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作军;赵薛旭;李作汉;张帆;曹福田;董亚贤
目的 探讨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20例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伴AR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伴ARF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中,14例无尿,4例少尿;20例尿蛋白、隐血均阳性;血肌红蛋白(2 961.2±285.3)mg/L,血肌酐(823.7±184.1)μmol/L,谷草转氨酶(712.3± 82.6)U/L、谷丙转氨酶(978.4±71.9)IU/L、肌酸磷酸激酶(12 753.5±18.2)U/L、CPK-MB(138.4±25.8)U/L;15例(75%)为高钾血症.给予补充液体、血液透析滤过等治疗后,18例(90%)存活,2例(10.0%)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存活者出院时均脱离透析,14例血肌酐恢复正常,血清酶均恢复正常.结论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伴ARF时常表现为少尿型.高钾血症常见,血清酶学和血肌红蛋白明显升高有助于诊断,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效果良好,存活者肾功能多可恢复.
作者:梁艳冰;许元文;唐皓;张涤华;吴培根;马中富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晚期肾结核的临床表现特征及其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40例中晚期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进行尿常规、红细胞沉降率、尿抗酸杆菌、尿结核杆菌-PCR(Tb-PCR)、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CT等检查,8例患者行药物治疗,32例患者行手术治疗.结果 临床表现为腰痛18例(45%),膀胱刺激症24例(60%),血尿28例(70%).尿常规检查异常38例(95%),红细胞沉降率异常升高36例(90%),尿抗酸杆菌阳性11例(27.5%),尿结核杆菌-PCR(Tb-PCR)阳性18例(45%).B超检查肾积水、肾结石或/和肾结构异常40例(100%);静脉尿路造影(IVU)确诊肾结核23例(57.5%),患肾不显影17例(42.5%);CT确诊肾结核31例(77.5%).肾结核合并膀胱结核16例,肺结核5例,附睾结核8例.8例患者药物治疗治愈,32例患者手术后经病理确诊为肾结核.结论 中晚期肾结核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其诊断应在结合临床表现的前提下以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诊断为主.尿沉渣染色查抗酸杆菌仍重要.尿Tb-PCR检查是术前确诊肾结核的主要手段,IVU和B超可作为泌尿系结核诊断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治疗仍以手术切除肾脏为主,应尽可能切除患侧全程输尿管.
作者:谢军;陈光耀;梁健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急性砷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查明致病原、中毒餐次、中毒食物和中毒环节.方法 应用<广州市食物中毒个案调查表>进行病例面对面调查,确定病例定义;采集病人生物、留样食品及环境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共有86名员工进食晚餐,48名饮用紫菜蛋花汤者罹患率高达100%.潜伏期1~240min,中位数35 min;病例工种和宿舍分布相对分散,男20人,女28人;年龄18~45岁,中位数28岁;临床表现主要以恶心(100%)、呕吐(100%)为主,伴有头痛(41.67%),头晕(47.92%)、寒战(18.75%)、腹泻(12.50%)等症状;19病例呕吐物砷含量检出值介于0.45~134 mg/L,平均值24.50 mg/L;1例剩余的紫菜蛋花汤砷含量高达783 mg/L;人均摄人总砷量达196 mg.结论 判定为一起宾馆员工食源性急性砷中毒事件,中毒48人,中毒食物为紫菜蛋花汤.中毒餐次为12月8日晚餐,中毒环节为厨房一工作人员在晚餐时投毒所致.
作者:景钦隆;刘于飞;刘建平;李标;刘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热休克因子1(the heat shock factorl,HSF1)通过与热休克蛋白基因上游的热休克元件相结合而调控热休克蛋白的表达,保护机体免受应激因素损害.其活化受到理化因素、细胞因子等不同水平机制的调控,具有结构、功能、活化以及调控过程的自身特点.
作者:徐雪;马中富;黄帆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动脉粥样硬化是通过脂质的累积、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钙化而引起的一种动脉损伤为特征的疾病.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和机理的研究更加透彻,现在有了更多的方法阻止动脉粥样硬化,并且已经有很多治疗这类病人的相关药物使用.本文对近年来几种主要的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在抗动脉粥样硬化症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吴雷;童志平;唐康;康雪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拟开展降氟除氟技术措施推广应用示范研究的6个建制村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基线情况,为实施和推广降氟除氟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历史资料调查6个建制村和所在3个区县的基本情况:运用Dean氏法检查病区县所有病区村的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计算氟斑牙患病率、氟斑牙缺损率、氟斑牙指数;运用氟骨症临床诊断标准检查病区县病区村16岁以上人群的氟骨症患病情况,计算氟骨症检出率;检测儿童尿氟和空气氟,计算尿氟几何均数和空气氟平均浓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6个村进行人户调查.调查村民炉灶使用等情况,计算炉灶改造率、正确使用率.结果 6个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70.71%、缺损率为8.54%、氟斑牙指数为1.29,属中度流行;16岁以上成人氟骨症检出率为6.37%,重度氟骨症检出率为0.80%.儿童尿氟几何均数为1.04 mg/L,空气氟封火期均值为(O.0037±0.0063)mg/m3,旺火期均值为(0.0083±0.0067)mg/m3.能源结构为:燃煤的占93.03%(3269/3514)、使用沼气的占1.79%(63/3514)、液化气等其它占5.18%(182/3514);以户为单位能够正确使用的户数为1921户,正确使用率为53.29%.学生和居民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8.16%和62.95%.结论 选取的6个村属燃煤型氟中毒流行区,符合降氟除氟技术措施实施和示范推广要求.在这些地区采取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改变防病观念,并根据不同病区类型、经济状况、生活习惯等采用适合病区特点的降氟除氟技术措施,对建立起地氟病防治的长效管理机制具有代表性和示范作用.
作者:晏维;肖邦忠;陈静;罗兴建;廖文芳;苏勇;杨伟;黎华君;王豫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解脲脲原体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多与宿主共存,仅在某些条件下引起机会性感染,感染部位常为男女泌尿道,其中更易致病的为U.urealyticum型.近年来检测解脲脲原体的方法主要有液体培养法、固体培养法、免疫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等,这些检测方法各有优劣.本文就临床使用较多的液体培养法、固体培养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重点分析,希望能给临床提供更多的帮助.
作者:汪宇婴;陆学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狂犬病暴露人群的情况,为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对2007年1~12月因动物致伤后来我院急诊科注射狂犬病疫苗的就诊者,采用(深圳市狂犬病暴露人群监测表)登记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 481例狂犬病暴露者中,男性2 629例(占47.96%),女性2 852例占(52.03%),男女比例为1:1.08.高发年齡是15~44岁3 493例(占63.72%),其次是0-15岁1 111例(占20.27%).伤人动物主要为犬类,宠物犬和家犬共3 845例(占70.15%).伤I=I部位主要为上肢3 029例(占55.26%),其次是下肢2 079例(占37.93%).Ⅰ级暴露人群多5 420例(占98.88%).受伤程度以浅表为主5 276例(占96.25%).所有暴露者经正确处理伤口,全程规范接种狂犬疫苗,迄今无1人发病.结论 目前对狂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做好暴露后免疫预防是关键,有效的措施是加强犬类管理,减少暴露机会,及时规范处理伤口并全程接种狂犬疫苗.
作者:徐少妹;程亚兰;闵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外科治疗食管癌患者的年龄、吻合方法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1-2005年首诊收治、资料完整的235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手法吻合与器械吻合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7),器械吻合明显优于手工吻合.术后近期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手法吻合跟器械吻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大口径吻合器组跟小口径吻合器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43),大口径吻合组吻合口狭窄的发生明显低于小口径吻合组.不同年龄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98%、7.89%和10.00%,≥70岁年龄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较其它组高.结论 应用吻合器行器械吻合与手法吻合相比,不增加吻合口狭窄的发生,明显减少瘘的发生,而吻合器口径大小影响吻合口狭窄的发生;高龄不是手术禁忌,但需把握手术指征.
作者:鲁建军;马俊;巫国勇;秦存伟;顾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成年大鼠乳腺不同发育时期CD24阳性表达的乳腺上皮小亮细胞部位、数量的变化.方法 制备成年大鼠乳腺不同发育时期(选取静止期、孕期、哺乳期、退化期)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光镜技术检测CD24的表达.结果 CD24在导管小亮细胞中的染色程度普遍高于腺泡;相比于静止期和退化期,CD24更多地表达于孕期和哺乳期的小亮细胞;静止期和退化期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O.05);孕期和哺乳期表达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D24蛋白参与了正常成年大鼠乳腺组织的发育过程,且可能是鉴定乳腺干细胞(MaSCs)及观察MaSCs发育与分化过程的重要分子.
作者:曾小芳;安靓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中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SV)、丙型肝炎病毒(HCV)以及梅毒螺旋体(TP)感染的流行现状及其特点.方法 对确诊的184例HIV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血标本进行HBV、HCV和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 HIV感染者感染途径分别为:静脉注射毒品44.0%,性传播20.1%,母婴传播4.3%,输血或血制品3.s%.其他(原因不详)27.7%.184例HIV感染者中,抗一HCV阳性者36人(19.6%),HBsAg阳性者29人(15.8%),梅毒感染者21人(11.4%).HIV、HBV和HCV三重感染者9人,约占4.9%.结论 柳州市HIV感染以静脉注射毒品为主.性传播有所上升,HIV感染正由特殊人群向普通人群蔓延.HIV合并HBV、HCV、作感染较为常见.建议在性病门诊中常规开展HIV的筛查,对HIV感染者常规进行HBV、HCV的相关检查并积极采取相关的预防治疗措施.
作者:罗平;刘志华;赵业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分析某村一起诺如病毒性胃肠炎暴发的发病原因.方法 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方法.应用ELISA对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该起暴发共报告病例34例,发病与接触腹泻病人(X2=6.51,P=O.00)、食物暴露于苍蝇(x2=4.61,P=0.oo)及村民暴露于患者呕吐物或粪便1m内(x2=3.09,P=0.00)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关联,与饮用水来源(x2=1.68,P=0.14)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关联.在采集的8份肛拭子样本中1份ELISA法检出诺如病毒抗原阳性;4份粪便样本中2份ELISA法检出诺如病毒抗原阳性.结论 这是一起由诺如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胃肠炎暴发,密切接触是此次暴发的主要传播途径.
作者:王敬忠;徐文体;冯梓来;肖和龙;张锦清;李灵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福州市广州管圆线虫病流行状况,为今后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福州市各医院2000年以来临床诊断的广州管圆线虫病例;在市辖9个县(市、区)采集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用人工捣碎消化法检查广州管圓线虫第Ⅲ期幼虫;以笼捕法捕捉终末宿主鼠类.定种后逐一解剖,查找寄生在鼠心、肺血管的广州管圓线虫.结果 共发现广州管圆线虫病33例;共检查中间宿主6种,转续宿主3种,2 105个样本,有4种中间宿主和1种转续宿主检及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福寿螺的平均感染率为18.82%.褐云玛瑙螺为15.38%;沼水蛙为34.72%.捕获的4种鼠均感染有广州管圆线虫,平均感染率为13.7%(269/1964),以褐家鼠的感染率高,为22.46%.平潭县未检出阳性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结论 福州市除平潭县外均为广州管圆线虫自然疫源地,其中长乐、闽侯和福州城郊为该病流行区.
作者:叶道光;罗斌;刘必端;郑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不同地区粉尘螨Ⅰ类变应原(Der f I)成熟肽段基因序列的变异性及其编码蛋白的化学及免疫学特征.方法 从皖南地区分离鉴定的活粉尘螨,提取总RNA,采用RT-PCR扩增Der fⅠ成熟肽段基因.克隆到T载体测序确认.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该基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 获得皖南地区两种不同基因型的Der fⅠ成熟肽段基因,与GenBank公布的其他地区Der fⅠ基因序列比较同源性在98.73%-99.84%之间;相应编码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在99.04%-100%之间,存在6个氨基酸残基变异位点,并影响其抗原表位的改变.结论 不同地区Der fⅠ成熟肽段基因序列及其编码氨基酸序列存在差异,并对其免疫原性产生影响.克隆并分析研究我国各地的尘螨变应原基因序列及氨基酸序列变化,对于临床变应性疾病的诊治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江鑫;姜玉新;陈文魁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茂名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能力建设状况.方法 用问卷方法对茂名市级及各县(市、区)级7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应急能力调查.结果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针对不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做好预案和应急准备,应急体系初步形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能力较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能力亟需提高.结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建设是长期的任务,需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不懈努力;应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应急意识和现场处置能力培训.
作者:陈伟文;吴文锋;许桂锋;侯春霞;李波;张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确定患儿体内所感染的病原体为马尔尼菲青霉菌(PM),并用E-test法测定该菌酵母相的药物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取患儿血液、骨髓涂片染色镜检和真菌双相培养,观察真菌生长情况及菌落形态.显微镜下观察菌体特征.并采用M27-P方案中的E-test法测定6株PM的酵母相(yeast)对伊曲康哇、酮康哇、5-氟胞嘧啶、氟康唑、两性霉素B的MIC值.结果 PM为双相性真菌,于25℃为青霉相,于37℃为酵母相.并均有典型的菌落形态特征.瑞氏染色可见菌体呈圆形、椭圆型或腊肠样,大小不一,直径2-8 pm,胞壁染紫色且清楚连续.在腊状的细胞内可见一明显的横隔.该菌37℃酵母相时伊曲康哇、酮康哇、5-氟胞嘧啶、氟康唑、两性霉素B的MIC范围分别为0.002-0.016μg/mL、0.012-0.125 μg/mL、0.032-0.380 μg/mL、1.500-6.000 μg/mL、0.047-2.000 μg/mL,对酮康唑、5-氟胞嘧啶出现耐药株各1株,对两性霉素B耐药株2株.结论 马尔尼菲青霉菌的特征性菌落形态和骨髓及外周血发现的真菌孢子对该菌有诊断价值,而药敏结果显示该菌对伊曲康唑敏感性强,其次为5-氟胞嘧啶、氟康唑、酮康唑,两性霉素B敏感性弱.
作者:钟华敏;谢永强;邓秋连;区小冰;黄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脑脊液(csr)及血清(Scmm)中髓鞘碱性蛋白(MBP)早期诊断GuiHain-Barré综合征(GBS)的价值.方法 用ELISA法检测GBS组(36例)中MBP的水平并和对照组(33例)相比较.运用ROC曲线评价CSF及Serum中MBP诊断GBS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GBS组CSF中MBP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Serum中MBP水平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SF MBP诊断GB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4±0.056,佳分界值为0.65 pg/mL.以CSF MBP≥0.65 pg/mL来预测GBS,敏感性为80.6%.特异性为78.8%.Serum MBP ROC曲线的AUC为o.548±0.070,佳分界值为0.20 Pg/mL.以Serum MBP≥0.20 pg/mL来预测GBS,敏感性为44.4%,特异性力69.7%.两条曲线AU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田作军;赵薛旭;李作汉;张帆;曹福田;董亚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清远市新装修居室室内空气污染状况.方法 随机选择清远市24户新装修居民住宅(新装修3个月内)作为调查对象.按<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规定方法检测甲醛和苯、甲苯、二甲苯.结果 清远市新装修居室室内空气存在严重污染,其中以二甲苯超标严重(47.5%),室内空气污染物含量与室温有关.夏季(7~9月)检测的各项目超标率比其它季节都高.结论 新装修后居室室内空气普遍存在有机化合物污染,不容忽视.
作者:陈瑞梅;李南春;陈朝军;王国彬;黄江洁;刘晓君;温俊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南宁市2004-2007年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点,为进一步做好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对南宁市2004-2007年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07年南宁市共报告病毒性肝炎20 754例,年均发病率79.02/10万,死亡35例,年均死亡率为0.13/10万.乙肝发病多.占总病例数的80.44%,年均发病率为63.78/10万.丙型肝炎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2004年为4.03%,至2007年已升至10.67%.南宁市病寿性肝炎发病率城区高于郊县(P
作者:徐斌;黄夏萍;唐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的特点和流行原因,探讨暴发疫情调查处理的经验,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开平市月山镇一起诺如病毒暴发疫情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该镇水井片11月25日至12月5日共发生感染性腹泻238例,罹患率4.18%;患者各年龄组均有发病,青壮年居多;患者大多呈腹泻、呕吐等胃肠炎症状,病情较轻;对搜索到的.575户2 347人进行发病聚集性分析,发现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不同村委会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部分病人粪便标本经检测诺如病毒阳性.疫情经加强饮用水消毒、病人隔离治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后得到控制.结论 本起暴发疫情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供水系统受到一过性污染是引起水源性暴发的主要原因.加强饮用水的消毒与管理,开展健康教育是控制疫情的关键.
作者:梁坚忠;司徒荣阮;陈缘超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