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析疼痛管理心理疗法在压力性损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张建华;陈毓楠

关键词:疼痛管理, 压力性损伤,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疼痛管理心理疗法在压力性损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压力性损伤患者60例,按照电脑产生随机数的方法随机分为各有30例患者的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疼痛管理心理疗法,对照组患者则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从沟通满意度、对护理措施认同满意度、对患者情感重视满意度、、家属知识满意度、判断客观满意度以及总满意度等6个方面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有较高的满意度(P﹤0.05).结论:疼痛管理心理疗法能够有效的改善压力性损伤患者的心理,提高其护理满意度,护理方式更加人性化,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近红外光谱分析在药物鉴别中的应用

    本文在分析近红外光谱技术特点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其在药物鉴别中的应用,以期为药物分析、质量控制、在线监测和药品市场监管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刘会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分析西药房调剂质量对于临床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

    目的:探析西药房调剂质量对于临床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月至同年12月我院开具的450份西药处方为对照组,自2016年1月开始建立完善西药房调剂质量管理制度,以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开具的450份西药处方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实施调剂质量管理前,观察组为实施管理后,对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西药房调剂质量管理前的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89%;实施西药房调剂质量管理后的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78%,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实施西药房调剂质量管理,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同时可降低治疗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强化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值得在医院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张建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住院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的调查及对策

    目的 研究对住院治疗患者在腕带佩戴方面实施针对性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以往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住院干预;研究组在常规干预方案基础上,针对腕带佩戴问题实施针对性干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在住院治疗期间能够按照要求佩戴腕带的例数、对住院期间临床干预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有53例在住院治疗期间能够按照要求佩戴腕带,多于对照组的28例,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住院期间临床干预模式的满意度达到93.3%,高于对照组的81.7%,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住院治疗患者在腕带佩戴方面实施针对性干预,可以显著提升其腕带佩戴的依从性,使临床管理更加便捷,减少差错性事件,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金丽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

    目的:针对不同麻醉方式造成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通过随机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一年中所收治的老年手术患者120例作研究对象,之后根据其手术中所选择的麻醉方式不同而平均分成硬膜外麻醉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以及腰硬联合麻醉组,随后通过对比三组老年患者手术中所耗费时间与出血量、术后2dVAS评分、住院时间及其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来探究不同麻醉方式对他们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结果:老年患者治疗结束且经数据处理完成后,三组结果如下:①三组老年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对比上,硬膜外麻醉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以及腰硬联合麻醉组它们在手术中所耗费时间与出血量、术后2dVAS评分、住院时间这四项对比中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②三组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对比上,硬膜外麻醉组[2.5%(1/40)]与腰硬联合麻醉组[5%(2/40)]二者发生率要明显低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17.5%(7/40)],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患者临床手术治疗中,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这两种方式不但可以实现良好麻醉效果,同时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也较低,所以临床治疗上应结合患者实际选择其中一种.

    作者:王媛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普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其护理干预效果探讨

    目的:研究在普外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其护理干预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普外科患者118例,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分析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并且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之上采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对患者开展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安全因素分析并且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黎;司桂英;龙辉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持续负压引流在糖尿病足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引流在糖尿病足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48例糖尿病足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换药次数、治疗时间、患者疼痛评分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伤口愈合率分别为85.31%和56.25%,X2=5.15 P=0.02,换药次数分别为8±2和18±5,平均伤口治疗时间为13.57±2.87h和30.15±5.56h,t值分别为11.14与15.21,P值分别为0.02与0.04,疼痛评分分别为3.55±0.52分与4.45±0.52分,t=5.196P=0.001,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负压引流对糖尿病足的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有效减少换药次数和治疗时间,减少足部疼痛对冠心病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的诱发,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艳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近年来脑卒中独立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的发生和诸多因素有关,以往的研究已证实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血脂异常、吸烟、酗酒、肥胖.近年来又提出动脉粥样硬化、高同型半氨酸血症、口服避孕药、年龄老化及遗传因素熬夜、偏头痛、银屑病等也可能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本文就上诉因素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潘锐;钱巧玲;白雪洁;周媛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结、直肠息肉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式的研究和探讨

    目的 观察窄带成像技术在儿童结直肠息肉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结直肠息肉儿童患者50例,回顾其临床基本资料,并在术前对患者进行窄带成像技术内镜检查,比较内镜检查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观察窄带成像技术内镜辅助下的治疗效果.结果 窄带成像技术内镜共检出57处结直肠息肉样病变,经病理诊断,50处为幼年性息肉,7处为腺瘤性息肉.在窄带成像技术内镜下,94%的幼年性息肉为A型腺管开口,92%的幼年性息肉为I型微血管形态;85.71%的腺瘤性息肉为B型腺管开口,100%的腺瘤性息肉为Ⅱ、Ⅲ型微血管形态,两种息肉类型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此诊断基础上行内镜下病灶切除术,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部分难治性息肉患者在内镜下行钛夹治疗也获得成功.术后进行1年的随访,随访成功47例,均未见息肉复发者.结论 采用窄带成像技术内镜观察结直肠息肉的腺管开口、微血管形态有助于进行临床病理诊断,在内镜下指导下可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减轻治疗难度,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李广慧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神经内科门诊258例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眩晕患者的病因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8月在本院神经内科就诊并主诉眩晕的患者,共计258例,其中男性121例,女性137例;结果:眩晕患者病因统计分析显示,居前三位的病因分别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92例,占比35.7%,短暂性脑缺血(TIA)48例,占比18.6%,神经症36例,占比13.9%,年龄分段统计显示,中老年组患者人数显著高于青年组(p﹤0.05);结论:神经内科眩晕患者的病因情况复杂多样,临床医生应对患者进行多方面的诊断,查找病因进行准确治疗.

    作者:张艳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关于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思考

    当前,社会的不断发簪和社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其政府高度重视食品药品的监管工作,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战斗前线是基层单位,但由于近年来,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极大的减低了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笔者重点分析了当前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解决策略,希望为我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献计献策.

    作者:郭勇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婚前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出生缺陷干预效果探讨

    目的:评价婚前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出生缺陷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4月~2017年4月实行婚前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12640孕产妇,按照随机平行法均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20例.观察组实施采取优生健康检查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检查干预,对比两组妊娠结局、新生儿出生缺陷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低体重、死胎、巨大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两组染色体异常、地贫、神经系统异常、耳唇腭病症、先天性心脏病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婚前孕前实行优生健康检查干预,能改善孕产妇的妊娠结局,控制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

    作者:李少北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异位妊娠治疗进展

    异位妊娠发生率因其升高转变成了一种具体的医疗现象,因而要获得对这种病患的有效治疗就需要对其病因、治疗进展等情况做出比较客观的全面解析,并利用这种治疗进展研究加强对其进一步治疗的根据,以此促进治疗效果的增强,为患者带来健康福音.以下按照多视角探讨的方法对主题做出全面分析.

    作者:徐艳华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两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肺癌患者术后急性期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两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肺癌术后急性期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1例肺癌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组,A组38例行两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B组33例行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急性期反应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A组患者术后CRP、SA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应用三孔法与两孔法均能有效治疗肺癌,但是两孔法可降低术后急性期反应.

    作者:张树林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专人管理模式在手术室腹腔镜器械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手术室腹腔镜器械管理中应用专人管理模式的作用.方法:本院于2016年7月开始在手术室腹腔镜器械管理中应用专人管理模式,分别选取应用前后腹腔镜手术108台、113台,观察管理效果.结果:应用专人管理模式后,腹腔镜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高于应用前,零部件缺失、遗失发生率,维修次数均低于应用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手术室腹腔镜器械管理中应用专人管理模式后,能够明显提升管理质量.

    作者:李朝霞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早期血液灌流治疗急性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血液灌流治疗急性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观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着2016年7月-2017年-6月我院收留急性农药中毒患40者例急性农药和药物中毒患者人院后,予以血液灌流治疗2~3h,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呼吸、意识变化,术后根据病情积极采取其他综合治疗措施和排毒治疗.并选择我院急诊科常规治疗的急性重症中毒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40例患者在中毒7~15h内进行血液灌流治疗,治愈32例,死亡8例,死亡率6.2%,治愈率93.8%.对照组40例患者经内科常规治疗后,治愈30例,死亡10例.死亡率25%,治愈率75%.结论:血液灌流能有效治疗重症急性农药中毒,为重症中毒患者去除血液中有毒物质提供了确实可行方法.

    作者:张源;刘园杰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心脏康复护理在心梗介入治疗后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心脏康复护理在心梗介入治疗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64例心梗行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心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心功能指标、心脏缺血性导致再入院等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梗介入治疗后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护理可以促进患者及早康复,减少心脏缺血事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华;解玉霞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健脾调中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的临床疗效及胃肠动力作用研究

    目的 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采用中药健脾调中散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过去在我院应用药物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112例,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多潘立酮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健脾调中散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消化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总时间、功能性消化不良药物干预效果、用药前后胃肠激素含量的变化幅度.结果 治疗组患儿消化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功能性消化不良药物干预总有效率为90.4%,对照组为67.3%,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用药前后胃肠激素含量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应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采用中药健脾调中散进行治疗,能够迅速改善胃肠动力,使消化功能尽早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平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优质服务在老年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对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能找到更加科学的方式为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提供帮助.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共120例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当中共有患者60例.当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化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对两组患者采取护理措施一段时间以后,观察组的患者生活质量优良率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在护理满意度调查当中也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也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心血管内科临床应用当中是能够起到一定积极效果的,对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能产生重要意义,因此十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敏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优质护理在临床糖尿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临床糖尿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按照整群抽样方式,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后,观察组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遵医行为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施行优质护理服务,能显著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和遵医行为,有效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改进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玉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预注羟考酮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麻醉作用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给予预注羟考酮的麻醉效果.方法 采用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我院5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平均、随机原则,分为2组.所有患者均予以静脉通道建立监护生命体征等术前准备工作,观察组采取预注羟考酮,B组给予预注地佐辛,五分钟后实施相同麻醉操作.观察麻醉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在丙泊酚注射痛方面,观察组数据为(0.93±0.17)分,优于对照组的(1.83±0.50)分,P<0.05;两组苏醒30min、1h、1.5h以2hRamsay镇静评分对比性不强,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概率(96.55%)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预注羟考酮较地佐辛镇痛效果更加明显,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刘冲 刊期: 2017年第39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