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彩琴
目的:分析强化安全教育在呼吸科护理技术操作带教中的作用。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期间到我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7O 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名,均接受常规教学培训考核,对照组接受一般安全教育,观察组接受强化安全教育。结果:观察组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护理安全能力提高率多于对照组,实习生操作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作者:石树方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全面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选择我科2014年11月至2016 年 1月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80例,按照患者透析机单双号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措施,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来评价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措施,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王欢;程友花;李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针对阴道分娩产妇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130例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 C1组与 C2组,各65例。C2组采用常规产后护理的方法,C1组采用有效方法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观察两组产妇完成干预后,在护理质量评分、出血情况以及产妇满意度评分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在护理质量评分、出血情况以及产妇满意度评分方面,C1组明显优于 C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阴道分娩产妇,研究有效方法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产妇的负担,提高出血风险意识,降低出现危险事件的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娟;周晓雪;王晶;林建双;冯军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患者应用综合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9月收治的56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抽签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实行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焦虑量表(SAS)评分、抑郁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心理护理应用于帕金森病护理中,临床效果较好,并能有效改善抑郁和焦虑心理,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周赛花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以预防在心内科的住院患者肺部感染为目的,对其病原菌和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分析。通过对医院心内科在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中的1308名心内科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几率进行调查分析,分析导致感染发生的各项因素。对其各项数据运用统计学的手段分析,得到了全部1308名患者肺部感染者为137人,其感染率为10.47%,而心内科住院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几率较高,并且下呼吸道感染所占的比例稍高,主要的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菌,然后是革兰氏阳性菌,而真菌较少;且该类患者造成肺部感染的发生危险的因素较多,应当针对高危险性的因素进行预防和干预。
作者:汪文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单纯应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应用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8%,对照组总有效率80.2%,观察组临床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应用卡托普利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设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择期剖宫产术产妇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择期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产妇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择期剖宫产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健康教育,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少住院天数,提高产妇健康知识,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骆静;贺彩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本文探讨分析综合康复理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份~2013年12月份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32例,其中男患者28例,女患者4例,小的年龄为32岁,大的年龄为60岁,患者短的病程为5天,病程长者达7年,其中26例患者 L4-L5发生腰椎间盘突出,6例患者 L5-S1发生腰椎间盘突出。
作者:齐桂琴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气压泵(IPC)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诊治的200例神经外科卧床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预防深静脉血栓模式,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气压泵治疗仪行双下肢气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 DVT 预防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静脉栓子检出率及栓子直径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压泵治疗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陈淑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癌因性疲乏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86例鼻咽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癌因性疲乏量表和生活质量评估核心问卷对全部患者予以调查。结果:患者放疗中癌因性疲乏总分是(25.5±7.4)分,其中属情感疲乏均分较高,表明情感疲乏较为严重;患者总体健康状况得分是(54.6±19.3)分;多元逐步回归方程分析结果为各维度疲乏中,仅情感疲乏进入回归方程,情感疲乏越严重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差。结论:鼻咽癌患者放疗过程中癌因性疲乏较为严重,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临床必须重视患者的疲乏状况。
作者:谢晓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小儿股骨干骨折较为多见。主要表现为:大腿肿痛、肿胀、畸形、活动障碍、有假关节活动。股骨上1/3骨折,近骨折端呈屈曲、外旋和外展移位;股骨中1/3骨折后的移位多与暴力方向有关;股骨下1/3骨折,可向后移位,易损伤股动脉和坐骨神经[1]。小夹板外固定配合双腿垂直悬吊皮牵引是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常用而有效的方法[2]。由于患儿在治疗过程中配合欠佳,所以做好患儿的护理工作显得更为重要。我院自2000年以来,采用小夹板外固定配合双腿垂直悬吊皮牵引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26例,无1例因护理不当出现并发症。
作者:庞晓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在脑瘫患儿头部控制中的疗效。方法: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肌内效贴,于治疗前、治疗第4周进行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定,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经过4周康复治疗后,观察组比对照组抬头能力明显提高,GMFM卧位与翻身功能评分提高,头部控制能力比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1)。结论:肌内效贴对脑瘫患儿头部控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朱刘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贯穿于整体护理的全过程。通过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使患儿家长参与到护理的全过程,从而使护理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增进了护患之间的关系,受到了各界的好评。
作者:张兰半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的基本特征,旨在为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4~2016年收治68例≤34岁年轻乳腺癌患者并与随机抽取同期本院收治的35岁以上中老年女性乳腺癌68例进行比较,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治疗及病理等方式确认病情。结果: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在临床病理特征上主要为浸润性癌,其中年轻患者的概率为95.6%,中年患者的概率为88.9%;在年轻女性患者存在脉管癌栓的情况相对来说高于中年女性患者,分别占总数的7.4%、4.4%;另外,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中原发肿瘤直径<5 cm,相对来说高于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分别占总数的19.1%、10.3%;年轻女性患者中转移腋窝淋巴额 p T-NM 分期、以及 Her-2阳性等相对来说均高于中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结论:中年女性乳腺癌患者与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在临床病理上有着各自的特征,而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有着较高的误诊概率,较强的侵袭性,并且有着较晚的 p TNM 分期,年轻组患者就诊时间晚于中老组,需要年轻女性提高对乳腺癌的警惕,亦需要加强宣传教育。以确保较早确认病情,及时治疗,确保患者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作者:宋远丽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伽马刀治疗脑干肿瘤的疗效。方法应用临床操作的 MRI 引导伽马刀定位,特定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制定治疗计划,伽马刀治疗13例脑干肿瘤。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随访9~49个月,肿瘤缩小率为61.5%,好转10例,恶化1例,死亡2例。结论伽马刀可控制脑干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命。伽马刀治疗脑干肿瘤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和后遗症少、适应范围广、疗效好、简便安全等优点,是具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春田;菅青;马明;邵亮;张平;牛婷婷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患者的心理护理成为护理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技术之一。本文从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出发,着重探讨了手术患者手术室心理护理相关问题以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者对心理护理认识和护理技巧。
作者:朱小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临床表现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损伤标记酶的升高以及心肌急性损伤与坏死,病死率高。本文对急诊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作者:刘俐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产妇2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环境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提高产妇的护理效果,改善生活质量,有利于分娩的顺利进行。
作者:宋四艳;王亚娟;赵国华;林建双;张慧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研究探讨护理程序干预对预防初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1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护理程序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实施后,观察组的产程、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程序干预对预防初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明显,适合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新波;张春素;赵飞;陈晓存;吴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在一次静脉麻醉下,可同时进行胃镜、结肠镜的检查。在镜检当中,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同比较麻醉前的状态。在联合检查中,达到100%的成功率,胃镜检查中,呼吸频率平稳下降;肠镜检查中,呼吸频率、心律、舒张压、收缩压平稳。临床实践证明,无痛胃镜联合结肠镜检查具有良好的便捷性、可行性、安全性。其中,术前、术中、术后的配合与护理为关键。
作者:袁思欢 刊期: 201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