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深圳市2000年疟疾疫情分析

郭星安

关键词:深圳市, 疟疾暴发流行, 年发病率, 显著成效, 疟疾防治, 暴发点, 控制, 抗疟
摘要:80年代初,深圳市出现了疟疾暴发流行,经过10多年的奋战,疟疾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2000年全市疟疾年发病率为3.16/10万,比1999年下降23.81%,连续4年发病率控制在10.00/万以下,连续6年没有出现暴发点,抗疟成效得到巩固.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特克斯县1990~2000年人体包虫病基线调查

    调查人体包虫病是从2000年7月10~28日.我们走访了县政府、卫生局、县人民医院、县统计局等单位,调查了1990~2000年全县总人口数和包虫病患者385例,1990~1999年患包虫病人数占全县总人数的0.01%~0.09%不等,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15.32%,农民比牧民的感染率高31.68个百分点,哈萨克族比其他民族感染率高,回族居第二位.

    作者:文爱荣;汪丽琼;彭晓玲;库拉别克;阿肯木汗;洪库尔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三峡建坝生态环境改变与血吸虫病传播关系研究

    三峡工程是一项规模宏大的开发治理长江的综合性工程,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等多项效益,它的建成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但国内外的一些水利工程建成后都不同程度地对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影响,造成血吸虫病的蔓延,三峡建坝与血吸虫病关系如何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作者:郑江;辜学广;徐永隆;葛继华;杨先祥;何昌浩;唐超;凯平;姜庆五;梁幼生;汪天平;徐兴建;钟久河;郑庆斯;袁鸿昌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两种DNA的PCR产物克隆入同一载体的构建策略

    目的以克隆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强毒力岛可变区首尾区域的双独立片段为例,探讨克隆入同一载体的基因数多于一个时可采取的构建策略.方法在一个基因A正义引物与另一基因B负义引物的5'端分别设计与克隆载体相匹配的酶切位点,在B基因正义引物与A基因负义引物的5'端设计相同的酶切位点.分别进行PCR扩增,再通过引物的5'端相同的酶切位点进行两PCR产物的酶切与连接,以连接产物为模板,应用A基因正义引物和B基因负义引物进行PCR扩增,将此次PCR产物经常规方法克隆入载体.

    作者:胡静;俞守义;刘志华;李文全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开平市基本消灭疟疾后期流行病学监测

    目的为探索一种简便监测方法进行在基本消灭疟疾后期流行病学监测,开展本项目研究.方法我市于1997年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后,采用对输入病例疫点不处理,只对患者开展现症根治,原发病例(本地感染病例),除现症根治外,疫点小范围浸帐或滞留喷洒,预防服药措施、观察监测效果.结果1998、1999、2000年全市疟疾年发病率分别为0.30、0.58、0.15/10万;疫点未出现第二代病例,防治效果显著.结论开平市在基本消灭疟疾后期采用的流行病学监测措施,有效地控制疟疾的流行,较之于基本消灭疟疾前所采取的监测方法,投入少、防治效果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吴松润;陈伯尧;司徒荣阮;吉喆;梁先进;邝会添;陈缘超;谭绮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日本血吸虫尾蚴不同途径感染小鼠的比较

    本文对医学实验动物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时间和方法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用小白鼠建立日本血吸虫病的动物模型时,选用经腹壁皮肤感染的方法效果好,感染时间短,感染率、成活率高.

    作者:樊中丽;杜幼芹;望西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血吸虫基因组研究进展

    2000年3月30日至4月1日在美国Smith学院(Smith College,Northampton,Connecticut,USA.)召开了WHO/UNDP/World Bank血吸虫基因组网络会议.会议总结了上一年血吸虫基因组取得的进展,讨论并解决遇到的问题,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制定了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本文节译了其工作报告内容,供有关研究人员参考.

    作者:彭寨玉;吴忠道;余新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HGV NS5A区部分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目的构建含HGV NS5A区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方法采用PCR方法从重组了HGV 6672-7292区段基因的pUC19中扩增出HGV 6864-7277nt片段,定向克隆入pGEMEX1质粒,再经SacⅠ、HindⅢ酶切亚克隆入高效表达载体pRSETA.结果重组pRSET4经序列测定证实插入基因为目的基因,符合表达框架,经IPTG诱导,在BL21(DE3)菌株中表达连接6个组氨酸的HGV NS5A融合蛋白.Western blotting显示在Marker约25kDa处可见明显的蛋白带,与预期结果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HGV NS5A区基因表达载体,在BL21(DE3)中能有效表达.

    作者:马会慧;李刚;廖家杰;梁英杰;杨绍基;Berwyn Clarke;姚集鲁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比较基因的表达分析

    基因表达类型差异方面的研究是理解分化和发育机制的有发展前景的方法之一.另外,与疾病相关的靶分子的确认为合理的药物干涉开创了新途径.新的技术发展和改进在转录水平方面加速了对基因表达的分析.对目前所应用的方法的认识和理解是有效和成功基因筛查方法的关键之一.

    作者:包俊英;余新炳;吴忠道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华支睾吸虫病82例超声所见

    本文抽取了82例粪检肝吸虫卵阳性病例作为腹部肝胆道的超声显像研究对象,详细观察及分析了华支睾吸虫病的肝胆道的声像表现,华支睾吸虫病的超声特征表现为:大多数呈弥漫性的肝内胆小管扩张(三级、四级及更远端分支明显),肝管壁回声增粗、增强,仅少数(约9%)病例肝外胆总管中度或轻微扩张,部分病例在扩张的胆管内可见无声影,回声弱,可自发或随体位改变而漂游的回声灶.本文初步讨论了声像改变的机理,并与有关疾病鉴别诊断.

    作者:黄尉梅;温媛;郭生梅;林妍雯;黎宝玲;陈健雄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深圳市2000年疟疾疫情分析

    80年代初,深圳市出现了疟疾暴发流行,经过10多年的奋战,疟疾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2000年全市疟疾年发病率为3.16/10万,比1999年下降23.81%,连续4年发病率控制在10.00/万以下,连续6年没有出现暴发点,抗疟成效得到巩固.

    作者:郭星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细菌鞭毛标本制作方法的改进

    目的建立稳定、实用、效果良好的细菌鞭毛标本制作及染色方法.方法本实验将多次增菌复苏好的变形杆菌鞭毛充分舒展和菌体自由扩散后制做鞭毛标本.结果所制标本鞭毛丰富、伸展自然、清晰易找.结论该方法效果理想,实用性强,简单易行,对基层教学单位尤为实用.

    作者:周永芹;刘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建立快速、早期、敏感的诊断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的DNA检测方法,旨在了解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的HCMV的感染情况及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利用ELISA和巢式PCR方法对30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进行检测.结果检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30例,PCR和ELISA方法HCMV阳性分别为20例和18例;其阳性率分别为66.7%和60%.作为阴性对照的20名正常者同时进行HCMV的检测,其结果均为阴性.结论PCR具有早期、快速、简便的优点,适用于临床对HCMV的早期快速诊断和作为指导临床用药及愈后判断的主要手段.

    作者:周永安;余新炳;徐劲;马香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弓形虫ROP2基因的体外扩增及克隆

    目的构建弓形虫棒状体蛋白2(ROP2)基因重组质粒.方法根据ROP2基因已知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用PCR方法从弓形虫RH株基因组DNA中扩增编码ROP2的基因片段,插入pGEX-4T-1质粒,转化大肠杆菌TG1感受态细胞,经酶切及PCR鉴定,而后进行测序.结果ROP2基因体外扩增产物大小约1043 bp,重组质粒经酶切及PCR鉴定表明获得正确重组子,测序结果与已知序列基本吻合.结论在国内首次克隆了弓形虫ROP2基因,为下一步弓形虫诊断及疫苗研究打下了基础.

    作者:吴昆;陈晓光;李华;彭鸿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蚊媒体内登革病毒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登革病毒可经伊蚊传播,引起登革热/登革出血热.鉴于目前尚无有效措施降低其流行强度和地理扩散,对蚊媒进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蚊媒体内登革病毒检测方面的常规方法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作者:戎霞;黄炯烈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日本血吸虫雌雄成虫可溶性蛋白组分的双向电泳分析

    目的分析日本血吸虫雌雄成虫可溶性蛋白组分.方法双向电泳法.结果用双向电泳分析雌雄虫体多肽斑点分别有310个和290个,匹配的蛋白点为51个.日本血吸虫雌雄成虫可溶性蛋白中存在一些共同多肽斑点,但不同的多肽斑点较多.结论日本血吸虫雌雄成虫可溶性蛋白组分存在较大差异,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吴忠道;冯明钊;徐劲;孟玮;阮志燕;余新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深圳市13例耻阴虱感染报告

    深圳市自1993年发现2例耻阴虱后[1],近年该病时有发生.现将收集的13例耻阴虱综合报导如下.

    作者:张小岚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成体干细胞的可塑性及临床意义

    成体干细胞(adult stem cells,AS细胞)存在于人和哺乳动物的各种组织中,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已证实骨髓、神经、肌肉、脂肪等多种组织中的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以打破胚层界限,横向分化为无关组织的成熟细胞.成体干细胞及其衍生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移植治疗可能成为各种退行性疾病、肿瘤、免疫异常症等疾病治疗以及创伤修复、组织器官功能重建的理想措施.

    作者:潘兴华;段连宁;韩毅冰;郭坤元;陈系古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微小隐孢子虫子孢子表面蛋白基因诱导小鼠产生免疫应答的研究

    目的探讨微小隐孢子虫子孢子表面蛋白CP15重组质粒pCR3.1-15 DNA疫苗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效果.方法用重组的DNA疫苗于BALB/c小鼠后腿胫骨前肌注射免疫,于0、3、6 w共免疫3次,100μg/次.免疫后不同时间检测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指标.并用1×106卵囊进行攻击感染试验.结果pCR3.1-15可诱导机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对C.parvum卵囊攻击具有保护作用.结论微小隐孢子虫子孢子表面蛋白CP15重组质粒pCR3.1-15有可能作为侯选的隐孢子虫DNA疫苗,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何宏轩;张西臣;尹继刚;李建华;杨举;刘明远;宣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清城区疟疾防治效果分析

    为总结疟疾的防治效果,收集整理了1996~2000年和1992~1995年疟疾疫情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得出1996~2000年总发病率(1.30/万)明显低于1992~1995年总发病率(9.75/万)并逐年快速下降趋势,皆因长期认真落实根治现症病例和带虫者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的结果.

    作者:詹巧莉;陈朝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广东省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病学研究

    广东80年代开始,分期分批开展地方性氟中毒流行情况的全面调查.结果显示40个县有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病区村448个,病区总人口576467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1%.病区主要分布在粤东的汕头、梅州、揭阳、潮州、潮州市;轻病区273个,病区人口数448046人,中等病区139个,病区人口71055人,重病区36个,病区人口57366人.病区类型主要是饮水型,少数是污染型(磷肥厂、萤石矿、采石场废水污染饮水).

    作者:吴锦权;陈泽池;陈佩玑;赵纪先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