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群;杨少逵;黄桂和;许奕涛
肺炎(pneumonia)是指包括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等在内的肺实质炎症,病因以感染为常见,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其他尚可由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引起肺炎的病原体较多,肺炎病原学诊断仍然存在不少困难,且检测耗时,费用高.
作者:罗会明;许锐恒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增城市婚检人群中梅毒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甲苯红不加热血清反应试验对2001~2002年增城市18 677例婚检人群进行梅毒筛查.结果共检查出梅毒患者131例,其中Ⅰ期梅毒12例(9.16%),Ⅱ期梅毒3例(占2.29%),潜伏梅毒116例(占88.45%),男女比例为0.85∶1; 20~29岁病例占75.57%;职业分布以待业人员为主,占41.98%;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占85.49%.结论重视性传播疾病在人群中的流行,给予合理的婚育指导十分必要.
作者:刘美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为了解人被狗、猫、鼠等哺乳类动物咬、抓伤后进行狂犬疫苗全程免疫后的抗体水平,更好地预防狂犬病的发生,本文于2001年对全程注射浓缩狂犬疫苗和纯化狂犬疫苗者进行免疫效果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陈劲仪;蔡妙开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从化市1981~2001年孕产妇死亡情况.方法将1981~2001年分为1981~1991及1992~2001两个时间段,对其孕产妇死亡率、死因顺位、住院分娩率、孕产次、产检覆盖率变化采用χ2检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第一阶段孕产妇死亡率为85.22/10万,第二阶段孕产妇死亡率为46.20/10万,差异有显著性(P<0.01).第一阶段死因顺位前四位为产科出血、合并内外科疾病、妊高征、产科感染;第二阶段为合并内外科疾病、产科出血、妊高征、羊水栓塞.第一阶段住院分娩率为69.13%,第二阶段为73.06%,差异有显著性(P<0.01).第一阶段产检覆盖率为74.04%,第二阶段为85.24%,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加强分级管理、高危管理以及其他预防治疗措施,可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朱丽华;何玉兰;李翠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人民群众生活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熟食制品以其味道鲜美,食用方便,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由于食用前不再加热,如不注意操作卫生,极易受微生物污染,引起食物中毒,严重威胁着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为了更好地认真执行<食品卫生法>,进一步加强对个体熟食摊档的卫生监督和管理,就目前个体熟食摊档的卫生状况及管理对策谈几点看法.
作者:蔡雪毅;彭接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杭州市萧山区百日咳的流行特征及控制效果.方法利用萧山区卫生防疫站疫情资料和历年法定传染病、计划免疫年报表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54~2001年百日咳年均发病率为52.67/10万,其中自然感染阶段(1954~1955年)发病率为70.19/10万,至计划免疫巩固期(1983~2001年)降至9.21/10万;历年发病高峰主要在3~7月;1980~2001年疫情资料显示,5岁以下百日咳患者占总病例数的52.32%.1986~1998年百白破三联混合制剂免疫后百日咳凝集抗体水平监测显示抗体滴度(GMT)由1∶369.20上升至1∶1 582.85.结论由于百日咳疫苗的接种使得百日咳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因此高质量的免疫接种是控制百日咳流行的关键.
作者:王富良;俞月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从2002年11月16日发现第1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至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已经持续了5个月时间.在预防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过程中,广东省、特别是广州市的广大医务工作者,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措施.本文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积累的医院感染控制的经验与教训作一简要小结,以对今后的控制工作、特别是新发现这一疾病地区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张贤昌;林锦炎;王锡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建立一种使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及附睾中精氨酸含量的方法.方法制备血清及附睾匀浆液,以邻苯二甲醛柱前衍生,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结果精氨酸线性范围为0.24~20.00 μg/ml,低检出限0.06 μg/ml.日间变异系数为2.32%,日内变异系数为1.62%,回收率为95.48%~98.52%.结论本方法操作较简便易行,回收率及精密度均能满足实验研究及临床检测工作的要求.
作者:郑琳;冯翔;代卫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分析一起食物中毒剩余食品中所检出2株非O1群霍乱弧菌(血清型VBO12)的鉴定结果,探讨非O1群霍乱弧菌的病原学特征.方法细菌的分离和鉴定按照卫生部<霍乱防治手册>进行.结果经过分离培养、生化反应、血清学鉴定、药物敏感试验,确定这次食物中毒剩余食品中所分离的2株菌为非O1群霍乱弧菌(血清型VBO12).结论由非O1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腹泻已经逐渐增多,它所引起的食物中毒也有报道.因此,今后检测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腹泻病人中非O1群霍乱弧菌的检测工作.
作者:李少彤;孙凤琪;曾德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广东省2001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按<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提供的方法进行接种率评价.结果全省报表完整率为99.2%.基础免疫接种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的报告接种率分别为 97.8%、98.2%、97.7%、97.5%、93.2%;加强免疫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白破二联疫苗报告接种率分别为95.6%、96.2%、95.0%、86.6%;基础免疫估算接种率为61.2%~88.0%,加强免疫估算接种率为54.0%~89.2%.报告接种率与估算接种率的差距(D值评价)显示:44.5%~63.6%的市单苗基础免疫D值评价为可疑,40.9%~81.8%的市单苗加强免疫为不可信.比值(R)评价为0.93~0.99.结论广东省常规免疫工作存在薄弱环节,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计划免疫管理是提高免疫接种率的关键.
作者:陆碧茹;雷仁宇;罗耀星;邵晓萍;林伟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狂犬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人和所有温血动物对狂犬病毒易感.目前 ,世界上99%的人狂犬病均由犬所引起,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猫被越来越多地作为宠物饲养,被猫咬伤、抓伤人数不断增加.猫引起人狂犬病的病例越来越多. 为给防制猫伤人发生狂犬病提供科学依据,现对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门诊诊治的 1 126例猫咬伤者情况作一调查分析.
作者:曹庆;陈小霜;黄桂花;闻书英;蒋爱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吸毒者HIV的感染状况及其相关危险行为,为在该人群中开展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该地区戒毒所内戒毒者和社区吸毒者进行面对面调查,并采集静脉血5 ml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共调查655名吸毒者,HIV感染率为29.0%;有静脉注射毒品(IDU)史者占99.5%,其中曾有共用针具行为的占75.4%;曾经注射毒品是感染HIV危险的因素.结论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吸毒者有较高的HIV感染率,静脉注射吸毒是HIV感染的主要因素.应尽快采取有效的减少危害的措施,以控制HIV在该人群中的传播.
作者:林鹏;刘勇鹰;王晔;付笑冰;许锐恒;万卓越;颜瑾;赵茜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规律和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对山东省邹平县1983~2001的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病1 928例,死亡29例,平均发病率为14.97/10万,死亡率为0.23/10万,病死率1.50%.病例主要发生在农村,占91.39%;以3~6月发病较高,占总发病数的56.12%;发病年龄以20~50岁为主,占总发病例数的81.43%;男女病例之比为2∶1;患者职业以农民多,占总病例数的80.91%.结论邹平县流行性出血热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应加强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作者:王在敏;董春红;张守良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对海南省恶性疟原虫分离株的裂殖子表面蛋白质1(MSP1)和裂殖子表面蛋白质2(MSP2)基因进行分型研究.方法从海南省恶性疟流行区采集的恶性疟患者血样,用套式PCR方法分别扩增PfMSP1和PfMSP2基因中具有型特异性的片段,进行等位基因分型.结果 (1)MSP1基因分型:94份恶性疟患者血样中有82份扩增出MAD20型基因片段(占87.2%),27份扩增出K1型基因片段(占28.7%),15份同时扩增出MAD20型和K1型基因片段(占16.0%),未扩增出RO33型基因片段.(2)MSP2基因分型:94份血样中有75份扩增得到3D7型基因片段 (79.8%),28份扩增得到FC27型基因片段(29.8%),10份同时扩增得到3D7型和FC27型基因片段(占10.6%).结论海南省恶性疟原虫的MSP1等位基因和MSP2等位基因分别以MAD20型和3D7型为优势基因型;不同等位基因型的混合感染率很低.
作者:江钢锋;宋杰;陈沛泉;王善青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广东省开平市青少年乙型肝炎(乙肝)感染情况,为乙肝的流行病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1年9~12月对开平市在校的6~18岁青少年104 928人进行HBsAg检查,统一用酶标法(ELISA)检测.结果 HBsAg平均阳性率为8.60%;不同年龄HBsAg阳性率在3.69%~14.25%之间,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P<0.01);男、女性HBsAg阳性率分别为9.09%和8.10%;城区和乡镇学生HBsAg阳性率分别为9.80%和5.92%; 新生儿开始实施乙肝疫苗接种前后阳性率分别为10.80%和5.52%.结论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对降低青少年乙肝感染效果显著;提高未感染人群的乙肝疫苗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是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
作者:梁坚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东莞市机关人员饮用净化水的卫生状况.方法随机抽取东莞市机关67间安装了净化水器的办公室用户的纯水和净水,按GB5750-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及GB17324-1998<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的项目和方法进行检验.结果净化水抽检合格率为79.8%,其中净水合格率为69.8%,纯水合格率为85.2%,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机关人员饮用的净化水存在严重的二次污染,净水比纯水污染严重.
作者:张怀娜;王宇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由广西洁邦某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洗衣伴侣(以下简称洗衣伴侣)是一种与洗衣粉同时使用的衣物洗涤消毒杀菌剂,采用四(二氯异氰尿酸)锌钾与泡腾剂配制而成.在实验室分别对其与3种品牌洗衣粉配合使用,进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杀灭淋病双球菌试验,观察其与不同洗衣粉配合使用时的杀菌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季婕;方志峰;苏伟东;石子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广州市芳村区某医院近在计划免疫过程中发生一例因注射吸附精制百白破混合制剂(DPT)而出现全身性皮疹伴发热患儿,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瑜;古学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广东某高校教职工的血脂水平,为有关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0~2002年分别对在校教职工进行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检测. 结果 3年男、女性胆固醇升高总检出率分别为6.02%和2.44%,男性高于女性(P<0.01);甘油三酯升高总检出率分别为14.30%和5.53%,男性高于女性(P<0.01).≤40岁和>40岁胆固醇升高检出率分别为3.60%和4.47%,差异无显著性(P>0.05);甘油三酯升高检出率分别为10.01%和10.51%,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预防和控制高血脂,要建立健全监测、随访制度,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和有效干预.
作者:吴扬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了解纳米消毒凝胶的杀菌效果及毒性.方法进行载体浸泡定量杀菌试验.结果该消毒凝胶25.0%的稀释液作用25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的杀灭率以及50%的稀释液作用25 min对大肠埃希菌的杀灭率均≥99.92%;原样作用20 min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率为99.99%.有机物对该消毒剂的杀菌效果有轻度影响;该消毒剂于37℃温箱放置90 d后性质稳定.纳米消毒凝胶对雌雄NIH小鼠经口LD50>5 500 mg/kg,属于实际无毒级.一次性接触动物皮肤属无刺激性.结论纳米消毒凝胶杀菌效果好,且无毒性.
作者:黄美卿;张紫虹;钟昱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