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艳冰;许元文;唐皓;张涤华;吴培根;马中富
目的 比较四种梅毒血清学实验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及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别用甲苯氨红不加热实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胶实验(TPPA)、化学发光法检测180例梅毒血清样本.结果 TRUST、ELISA、TPPA、化学发光法的敏感性分别为86.11%、97.78%、99.44%、98.89%.特异性分别为81.25%、98.75%、100%、98.75%.以TPPA作为标准,ELISA和化学发光法的敏感性高于TRU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ELISA和化学发光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ISA和化学发光法可作为了PPA的替代实验,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祝新;吴志周;柯建良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2007年8-9月间在我院进行干部体检的380例体检者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进行测量,并检测其血液生化指标,包括血尿酸(UA)、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HCH)、75g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2hPG).结果 本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47.1%.高尿酸血症者具有高BMI、高TC、高血压及低HDLC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余佩玲;邹劲涛;苏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三羟异黄酮(genistein)诱导肝癌细胞凋亡过程中p53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Genistein对肝癌HepG2细胞的杀伤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Genistein诱导的细胞周期变化和凋亡率,应用荧光底物法检测Caspase-3活性,Western blotting分析细胞p53蛋白、p21和Bax蛋白表达.结果 MTT法检测表明.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Genistein对HepG2的杀伤效果亦增加;细胞周期研究表明,Genistein能够阻滞细胞周期于G2/M期,随着药物处理浓度的增加,HepG2细胞处于C2/M期细胞的比例由对照组的(22.9±1.6)%增加到80 μmol/L处理组的(63.8±2.4)%,各处理组G2/M期比例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凋亡研究和Caspase-3活性分析表明,Genistein能够显著诱导HepG2细胞凋亡,且具有作用时间依赖效应.随着药物作用时间延长,HepG2凋亡细胞比例由对照组的(1.6±0.5)%增加到72 h处理组的(30.7±5.6)%,各处理时点凋亡细胞比例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活性检测结果表明,Caspase-3相对活性随药物处理浓度增加而出现显著上调,由对照组的(100±2.5)%增加到80 μmol/L处理组的(225.1±21.2)%.各处理组Caspase-3相对活性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表明,随着Genistein作用时间的延长,磷酸化p53水平上升,且p21和Bax水平上调.结论 Genistein能通过抑制磷酸肌醇信号通路,上调磷酸化p53蛋白水平.激活其下游信号通路分子如p21和Bax的表达,从而阻滞细胞周期于G2/M期,并通过活化Caspase-3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作者:洪迅;刘培庆;粱杰贤;付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中山市2003-2007年疟疾流行特点与趋势,为今后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山市疟疾的监测数据和疟疾个案调查表进行统计和描述性分析.结果 5年来确诊疟疾80例,其中间日疟76例.恶性疟4例.年平均发病率0.0615/万.输入病例占总病例数78.75%,发病为散在分布,病例波及90%镇区.结论 近年来.疟疾呈平稳下降态势,病例以外来输入为主.提示应加强发热病人血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疟疾病例,同时应加强对来自重点疟区流动人口的疟疾管理.
作者:冯强;罗乐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麻醉胃镜、结肠镜联合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在患者及家属自愿情况下,选取36例需要同时行胃镜及结肠镜检查的患者进行麻醉胃镜、结肠镜联合检查,同时取近期先后行胃镜、肠镜检查的患者36例作为实验对照.结果 麻醉胃镜、肠镜联合检查患者异丙酚诱导用药量较对照组少,但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异丙酚总用药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
作者:杨兵;谢丽华;袁梅;陈朝霞;胡红松;段进粮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外科治疗食管癌患者的年龄、吻合方法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1-2005年首诊收治、资料完整的235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手法吻合与器械吻合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7),器械吻合明显优于手工吻合.术后近期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手法吻合跟器械吻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大口径吻合器组跟小口径吻合器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43),大口径吻合组吻合口狭窄的发生明显低于小口径吻合组.不同年龄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98%、7.89%和10.00%,≥70岁年龄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较其它组高.结论 应用吻合器行器械吻合与手法吻合相比,不增加吻合口狭窄的发生,明显减少瘘的发生,而吻合器口径大小影响吻合口狭窄的发生;高龄不是手术禁忌,但需把握手术指征.
作者:鲁建军;马俊;巫国勇;秦存伟;顾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南宁市2004-2007年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点,为进一步做好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对南宁市2004-2007年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07年南宁市共报告病毒性肝炎20 754例,年均发病率79.02/10万,死亡35例,年均死亡率为0.13/10万.乙肝发病多.占总病例数的80.44%,年均发病率为63.78/10万.丙型肝炎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2004年为4.03%,至2007年已升至10.67%.南宁市病寿性肝炎发病率城区高于郊县(P
作者:徐斌;黄夏萍;唐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确定患儿体内所感染的病原体为马尔尼菲青霉菌(PM),并用E-test法测定该菌酵母相的药物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取患儿血液、骨髓涂片染色镜检和真菌双相培养,观察真菌生长情况及菌落形态.显微镜下观察菌体特征.并采用M27-P方案中的E-test法测定6株PM的酵母相(yeast)对伊曲康哇、酮康哇、5-氟胞嘧啶、氟康唑、两性霉素B的MIC值.结果 PM为双相性真菌,于25℃为青霉相,于37℃为酵母相.并均有典型的菌落形态特征.瑞氏染色可见菌体呈圆形、椭圆型或腊肠样,大小不一,直径2-8 pm,胞壁染紫色且清楚连续.在腊状的细胞内可见一明显的横隔.该菌37℃酵母相时伊曲康哇、酮康哇、5-氟胞嘧啶、氟康唑、两性霉素B的MIC范围分别为0.002-0.016μg/mL、0.012-0.125 μg/mL、0.032-0.380 μg/mL、1.500-6.000 μg/mL、0.047-2.000 μg/mL,对酮康唑、5-氟胞嘧啶出现耐药株各1株,对两性霉素B耐药株2株.结论 马尔尼菲青霉菌的特征性菌落形态和骨髓及外周血发现的真菌孢子对该菌有诊断价值,而药敏结果显示该菌对伊曲康唑敏感性强,其次为5-氟胞嘧啶、氟康唑、酮康唑,两性霉素B敏感性弱.
作者:钟华敏;谢永强;邓秋连;区小冰;黄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的特点和流行原因,探讨暴发疫情调查处理的经验,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开平市月山镇一起诺如病毒暴发疫情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该镇水井片11月25日至12月5日共发生感染性腹泻238例,罹患率4.18%;患者各年龄组均有发病,青壮年居多;患者大多呈腹泻、呕吐等胃肠炎症状,病情较轻;对搜索到的.575户2 347人进行发病聚集性分析,发现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不同村委会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部分病人粪便标本经检测诺如病毒阳性.疫情经加强饮用水消毒、病人隔离治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后得到控制.结论 本起暴发疫情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供水系统受到一过性污染是引起水源性暴发的主要原因.加强饮用水的消毒与管理,开展健康教育是控制疫情的关键.
作者:梁坚忠;司徒荣阮;陈缘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脑脊液(csr)及血清(Scmm)中髓鞘碱性蛋白(MBP)早期诊断GuiHain-Barré综合征(GBS)的价值.方法 用ELISA法检测GBS组(36例)中MBP的水平并和对照组(33例)相比较.运用ROC曲线评价CSF及Serum中MBP诊断GBS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GBS组CSF中MBP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Serum中MBP水平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SF MBP诊断GB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4±0.056,佳分界值为0.65 pg/mL.以CSF MBP≥0.65 pg/mL来预测GBS,敏感性为80.6%.特异性为78.8%.Serum MBP ROC曲线的AUC为o.548±0.070,佳分界值为0.20 Pg/mL.以Serum MBP≥0.20 pg/mL来预测GBS,敏感性为44.4%,特异性力69.7%.两条曲线AU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田作军;赵薛旭;李作汉;张帆;曹福田;董亚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清远市新装修居室室内空气污染状况.方法 随机选择清远市24户新装修居民住宅(新装修3个月内)作为调查对象.按<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规定方法检测甲醛和苯、甲苯、二甲苯.结果 清远市新装修居室室内空气存在严重污染,其中以二甲苯超标严重(47.5%),室内空气污染物含量与室温有关.夏季(7~9月)检测的各项目超标率比其它季节都高.结论 新装修后居室室内空气普遍存在有机化合物污染,不容忽视.
作者:陈瑞梅;李南春;陈朝军;王国彬;黄江洁;刘晓君;温俊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病原菌及其耐药率的分析,探讨IE病原菌的变迁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情况.方法 对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207例IE患者的病原菌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住院时间分为Ⅰ组(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及Ⅱ组(1997年1月至2001年12月),其中Ⅰ组77例,Ⅱ组130例.结果 血细菌培养阳性率47.83%,其中Ⅰ、Ⅱ组阳性率分别为38.96%和53.08%.链球菌在致病菌中的比例亦由Ⅱ组的52.17%下降到Ⅰ组的33.33%.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比例则由15.94%上升到23.33%.链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低,但近年来已由19.44%上升到30.00%.结论 血细菌培养阳性率近年来有所下降,链球菌仍然是IE的主要病原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较低,但近年来已有所上升.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比例则上升.
作者:陈光献;张希;陈艳玲;熊迈;吴钟凯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分析某村一起诺如病毒性胃肠炎暴发的发病原因.方法 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方法.应用ELISA对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该起暴发共报告病例34例,发病与接触腹泻病人(X2=6.51,P=O.00)、食物暴露于苍蝇(x2=4.61,P=0.oo)及村民暴露于患者呕吐物或粪便1m内(x2=3.09,P=0.00)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关联,与饮用水来源(x2=1.68,P=0.14)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关联.在采集的8份肛拭子样本中1份ELISA法检出诺如病毒抗原阳性;4份粪便样本中2份ELISA法检出诺如病毒抗原阳性.结论 这是一起由诺如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胃肠炎暴发,密切接触是此次暴发的主要传播途径.
作者:王敬忠;徐文体;冯梓来;肖和龙;张锦清;李灵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多媒体实验与传统实验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制作多种寄生虫多媒体实验教学课件.配合传统实验教学内容在本科实验教学中试用.结果 多媒体实验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多媒体实验教学并不能代替传统的实验教学.结论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有较好效果.
作者:张瑞琳;徐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餐具集中洗消行业的卫生状况,为政府制订相关卫生规范及加强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现场问卷式调查广州市餐具集中洗消企业的工艺流程及卫生管理等,并对餐具及包装材料进行卫生监测.结果 219宗餐具消毒后经大肠菌群纸片检测的总合格率为90.4%,包装材料的合格率为100%,35套餐具分7段保存期检测大肠菌群,合格率为100%,广州市卫生行政部门未对该行业发放卫生许可证.结论 目前广州市大部分的集中洗消企业在设施布局及卫生管理等方面仍存在缺陷,政府需制定相关卫生规范并加强监督管理以促进该行业健康发展.
作者:彭志丽;何洁仪;陈坤才;毛新武;谭铭雄;刘建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不同地区粉尘螨Ⅰ类变应原(Der f I)成熟肽段基因序列的变异性及其编码蛋白的化学及免疫学特征.方法 从皖南地区分离鉴定的活粉尘螨,提取总RNA,采用RT-PCR扩增Der fⅠ成熟肽段基因.克隆到T载体测序确认.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该基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 获得皖南地区两种不同基因型的Der fⅠ成熟肽段基因,与GenBank公布的其他地区Der fⅠ基因序列比较同源性在98.73%-99.84%之间;相应编码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在99.04%-100%之间,存在6个氨基酸残基变异位点,并影响其抗原表位的改变.结论 不同地区Der fⅠ成熟肽段基因序列及其编码氨基酸序列存在差异,并对其免疫原性产生影响.克隆并分析研究我国各地的尘螨变应原基因序列及氨基酸序列变化,对于临床变应性疾病的诊治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江鑫;姜玉新;陈文魁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晚期肾结核的临床表现特征及其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40例中晚期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进行尿常规、红细胞沉降率、尿抗酸杆菌、尿结核杆菌-PCR(Tb-PCR)、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CT等检查,8例患者行药物治疗,32例患者行手术治疗.结果 临床表现为腰痛18例(45%),膀胱刺激症24例(60%),血尿28例(70%).尿常规检查异常38例(95%),红细胞沉降率异常升高36例(90%),尿抗酸杆菌阳性11例(27.5%),尿结核杆菌-PCR(Tb-PCR)阳性18例(45%).B超检查肾积水、肾结石或/和肾结构异常40例(100%);静脉尿路造影(IVU)确诊肾结核23例(57.5%),患肾不显影17例(42.5%);CT确诊肾结核31例(77.5%).肾结核合并膀胱结核16例,肺结核5例,附睾结核8例.8例患者药物治疗治愈,32例患者手术后经病理确诊为肾结核.结论 中晚期肾结核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其诊断应在结合临床表现的前提下以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诊断为主.尿沉渣染色查抗酸杆菌仍重要.尿Tb-PCR检查是术前确诊肾结核的主要手段,IVU和B超可作为泌尿系结核诊断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治疗仍以手术切除肾脏为主,应尽可能切除患侧全程输尿管.
作者:谢军;陈光耀;梁健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狂犬病暴露人群的情况,为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对2007年1~12月因动物致伤后来我院急诊科注射狂犬病疫苗的就诊者,采用(深圳市狂犬病暴露人群监测表)登记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 481例狂犬病暴露者中,男性2 629例(占47.96%),女性2 852例占(52.03%),男女比例为1:1.08.高发年齡是15~44岁3 493例(占63.72%),其次是0-15岁1 111例(占20.27%).伤人动物主要为犬类,宠物犬和家犬共3 845例(占70.15%).伤I=I部位主要为上肢3 029例(占55.26%),其次是下肢2 079例(占37.93%).Ⅰ级暴露人群多5 420例(占98.88%).受伤程度以浅表为主5 276例(占96.25%).所有暴露者经正确处理伤口,全程规范接种狂犬疫苗,迄今无1人发病.结论 目前对狂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做好暴露后免疫预防是关键,有效的措施是加强犬类管理,减少暴露机会,及时规范处理伤口并全程接种狂犬疫苗.
作者:徐少妹;程亚兰;闵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中一氧化氮(No)、乳酸(LA)与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和速率散射比浊法等测定5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中NO和LA浓度及CRP的含量,并与4O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LA、NO浓度和CRP的含量分别为(85.71±23.34)μmol/L、(1.96±0.95)mmol/L、(10.8±2.11)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26±11.58)μmol/L、(0.89±0.17)mmol/L和(5.65±1.46)mg/L(P
作者:顾娅菲;刘其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和酗酒与缺血性脑卒中(15)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筛查了454例IS患者(病例组)和334例非IS患者(对照组)的ACE基因的多态分布.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基因型、酗酒情况与缺血性脑卒中患病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酗酒群体的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性升高(P<0.05),患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8.130和2.488;而携带有Ⅱ基因型的酗酒群体患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度则为0.389.相反,非酗酒IS患者的ACE基因的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10).结论 携带有D等位基因的酗酒群体容易患缺血性脑卒中,但携带有Ⅰ等位基因的酗酒群体不容易患缺血性脑卒中,ACE基因与酗酒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过程中存在协同作用.
作者:梁银杏;吴婉玲;姚晓黎;李才明;莫照龙;张为西;苏全喜;卢锡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