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80例硫酸镁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疗效分析

刘发荣

关键词:硫酸镁,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胃肠功能
摘要:目的:观察硫酸镁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其对胃肠功能指标的影响。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发热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与胆囊肿大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与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酸镁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在胃肠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在胃肠外科手术中腹腔镜探查的应用性价值。方法对于某医院在2006年7月~2008年5月已经接受腹腔镜检查的47例肠胃外科急诊患病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令其作为观察组,让它和作为对照组的同时期实施了传统剖检查的47例肠胃外科急诊患病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的患病者都在腹腔镜探查过程中找到了病灶,期间还有30多例在腹腔镜中治疗并完成了手术,进行手术腹部开小切口手术的14例患者,住院的时间和并发明显要比对照组少很多。结论在肠胃外科急诊中用腹腔镜探查可达到明确的诊断和安全的治疗这一目的。

    作者:蒋志欣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ICU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ICU 重症患者需要隔离监护治疗,封闭的环境,陌生的监护仪、治疗仪,容易让病人产生心理障碍,治疗过程中尤其需要心理护理的配合,而且面对不同的病情,在治疗的不同阶段,心理护理的方式及内容应有所不同。全面合理的整体化护理是促进患者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尤其是病情较重的患者须进一步加强心理疏导干预。

    作者:张慧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腹部超声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应用腹部超声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近一年来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106例,并对患者进行随机平均分配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检查来确诊小儿急性阑尾炎病症患者,而实验组患者采用腹部超声并常规检查进行诊断,并对两组的实际确诊率、误诊率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实验组的确诊率为96.23%,误诊率为3.77%,而对照组的确诊率为84.91%,误诊率为15.09%两组患者的实际确诊率、误诊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腹部超声对小儿急性阑尾炎进行诊断,其确诊率远高于常规诊断方式,因此,为了提高医学诊断的准确性,建议腹部超声诊断方式在临床诊断中进行推广。

    作者:李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初探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选择与使用

    抗生素是指具体抗菌作用的药物,抗菌药物的产生象征着人类征服细菌开始,抗生素的应用和研究,在本世纪以来,不断的进步,成为医学科学重大贡献。抗生素不仅能被用在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还能对危害人们健康大的类疾病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并且在手术和某些肿瘤患者感染中用于预防和治疗,延长了人类平均寿命,人类疾病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作者:侯秀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抚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抚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一年之内的新生儿200例,其中男孩89例,女孩111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婴儿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的婴儿采用抚触方式进行护理,分别对两组婴儿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以及分析。结果:采用抚触方式进行护理的婴儿状态相比采用常规护理的婴儿来说要好的多。婴儿在进奶量和体重以及睡眠质量等方面状态都很好,与护理前相比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对新生儿采取抚触的方式进行护理,不仅可以有效稳定新生儿情绪,还能在改变婴儿不良状态的同时提高婴儿自身免疫力,从而进一步促进婴儿的成长发育。

    作者:罗敏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血液透析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护理对策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普及,致血液透析患者的院内感染已成为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死亡率高达12%~38%[1]。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建立血管通路及合并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等易感染因素,是院内感染内的易感宿主,预防和控制感染已越来越重要为此我科室采取一些列的管理与预防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荣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AM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56例,例行传统的经瞳孔热疗法;治疗组56例,例行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法。并对2组患者经过1月,2月,4月治疗后的视力变化、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和眼底荧光造影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患者接受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后,在有效恢复视力,减少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和眼底异常新生血管等临床疗效上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能有效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并防止其复发,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刘静;宋彩萍;高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PBL教学模式在口腔牙周病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PBL教学模式在口腔牙周病教学中的作用。方法;将我校2006级口腔本科专业学生40名,分成2组,观察组学生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考试和病例分析比对。结果;观察组学生选择题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学生病例分析题的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BL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可增强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主导性。

    作者:杨学龙;杨小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手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并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并前列腺增生症时运用手术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从长沙市第一医院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来我院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并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当中选出81例,对其采用开放式手术治疗方法和气化电切手术方法。同时其中39例患者在手术前服用α1受体阻滞剂辅助治疗,另外42例患者则在手术前服用抗生素进行辅助治疗。结果:81例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患者术后泌尿系统排尿正常,其中有23例患者出现膀胱痉挛症状,其余患者为出现任何严重并发症。结论: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并前列腺增生症时采用手术治疗方法能够起到较好的疗效,并发症几率较低,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蒋逸;田凤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住院老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对住院老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其护理措施进行系统分析。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接收的76例住院老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和总结临床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结果:在实施系统、全面的护理后,本组患者显效率达到63.1%,总有效率为86.9%;护理满意度为97.4%。结论:对于住院老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在治疗同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控制和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助于患者更好的掌握健康知识知。

    作者:杨继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呼吸肌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期患者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呼吸肌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期患者预后和生活水平的影响,为寻找一个合适的促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的有效方法。方法:使用个体前后对照的方法,对我科2015年1月至12月,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期的患者进行指导,通过慢阻肺康复宣传片的方式,让患者学会收唇呼吸、腹式深呼吸、呼吸操等改善呼吸肌功能的方法,然后监督患者锻炼5~10个月。对患者肺活动功能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对比呼吸肌功能锻炼前后,肺功能指标有了明显的提高。(P〈0.05),生存质量评分与锻炼前比较,也有了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肌功能锻炼有助于改善肺活动的功能和生存质量,提高肺功能和肺活量,改善肺疾病的呼吸困难等状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有明显的帮助。

    作者:邹俊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优质护理模式在脑积水患者中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目的::探究在脑积水患者护理工作中施行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接收并行相应诊治的73例脑部积水患者,以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36例、实验组37例,分别施行基础性护理、优质护理模式的相应服务,对比两种护理法的运用效果。结果:实验组病例的住院平均时间、满意程度情况等都优越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脑部积水的护理中引入优质护理模式,能获得较好效果。

    作者:余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析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增生78例患者为研究资料,按照入院时间顺序的先后分两组,每组39例。在所有患者中,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SDS、SAS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讨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施调整,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提高患者面对疾病的自信心,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谢燕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病人的康复护理。方法:对2013年4月-2015年10月收治的36例髌骨骨折患者内固术后在医护人员的科学指导和协助下进行康复锻炼。结果:随访时间6-18个月,6个月19例膝关节功能完全恢复,12个月16例部分恢复,18个月后膝关节基本恢复,无并发症发生,日常生活动作和步行能力,膝关节活动度满意。。结论:髌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及时正确的功能锻炼是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关键。

    作者:吴婷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点报道及分析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特点,经实验室检查多发性骨髓瘤的特点。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分析4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研究资料。结果:研究发现,4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有多样性表现,应用细胞形态学检查,其中有30例患者骨髓瘤细胞比例>20%,有10例患者骨髓瘤细胞比例<20%;骨髓内的成熟红细胞有21例呈缗钱状排列,经实验室检查有42例患者有M蛋白出现,有10例免疫球蛋白IgG增高,有7例IgA增高,有1例轻链型。经X线发现,其中32例患者骨质发生异常性变化。结论: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特点,结合实验室对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诊断可以及早对多发性骨髓瘤作出诊断,及早发现早治疗,对于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林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方法分析儿科病房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防范措施。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及护理业务水平。结论通过对儿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消除不安全因素,提高了护理质量,为患儿创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治疗、修养环境,改善了护患关系,减少了护患纠纷。

    作者:丁琴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布氏菌病患者血清学检验以及细菌学检验结果比较

    目的:比较布氏菌病患者血清学检验以及细菌学检验结果。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我院治疗的80例布氏菌病患者,进行血清学检验和细菌学检验。观察两种检验方法的结果。结果:经过比较,80例患者中77例患者利用血清学检验被确诊,9例患者是经过细菌学检验被确诊的,19例患者则是同时进行血清学检验和细菌学检验被确诊。结论:对于检验布氏菌病是运用血清学检验还是细菌学检验,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杨艳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论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护理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5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了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护理方法,对相关工作人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易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浅谈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观察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的疗效。方法:6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在常规低脂膳食基础上,A组服用阿托伐他汀10 mg,B组服用辛伐他汀10mg,均每日1次,疗程6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变化。结果:服药6周末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TC、TG、LDLC均显着下降(P<0.01),HDLC均明显上升(P<0.05),但以A组更为显着。结论: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均为高效、安全的降脂药物,但阿托伐他汀的降脂效果更为显着。

    作者:刘岐涛;寇冬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症医学科的护理应用研究

    为加强重症医学科的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就ICU常规护理,护理要求及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

    作者:贾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