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带状疱疹诊治1例

田易军

关键词:带状疱疹, 诊治
摘要:1病例报告患者男,90岁,师职离休干部。因左侧胸肋部针刺样疼痛8小时来诊。患者一天前体力活动后觉劳累、乏力,夜间觉左侧胸肋部间断性针刺样疼痛,并向左肩背部放散,每次疼痛持续时间约1分钟左右。无发热、胸闷、心悸、气短等症状。自服“速效救心丸、心痛定”等药物,病情无明显缓解,遂于第二日晨来诊。既往史:1.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2.心律失常:心房颤动(阵发)3.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查体:左侧胸肋部无压痛,皮肤无红肿、颜色改变、水疱等。体温36.6℃,脉搏60/min,血压120/65mmHg。检查结果:心电图示:起搏心率,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ST-T段未见异常。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总结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分别从心理指导、健康知识宣教、饮食指导、休息与活动指导、用药指导、生活指导等方面进行护理。结果经过全方面的健康教育之后患者的哮喘急性发作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且肺功能得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结论健康教育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及肺功能,减少疾病的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阳彩红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呼吸内科抗生素用药分析

    目的:深入了解呼吸内科抗生素用药情况,对其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为尽快治疗好患者提出有价值的意见。方法:在该院呼吸内科2016年4月12日至8月12日出院的815例住院病例中随机抽取297份,分析其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结果:297例患者中使用过抗生素的共有175例(58.9%),其中男性患者86例,女性患者89例,使用的抗生素共有16种。使用率较高的抗生素为头孢菌素类(82.84%)、吡酮酸类(11.76%)、大环内酯类(1.47%)。一联用药148例(84.57%)、二联用药24例(13.71%)、三联用药2例(1.14%)、四联用药1例(0.57%)。这些抗生素的使用者中,长者用了32d。结论:该院呼吸内科抗生素应用情况基本合理,但是部分用药疗程太长,应该有所节制。

    作者:樊家梅;徐清泉;金婷;聂学菊;肖丹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创新体系的建立

    目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属于基础医学课程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促使学生将知识转化成为实践能力,应当改革教学模式以及改革实验方式,本文主要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创新体系的建立进行研究探讨,改革传统模式教学,促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以及提升。

    作者:欧阳文英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颈椎病病人的护理

    目的:通过对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治疗颈椎病治疗的研究,得出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在治疗颈椎病方面的真实情况。方法:抽取了2015年1月-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共计60名进行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并进行相应的研究。结果:患者在经过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手术后,都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结果。结论: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治疗颈椎病有较好的疗效不但能够有效地减少疼痛,而且能够实现微创和降低并发症的目标,所以能够帮助病人早日康复,并减少卧床休息的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水平,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王红;李娜;陈冬萍;王静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孤独症儿童语言训练的个案研究

    目的:探讨语言训练对孤独症儿童言语沟通障碍干预的效果。方法:一对一教学训练,采用ABA应用行为分析结合语言训练。结果:通过对1例3岁10个月孤独症患儿进行早期语言训练干预,该患儿进行干预半年后语言能力有明显提升,从仅有无意义语音到能进行简单对答。结论:早期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语言训练干预具有较好的效果,是一项有效的干预措施,值得推广。

    作者:蓝巧丽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腹腔镜配合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肌瘤剔除术治疗的临床优势。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子宫动脉阻断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及手术情况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更长,但术中出血量更少且术后可快出院。复发方面,一年后对照组复发率为23.33%,观察组仅为6.67%,组间差异显著。结论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基础上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可对子宫肌瘤起到较好的控制复发作用,且术中出血量小,患者术后可更快出院,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陈世琼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关于胃病日常护理的几点思考

    目的:作为一种常见疾病,胃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正常学习与日常生活活动,胃病的日常护理工作也就因此显得尤为重要。而由于胃病护理普及以及大众健康护理意识等方面的存在的局限性,胃病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对胃病日常护理工作进行一番深入的探究、并进行推动其宣传、普及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应用价值。同时,这一问题也成为了许多医学工作者以及相关学者探究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文就胃病日常护理工作的发展现状,基于现有的研究基础以及笔者自身对于胃病日常护理工作的认识,从胃病日常护理这一问题展开一番论述和思考,并就其发展提出可行性的建议或意见,供参考。

    作者:林雪冬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蒙医辩证治疗胃虚病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蒙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治疗的56例慢性胃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8%,与对照组的78.6%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哈斯通拉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消化道传染病护理

    目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消化道传染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消化道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临床特征进行归纳总结,明确提出护理要点。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对于加速消化道传染病患者康复,控制病情流行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高华;张雅丽;崔晓阳;方颖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培训方法和探讨

    目的:护理部和专业学组采取情景模拟考核,抽签决定考核模拟场景,主要考核护士的应变能力、流程的掌握程度和急救配合能力及危重护理记录书写能力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考核分值大于90分以上为合格,考核不达标者由科室应急培训小组加强培训后进行补考,要求人人过关。

    作者:杨红茹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四物汤合消风散外浴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体会

    目的:随着尿毒证患者的日益增长,尿毒证所带来的并发症如皮肤瘙痒、肾性骨病愈来愈多,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关系到患者的远期存活率,笔者在临床期间,以四物汤合消风散外浴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问题,颇有体会。

    作者:刘小芳;曹佳;向雨欣;于海龙;楚秀丽;詹华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分析

    目的:分析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行肺大泡切除手术患者6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对其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胸腔镜肺大泡切除的过程中,给予综合性的护理配合,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还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江明轩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观察对小儿肺炎采取针对性护理的效果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应用于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肺炎患儿70例,依据护理模式分组,对照组(n=35)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5)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低于观察组91.4%,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在肺炎患儿中应用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作者:王剑琴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多模式联合镇痛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手术的影响

    目的:研究采用多模式联合镇痛方式进行镇痛,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影响。方法将68例确诊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单一镇痛方式和多模式联合镇痛方式进行镇痛,评价两组术后6 h、12 h、24 h及2-7天膝关节静息痛和运动痛VA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多模式联合镇痛组的患者术后静息痛和运动痛均优于单一镇痛组。结论多模式联合镇痛治疗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可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对术后疼痛、睡眠、康复进展及中期膝关节功能等情况有明显优势,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马进宁;秦毅;王涛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早期康复训练在脑梗后肢体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塞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2015年于我院治疗的7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对象,根据入院时间进行编号,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则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上肢、下肢 Fugl-Meyer 评分、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上肢、下肢 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后偏瘫患者及早开展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自我生活能力,促进疾病的康复。

    作者:颜亚静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补液速度的探讨

    目的:探究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的补液速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创伤性休克患者58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为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补液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休克指数公式所得速度进行补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计数、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红蛋白等凝血功能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中根据休克指数公式调整补液速度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减少出血,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急诊救治效果,可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警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计算机管理系统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探讨

    目的: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化的生活对消毒供应中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医院的发展对消毒供应中心提出更高的挑战。本文将就计算机管理系统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进行探讨,对其中计算机管理系统平台的搭建和功能特点进行分析。

    作者:石凤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护士分层级管理对提升护理管理水平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对提升护理管理水平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的在职40例护理人员,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运用护士分层管理,分析两组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分与患者反馈情况。结果:在病区管理、文书记录、健康教育、专科护理与基础护理等各项评分上,观察组各项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分别采用100例患者做满意度调查,观察组为96%,对照组为8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对提升护理管理水平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同时可以提升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作者:时娜;张艳丽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纤支镜下肺泡灌洗术吸入性肺炎中的效果观察及护理分析

    目的:观察纤支镜下肺泡灌洗术在吸入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及分析护理方法。方法:以我院40例吸入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随机分成2组,20例/组。2组患者均采用纤支镜下肺泡灌洗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的肺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肺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吸入性肺炎患者进行纤支镜下肺泡灌洗术的同时结合针对性心理护理的效果显著。

    作者:夏瑜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和总结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体会。结果明显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避免再次出血及减少并发症。结论通过加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使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康复快,治疗效果好。

    作者:赵培 刊期: 2016年第26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