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疗效观察与研究

袁领;许存;刘品

关键词:切开复位内固定, 植骨, Pilon骨折
摘要:目的:分析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治疗Pilon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接收的50例Pilon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情况,对其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分析临床效果.结果:经为期12-36个月随访后,优秀者37例,良好者9例,尚可者3例,差者1例.优良率为92.00%.治疗后,伤口合并轻度感染患者共计6例,经换药后痊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Pilon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有利于患者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推广.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干预对提高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抑郁症患者施以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对患者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选择数字奇偶法对抑郁症患者分组;对照组:对抑郁症患者施以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抑郁症患者施以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躯体功能以及物质生活等加以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抑郁症患者躯体功能以及物质生活等同对照组抑郁症患者比较,改善优势极为显著(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施以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保证患者的躯体功能以及物质生活获得有效改善,从而显著优化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培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抗生素结合清热解毒利湿法治疗急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应用抗生素联合中药,以提高治疗急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急性盆腔炎病人1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观察组给抗生素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用抗生素治疗.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疗效显著提高(P<0.05).结论:使用抗生素联合中药治疗急性盆腔炎优于单用抗生素治疗.

    作者:王春华;唐建娇;李月;张胜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蒙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蒙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蒙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尿酸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蒙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可以降低血尿酸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阿如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析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7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方法,另选57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血小板反应指数、血小板聚集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冠心病不良反应少、患者症状改善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刘子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药饮片的煎煮及服用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饮片煎煮及服用方法的不同对疗效产生的不同影响.方法:认真研究古方以及现代医书上各种类型汤剂处方不同煎煮方式以及不同的服用方法.结果:不同类型的汤剂有其佳的煎煮方式,如时间控制、温度控制、水量控制、器具控制等,也有其佳的服用方式.结论:中药含有的成分众多,因此要控制好煎煮方式以及服用方式才能保证佳疗效.

    作者:景佳;赵永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士长管理干预在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和评价护士长管理干预在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于2014年3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266例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分别是134例与132例.A组给予护士长管理干预,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患纠纷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A组的护患纠纷发生率是3.73%,B组是12.88%,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护理满意度是97.76%,B组是89.39%,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入院患者实施护士长管理干预能够减少护患纠纷,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陆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减少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和坠床风险管理方法

    目的:探讨减少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和坠床风险的管理方法.方法:本次研究中在2015年2月~2016年12月对神经内科病房进行跌倒和坠床风险管理,参与本次研究的护理人员共计10名.随机抽取神经内科跌倒和坠床风险管理前与管理后的100名脑卒中患者,对比(1)管理前后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发生率与坠床发生率.(2)管理前与管理后患者morse跌倒风险评分.结果:(1)两组住院期间跌倒与坠床发生率比较有差异(P<0.05).(2)管理前与管理后患者morse跌倒风险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分析脑卒中患者跌倒和坠床的风险,给予恰当的干预方法,可以减少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和坠床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金灵芝;叶丹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内镜黏膜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异位胰腺3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患有上消化道异位胰腺的患者一共有36例,对36例患者采取内镜黏膜剥离术进行治疗,对其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临床手术时间平均为65min,平均标本体积为21.0mm×16.0mm,标本完整切除率为100%,并发症发热一共有3例,上消化道出血一共有2例,穿孔一共有1例.结论:上消化道异位胰腺采取内镜黏膜剥离术进行治疗,可以将病变组织给予完整切除,治疗效果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晓林;刘芝兰;马颖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系统护理干预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治疗效果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7年3月期间入住甘南州人民医院治疗的10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系统护理干预后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可以降低患儿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家属的满意度,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张静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南充市在校本科护生对社区护理的认知及就业意向调查

    目的:通过了解本科护生对社区护理的认知及就业调查,为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和社区护理就业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随机抽取300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在校本科护生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知相对浅薄,63.1%的人不愿意从事社区护理,主要原因为福利待遇低,36.9%的人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原因为工作自由度高.讨论护生对社区护理的认知不足,就业意向相对较低,应深化对社区护理的教育改革,使护生接受更加系统、完整的社区卫生服务知识,转变护生的就业观念,从而让护生能够自愿、积极地投入社区护理.

    作者:高月红;龚雪;赵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究不同煎药方法对中药药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煎药方法对中药药效产生的影响.方法:特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我院康复科收治骨伤患者7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给予中药汤剂进行治疗.按照医学分组中常用的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煎药方式进行煎药,观察组患者给予现代煎药机进行煎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药物煎煮情况.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3%,高于对照组的91.4%,但是,组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2)药物煎出率:传统煎药浸出物的浸出率为31.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54%,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3)药物煎煮情况:观察组患者在煎煮时间、药物加水量、药物成本等指标上均低于对照组,但在服药总次数上明显多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两种不同的煎药方法应用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在药物煎出率上,传统煎药方法的水溶性浸出物略高,因此,可将其作为药剂治疗指标的参考标准.而现代煎药机则可以有效的降低用水量,提高煎药的效率,因此,在高科技盛行的现代社会,应该在充分的利用现代科技的基础上,对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发现,并不断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法.

    作者:王琚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理告知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在健康体检当中,加强护理告知可以使得健康体检呈现出更好的效果,同时也能够让接受体检的人员和单位处于一个满意的状态当中.

    作者:杨骥;陈芳;谢文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马应龙痔疮膏外涂预防PICC置管后静脉炎的发生20例

    目的:探讨马应龙痔疮膏外涂预防PICC置管后静脉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20例PICC置管后的化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给予马应龙痔疮膏外涂治疗,观察分析这20例患者的静脉炎发生情况,评价马应龙痔疮膏对于PICC置管后静脉炎的预防效果.结果:通过应用马应龙痔疮膏进行外涂治疗,20例患者在PICC置管后30天内无1例患者发生静脉炎.结论:PICC置管后应用马应龙痔疮膏外涂能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减少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杨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盆腔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盆腔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盆腔炎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实验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健康知识得分、满意度评分以及复发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健康知识得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盆腔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取的较好的护理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以及健康知识知晓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喉罩通气全凭吸入七氟醚麻醉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喉罩通气全凭吸入七氟醚麻醉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54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七氟醚吸入;另54例为研究组给予喉罩通气全凭吸入七氟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喉罩拔出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置入喉罩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低于麻醉诱导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通气全凭吸入七氟醚麻醉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提高了麻醉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李秀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臂丛麻醉肌间沟法引起全脊髓麻醉1例临床教训与启示

    臂丛麻醉、颈丛麻醉和高位硬膜外麻醉危险、后果严重的并发症是发生全脊髓麻醉,本文对发生在作者工作中的一例臂丛麻醉肌间沟法发生全脊麻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总结教训,提高医患安全.

    作者:段雪雁;陈玉文;姬仁琼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治疗护理体会

    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发病率较高,为烧伤治疗工作中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常因各种原因发生呼吸道梗阻,需行气管切开治疗,并且气管切开后患者的护理尤为重要,若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气道并发症、诱发肺部感染及烧伤脓毒症而加重病情,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应加强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2007年~2016年我科共为122例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实行了气管切开术,我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加强了呼吸道的护理,有效减少了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燕芳;吴永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对宫颈糜烂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宫颈糜烂作为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症,会导致出现白带增多、血性白带、性交后出血等诸多不适,且极易复发,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正常生活、工作.为此,对宫颈糜烂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对促进其尽快康复有着积极的影响意义.

    作者:覃利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诊急救护理观察

    目的:探究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诊急救护理观察.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急诊接诊的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迅速清除毒物、紧急复苏、解毒药治疗,后观察分析患者的急救疗效以及死亡率.结果:156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中,急诊急救后临床疗效达到92.3%(144/156);因抢救无效死亡6例,死亡率为3.8%(6/156).结论:在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过程中,应用迅速清除毒物,紧急复苏,解毒药物的方法,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开展.

    作者:殷婧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冠心病采用丹红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采用丹红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选择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丹参注射液,观察组运用丹红注射液,分析不同药物使用后的治疗疗效、住院时长、不良反应率情况差异.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77.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不良反应率上,观察组为5%,对照组为7.5%,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时长上,观察组(10.4±1.2)d显著短于对照组(16.1±2.5)d,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采用丹红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均可以达到一定治疗效果,但是丹红注射液治疗有效率更高,恢复更迅速,治疗不良反应不会增多,治疗效果与安全均更有保证.

    作者:杨晓丹;姚小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