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在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李秀英

关键词:综合护理, 全胃切除术, 胃癌, 并发症
摘要:目的:总结护理干预在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实验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5年6月期间收治行全胃切除术治疗的胃癌患者,总计80例。按照护理干预方案不同,将80例胃癌患者分为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参照组以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临床并发症发生几率。结果:实验组40例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几率低于参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患者加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更好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护理中应广泛应用。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对比研究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健康体检者100例,体检时间在2015年9月-2016年7月间;根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平分为A组、B组各50例;其中A组实施末梢血检测,B组接受静脉血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效果。结果:①血常规检查情况:B组常规指标(除中间细胞)较A组显著减低(P<0.05)。②不同时间血常规检查结果:在3h、6h的血常规指标(除血小板)较即刻指标显著升高(P<0.05)。结论:静脉血检查较末梢血检查的效果更为确切,且可反复检验,但是因血液标本常受外部因素影响,应及时在3h内予以检测。

    作者:张瑜珺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中医骨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骨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来我院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8例,并按照随机平均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传统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行中医骨伤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3.53%,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1.18%。经过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另外,实验组患者的主观积分、客观积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行中医骨伤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罗荣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肺癌的病理诊断及结果初步研究

    目的:分析讨论肺癌的临床病理诊断方法以及临床诊断效果。方法:本组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86例患者都经过术后病理学确诊,其中有79例(91.86%)患者经术前组织或者细胞病理学确诊。此外,有8例患者存在胸腔积液情况,进行抽胸腔积液且查癌细胞处理。6例患者经肺穿刺活检、痰检以及纤支镜取活检等方法找到癌细胞,由于高度怀疑存在恶性病变而进行手术,手术中经快速冰冻切片确诊的患者为4例。结论:就肺癌患者而言,在手术前需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诊断,其中肺癌术前病理诊断是确定肺癌术前化疗以及术中手术方案的关键依据,可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中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叶红伟;胡蓉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浅谈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素质要求

    目的:消毒供应中心要适应医院的发展趋势,必须要有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护理队伍。该中心不但承担全院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等物品的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储存、发放,而且是院内感染的控制者。因此,护士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及应有的职业道德素质,才能满足现代化医院的发展需求。

    作者:汪永红;吴惠芹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浅谈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而逐渐衰老,各项功能呈直线下降,如食欲减退,记忆力和认知功能减退,失眠、视力下降、两耳失聪、头发变白、免疫功能低下等。这些都是老年人正常生理方面的改变,伴随着健康状态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老年人的心理也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变化,出现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在当今社会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有必要对老年病人做好心理护理。

    作者:熊小芳;蒲芋伶;苟勇道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CT扫描在子宫颈癌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CT扫描在子宫颈癌患者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52例子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CT扫描,评估其诊断作用以及影像学特征。结果:治疗前盆腔CT诊断Ⅰa期与临床诊断相比,低估3例;CT诊断Ⅰb期与临床诊断相比,低估2例;CT诊断Ⅱa期与临床诊断相比,高估1例; CT诊断Ⅱb期与临床诊断相比,高估2例;CT诊断Ⅲ~Ⅳ期与临床诊断相比,高估3例。CT诊断淋巴结转移与临床诊断相比,高估2例。对宫颈残留癌的诊断,CT诊断与临床诊断相符,对复发癌的诊断,CT诊断低估了1例。平扫与增强CT相比,两者不相符的9例中,增强CT与临床诊断相符5例,其中平扫高估或低估了临床诊断。结论:CT扫描在子宫颈癌患者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均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玉刚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脊髓损伤病人的病房延伸指导对康复的影响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患者实施病房延伸指导对其康复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30例脊髓损伤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对照组的15例患者实施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的15例患者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延伸护理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 以及肢体运动功能均有所好转,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患者实施病房延伸训练不但能够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度,增加其掌握康复知识的程度,同时还能缓解家庭以及整个社会的负担,只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项静静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护理干预在慢性肾衰竭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对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慢性肾衰竭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慢性肾衰竭疾病的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26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正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肾衰竭透析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慢性肾衰竭疾病透析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慢性肾衰竭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梁凯铭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探讨。方法选取我院门诊输液室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组: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干预组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0.00%,投诉率为23.33%,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投诉率为3.33%,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对患者进行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投诉率,适合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雪致;陈爱珍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科收治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依据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知识知晓率、治疗配合度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颇为显著,能够增强护理工作的针对性,提高护理效率与护理安全性,保障患者获得满意的预后。

    作者:刘恩丽;陈玲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核磁共振成像在出血性脑梗死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对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42例脑梗死样病变患者42例,分别对其进行CT扫描与核磁共振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核磁共振在23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检出率为87.0%,在19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中的检出率为89.5%,均明显好于 CT 扫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如发生意识障碍加重、偏瘫、眩晕或共济失调加剧,头痛加剧,应尽早结合病情行核磁共振检查,可以有效避免漏诊、误诊的情况。

    作者:刘大丰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在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补阳还五汤加减合并西医药物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时间段内收治的78例患有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为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作西药组与联合组,西药组患者单纯接受西医常用药物治疗,联合组则需要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对两组实验对象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分析。结果: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双方这一数据接受组间比对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处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与西药合并应用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张蕊新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浅谈跟腱断裂的护理体会

    目的:了解跟腱术后的护理要点,使患者更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跟腱是人体强大的肌腱之一,能承受很大的张力,一般较少发生断裂,在专业运动人员中是常见运动损伤之一,处理以手术为主。能否及早手术,直接影响预后,同时护理工作和康复训练是患者更快更好恢复的关键。

    作者:胡湘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到2016年4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1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GQOL-74评分和低血糖复发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低血糖的复发率为2.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78%,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实施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低血糖的复发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小磊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骨科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短的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目的: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由先进的生物性材料制成,由于其操作简便,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壁。留置针的使用,其优点是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的发生率,同时保证合理用药的时间,而且很大程度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且能保持静脉管道的持续通畅,便于抢救。目前护理界已经提出了钢针零容忍的理念,使得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大大降低了静脉输液的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蒋惠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脑梗塞活血化浊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脑梗塞活血化浊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14例脑梗塞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摸球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之中57例患者,参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活血化浊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与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0%(53/57)、71.9%(41/57),两组间经对比,观察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活血化浊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效果显著,该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中积极推广和全面普及。

    作者:于海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50例急腹症基层医院诊治体会

    目的:基层医院要加大对急腹症病患工作的重视力度,发挥临床经验和专业医学知识以及科学设施,根据病患的病状、病因、病情分析结果进行科学诊断、避免危险情况,明确哪些适用保守治疗,那些适用手术诊治,那些必须转院诊治、防止误诊情况出现,实施科学方案治疗,对于无法确诊的严重病患采取转送到上级医院进行深入检查诊治,为患者减少痛苦。

    作者:张金成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开展预防呼吸相关肺炎的护理教育体系。方法对90例次呼吸相关肺炎发生的因素与病原学特征进了统计对比分析。结果找出了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与病原学特征。结论此次研究为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与护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并且根据理论依据制定了相关预防和护理的对策。

    作者:陈文娟;孔丽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牙髓摘除术治疗妊娠期牙髓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牙髓摘除术治疗妊娠期牙髓炎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78例妊娠期牙髓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给予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观察78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并记录,分析78例妊娠期牙髓炎患者临床症状情况、疼痛评分情况、疗效情况。结果:78例妊娠期牙髓炎患者治疗前后相比,各项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好转,患者的进食咀嚼未受到影响,共有22例患者产生敏感和咬合不适症状,4例患者出现根尖阴影/瘘管症状;治疗前,患者疼痛评分为(6.02±1.77)分,治疗后,疼痛评分为(0.53±0.71)分,患者经过治疗后,疼痛得到明显缓解,两者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痊愈50例,占比64.1%,有效率24例,占比30.8%,好转4例,占比5.1%,治疗后,100%好转。结论:牙髓摘除术治疗妊娠期牙髓炎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了疼痛感,提高了治疗效果,临床上值得应用。

    作者:王秀娟;郭慧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妇炎舒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90例临床观察

    目的:中成药妇炎舒胶囊联合抗生素在治疗慢性盆腔炎中的疗效观察。方法:将我院1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0例中使用中成药妇炎舒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中90例单用抗生素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对照组58%,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妇炎舒胶囊联合抗生素治在治疗慢性盆腔炎中显著疗效。

    作者:任巧君;崔俊玉;李芳霞;杨春香;祁建业 刊期: 2016年第34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