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钦隆;刘于飞;刘建平;李标;刘钢
目的 探讨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20例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伴AR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伴ARF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中,14例无尿,4例少尿;20例尿蛋白、隐血均阳性;血肌红蛋白(2 961.2±285.3)mg/L,血肌酐(823.7±184.1)μmol/L,谷草转氨酶(712.3± 82.6)U/L、谷丙转氨酶(978.4±71.9)IU/L、肌酸磷酸激酶(12 753.5±18.2)U/L、CPK-MB(138.4±25.8)U/L;15例(75%)为高钾血症.给予补充液体、血液透析滤过等治疗后,18例(90%)存活,2例(10.0%)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存活者出院时均脱离透析,14例血肌酐恢复正常,血清酶均恢复正常.结论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伴ARF时常表现为少尿型.高钾血症常见,血清酶学和血肌红蛋白明显升高有助于诊断,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效果良好,存活者肾功能多可恢复.
作者:梁艳冰;许元文;唐皓;张涤华;吴培根;马中富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福州市广州管圆线虫病流行状况,为今后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福州市各医院2000年以来临床诊断的广州管圆线虫病例;在市辖9个县(市、区)采集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用人工捣碎消化法检查广州管圓线虫第Ⅲ期幼虫;以笼捕法捕捉终末宿主鼠类.定种后逐一解剖,查找寄生在鼠心、肺血管的广州管圓线虫.结果 共发现广州管圆线虫病33例;共检查中间宿主6种,转续宿主3种,2 105个样本,有4种中间宿主和1种转续宿主检及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福寿螺的平均感染率为18.82%.褐云玛瑙螺为15.38%;沼水蛙为34.72%.捕获的4种鼠均感染有广州管圆线虫,平均感染率为13.7%(269/1964),以褐家鼠的感染率高,为22.46%.平潭县未检出阳性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结论 福州市除平潭县外均为广州管圆线虫自然疫源地,其中长乐、闽侯和福州城郊为该病流行区.
作者:叶道光;罗斌;刘必端;郑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茂名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能力建设状况.方法 用问卷方法对茂名市级及各县(市、区)级7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应急能力调查.结果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针对不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做好预案和应急准备,应急体系初步形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能力较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能力亟需提高.结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建设是长期的任务,需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不懈努力;应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应急意识和现场处置能力培训.
作者:陈伟文;吴文锋;许桂锋;侯春霞;李波;张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的特点和流行原因,探讨暴发疫情调查处理的经验,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开平市月山镇一起诺如病毒暴发疫情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该镇水井片11月25日至12月5日共发生感染性腹泻238例,罹患率4.18%;患者各年龄组均有发病,青壮年居多;患者大多呈腹泻、呕吐等胃肠炎症状,病情较轻;对搜索到的.575户2 347人进行发病聚集性分析,发现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不同村委会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部分病人粪便标本经检测诺如病毒阳性.疫情经加强饮用水消毒、病人隔离治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后得到控制.结论 本起暴发疫情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供水系统受到一过性污染是引起水源性暴发的主要原因.加强饮用水的消毒与管理,开展健康教育是控制疫情的关键.
作者:梁坚忠;司徒荣阮;陈缘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脑脊液(csr)及血清(Scmm)中髓鞘碱性蛋白(MBP)早期诊断GuiHain-Barré综合征(GBS)的价值.方法 用ELISA法检测GBS组(36例)中MBP的水平并和对照组(33例)相比较.运用ROC曲线评价CSF及Serum中MBP诊断GBS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GBS组CSF中MBP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Serum中MBP水平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SF MBP诊断GB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4±0.056,佳分界值为0.65 pg/mL.以CSF MBP≥0.65 pg/mL来预测GBS,敏感性为80.6%.特异性为78.8%.Serum MBP ROC曲线的AUC为o.548±0.070,佳分界值为0.20 Pg/mL.以Serum MBP≥0.20 pg/mL来预测GBS,敏感性为44.4%,特异性力69.7%.两条曲线AU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田作军;赵薛旭;李作汉;张帆;曹福田;董亚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经炮制海芋散在复治肺结核中的作用.方法 把102例多治病人随机分成两组.采用WHO推荐的复治方案3H3R3Z3E3/6H3R3E3为对照组(51例),将用复治方案3H3R3Z3E3/6H3R3E3,加口服经炮制海芋散作为治疗组(51例),对病例的症状体征、病灶吸收情况、空洞吸收和闭合情况、痰菌阴转情况及不良反应Ζ发生的情况进行观察研究.结果 症状体征改变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66.7%(P<0.01);病灶吸收情况治疗组为96.1%,对照组为64.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空洞吸收或闭合治疗组为98.0%.对照组为68.6%.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痰菌阴转情况治疗组为94.1%,对照组为70.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组为25.1%,对照组为52.2%,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加服用经炮制海芋散联合抗痨化疗组合药物治疗复治肺结核的疗效优于单纯用抗痨化疗组合药的化疗方案.且可减轻抗痨化学药物的不良反应,作用肯定,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探讨研究.
作者:黄国楼;彭建明;罗伟新;蔡师志;王伟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2007年8-9月间在我院进行干部体检的380例体检者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进行测量,并检测其血液生化指标,包括血尿酸(UA)、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HCH)、75g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2hPG).结果 本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47.1%.高尿酸血症者具有高BMI、高TC、高血压及低HDLC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余佩玲;邹劲涛;苏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南宁市2004-2007年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点,为进一步做好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对南宁市2004-2007年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07年南宁市共报告病毒性肝炎20 754例,年均发病率79.02/10万,死亡35例,年均死亡率为0.13/10万.乙肝发病多.占总病例数的80.44%,年均发病率为63.78/10万.丙型肝炎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2004年为4.03%,至2007年已升至10.67%.南宁市病寿性肝炎发病率城区高于郊县(P
作者:徐斌;黄夏萍;唐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对重庆市2004-2007年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以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事件特征.结果 全市4年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78起,发病19 884例,死亡56例;渝东南地区多发,时间分布基本呈双高峰;传染病事件占80.98%.学校事件占78.87%;事件平均报告时间3.44 d,平均处理时间46.72 d.结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与地区经济文化水平密切相关;应提高对乙、丙类传染病和非法定传染病事件的重视程度;学校卫生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理顺.
作者:孙军;肖邦忠;周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急性砷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查明致病原、中毒餐次、中毒食物和中毒环节.方法 应用<广州市食物中毒个案调查表>进行病例面对面调查,确定病例定义;采集病人生物、留样食品及环境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共有86名员工进食晚餐,48名饮用紫菜蛋花汤者罹患率高达100%.潜伏期1~240min,中位数35 min;病例工种和宿舍分布相对分散,男20人,女28人;年龄18~45岁,中位数28岁;临床表现主要以恶心(100%)、呕吐(100%)为主,伴有头痛(41.67%),头晕(47.92%)、寒战(18.75%)、腹泻(12.50%)等症状;19病例呕吐物砷含量检出值介于0.45~134 mg/L,平均值24.50 mg/L;1例剩余的紫菜蛋花汤砷含量高达783 mg/L;人均摄人总砷量达196 mg.结论 判定为一起宾馆员工食源性急性砷中毒事件,中毒48人,中毒食物为紫菜蛋花汤.中毒餐次为12月8日晚餐,中毒环节为厨房一工作人员在晚餐时投毒所致.
作者:景钦隆;刘于飞;刘建平;李标;刘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雷州市乡村幼儿蠕虫病感染情况,为儿童保健和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随机抽样采集乡村幼儿新鲜粪便,用直接涂片法和饱和盐水浮聚法检查虫卵.结果 粪检288人,虫卵阳性者186人,总感染率64.58%.主要检出3种肠道蠕虫卵,其中蛔虫卵感染率高,为35.76%,鞭虫卵阳性率15.28%.钩虫卵阳性率13.54%.结论 雷州市乡村幼儿感染蛔虫、鞭虫、钩虫常见,其中以蛔虫感染严重.肠道蠕虫感染程度与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生活水平、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和卫生条件等有密切的关系,应将寄生虫病防治列入儿童保健的重要内容.
作者:张薇;林华胜;陈伟;沈华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多媒体实验与传统实验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制作多种寄生虫多媒体实验教学课件.配合传统实验教学内容在本科实验教学中试用.结果 多媒体实验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多媒体实验教学并不能代替传统的实验教学.结论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有较好效果.
作者:张瑞琳;徐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四种梅毒血清学实验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及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别用甲苯氨红不加热实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胶实验(TPPA)、化学发光法检测180例梅毒血清样本.结果 TRUST、ELISA、TPPA、化学发光法的敏感性分别为86.11%、97.78%、99.44%、98.89%.特异性分别为81.25%、98.75%、100%、98.75%.以TPPA作为标准,ELISA和化学发光法的敏感性高于TRU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ELISA和化学发光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ISA和化学发光法可作为了PPA的替代实验,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祝新;吴志周;柯建良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掌握碘缺乏病现状,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触诊和B超法检查8~10岁儿童甲状腺;检测儿童和育龄妇女尿碘;测定儿童智商;人户调查居民健康知识和食用盐;在克汀病高危地区搜索新发克汀病病例.结果 共调查4县14乡,儿童甲状腺肿大率触诊法为7.8%(102/1308),B超法为5.5%(69/1248);尿碘中位数儿童为189.81 μg/L,育龄妇女为121.25μg/L≥100 μg/L者儿童占78.2%,育龄妇女占56.5%;儿童智商值平均为78.4;居民碘盐食用率为66.3%;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为25.3%;未发现可疑的克汀病新发病例.结论 林芝地区碘缺乏病病情显著下降,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碘缺乏发生的高危因素,尚须加强防治.
作者:马兵成;次仁;张宇;尼珍;措姆;邹丽芳;王洪举;茶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餐具集中洗消行业的卫生状况,为政府制订相关卫生规范及加强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现场问卷式调查广州市餐具集中洗消企业的工艺流程及卫生管理等,并对餐具及包装材料进行卫生监测.结果 219宗餐具消毒后经大肠菌群纸片检测的总合格率为90.4%,包装材料的合格率为100%,35套餐具分7段保存期检测大肠菌群,合格率为100%,广州市卫生行政部门未对该行业发放卫生许可证.结论 目前广州市大部分的集中洗消企业在设施布局及卫生管理等方面仍存在缺陷,政府需制定相关卫生规范并加强监督管理以促进该行业健康发展.
作者:彭志丽;何洁仪;陈坤才;毛新武;谭铭雄;刘建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解脲脲原体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多与宿主共存,仅在某些条件下引起机会性感染,感染部位常为男女泌尿道,其中更易致病的为U.urealyticum型.近年来检测解脲脲原体的方法主要有液体培养法、固体培养法、免疫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等,这些检测方法各有优劣.本文就临床使用较多的液体培养法、固体培养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重点分析,希望能给临床提供更多的帮助.
作者:汪宇婴;陆学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和酗酒与缺血性脑卒中(15)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筛查了454例IS患者(病例组)和334例非IS患者(对照组)的ACE基因的多态分布.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基因型、酗酒情况与缺血性脑卒中患病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酗酒群体的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性升高(P<0.05),患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8.130和2.488;而携带有Ⅱ基因型的酗酒群体患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度则为0.389.相反,非酗酒IS患者的ACE基因的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10).结论 携带有D等位基因的酗酒群体容易患缺血性脑卒中,但携带有Ⅰ等位基因的酗酒群体不容易患缺血性脑卒中,ACE基因与酗酒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过程中存在协同作用.
作者:梁银杏;吴婉玲;姚晓黎;李才明;莫照龙;张为西;苏全喜;卢锡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狂犬病暴露人群的情况,为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对2007年1~12月因动物致伤后来我院急诊科注射狂犬病疫苗的就诊者,采用(深圳市狂犬病暴露人群监测表)登记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 481例狂犬病暴露者中,男性2 629例(占47.96%),女性2 852例占(52.03%),男女比例为1:1.08.高发年齡是15~44岁3 493例(占63.72%),其次是0-15岁1 111例(占20.27%).伤人动物主要为犬类,宠物犬和家犬共3 845例(占70.15%).伤I=I部位主要为上肢3 029例(占55.26%),其次是下肢2 079例(占37.93%).Ⅰ级暴露人群多5 420例(占98.88%).受伤程度以浅表为主5 276例(占96.25%).所有暴露者经正确处理伤口,全程规范接种狂犬疫苗,迄今无1人发病.结论 目前对狂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做好暴露后免疫预防是关键,有效的措施是加强犬类管理,减少暴露机会,及时规范处理伤口并全程接种狂犬疫苗.
作者:徐少妹;程亚兰;闵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成年大鼠乳腺不同发育时期CD24阳性表达的乳腺上皮小亮细胞部位、数量的变化.方法 制备成年大鼠乳腺不同发育时期(选取静止期、孕期、哺乳期、退化期)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光镜技术检测CD24的表达.结果 CD24在导管小亮细胞中的染色程度普遍高于腺泡;相比于静止期和退化期,CD24更多地表达于孕期和哺乳期的小亮细胞;静止期和退化期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O.05);孕期和哺乳期表达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D24蛋白参与了正常成年大鼠乳腺组织的发育过程,且可能是鉴定乳腺干细胞(MaSCs)及观察MaSCs发育与分化过程的重要分子.
作者:曾小芳;安靓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分析某村一起诺如病毒性胃肠炎暴发的发病原因.方法 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方法.应用ELISA对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该起暴发共报告病例34例,发病与接触腹泻病人(X2=6.51,P=O.00)、食物暴露于苍蝇(x2=4.61,P=0.oo)及村民暴露于患者呕吐物或粪便1m内(x2=3.09,P=0.00)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关联,与饮用水来源(x2=1.68,P=0.14)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关联.在采集的8份肛拭子样本中1份ELISA法检出诺如病毒抗原阳性;4份粪便样本中2份ELISA法检出诺如病毒抗原阳性.结论 这是一起由诺如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胃肠炎暴发,密切接触是此次暴发的主要传播途径.
作者:王敬忠;徐文体;冯梓来;肖和龙;张锦清;李灵辉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