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开平市6~18岁学生HBsAg感染现况调查分析

梁坚忠

关键词: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中小学生卫生保健服务
摘要:目的了解广东省开平市青少年乙型肝炎(乙肝)感染情况,为乙肝的流行病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1年9~12月对开平市在校的6~18岁青少年104 928人进行HBsAg检查,统一用酶标法(ELISA)检测.结果 HBsAg平均阳性率为8.60%;不同年龄HBsAg阳性率在3.69%~14.25%之间,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P<0.01);男、女性HBsAg阳性率分别为9.09%和8.10%;城区和乡镇学生HBsAg阳性率分别为9.80%和5.92%; 新生儿开始实施乙肝疫苗接种前后阳性率分别为10.80%和5.52%.结论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对降低青少年乙肝感染效果显著;提高未感染人群的乙肝疫苗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是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
华南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汕头市中小学生贫血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掌握汕头市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状况,为建立经济、高效的中小学生贫血综合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的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含量及推荐的贫血诊断标准,对汕头市40所调查点校共45 070名中小学生贫血现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汕头市7~17岁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为10.77%;贫血分度以轻度为主,占检出人数的99.28%;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贫血患病率分别为11.00%、10.27%、11.09%,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年龄组间患病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患病率15岁高,13岁低;男女生贫血患病率分别为8.83%、12.88%,男生患病率低于女生,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汕头市中小学生贫血防治工作应以轻度贫血的学生为重点对象,采用普及营养知识、改善膳食结构、进行营养干预等综合防治策略.

    作者:黄德海;陈红英;黄志刚;元永镇;赵汉周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注射百白破疫苗致过敏性皮疹伴发热一例报告

    广州市芳村区某医院近在计划免疫过程中发生一例因注射吸附精制百白破混合制剂(DPT)而出现全身性皮疹伴发热患儿,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瑜;古学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海南省恶性疟原虫MSP1和MSP2等位基因分型研究

    目的对海南省恶性疟原虫分离株的裂殖子表面蛋白质1(MSP1)和裂殖子表面蛋白质2(MSP2)基因进行分型研究.方法从海南省恶性疟流行区采集的恶性疟患者血样,用套式PCR方法分别扩增PfMSP1和PfMSP2基因中具有型特异性的片段,进行等位基因分型.结果 (1)MSP1基因分型:94份恶性疟患者血样中有82份扩增出MAD20型基因片段(占87.2%),27份扩增出K1型基因片段(占28.7%),15份同时扩增出MAD20型和K1型基因片段(占16.0%),未扩增出RO33型基因片段.(2)MSP2基因分型:94份血样中有75份扩增得到3D7型基因片段 (79.8%),28份扩增得到FC27型基因片段(29.8%),10份同时扩增得到3D7型和FC27型基因片段(占10.6%).结论海南省恶性疟原虫的MSP1等位基因和MSP2等位基因分别以MAD20型和3D7型为优势基因型;不同等位基因型的混合感染率很低.

    作者:江钢锋;宋杰;陈沛泉;王善青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心电图机电极的微生物监测及消毒方法探讨

    心电图检查是临床常用诊疗方法之一,有关心电图机电极的微生物污染情况还少有人报道.为了解心电图机电极的微生物污染情况,对深圳市某医院心电图机电极连续1个月随机抽查110个样本进行消毒前、消毒后微生物监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秀兰;张淑贞;李雪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个体熟食摊档的卫生状况与管理对策探讨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人民群众生活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熟食制品以其味道鲜美,食用方便,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由于食用前不再加热,如不注意操作卫生,极易受微生物污染,引起食物中毒,严重威胁着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为了更好地认真执行<食品卫生法>,进一步加强对个体熟食摊档的卫生监督和管理,就目前个体熟食摊档的卫生状况及管理对策谈几点看法.

    作者:蔡雪毅;彭接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山市小榄镇五金行业工伤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五金行业工伤情况及特点.方法对2002年1~11月因工伤在小榄镇2所二甲医院住院的五金行业从业者共615例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种、从业时间以及工伤前饮酒和睡眠情况等.结果 615例工伤者的男女比例为4.49∶1,男性以19~31岁年龄占比例多(81.3%),女性以20~25岁年龄占比例多(85.7%);工种以机械操作工种工人居多,占80.9%;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80.81%;从业时间不满3年的占56.10%;88.29%的工伤者为单纯上肢受伤,伤残程度较轻.结论应对五金行业从业者加强生产安全教育,提高整体文化水平,稳定从业队伍,注意培养熟练技术工人,以预防和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作者:肖碧梧;黄松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医院感染控制

    从2002年11月16日发现第1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至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已经持续了5个月时间.在预防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过程中,广东省、特别是广州市的广大医务工作者,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措施.本文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积累的医院感染控制的经验与教训作一简要小结,以对今后的控制工作、特别是新发现这一疾病地区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张贤昌;林锦炎;王锡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卫生部印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试行)》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广州市部分健康人群乙型肝炎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广州市健康人群乙型肝炎(乙肝)感染率及免疫水平,探讨健康人群乙肝预防的对策与措施.方法对2 290名前来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门诊要求接种乙肝疫苗的健康人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按年龄、性别分组进行5项标志物(HBVM)的分析比较.结果 HBsAg总阳性率为12.93%,男、女分别为16.53%、10.00%,差异有显著性(P<0.01);抗-HBs总阳性率为49.61%,其中男性为46.93%,女性为51.72%,各年龄组间抗-HBsAg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HBVM全阴率为31.44%,男性为31.49%,女性为31.41%,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人群中乙肝感染率高,免疫水平低,易感者多,建议制定成人乙肝疫苗扩大免疫计划,及时对易感人群接种乙肝疫苗,减少乙肝发病率.

    作者:黄桂花;陈小霜;曹毅敏;闻书英;曹庆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纳米消毒凝胶杀菌效果及毒性的试验观察

    目的了解纳米消毒凝胶的杀菌效果及毒性.方法进行载体浸泡定量杀菌试验.结果该消毒凝胶25.0%的稀释液作用25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的杀灭率以及50%的稀释液作用25 min对大肠埃希菌的杀灭率均≥99.92%;原样作用20 min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率为99.99%.有机物对该消毒剂的杀菌效果有轻度影响;该消毒剂于37℃温箱放置90 d后性质稳定.纳米消毒凝胶对雌雄NIH小鼠经口LD50>5 500 mg/kg,属于实际无毒级.一次性接触动物皮肤属无刺激性.结论纳米消毒凝胶杀菌效果好,且无毒性.

    作者:黄美卿;张紫虹;钟昱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调查与控制思路

    肺炎(pneumonia)是指包括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等在内的肺实质炎症,病因以感染为常见,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其他尚可由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引起肺炎的病原体较多,肺炎病原学诊断仍然存在不少困难,且检测耗时,费用高.

    作者:罗会明;许锐恒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揭阳市2000~2002年医疗单位消毒质量监测分析

    消毒灭菌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医院的硬件设施、消毒灭菌设备、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消毒灭菌技术及操作规程,是决定消毒灭菌效果的关键因素.对揭阳市18家医院近3年来常规消毒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刘赛琴;肖小珠;沈少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反相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清及附睾组织中的精氨酸

    目的建立一种使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及附睾中精氨酸含量的方法.方法制备血清及附睾匀浆液,以邻苯二甲醛柱前衍生,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结果精氨酸线性范围为0.24~20.00 μg/ml,低检出限0.06 μg/ml.日间变异系数为2.32%,日内变异系数为1.62%,回收率为95.48%~98.52%.结论本方法操作较简便易行,回收率及精密度均能满足实验研究及临床检测工作的要求.

    作者:郑琳;冯翔;代卫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浓缩狂犬疫苗与纯化狂犬疫苗全程免疫后抗体水平比较分析

    为了解人被狗、猫、鼠等哺乳类动物咬、抓伤后进行狂犬疫苗全程免疫后的抗体水平,更好地预防狂犬病的发生,本文于2001年对全程注射浓缩狂犬疫苗和纯化狂犬疫苗者进行免疫效果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陈劲仪;蔡妙开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2001~2002年增城市婚检人群梅毒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探讨增城市婚检人群中梅毒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甲苯红不加热血清反应试验对2001~2002年增城市18 677例婚检人群进行梅毒筛查.结果共检查出梅毒患者131例,其中Ⅰ期梅毒12例(9.16%),Ⅱ期梅毒3例(占2.29%),潜伏梅毒116例(占88.45%),男女比例为0.85∶1; 20~29岁病例占75.57%;职业分布以待业人员为主,占41.98%;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占85.49%.结论重视性传播疾病在人群中的流行,给予合理的婚育指导十分必要.

    作者:刘美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广东省2001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广东省2001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按<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提供的方法进行接种率评价.结果全省报表完整率为99.2%.基础免疫接种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的报告接种率分别为 97.8%、98.2%、97.7%、97.5%、93.2%;加强免疫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白破二联疫苗报告接种率分别为95.6%、96.2%、95.0%、86.6%;基础免疫估算接种率为61.2%~88.0%,加强免疫估算接种率为54.0%~89.2%.报告接种率与估算接种率的差距(D值评价)显示:44.5%~63.6%的市单苗基础免疫D值评价为可疑,40.9%~81.8%的市单苗加强免疫为不可信.比值(R)评价为0.93~0.99.结论广东省常规免疫工作存在薄弱环节,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计划免疫管理是提高免疫接种率的关键.

    作者:陆碧茹;雷仁宇;罗耀星;邵晓萍;林伟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两株非O1群霍乱弧菌VBO12的实验室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一起食物中毒剩余食品中所检出2株非O1群霍乱弧菌(血清型VBO12)的鉴定结果,探讨非O1群霍乱弧菌的病原学特征.方法细菌的分离和鉴定按照卫生部<霍乱防治手册>进行.结果经过分离培养、生化反应、血清学鉴定、药物敏感试验,确定这次食物中毒剩余食品中所分离的2株菌为非O1群霍乱弧菌(血清型VBO12).结论由非O1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腹泻已经逐渐增多,它所引起的食物中毒也有报道.因此,今后检测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腹泻病人中非O1群霍乱弧菌的检测工作.

    作者:李少彤;孙凤琪;曾德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国产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国产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在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和吉林省和龙市选择1~6岁健康易感儿童接种国产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进行安全性、免疫原性观察;同时,选择与疫苗接种者密切接触的非接种者进行疫苗株传播性观察.结果 410名观察对象接种水痘疫苗后无明显副反应.检测有效血清271份,血清抗体阳转率为98.89%,GMT为1∶36.83.该疫苗株接种不存在传播性.结论接种国产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安全、有效.

    作者:王连成;刘晔;李莉;李占春;李彦成;哈秀杰;徐秀凤;阎素志;王文忠;南一范;周铁群;王剑峰;邱平;李长贵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性能的试验观察

    目的观察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消毒剂的杀菌效果及毒性.方法进行载体定量杀菌试验、动物毒性试验和稳定性测定.结果当消毒剂中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含量为630 mg/L时, 作用7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杀灭率≥99.90%;当消毒剂中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含量为3 171.7 mg/L时,作用7 min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率≥99.90%.其杀菌效果随消毒剂中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含量增加、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强,随有机物含量增多而减弱.该消毒剂稳定性较好.雌雄NIH小白鼠经口LD50>5 000 mg/kg,一次接触动物皮肤的高刺激指数为1.5,动物蓄积系数≥5,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阴性.结论该消毒剂属于实际无毒级、轻刺激性、弱蓄积毒性,对体细胞无诱变作用.

    作者:王雅静;林锦炎;廖如燕;钟昱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一起蜡样芽胞杆菌和变形杆菌引发的食物中毒分析

    2002年6月17日深圳市某公司梧桐山新居工人食堂发生一起食物中毒,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中毒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验分析结果,判断致病因素为蜡样芽胞杆菌和变形杆菌污染食物引起.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廖庆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华南预防医学杂志

华南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