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艳
目的:总结控温毯在辅助治疗危重症体温不升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病史资料回顾性分析及临床观察,对18例体温不升患儿采用升温机制控制体温,做好升温护理,预防并发症的观察。结果18例体温不升患儿使用控温毯升温时间为1-3天,平均为2.2天,使用控温毯4-8小时体温可升至36.8℃,升温效果持续、稳定、安全、费用经济。结论掌握控温毯的使用方法,实施升温各阶段的护理,及时观察病情,及早发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是控温毯升温机制治疗体温不升患儿安全有效的保证。
作者:肖红丹;黄静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药用化学基础是药剂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基石,然而现使用药用化学基础教材仍旧存在些许问题,本文结合实际对文山卫校现使用药用化学基础教材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
作者:田国领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性护理对小儿肺炎治疗效果的临床影响。方法:在我院2013至2014年所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平均住院时间(9.8±4.1)天,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62.5%,平均住院时间(13.5±5.3)天,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肺炎患儿采用综合性护理,有助于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陈超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预防脑卒中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护理。方法:以我院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基础护理相同,研究组患者入院后护士通过分析坠积性肺炎的高危因素来进行预防干预。对比(1)两组住院期间坠积性肺炎和肺部感染发生率。(2)两组患者对护士护理满意度。结果:(1)两组住院期间坠积性肺炎和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患者对护士护理满意度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预防脑卒中患者发生坠积性肺炎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干预,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张后余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随着现代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与社会医疗保障系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药物和国家预算,立法与执法管理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与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术进步产生相互影响。
作者:杨秀珍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通过观察和分析中西医护理相结合干预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2014年7月-2015年7月)本院选取70例处于活动期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将这7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两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用西医常规的方法在对照组中,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方法在实验组中,一段时间后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得出结论。结果对比患者关节的各种数据,如平均住院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等,对照组的数据均低于实验组,得出数据在统计学上具有一定的意义(P<0.05)。结论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关节疼痛感的减轻具有一定的作用,还能有效帮助患者舒缓焦虑情绪,对患者的生活、生存质量有一定的提高,是一种值得去临床推广的方法。
作者:张兰;徐力堃;汤丁丁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咳嗽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小青龙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疾病症状消失时间及总体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精心的护理与治疗,观察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患者各项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咳嗽的过程中,小青龙汤配合药物治疗具有更加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加强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爽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模式在慢性胃溃疡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救治的慢性胃溃疡患者72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则给予针对性护理,评估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差异,同时统计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4.4%)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模式能有效提升慢性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术芬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血出患者行气管切开发肺部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4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气管切开发生肺部感染患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析导致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有效的护理后,45例患者中有40例患者肺部感染情况明显好转,有5例患者死亡,死亡患者中有4例因原发病病情过重导致死亡,有1例肺部感染严重,治疗无效死亡。结论:高血压脑出血行气管切开患者的肺部感染率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分析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并采取相关的护理措施,以降低患者的肺部感染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许明秀;甘艳;王国蓉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中药调配过程中影响临床效果的因素,以提高调配质量,满足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对某医院近两年出现的24例中药调配质量问题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出现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在24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有:中药质量问题3例,炮制品炮制不到位5例,中药剂量问题4例,处方脚注执行问题3例,中药品种混淆3例,向患者发药未交代清楚2例,处方错误4例。结论分析中药调配过程中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得出,应加强中药调配的管理,在调配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根据医院实际制定出标准化的中药调配流程,从而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刘晶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PICC在肺癌化疗患者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方法:以80肺癌患者PICC置管化疗的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对另外80例PICC置管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概念和实施步骤加以具体指导,制定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循证护理的干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结论:循证护理改变了临床护士以往经验和感觉为主的习惯,解决了临床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提高护理质量有所帮助。
作者:谢佳慧;钟艳;张雅丽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究骨外科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74例骨外科患者,经随机抽签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接受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5.68%,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70%,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6.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外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控制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苏娟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究创伤性骨科病房中应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82例骨科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50例,给予疼痛护理,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疼痛度与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术后不同护理方法疼痛度,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疼痛缓解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创伤性骨折患者应用疼痛护理可缓解疼痛,改善不良情绪,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晋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本次对剖腹产手术中大出血的原因以及治疗措施进行探讨,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关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1月收治剖腹产手术中大出血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抢救中的病例记录。结果:患者术中出血的原因: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子宫下段伤口撕裂、凝血功能衰退,其中术中出血主要是子宫收缩乏力造成。结论:根据患者出血因素的不同,在术中对绕圈间断以及外“8”字缝合包扎合理利用,在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进行结扎以及利用宫腔纱条进行填塞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止血。
作者:刘燕;谷前伟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观察胃管双固定法预防胃管滑脱的效果。方法将73例脑血管疾病伴有吞咽困难病人按入院日期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8例),两组病人均按常规方法置入胃管,对照组使用传统的胃管固定方法(德国鼻胃管包装自带的粘贴),观察组在传统固定方法的同时再用寸带环绕对胃管进行双固定。结果使用粘贴及寸带环绕双固定胃管的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率降低及心理压力、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胃管双固定法可有效降低胃管滑脱率,减轻病人心理压力,有效提高病人的睡眠质量,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全丽芳;朱丽娟;叶益珍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占位性别诊断中,采取实时超声弹性成像中的价值。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60例患者全部进行灰阶超声、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比两组检查效果。结果:与灰阶超声检查相比,实时超声检查的特异性、准确率更高。对比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采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后,体现了较高的特异性、准确率,以及敏感性。该方法在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官逸群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和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4年12至2015年12在我院行甲状腺手术的134例患者,将其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7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67例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SDS评分、SAS评分、VAS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SDS评分、SAS评分、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减少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云霞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观察老年股骨头转子间骨折护理中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52例老年股骨头转子间骨折患者,按随机平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整体护理、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6.1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69.2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股骨头转子间骨折护理中,实施整体护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且可促使患者及早获得康复,值得临床方面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周亚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受到的一定的影响,泌尿外科患者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泌尿外科护理作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对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对我国的泌尿外科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工作的质量决定了临床治疗的效果,对于泌尿外科患者的康复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笔者通过对任性胡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得出了人性化护理的具体作用,并以此全面提高了我国泌尿外科护理的水平。
作者:师培琼;蒋芸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究PRP的临床病症及治疗效果。方法:探析二十八名PRP病人的临床病症以及治疗方法。结果:二十五名患者都口服阿维A胶囊,每天服用二十毫克,分两次服用,配以一百五十毫克的甘草酸二胺静滴和百分之零点一的维A酸乳膏外用,四个礼拜后二十名(百分之八十)患者皮损情况基本消退;三名已演变成红皮病的患者在服用阿维A胶囊(每天二十毫克)的根基上,每天运用泼尼松三十毫克进行治疗,分三次口服,外用百分之零点一的维A酸乳膏保护皮肤,两个礼拜后患者全身红皮病症明显好转。结论:运用阿维A胶囊治疗PRP疗效明显。
作者:曾新桥 刊期: 2016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