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单纯性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黄立宇;吴培斌;邹乐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 单纯性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单纯性腰椎椎体压缩性的骨折效果分析。方法:把我院骨二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4例单纯性腰椎椎体的压缩性骨折患者,对照组用传统手术来治疗,观察组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来治疗,比较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是96.9%,好于对照组的78.1%,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降低,好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治疗单纯性腰椎的压缩性骨折时疗效好,在临床上值得应用。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无痛胃镜联合结肠镜对胃肠道疾病安全性及有效性探讨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联合结肠镜对胃肠道疾病检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66例已经确诊为胃肠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平均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胃镜进行检查,而观察组使用无痛胃镜联合结肠镜进行检查。结果:两组诊断的正确率相比没有显著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不良反应以及检查的时间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无痛胃镜+结肠镜对患者进行检查不仅可以准确的发现胃肠道病变,而且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学清;刘长凯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

    目的:本文就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10例,按照就诊顺序单双号分为实验组(n=55)与参照组(n=55),在院期间均接受常规护理,出院时给予参照组患者出院指导,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延续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参照组,健康行为占比高于参照组,经统计学均P<0.05,差异显著。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具有显著效果,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依从性,利于血压控制。

    作者:戚婷婷;祁晓慧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妇幼保健院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中对患儿实施风险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100例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管理与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对比两组中风险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差异性。结果风险发生率方面,实施了风险管理的观察组各项风险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满意度方面,对照组满意率为86%,观察组为98%,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风险管理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各项风险发生率,提升患儿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邓桂芝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电子结肠镜检查中局部注射胃镜润滑胶浆肠道祛泡效果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电子结肠镜检查中局部注射胃镜润滑胶浆肠道祛泡效果。方法:将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结肠病变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都进行常规的肠道准备工作,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口服胃镜润滑胶浆,观察组在进镜时对含有气泡的肠段进行注药,在退镜时观察两组患者肠道祛泡的效果。结果:观察组肠道祛泡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口服胃镜润滑胶浆,在电子结肠镜检查中局部注射胃镜润滑胶浆肠道祛泡效果更加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建军;陈玉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牙本质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现状

    牙本质是成牙本质细胞分泌并矿化的细胞外基质,是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或外伤条件下,牙本质基质中的生物活性成分被释放,促使牙本质和牙髓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本文将对牙本质基质内的生物活性成分种类及其释放方式做一综述。

    作者:徐召南;毕也;严敏;郭晓伟;张鲁鲁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冲洗的护理

    目的: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持续膀胱冲洗护理方式进行分析,在根本上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方法: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病惠124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术前和术后护理工作。结果:所有病惠无尿路出血现象,3例病惠出现轻微膀胱痉挛现象。有1例病患尿路出现轻微感染,后经抗生素治疗后痊愈,病患的膀胱痉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持续膀胱冲洗能够在根本上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是一种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的护理方式。

    作者:于霞;薛子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优质护理模式在脑积水患者中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目的::探究在脑积水患者护理工作中施行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接收并行相应诊治的73例脑部积水患者,以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36例、实验组37例,分别施行基础性护理、优质护理模式的相应服务,对比两种护理法的运用效果。结果:实验组病例的住院平均时间、满意程度情况等都优越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脑部积水的护理中引入优质护理模式,能获得较好效果。

    作者:余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新生儿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探讨

    新生儿护理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其护理质量受到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承担着新生儿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责任,需要对新生儿护理的安全性予以保障。这就需要针对新生儿护理风险,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深入分析新生儿护理风险,从生理机能的特殊性、护理差错以及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等方面着手,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提升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个人素质,建立标准化的新生儿护理方案,科学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本文围绕新生儿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展开讨论。

    作者:寇雅娴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乳酸菌阴道胶囊在阴道炎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对阴道炎患者选择乳酸菌阴道胶囊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3月-2016年03月收治的阴道炎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阴道炎患者临床利用随机数表法展开分组。临床选择常规治疗方案对C2组(对照组36例)阴道炎患者进行治疗;临床在C2组基础上选择乳酸菌阴道胶囊对C1组(观察组37例)阴道炎患者进行治疗;终对阴道炎疾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疾病复发率进行对比。结果:在阴道炎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疾病复发率方面,C1组优于 C2组阴道炎患者(P<0.05)。结论:对于阴道炎患者,临床治疗药物选择乳酸菌阴道胶囊,表现出疾病治疗有效率较高以及疾病复发率较低的优点,凸显乳酸菌阴道胶囊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小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优质护理在偏瘫患者并发压疮中的应用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优质护理在偏瘫患者并发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内收治的80例偏瘫患者并发压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压疮治愈天数要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偏瘫并发压疮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压疮治愈时间,并且能够大大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治疗效果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彭亚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8月到2015年8月收治的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人,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新生儿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心理状况的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参数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AM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56例,例行传统的经瞳孔热疗法;治疗组56例,例行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法。并对2组患者经过1月,2月,4月治疗后的视力变化、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和眼底荧光造影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患者接受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后,在有效恢复视力,减少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和眼底异常新生血管等临床疗效上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能有效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并防止其复发,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刘静;宋彩萍;高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APN弹性排班在精神科责任制整体护理中的探索

    目的:分析APN弹性排班在精神科责任制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照护士的工作能力与工作经验将护士分为四个阶层,同时将各阶层的护士分为A、B两组,按照责任制的整体护理的理念,对护士进行APN排版,从A、B两组护理人员中进行每班人员的搭配,每组护士之间的不同阶层,履行的岗位职责也不同,观察方案实施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实施APN排班管理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也提高了患者健康知识,另一方面,护士对医院管理的满意度也得到提高,与传统排班护理效果更加显著(P<0.05)。结论实施APN排班管理措施,在精神科责任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明显,加强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有效控制了护理工作的薄弱时段的松懈工作,值得推广与使用。

    作者:陈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普外科高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护理方法探究

    目的:探究普外科高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护理的方法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普外科收治的268例普外科进行手术的高龄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普外科术后护理方法,给予观察组普外科术后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情况以及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3.7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9.70%);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11.35±3.21)天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16.78±4.19)天;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7.0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82.0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普外科高龄患者术后的护理方法,可以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干预应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作者:陆玉琴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论口腔微型种植体支抗稳定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索临床应用微型种植体作为支抗矫正错合畸形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6例需要强支抗的病例及3例修复前正畸需要压低磨牙的病例,选用专用微型种植体作为支抗,观察其可行性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在9个月的治疗时间内良好地耐受了微型种植体,微型种植体保持稳定,矫治结束后6例正畸患者前牙达到正常的覆牙合覆盖,面形良好;3例修复前正畸患者矫治至缺牙区能进行常规修复,磨牙平均压低3.7mm。结论微型种植体能作为稳定的骨性正畸支抗,该种种植体具有操作简单、灵活,不依赖患者合作的优点。

    作者:王凤欣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50例老年单纯收缩性高血压硝酸酯类降压药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硝酸酯类药物对老年单纯收缩性高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单纯收缩性高血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之上加用硝酸酯类药物,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比较两组血压与脉压变动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所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随时间延长而增大;观察组患者脉压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性高血压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收缩压和脉压,并减少对舒张压的影响,值得应用。

    作者:朱义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产科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及对照组37例。对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并发症、住院时间及家长满意度,入院时及1年后智能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等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MDI及P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随访,观察组死亡1例(2.63%),对照组死亡2例(5.41%),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观察组MDI及PDI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采用循证护理在方法,可有效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远期疗效显著。

    作者:李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I CU患者护理安全的思考

    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ICU 内医疗护理技术要求高,风险大,易引起医患纠纷等,因此加强ICU病人的护理安全管理尤为重要。目前国内的ICU 基本为封闭式管理,家属定时探视,除治疗护理工作外,病人的生活护理也由护士完成。ICU 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病人的转归和治疗效果。如何保证护理安全,发现风险隐患和降低护理风险系数是每个护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结合目前ICU护理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本文总结如下。

    作者:谷清菊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重症监护室人工气道的护理体会

    重症监护室(ICU)专门收治各种危重患者,在急救和治疗过程中,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和充分的气体交换是确保各项治疗顺利实施的首要环节。严格的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可以明显减少人工气道创口感染和堵塞、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保障呼吸机治疗疗效,提高抢救成功率。我院于2008年2月—2014年5月为124例患者建立了人工气道。现将人工气道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马雪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手术与非手术疗法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的对比观察

    目的:研究分00析手术与非手术疗法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8例,观察组患者应用非手术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手术疗法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时间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以及肠瘘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手术疗法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较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雨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