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荣
目的:研究医用红外热成像检查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者150名,将彩超检查和红外热成像检查的检查结果 进行比较.另选取腰痛、颈椎病、脂肪肝患者各30例观察其病变部位治疗前后的皮肤温度变化.结果:与彩超结果相比,医用红外热成像检查在判断病变性质、程度及累及的区域方面要优于彩超检查.医用红外热成像检查结果显示,腰痛、脂肪肝以及颈椎病患者治疗后的皮肤温度同治疗前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健康体检中,应将红外热成像检查作为常规健康体检项目之一,有利于提高疾病检出率,以便患者尽早接受治疗,还可监测治疗效果,进而改善预后效果.
作者:周李倩 刊期: 2017年第33期
在呼吸科当中,检验的标本在采集方面的合格率对于患者的健康影响是非常大的,从正常的医学要求角度出发,呼吸科检验样本采集到的分类将达到90%以上,才能够更好的为患者的治疗工作提供参考.为了能够使得呼吸科精液样本采集的合格率得到提高,需要对影响估计可检验样本采集合格率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进行对策的探讨.
作者:路培霞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分析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与奥扎格雷联合治疗急性脑血栓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9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按照入院顺序的奇偶性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单纯给予奥扎格雷治疗,观察组给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较大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果比较差异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血栓疾病,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治疗效果理想,临床价值高.
作者:李存旺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究疤痕子宫足月妊娠的分娩方式,以为产妇选择佳的分娩方式.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剖宫产再次妊娠分娩者300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0例分娩者中有210例选择剖宫产,90例要求阴道试产,试产率达到了30%,其中60例顺产成功.结论 对于疤痕子宫足月妊娠分娩者在选择分娩方式上应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认真评估,在排除阴道分娩的禁忌症后应给予阴道试产的机会.
作者:莫庆新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5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症护理、用药护理等干预措施.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妊娠结局.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率为88.0%高于对照组的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剖宫产率为3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思(P<0.05).结论 :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芳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针对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采用火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84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2例,常规治疗)和观察组(42例,火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临床症状改善状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8%显著高于对照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伤口5天内结痂患者人数为32人,显著多有于对照组11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采用火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有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值得推广.
作者:杨柳;陈航;胡珊 刊期: 2017年第33期
本次研究的任务为探究临床护理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同时分析有效的教学模式.经过研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包括教学管理制度缺失、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师资力量差、临床护理教学模式和方式比较落后以及临床教学评价方法存在缺陷等.经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了解到在临床护理教学领域要注重教学模式的科学筛选,强化教学管理,优化对应的管理系统,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杜天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分析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 :选取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于本院接受介入治疗的68例脑血管病患者,基于患者入院顺序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n=34).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状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94%,显著低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1.76%,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保证临床治疗的效果,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杨小兰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曲安奈德(TA)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所致的黄斑水肿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43例(49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患者行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部分水肿不好转联合激光治疗.结果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显示单纯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黄斑水肿消失17眼,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激光治疗黄斑水肿消失28眼,治疗后黄斑水肿无明显变化4眼.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激光治疗黄斑水肿安全、有效,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赵婕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分析美托洛尔、卡托普利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4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将美托洛尔、卡托普利以及芪苈强心胶囊三种药物相互联合实施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患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采用美托洛尔、卡托普利以及芪苈强心胶囊相互联合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比较显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心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兴华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分析益气腹脉汤佐治气阴两虚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接收的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84例,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拜糖平、二甲双胍和胰岛素等降糖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复脉汤口服治疗,所有患者均持续治疗3周,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在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比较差异(P<0.05).结论 益气腹脉佐治气阴两虚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更加明显,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作者:周捷;钟雪芳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探究活动和固定义齿在牙周病伴牙列缺损修复中的疗效对比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修复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固定性义齿修复,观察组采用活动性义齿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满意度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修复效果好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的是活动性义齿修复治疗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具有较大的意义,可较好的提高患者的修复效果满意度,减少患者的复发率.
作者:舒悦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分析老年病人术后特殊性,针对症状和并发症给予相应护理措施,提高普外科老年病人护理质量.方法 :选取我院普外科收治老年病人192例,对老年病人心理和生理状态行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药物治疗、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引流管护理等一系列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结果 :192例普外科老年病人护理质量优良,未发生任何护理并发症,治愈出院81例,好转87例,自动出院21例,2例死于晚期癌症,1例死于心肌梗死.结论 :对普外科老年病人特殊性采取有效的护理管理,是普外科病人康复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利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比较TAC与TA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过程中疗效、毒副作用及生活质量.方法 :79例乳腺癌患者,年龄36-65岁,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TA和TAC方案化疗,观察评估化疗后两组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和生活质量.结果 :TAC组与TA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4.4%(38/45)和82.4%(28/34),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A方案化疗组血液毒副反应轻,生活质量组高于TAC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毒副作用轻,近期生活质量相对高,临床可推广应用.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7年第33期
上颌窦底提升术是解决上颌后牙区骨高度不足的可靠方法,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种植可简化治疗程序,缩短治疗时间.上颌窦底提升术分两种术式:上颌窦内提升术和上颌窦外提升术,本文对上颌窦内提升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作者:张洋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研讨分析不典型肺结核运用CT诊断的影像.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期间(1月~12月)共收取76例不典型肺结核病患的胸部CT影像资料,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76例不典型肺结核病患中:发生率高为肺炎实变型为36例(47.37%),其次为间质改变型16例(21.05%)、单发结节型13例(17.11%)和多发结节型11例(14.47%);从影像学表现结果显示,所有76例病患中表现多的前三种影像为:增殖灶20例(26.32%)、支气管充气和结节灶分别为16例(21.05%),其次为边界模糊为15例(19.74%).结论 :不典型肺结核CT图像呈多样化体现,会给后续的诊治中带来一定的难度,故在诊断不典型肺结核病患中不能只依赖一种检查手段,要根据不同检查方式的优势来取长补短,才能提升诊断准确率.
作者:尹德彬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血清HBVDNA载量与乙肝免疫学标志物(HBV-M)定量及其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我站检测的慢性乙肝患者55例作为试验组,并选取同期于我站体检的健康人群55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的HBV-M定量与HBV-DNA载量进行检查,并比较两组受检者各项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检测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血清HVB-DNA载量较对照组患者更高,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经血清HVB-M定量检测后,数据显示,有28例HBeAg+患者,有27例HBeAg-患者,其中HBeAg+患者的AST、ALT均高于HBeAg-患者,而PA水平显著低于HBeAg-患者;总体来说,试验组患者的AST、A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PA水平则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HBV-DNA载量与血清HBV-M定量均对慢性乙肝患者的肝功能存在指示作用,利用以上两项指标的检测可以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筛查,做好慢性乙肝患者的早期防治工作.
作者:李智勇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PDCA循环在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7月间,我市某医院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感染控制相关指标的达标情况,并与未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的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间的感染控制情况进行对比,比较各项的达标率,评价管理效果.结果 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医院各项感染管理工作相关指标的达标率均显著提高,远远高于实施前,差异鲜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PDCA循环应用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能够显著提高相关质控指标的达标率,提升管理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洪祥萍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为了提高透析室的护理管理质量,利用参与管理改变医疗环境,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发挥其个人潜能,避免人力资源浪费,从而提高管理及工作效率.将科室的各项护理管理工作非配给每位护士,成立科室内质控小组,定期检查.方法 组织学习讨论,拟定计划,管理分工.成立个质控小组.将质控今年同期护理质控分数与往年相比较.结果 人人参与管理,职责清楚,分工明确.结论 参与管理是新时期病房管理的一个良好模式,它转变了护士的观念;减少了人员矛盾;增加了凝聚力;便于护士长宏观管理科室,掌握工作重点,不断思考,接受新事物、新观念,做到科学管理科室.
作者:高晶晶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用于急诊静脉输液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7年5月至2017年8月我院接受常规静脉输液护理的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将两组患者的输液知识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医疗纠纷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输液知识评分与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疗纠纷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诊静脉输液患者在护理中给予临床护理路径,不仅能够提高患者对输液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能减少医疗纠纷次数,改善护患关系,在临床上推广普及很有价值.
作者:杨科 刊期: 2017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