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华;唐建娇;李月;张胜强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52例为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另52例为研究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的镇痛效果优良率、肌松满意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麻醉起效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1min、胎儿娩出时心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保证了麻醉效果,改善了母婴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王成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管理对糖尿病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确定调查对象后进行面对面访谈和集中现场调查,分析健康管理对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干预的效果.结果:2015年本地区居民饮酒暴露率、超重(肥胖)率较2013年显著下降,而主动参加体检率、血糖知晓率较2013年显著提高(P<0.05),而静态生活方式暴露率较2013年升高,体检指标的体重、腰围较2013年明显下降(P<0.05),空腹血糖、75 g葡萄糖2 h血糖、血脂和血压等指标与2013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加强综合管理能增加患者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周永鸿;李皎皎;姚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采用丹红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选择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丹参注射液,观察组运用丹红注射液,分析不同药物使用后的治疗疗效、住院时长、不良反应率情况差异.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77.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不良反应率上,观察组为5%,对照组为7.5%,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时长上,观察组(10.4±1.2)d显著短于对照组(16.1±2.5)d,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采用丹红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均可以达到一定治疗效果,但是丹红注射液治疗有效率更高,恢复更迅速,治疗不良反应不会增多,治疗效果与安全均更有保证.
作者:杨晓丹;姚小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适合不同的年龄段的疼痛评估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后的效果.方法:将90例痔疮术后患者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采用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对俩组患者术后自诉疼痛打分,分别根据分值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俩组患者疼痛降低率.结果:观察患者自诉对疼痛感受,评出分值后及时给予干预措施能有效缓解疼痛.结论:NRS评分能有效判断患者疼痛状态,给予有效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简便,易行,经济,值得推广.
作者:张梦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特征与临床治疗效果,旨在为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患儿的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本次选取的研究以象为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接受诊治的缺铁性贫血患儿,缺铁性贫血患儿共有75例,对这75例缺铁性贫血患儿在我院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些资料加以统计整理,对小儿缺铁性贫血患儿的发病特征与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记录缺铁性贫血患儿在治疗期间的数据.结果:本次所选的75例研究对象当中,其中有60例患者被治愈,治愈率达80.00%,有15例患者经治疗为好转,好转率达20.00%,治疗有效率为100%.对不不同年龄段的患儿进行分析,小儿贫血的概率与年龄的增加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随着年龄得不断增加其发病率也越来越低,男女患儿儿在发病率上没有明显的差异,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其实治愈缺铁性贫血患儿并不困难,其中更为重要的是做好预防措施,孕妇在怀孕时期一定按时补充一一定的铁元素,对于4个月的婴幼儿来说,在日常所食用的食物当中应适当添加含铁元素又易于吸收的食品,比如常见的鸡蛋黄、肝脏、蔬果以及动物的肝脏等食物,采用上述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临床上应用此方式,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李文燕;杨帆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麝香酮是一种重要的香料,应用很广泛但来源稀缺,需要大量通过人工合成.目的:综述近几年来麝香酮的合成方法.方法:通过网络利用CA、ACS等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并对其合成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对其进行综述,列举一些麝香酮的合成路线.结论:从闭环法、扩环法和插入甲基法进行探讨,这将为其研究进展提供帮助.
作者:蔡元元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讨论和观察婴幼儿卡介苗接种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于2016年7月1日到2016年9月1日之前入院接种卡介疫苗的婴幼儿共79例,记录和观察针对这79例的婴幼儿在卡介苗接种前后的护理及其效果.结果:优质护理对于婴幼儿卡介苗接种成功而言是具有正向的作用的.结论:针对婴幼儿开展卡介疫苗接种应该施以正确的护理.
作者:齐文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早期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诊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教育、休息、睡眠等护理干预措施,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经综合护理干预后,康复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康复时间为(12.3±2.5)天,低于对照组(16.3±3.3)天,干预组康复总时间为(11±1)天,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3±2.6)天.护理时间和康复时间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缩短早期脑出血患者康复时间,使患者及其家属对医务人员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朱娣;赵军亮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对于社区人群来说,很多小区都会组建健康体检护理小组,使得社区人群在进行健康体检的过程中得到专业的指导和护理.笔者主要对本社区2013年参加健康体检的人员进行进行研究,体检人数总计15492人,都参加了相同的体检项目,并且护理方式也是相同的.
作者:罗海燕;潘莉莉;崔昵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外阴瘙痒症应用聚焦超声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外阴瘙痒症患者144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72例,A组应用聚焦超声联合康复新液治疗,B组采用地奈德乳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随访3个月、6个月时的复发率.结果:A组患者痊愈38.9%,显效29.2%,有效26.3%,无效5.6%,总有效率94.4%;B组患者痊愈31.9%,显效26.3%,有效25.0%,无效16.7%,总有效率83.3%;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6个月时的复发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阴瘙痒症应用聚焦超声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减少愈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卢华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差异.结果:在治疗后1周至4周时间内的总胆红素值上,观察组各项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与凝血酶原时间等肝功能指数上,观察组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白球比等肝功能指数上,观察组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药物性肝损害可以有效的改善肝功能相关指数,治疗效果显著,临床适用性强.
作者:鲁军;胡晓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患有偏头痛的病人一共有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对病人采取中医内科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病人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偏头痛采取中医内科治疗,可以使病人的相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有效促进患者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兴全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蒙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蒙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尿酸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蒙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可以降低血尿酸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阿如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医患关系的严峻趋势在我国愈演愈烈,妥善处理医院投诉纠纷,减少医患之间的矛盾,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为医院的整体运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但在接收患者的投诉意见时也要合理的保护医务人员的权利,依据事实责任处理,完善医院投诉管理部门制度,就如何规范化、效率化、专业化的处理投诉意见提供建议[1].
作者:王丽娟;王金香;孙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对妇产科患者在围手术期使用护理干预的效果,以及护理对患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情况.方法:选取在本单位(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患者100例(2016年10月17日到2017年3月17日期间),将其依据动态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各50例,对比2组妇产科患者发生的感染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妇产科患者发生感染的总概率仅有4.00%,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较高(91.26±3.48)分,各项数据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的数据,P<0.05.结论:在临床妇产科患者的围手术期,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控制患者发生感染的情况,提高临床的满意指数.
作者:金焱;钟兆玮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肿瘤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6-12月于济南军区总医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110例肿瘤患者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实施疼痛护理管理方案,比较两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与病人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实行疼痛护理管理后疼痛程度、焦虑评分与满意程度与对照组对比发现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肿瘤科病房中开展疼痛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强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整体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斐;王洪娜;刘晓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在妇产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实施层级管理后各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行层级管理后会阴三度裂伤为零,切口感染率、一般差错率下降,护患关系改善.结论:层级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吴平秀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小板输注治疗血液病患者的效果分析.方法:对80例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急性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效果较好,与脾功能亢进、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小板输注治疗血液病效果较好,但是根据病种输注效果也有明显差异.
作者:刘世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气管切开患者使用压电式雾化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2015年4月我院ICU病房70例气管切开患者,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基础治疗及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湿化方法进行气管湿化,观察组患者则使用压电式雾化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痰液粘稠、痰液结痂、刺激性咳嗽、呼吸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吸痰频率、带管时间.结果:观察组痰液粘稠、痰液结痂、刺激性咳嗽、呼吸道出血分别出现2例(5.7%)、2例(5.7%)、7例(20.0%)、4例(11.4%);对照组痰液粘稠、痰液结痂、刺激性咳嗽、呼吸道出血分别出现14例(5.7%)、18例(5.7%)、30例(20.0%)、12例(11.4%);观察组较对照组,上述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吸痰频率分别为(18.24?2.51)次/d和(25.32?8.43)次/d,前者吸痰频率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带管时间分别为(18.2?4.3)d和(28.4?12.1)d,前者带管时间明显少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切开患者使用压电式雾化器,可促进患者排痰,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且明显减少气管切开时间,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宿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高原地区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分析,探讨该疾病的功能呢个异常类型及治疗经验,寻找对该类病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临床诊治率.方法:对近3年收治的300名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进行临床特点跟进、预后跟踪、实验室检查及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甲亢患者的FT3指数范围为3.2~6.1 nmol/L,同时T4为120~247 nmol/L,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偏低为0.01~0.2 mIU/L;甲减患者的T3指数范围为0.05~2.5 nmol/L.T4为18~56 nmol/L,TSH偏高为4.9~90 mIU/L;对于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而言,临床上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会相应的加重,说明甲状腺与胰岛在病理上有巨大的相互作用,甲状腺功能的异常通常与糖尿病的发生协同发生.
作者:赵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