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鸿;李皎皎;姚萍
目的 观察和分析泌乳素腺瘤患者细胞与体液免疫的检验结果.方法 从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泌乳素腺瘤患者中选取5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这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40例健康人群设为对照组,对两组对象的外周血CD4+T、CD8+T淋巴细胞、CD3-CD16+CD56+NK细胞进行检测,并检测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C3、C4的含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CD8+T淋巴细胞水平有所升高,但是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并不大,P>0.05;观察组患者外周血CD4+T/CD8+T淋巴细胞比值与正常对照组的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CD3-CD16+CD56+NK细胞有所下降,但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不大,P<0.05.从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C3、C4含量来看,观察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经过与对照组正常人群的细胞核体液检验对比发现,泌乳素腺瘤患者的CD4+T/CD8+T淋巴细胞比值显著下降,表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异常的主要表现是辅助T细胞的减少,而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C3、C4含量无明显变化.
作者:李宗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2例.常规组行基础护理,护理组行健康教育指导,观察并比较两组健康常识认知率、护理满意度以及平均治疗时间.结果:护理组护理满意度39例(92.86%)显著高于常规组31例(73.81%),护理组健康常识认知率36例(85.71%)显著高于常规组28例(66.67%),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患者行健康教育指导,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认知率,同时,还能够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
作者:袁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随着社会快速文明进步和医疗环境的巨大变化,医院应充分重视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建设工作.通过常抓不懈,能够增强医护人员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职业责任感,从而在医院服务中才能真正做到让患者、社会和政府满意.
作者:嘎吉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对妇产科患者在围手术期使用护理干预的效果,以及护理对患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情况.方法:选取在本单位(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患者100例(2016年10月17日到2017年3月17日期间),将其依据动态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各50例,对比2组妇产科患者发生的感染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妇产科患者发生感染的总概率仅有4.00%,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较高(91.26±3.48)分,各项数据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的数据,P<0.05.结论:在临床妇产科患者的围手术期,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控制患者发生感染的情况,提高临床的满意指数.
作者:金焱;钟兆玮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将我院不合格的急诊药房处方进行统计,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研究,为急诊药房的不合理用药寻找预防措施,改善急诊药房的用药管理有很大的帮助,并且以此作为临床医学界的参考依据,尽量避免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出现.方法:对我院在2016年期间急诊药房的用药处方进行随机抽取,将处方中出现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我院不合理用药处方有剂量错误、给药次数问题、溶媒选择问题、重复用药问题、配伍禁忌问题以及超适应症用药问题这六个方面.结论:我院急诊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问题过多,因此,需要加强对急诊药师用药管理制度,对药师进行培训以加强其专业素养,促进急诊药房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李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患有偏头痛的病人一共有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对病人采取中医内科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病人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偏头痛采取中医内科治疗,可以使病人的相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有效促进患者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兴全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在妇产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实施层级管理后各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行层级管理后会阴三度裂伤为零,切口感染率、一般差错率下降,护患关系改善.结论:层级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吴平秀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治疗Pilon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接收的50例Pilon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情况,对其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分析临床效果.结果:经为期12-36个月随访后,优秀者37例,良好者9例,尚可者3例,差者1例.优良率为92.00%.治疗后,伤口合并轻度感染患者共计6例,经换药后痊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Pilon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有利于患者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袁领;许存;刘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患有上消化道异位胰腺的患者一共有36例,对36例患者采取内镜黏膜剥离术进行治疗,对其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临床手术时间平均为65min,平均标本体积为21.0mm×16.0mm,标本完整切除率为100%,并发症发热一共有3例,上消化道出血一共有2例,穿孔一共有1例.结论:上消化道异位胰腺采取内镜黏膜剥离术进行治疗,可以将病变组织给予完整切除,治疗效果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晓林;刘芝兰;马颖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减少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和坠床风险的管理方法.方法:本次研究中在2015年2月~2016年12月对神经内科病房进行跌倒和坠床风险管理,参与本次研究的护理人员共计10名.随机抽取神经内科跌倒和坠床风险管理前与管理后的100名脑卒中患者,对比(1)管理前后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发生率与坠床发生率.(2)管理前与管理后患者morse跌倒风险评分.结果:(1)两组住院期间跌倒与坠床发生率比较有差异(P<0.05).(2)管理前与管理后患者morse跌倒风险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分析脑卒中患者跌倒和坠床的风险,给予恰当的干预方法,可以减少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和坠床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金灵芝;叶丹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饮食自我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病人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11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实验分析,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给予饮食自我护理干预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各56例患者,观察两种护理效果对改善患者后期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从空腹血糖值进行比较,干预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从生活质量量表进行比较,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PF、RP、RE评分均优于对照组,t检验组间,(P<0.05).结论:为了有效控制血糖,延缓病情发展,提高后期生存质量,建议临床将饮食自我干预方案应用到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
作者:梁雪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门诊药房实施合理用药咨询与有效沟通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8月的500例门诊药房开药患者,并根据时间的开药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予以合理用药咨询与有效沟通,并对两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用药依从性与药学服务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与药学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合理用药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诊药房实施合理用药咨询与有效沟通,可降低不合理用药比例,提高药学服务满意度与用药依从性.
作者:李小凤;李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鲍曼不动杆菌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与感染治疗对策.方法:选用含舒巴坦复合制剂、碳青霉烯类、多薪菌素E或联合使用抗生素等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用药时严密观察药物的疗效,同时,参考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调整用药方案.结果:部分抗生素如替加环素等显示一定的体外抗鲍曼不动杆菌活性,临床效果需要深入研究.结论:采用各方面风险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控制医院性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防止和减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耐药性发生和传播的重要对策.
作者:黄秀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7年3月期间入住甘南州人民医院治疗的10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系统护理干预后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可以降低患儿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家属的满意度,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张静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应用远外侧入路显微神经外科治疗颅颈交界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以医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接收的颅颈交界区肿瘤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32例患者中,肿瘤全部切除28例,肿瘤大部分切除3例,肿瘤小部分切除1例.术后,寰枕关节不稳现象均未出现.随访发现,32例患者均未复发.结论:治疗颅颈交界区肿瘤时,应用远外侧入路显微神经外科治疗效果良好,患者预后比较好,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制定能够有效管理不安全因素的相关措施,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方法:按照相关资料总结并分类探讨各个方面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需要加强护理人员在安全、规章制度、职业道德等相关方面的意识,通过专业的上岗培训来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的素质,并且要完善改进护理监察管理制度,消除盲点区域,培养良好的医患关系.结果:通过对护理人员、管理制度等方面管理对策的有效处理,可以一定程度上消除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增强患者对于医院的信任感,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使不安全因素可能带来的隐患得到缓解.结论:将护理不安全因素可能造成的结果和患者对医院的不信任感都降低到小的水平内,加强护理人员还有管理人员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隐患的关注,使得护理变得更加安全.
作者:马琳文;胥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老年痴呆症病人家属存在的各心理症状的程度,并研究其相关因素,为临床心理干预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100例老年痴呆症病人的家属,按照相关症状量表对其开展问卷调查,搜集家属的一般资料,判断家属的存在的各心理症状的程度,并研究其相关因素.结果:家属的症状中焦虑、抑郁、躯体化、敌对、强迫症状以及偏执六项的分值比常模指标数值明显增加(P<0.05),夫妻的症状中焦虑与抑郁的分值比儿女的明显增加(P<0.05),女性的症状中抑郁以及躯体化的分值比男性的明显增加(P<0.05),教育等级低于高中的症状中焦虑与人际关系的分值比大专及以上的明显增加(P<0.05).结论:在临床中老年痴呆症病人的家属大多数会出现心理症状,且心理症状的程度与家属的家庭角色、性别以及教育等级存在一定的关系.
作者:金贤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肿瘤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6-12月于济南军区总医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110例肿瘤患者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实施疼痛护理管理方案,比较两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与病人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实行疼痛护理管理后疼痛程度、焦虑评分与满意程度与对照组对比发现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肿瘤科病房中开展疼痛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强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整体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斐;王洪娜;刘晓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宁夏固原市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示范研究4个西医技术项目的推广绩效.方法:从适宜技术推广能力、推广效率和推广效果3个方面入手,通过专家咨询法,结合现场调查,终确定医疗质量、医疗工作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12项指标评价推广绩效.结果:参与推广的技术人员中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占81.3%,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67.0%;接受培训的634名卫生技术人员中88,4%熟练掌握了培训内容;推广适宜技术730例,人均推广1.15例.结论:固原市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绩效显著,不但推广能力强,而且推广效率高.
作者:张丽;杨晓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本文就健康体检中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近一年在我院接受体检的94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7例.对实验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不同不理模式下的血糖达标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健康知识掌握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糖达标率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健康知识掌握度对比参照组更高,P<0.05.结论:在体检中心为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对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均有积极作用,还可使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更加了解,值得推广.
作者:王春蓉;李妍;赵春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