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分析

王爽

关键词:慢性咳嗽, 小青龙汤, 药物治疗,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咳嗽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小青龙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疾病症状消失时间及总体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精心的护理与治疗,观察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患者各项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咳嗽的过程中,小青龙汤配合药物治疗具有更加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加强临床推广与应用。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中选取104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前后症候评分。结果:①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08%,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前后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具有显著疗效,可迅速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病情,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王多明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手术方式选择及对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在2011年1月-2016年1月时间段内,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的患者66例,根据Vancouve分型标准,骨折可分A、B、C三型,分别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并对手术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比较。结果:对不同类型骨折手术手术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所需的时间、术后疼痛情况,进行比较。A型手术手术出血量少、手术持续时间短、术后骨折愈合所需的时间短,与B型、C型相关指标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意义。三种手术类型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两两比较,P>0.05,差异无意义。结论:对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根据骨折的发生部位的不同,三种手术方式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临床疗效较佳。

    作者:马燕;吴亦男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安岳县龙台镇城镇居民对糖尿病自我保养的认知程度

    目的: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1]。而糖尿病自我保养有利于降低糖尿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此次三下乡活动中,我队以问卷调查方式从多个方面调查了安岳县龙台镇居民对糖尿病自我保养的认知程度,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居民对此认知程度较高。

    作者:王培;周玉莲;向倚弦;梁若愚;吴煜豪;何嘉尧;王朝兴;潘玉枫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测定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本文对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测定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做了相关探讨和研究,根据研究发现患有恶性肿瘤的病患,血清叶酸水平的变化对病患病情以及预后判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根据测定维生素B12的临床意义却并不大。如果将叶酸图维生素B12加在一起有利于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减少肿瘤发生的几率,降低全因死亡几率。相关研究表明,增高的血清铁蛋白能有效辅助恶性肿瘤的诊断。

    作者:刘冰;韩雪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八正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湿热型尿路感染体会

    目的:尿路感染是临床比较常见的多发病,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笔者在临床期间,运用八正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湿热型尿路感染,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刘小芳;詹华奎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EGFR、ERCC1和 p53的蛋白表达状况与临床分期、病理分型和临床特征的关系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EGFR、ERCC1和 p53蛋白表达情况及与临床分期、病理分型及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取外科2011年6月-2014年10月间住院接受手术的NSCLC患者6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原发肿瘤中肺癌组织EGFR、ERCC1和 p53的蛋白水平。结果:EGFR表达与NSCLC病理分型、患者年龄有关(P<0.05);ERCC1的表达随着NSCL肿瘤分期、细胞分化程度的升高而增多(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的病例中表达明显增多(P<0.05),与患者性别亦有关(P<0.05)。P53表达随着NSCL肿瘤分期、细胞分化程度的升高而增多(P<0.05)。结论:ERCC1、p53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分级、分期有关,并且EGFR、ERCC1、p53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关。

    作者:赵小云;袁慧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论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神经内科使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0年11月~2015年12月的120例神经内科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60例患者,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分析两组的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要比对照组优秀,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是98.33%,对照组是78.33%。两组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护理使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让患者的满意度提升,让患者尽快的恢复健康。

    作者:庞红梅;仝静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分析老年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医院感染作为日益严重的卫生问题,近年来备受全球医学界的关注,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医院感染的定义是特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相关文献报道,一般的三级医院的医院感染率应控制在10.0%。一旦发生感染,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延长住院时间,甚至导致死亡,造成患者及亲属身心痛苦,同时也增加了自身担负的医疗费用,而且占用了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因此本研究通过查阅病历资料,病史和治疗记录,调查老年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分析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指导临床医疗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峰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217例不同助产方式对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的影响分析

    目的:本文初步探讨对阴道试产中诊断为胎儿窘迫而采取不同助产方式对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的影响。选择2014年1~6月在本院经阴道试产分娩的足月新生儿217例,该217例新生儿在阴道分娩过程中均诊断为胎儿窘迫,而分别采取了会阴侧切术、胎头吸引术及产钳术助产。在胎儿娩出后1 min行脐动脉血血气分析。结果表明会阴侧切率为29.49%,胎头吸引器助产率为36.87%,产钳助产率为33.64%。经会阴侧切术娩出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 p H值≥7.10且<7.20为32例(50.00%),p H<7.10为7例(10.93%);经胎头吸引器助产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 p H值≥7.10且<7.20为39例(48.75%),p H<7.10为6例(7.50%);经产钳助产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 p H值≥7.10且<7.20为16例(21.92%), p H<7.10为4例(5.48%)。说明合适的助产方式可以减少因分娩过程中出现胎儿窘迫而引起的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 p H值的降低。解决胎儿窘迫急需分娩者,产钳术比胎头吸引术安全可靠。

    作者:杨丹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护理安全教育在急重症护理课程中的实施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教育在急重症护理课程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级护理专业的120名学生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护理安全教育)和对照组(传统教学法)各60例,对比教学前后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教学前两组学生的临床操作及理论成绩对比差异不大(P>0.05),与教学前相比,教学后实验组学生的临床操作及理论成绩明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安全教育在急重症护理课程中的实施效果十分显著,在丰富急重症护理知识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急重症护理水平和专业技能,提高其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为未来走向医疗服务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张洁琴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的中医辨证分型与疗效预后的关系,使中医临床人员更清楚的认识此病,并且实现进一步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的治疗提供一种参考。选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80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患者,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治疗组的对患者进行辩证,在基础治疗的上加以处方汤药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基本治疗,诊断为搪尿病周围血管病患者进行临床上的总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针对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进行给予中药治疗,总结愈后的效果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患者的糖尿病周围血管病的并发症非常多,病情也是十分凶险,患者的愈后差,后发展为致残的几率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被严重影响。应用中药进行治疗效果明确能加快疮面的愈合。针对中药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值得临床的深入探讨与研究。

    作者:王霞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6护理体会临床应用及其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的根本目的在于预防急性发作,改善日常活动能力,尽可能恢复受损的心肺功能,防止或减缓心肺功能的减退[1]。其康复治疗措施包括卫生宣教、心理支持、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运动锻炼、氧疗、营养等。近年来,我们在对治疗慢性阻塞行肺疾病中加入人性化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红兵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护理干预对骨折牵引病人便秘的影响

    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对改善骨科牵引患者便秘的影响于效果。方法:把80例骨科牵引患者分成两组。每组40人。判断两组病人治疗便秘的效果。结果:干预组有效率92.5%,对照组有效率67.5%,p<0.01。结论:通过适当的护理干预,消除了便秘形成的因素,减少便秘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范涛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创新护理干预改善孕产妇负性情绪及分娩质量的作用

    目的:探讨创新护理干预在改善孕产妇负性情绪及分娩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产科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接收的20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200例孕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实施创新护理干预,对比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各产程时间以及护理后的疗效率。结果:通过不同护理方式的实施,观察组产妇三个阶段的产程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总有效率也明显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研究发现,创新护理干预改善孕产妇负性情绪及分娩质量的作用效果显著,有利于缓解孕产妇的负性情绪,提高分娩质量,应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姚媛敏;杨锡翠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整体护理方式对艾滋病合并结核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究整体护理方式对艾滋病合并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艾滋病合并结核的5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整体护理方式可以提高艾滋病合并结核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晓莉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新式一次性无影灯灯柄套的设计与应用

    目前,在手术过程中,无影灯用来照明手术部位,从而佳地观察处于切口和体腔中不同深度的组织,因此,需要经常调节无影灯的高度、角度以及灯光的强弱、聚光或散光状态。调节时,因为无影灯需要保持无菌的状态,因此,需要用消毒后的灯柄套套在无影灯中心的灯柄上,然后手术人员戴上无菌手套进行操作。一方面,因为灯柄套套在灯柄上之后,为了防止滑落,灯柄套上设有弹簧,使其能顺利套在灯柄上又可顺利取下,但是,结构复杂;另一方面,在每次使用完灯柄套之后需消毒保存,但由于灯柄套储存体积过大,堆放不整齐,不利于保存;再者,灯柄在消毒之后,如果超过十四天的有效期,需要重新消毒保存,造成工作重复;而且,此种灯柄套的成本高。

    作者:陈勤勤;汪丽萍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各6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实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含有心理护理、舒适护理、健康教育等,比较两组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患者护理前各项指标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常规组各项指标没有明显改善,研究组生活质量则显著提升,组间比较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失眠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化疗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此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易祎;董梦婷;张亚西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循证护理在行改良UPPP手术鼾症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行改良UPPP手术鼾症患者口腔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行改良UPPP手术鼾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循证组各3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术前口腔护理,术后口腔冲洗法,循证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确定临床实践中的问题,检索有关医学文献,根据循证获得的证据,对患者实施佳的护理,并观察其效果。结果两组行改良 UPPP 手术鼾症患者的口腔感染,口腔溃疡、污垢残留、口臭、创口出血等问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作为一种理想的临床护理实践,应用于鼾症手术患者的护理,能显著降低患者口腔内的污物残留,降低口腔感染,减少口腔溃疡、创口出血,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刘忠俊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中医营养干预对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及肝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中医营养干预对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80例,收取时间为2014年5月直至2016年3月期间,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营养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 AST(42.01±6.65)U/L、ALT(45.15±5.29)U/L、TBiL(30.04±4.21)umol/L 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营养干预对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及肝功能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

    作者:王平;陈业鹏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过敏性鼻炎通过通窍鼻炎颗粒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通过通窍鼻炎颗粒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羟甲唑啉鼻喷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通窍鼻炎颗粒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87.5%,对照组为6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满意度上,观察组为85%,对照组为5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鼻炎通过通窍鼻炎颗粒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赵进喜;金玉芬 刊期: 2016年第25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