿童高血压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敏;刘锦桃;房少华;崔志欣;李燕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测定了对数生长期和稳定期盐藻中10种无机元素K、Na、Ca、Mg、P、Cu、Zn、Fe、Mn、Se的含量.结果表明,稳定期盐藻中K、Ca、Mg、Cu、Zn、Fe、Mn、Se的含量比对数生长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Na、P的含量反而降低.
作者:王溪森;谢小龙;赵利;王莉;李毅 刊期: 2004年第11期
铊是一种剧毒且对动植物的新陈代谢不起任何促进作用的金属元素.分布于土壤、水体中的铊及其化合物的污染物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生物体,并对生物体特别是人类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因此,致力于铊的长远研究对于综合治理铊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孙勇;范必威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用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对洋槐花和槐叶中蛋白质、还原糖、总糖、抗坏血酸、氨基态氮含量及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试,并对其作为饲料的价值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洋槐花和槐叶作为饲料资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范文秀;张玉泉;王泽云;秦新超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研究了4,6-二溴偶氮胂与稀土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 1.8的氯乙酸-氢氧化钠缓冲介质中,RE3+与4,6-二溴偶氮胂形成1∶2稳定的紫红色络合物,其大吸收波长为64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2×105,稀土量在0~2 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法用于人发中0.0005%~0.0050%稀土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作者:陈雪松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为通过东莞市区幼儿园3~7岁正常儿童头发中微量元素含量均值与10年前正常儿童头发中微量元素含量均值的对比,了解十年来东莞市正常儿童头发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采取了在群体自愿参加者中,选出经体检无重要脏器病变,营养一般,身高、质量在均值以上的正常儿童,在枕后贴发根部剪0.5g头发检测锌、铁、钙、铜、锰、铅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在1125例受检儿中(称普查儿,占适龄儿95%),筛查出符合正常儿童条件者621例,占总受检儿55.2%.这621例正常儿头发中锌、铁、钙、铜、锰、铅元素的含量均值为93.473、29.710、779.500、9.773、3.222、9.251 μg/g.正常男童发中上述六种元素含量均值为93.493、29.642、781.300、9.712、3.206、9.204 μg/g.女童发中上述六种元素含量均值为93.517、29.798、777.192、9.851、3.243、9.312 μg/g.2003年与1993年正常儿童头发中微量元素含量均值相比,十年来正常儿童头发中有益元素锌、铁、铜、锰元素显著升高,而有害元素铅却显著降低.东莞市儿童健康素质显著提高.
作者:吴秀兰;巩彦民;戴庆东;韦凤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以内蒙古地区沙棘果实为原料,研究了提取黄色素的工艺条件,同时对该色素的性质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以95%的乙醇溶液作浸提剂,提取的黄色素浓度高,工艺流程简单易行,且无毒,无污染.对提取的黄色素进行的性质试验表明,沙棘黄色素对光、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适用于酸性或弱碱性的食品中,葡萄糖、氧化剂(H2O2)、还原剂(Na2SO3)等食品添加剂均无明显影响以上结果为这种优良天然色素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参考.
作者:刘颖;嘎日迪 刊期: 2004年第11期
采用了水提、醇提及模拟胃酸浓度的酸提法对巴戟天药材进行提取,并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对其中的金属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提取方法中,醇提法金属溶出量少,对于有害重金属含量较高的中药,可以在中药提取的工艺当中,利用不同的提取方法除去有害重金属.通过对三种提取方法所得的提取液中Pb、Cd的存在形态研究表明,Cd在工艺过程除去相对较容易,而Pb较困难,所以应在种植巴戟天时注意避免土壤及水源的Pb污染.
作者:俞励平;陈志澄;梁友前;颜戊利;颜少戈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为了探讨广州地区春夏季期间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I)与血微量元素的关系,检测了2004年1~6月份95例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I)与正常儿童的血微量元素对照.结果显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比正常儿童的血锌明显偏低,血铅明显偏高,有统计学意义;血钙和血镁相差不大,没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反复呼吸道感染后的调理需要提高血锌水平和防治铅中毒.
作者:曾超谊;林岚;张春玲;莫瑰婷;谭美珍;陈力;彭静宜;李素坚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报道了1-(4-硝基苯基)-3-(5-氯吡啶)三氮烯(NPCPDT)的合成及其与锌的显色反应研究.在TX-100的存在下,pH11.0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该试剂能与锌发生显色反应,锌与NPCPDT形成摩尔比为1∶2型的黄色配合物,在440 nm处有一大正吸收,在535 nm处有一大负吸收.以440 nm为参比波长,535 nm为测量波长进行双波长测定,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42×105 L*mol-1*cm-1,锌的质量浓度在0~0.48 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拟定方法测定人发中的微量锌,结果满意.
作者:张春牛;郑云法;顾勇冰;赵桂丹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为观察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的影响,对16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了19周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法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治疗后16例患者的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康复治疗前(P<0.01).提示针对脊髓损伤所致功能障碍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康复治疗和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邹桂玉;吴桂昌;王晓兰;詹海英 刊期: 2004年第11期
对程序控制温度、湿法消解苹果样品中铅的消解条件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本法选择的条件下,回收率为92.0%-107.0%,相对标准偏差为4.1%.经t检验及对比实验证明,与国家标准方法无显著差异.
作者:廉力;闫树峰;马广驰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用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了广西山区瓜果类蔬菜中铁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对指导人们合理食用瓜果类蔬菜进行补铁及进一步开发瓜果类蔬菜产品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作者:黄锁义;覃超风;羊金梅;余瑞林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为了解平煤二小学生的膳食结构,合理安排学生膳食提供依据,用称重法对134名学生的膳食进行了5日的调查.结果表明,钙元素摄入严重不足,仅占供给量(RDA)的40.56%;其次是维生素A、胡萝卜素、核黄素摄入不足,分别为供给量(RDA)的62.32%、51.97%、54.17%;脂肪偏高,碳水化合物偏低.提示该校学生营养素摄入不均衡,钙元素摄入量不足尤为突出,膳食结构需要改进.
作者:梁素萍;高晓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了广州市郊部分木瓜的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木瓜中K、Na、Ca、Mg等元素的含量都比较丰富,并讨论了这些有益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作者:陈漫霞;颜戊利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研究了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中成药中痕量元素硒的分析方法.在选定的佳工作条件下,用HNO3-H2O2消解试样,加入盐酸使Se(Ⅵ)还原为Se(Ⅳ),酒石酸消除共存离子的干扰.方法的回收率95.7%~97.3%,检出限为0.32ng*mL-1,且测定样品快速、简便.
作者:林建原;易萌;黄东红 刊期: 2004年第11期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对参芪降糖颗粒中的二十种元素进行了分析,同时用塞曼测汞仪测定了样品中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参芪降糖颗粒对糖尿病的疗效与其中的微量元素有关.
作者:李春花;李春丽;李智辉 刊期: 200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