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徐灵娟;花晓燕;李莉;冯晓红

关键词:护理干预, 焦虑情绪, 消化内科, 发生概率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护理干预模式对消化内科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和标准,随机选取在2015年09月01日——2016年09月01日来我院消化内科开展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我们此次临床实践研究的主要分析对象。将其进行分组,采取不同的干预模式,一组采用一般的模式,一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消化内科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状况。结果:护理干预模式对消化内科患者焦虑情绪的改善状况比较明显,有着较为显著的作用。比较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发生概率是70.0%,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发生概率为10.0%。结论:护理干预模式对消化内科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作用比较明显,能够较好的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发生概率,值得推广和运用。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56例带状疱疹的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从2014年2月—2016年9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中抽取5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56例带状疱疹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56例患者中痊愈者30例,显效者16例,好转者6例,无效者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9%。结论对带状疱疹患者给予营养神经口服或肌注 B 族维生素、抗病毒治疗、止痛治疗以及联合治疗,指导患者掌握一些保健方法,提醒患者注意休息、认真服药等,会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其预后。

    作者:王霞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分析与防护

    目的:通过对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对相应的防护方法和体会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方法:随机选择2004年1月-2016年6月来我院进行供应室护理的工作人员12名,对其进行职业暴露相关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并对其调查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结果:通过研究分析得知,供应室护理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有很多,一般情况来说主要包括理、化学及社会心理等因素。在这些因素中,以利器刺伤的发生率高,紫外线暴露损伤次之,这两个因素明显高于其它危险因素,而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供应室的护理人员由于每天都要面临很多的影响因素,导致其职业本身具有较高的暴露危险性。因此,作为供应室护理人员,需要树立良好的职业暴露安全意识,并据此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在工作中出现损伤的现象。

    作者:唐平;童彦芳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护理应急管理系统在突发传染病救治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医院在应对突发性传染性疾病的过程中采取护理应急管理系统的具体效果。方法:充分重视护理应急管理系统的重要性,成立专门的管理小组,分析近年来常见的突发性传染病特点制定全面的应急管理措施,强化对科室护理人员的培训,将应急管理措施切实的应用于突发性传染疾病的救治过程中。结果:应急管理系统的应用全面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应急护理水平,充分保证了突发性传染病救治过程中的护理质量。多次突发性传染病救治过程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获得了患者及家属的好评。结论:突发传染病情况紧急且比较严重,应用护理应急管理系统可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护理能力,提高护理水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启兰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临床内科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临床内科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3月收治的98例消化性溃疡病发出血的患者依据随机法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9例。参照组49例患者给予口服硫糖铝治疗治疗,研究组49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泮托拉唑治疗,在治疗两个疗程之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止血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溃疡愈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患者采用硫糖铝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仅止血快,溃疡愈合率也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付淼冰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老年哮喘病人的优质护理干预及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哮喘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60例老年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与护理组(3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采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生活质量评分为(78.45±3.89)分,对照组为(70.09±3.02)分,护理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66.67%,护理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总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为73.33%,护理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哮喘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可改善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祁锁霞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预见性护理在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应用

    目的:预防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并发症和总结护理对策。方法将10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50例与实验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并发症的预防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预见性护理对降低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满意度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华;桑广娟;毛永飞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盐酸氨溴索联合不同药物治疗老年急性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不同药物治疗老年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2015年5月到2016年1月期间诊治的老年急性肺炎患者中抽取72例并随机分组,甲组(n=36)应用盐酸氨溴索联合头孢曲松他唑巴坦钠方案,乙组(n=36)应用盐酸氨溴索联合左氧氟沙星方案,对比2组患者疗效与住院时间。结果:①甲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7.2%,高于乙组的72.2%(P<0.05);②甲组住院时间是(8.3±1.2)d,短于乙组的(13.6±1.7) d(P<0.01)。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头孢曲松他唑巴坦钠治疗老年急性肺炎的疗效更佳,可推广。

    作者:孙锡同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医改形势下临床药师的作用与价值

    目的:探讨医改形势下临床药师的作用与价值。方法:通过分析医改形势下临床药师与医护人员及患者间的关系,展现其临床价值,并对我国现有的临床药师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是保证患者合理用药,提高用药安全性的重要因素,然而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我国临床药学目前的发展依然存在较多不足,需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教育模式,壮大药师队伍,提高药师的专业技能,并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方能保证我国临床药师的质量与数量,以顺应医改的需求。

    作者:朱茂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人性化护理在结肠镜检查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结肠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6年8月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29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4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两组患者 SAS 评分、SDS 评分和 VAS 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 SAS 评分、SDS 评分、VAS 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 SAS 评分、SDS 评分和 VAS 评分均有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结肠镜检查患者的护理中,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反应,减轻患者躯体的疼痛程度,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

    作者:黄文领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健康体检中常用的健康风险评估指标及其意义分析

    目的:随着我国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人民对健康的重视度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得健康体检也成为了人们的日常。本文中笔者对健康体检中常用的风险评估指标进行了简述,并对其意义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以求为健康体检事业提供一点思考。

    作者:高曙光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浅析卵巢肿块患者进行CT医学影像检查的准确性

    目的:浅析卵巢肿块患者进行 CT 医学影像检查的准确性,为 CT 医学影像检查在临床诊断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卵巢肿块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同时进行传统法检查和 CT 医学影像检查,以传统检查方法为对照,探究CT 医学影像检查对卵巢肿块的检出率。结果:以各类肿块的检出率为本次研究的评价标准,30例研究对象实际患有各类肿块总计58个,传统方法检出肿块46个,检出率79.3%;CT 医学影像检查检出55个,检出率94.8%。经统计学软件分析,CT 医学影像检查的检出率较传统方法有显著提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卵巢肿块患者实施 CT 医学影像检查,可有效提高肿块的检出率,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为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作出准确判断提供理论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璐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两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结果分析及评价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学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的灵敏性。方法:从2015年1月-2016年7月,选274例乙型肝炎患者为实验组,1272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分别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 HBsAg。结果:CLIA 灵敏度为97.1%、特异性为98.2%, ELISA 灵敏度为94.9%、特异性为97.2%。结论:CLIA 的灵敏度及特异性高于 ELISA。

    作者:张亚萍;辜雷燕;吴金赛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呼吸科危重患者运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呼吸科危重患者运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期间接诊的呼吸科危重患者160例,依据不同护理管理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风险问题做对应的护理风险管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管理下的效果差异。结果: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23.75%,对照组为52.5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时间延长率上,观察组为5%,对照组为16.2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3.75%,对照组为72.5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科危重患者运用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减少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长,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丽丽;刑桂茹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于本院诊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7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两组患儿均进行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常规治疗,照组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舒适护理,两组患儿的护理时间均为3个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愈情况与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舒适护理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护理中取得了显著地效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2.97%;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护理方面效果明显,可以有效地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小芳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情景模拟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具体措施与应用效果。方法:于2016月3月至2016月6月期间,选择我院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的对象,从同个年级分别随机抽取30人,共120名学生。按照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120名学生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60名学生,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和临床技能考试成绩。结果:教学以后,观察组学生内科护理学理论考试成绩和临床技能考试成绩分别为(84.32±2.61)、(86.97±5.53)明显高出对照组各项成绩,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多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继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值得在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曹虹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中老年人四季养生保健概述

    目的: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充分满足,生活质量也得以改善。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已经认识到四季养生保健不仅能够预防疾病,而且还能够延长寿命。本论文针对中老年人的四季养生保健进行论述。

    作者:张璐;陈文;严敏;向政学;刘小松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痔疮的保守治疗以及预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痔疮的保守治疗效果并分析临床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价值。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接诊的76例痔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中药熏洗,实验组采用保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为94.7%;而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52.6%,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保守治疗痔疮效果良好,治疗有效率较高,治后患者病症改善且无其它不适表现,方法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杨程程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护理干预在内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内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来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45例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2组,其中干预组23例,参照组22例。对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饮食干预等。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总有效率为95.7%,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的68.2%,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总满意度高达100.0%,明显高于参照组的63.6%,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内科住院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不但能够明显缓解病情,还可以帮助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能够充分地发挥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在临床内科患者护理中十分有意义,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崔萍;江涧君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硬化性血管瘤伴支气管上皮腺瘤伴增生一列

    患者女36岁,患者1周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多为阵发性刺激性呛咳,咳少许黄色粘痰,不易咳出,伴喘息,尤以夜间为甚,自服消炎药及感冒药无好转。

    作者:王勇志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120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方式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率13.33%,对照组心律失常发生率66.67%,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 I 级率、II 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 III 级率、IV 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改善心功能。

    作者:吴伟玲 刊期: 2016年第29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