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固原市新医改农村急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的效果评价

张丽;杨晓丽

关键词:卫生, 适宜技术, 推广, 绩效
摘要:目的:了解宁夏固原市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示范研究4个西医技术项目的推广绩效.方法:从适宜技术推广能力、推广效率和推广效果3个方面入手,通过专家咨询法,结合现场调查,终确定医疗质量、医疗工作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12项指标评价推广绩效.结果:参与推广的技术人员中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占81.3%,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67.0%;接受培训的634名卫生技术人员中88,4%熟练掌握了培训内容;推广适宜技术730例,人均推广1.15例.结论:固原市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绩效显著,不但推广能力强,而且推广效率高.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鲍曼不动杆菌抗生素多重耐药性:耐药机制与感染治疗对策

    目的:研究鲍曼不动杆菌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与感染治疗对策.方法:选用含舒巴坦复合制剂、碳青霉烯类、多薪菌素E或联合使用抗生素等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用药时严密观察药物的疗效,同时,参考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调整用药方案.结果:部分抗生素如替加环素等显示一定的体外抗鲍曼不动杆菌活性,临床效果需要深入研究.结论:采用各方面风险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控制医院性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防止和减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耐药性发生和传播的重要对策.

    作者:黄秀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麝香酮的合成研究

    麝香酮是一种重要的香料,应用很广泛但来源稀缺,需要大量通过人工合成.目的:综述近几年来麝香酮的合成方法.方法:通过网络利用CA、ACS等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并对其合成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对其进行综述,列举一些麝香酮的合成路线.结论:从闭环法、扩环法和插入甲基法进行探讨,这将为其研究进展提供帮助.

    作者:蔡元元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心绞痛临床药物治疗与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心绞痛的临床药物治疗的方法以及使用方法后治疗的效果进行探索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的一百例心绞痛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并且将者一百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五十人,其中一组为常规组a组,另一组为药物治疗组b组.常规组a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性的正常护理进行治疗,而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方法下在进行药物治疗的方式,将两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b组所进行的药物治疗的方法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常规组的治疗效果.结论:心绞痛患者在临床中表明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的治疗效果比较好,所以在医学发展中,药物治疗的方式在进行对心绞痛患者治疗过程中要加大使用.

    作者:王亮;张冬梅;袁亮;张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腹式深呼吸和人性化护理对减轻分娩疼痛的效果观察

    分娩过程中产生的巨大疼痛,对产妇是极大困扰,如何减轻产妇的疼痛感,确保产妇和婴儿的平安,一直以来都是产房关注的焦点问题.专业助产士对产妇进行正规的腹式深呼吸指导和人性化护理,对于缓解产妇分娩疼痛有明显的效果,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各个医院所重视,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实践,所以本文选择以腹式深呼吸和人性化护理对减轻分娩疼痛的效果观察为题,以期为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王思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治疗护理体会

    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发病率较高,为烧伤治疗工作中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常因各种原因发生呼吸道梗阻,需行气管切开治疗,并且气管切开后患者的护理尤为重要,若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气道并发症、诱发肺部感染及烧伤脓毒症而加重病情,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应加强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2007年~2016年我科共为122例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实行了气管切开术,我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加强了呼吸道的护理,有效减少了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燕芳;吴永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艾灸盒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行艾灸盒+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4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23例.单一组接受妇科千金胶囊治疗,联合组行艾灸盒+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总体有效率22例(95.65%)显著高于单一组16例(69.57%),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行艾灸盒+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联合治疗,能够获取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丁芬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不同年龄段在NRS评估中肛肠科术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适合不同的年龄段的疼痛评估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后的效果.方法:将90例痔疮术后患者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采用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对俩组患者术后自诉疼痛打分,分别根据分值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俩组患者疼痛降低率.结果:观察患者自诉对疼痛感受,评出分值后及时给予干预措施能有效缓解疼痛.结论:NRS评分能有效判断患者疼痛状态,给予有效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简便,易行,经济,值得推广.

    作者:张梦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气管切开患者使用压电式雾化器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气管切开患者使用压电式雾化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2015年4月我院ICU病房70例气管切开患者,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基础治疗及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湿化方法进行气管湿化,观察组患者则使用压电式雾化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痰液粘稠、痰液结痂、刺激性咳嗽、呼吸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吸痰频率、带管时间.结果:观察组痰液粘稠、痰液结痂、刺激性咳嗽、呼吸道出血分别出现2例(5.7%)、2例(5.7%)、7例(20.0%)、4例(11.4%);对照组痰液粘稠、痰液结痂、刺激性咳嗽、呼吸道出血分别出现14例(5.7%)、18例(5.7%)、30例(20.0%)、12例(11.4%);观察组较对照组,上述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吸痰频率分别为(18.24?2.51)次/d和(25.32?8.43)次/d,前者吸痰频率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带管时间分别为(18.2?4.3)d和(28.4?12.1)d,前者带管时间明显少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切开患者使用压电式雾化器,可促进患者排痰,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且明显减少气管切开时间,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宿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三黄系列中药制剂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三黄系列中药制剂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压疮患者5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采取碘伏治疗,观察组则采取三黄系列中药制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76.0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0.00%,对照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0.00%,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浸泡液及三黄粉经济有效,方便价廉,临床上将三黄浸泡液及三黄粉用于压疮治疗效果好,经济实用.二者联合使用,辩证施治,对促进各期压疮的愈合发挥了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苏萌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人性化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人性化整体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差异.结果:在手术不良问题发生率上,观察组为7.5%,对照组为3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7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减少手术不良问题,提升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作者:马梅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77例急腹症患者临床诊断与治疗

    目的:进一步探究外科急腹症的优诊断和治疗方式.方法: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之间参与的77例外科急腹症患者的鉴别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7例外科急腹症通过诊断鉴别后,采取保守治疗47例,手术治疗30例,部分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后进行手术治疗,终痊愈75例,死亡2例.结论:利用各种辅助检查设施,全面分析急腹症的特征,再使用科学合理的检测方式对急腹症进行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宝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减少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和坠床风险管理方法

    目的:探讨减少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和坠床风险的管理方法.方法:本次研究中在2015年2月~2016年12月对神经内科病房进行跌倒和坠床风险管理,参与本次研究的护理人员共计10名.随机抽取神经内科跌倒和坠床风险管理前与管理后的100名脑卒中患者,对比(1)管理前后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发生率与坠床发生率.(2)管理前与管理后患者morse跌倒风险评分.结果:(1)两组住院期间跌倒与坠床发生率比较有差异(P<0.05).(2)管理前与管理后患者morse跌倒风险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分析脑卒中患者跌倒和坠床的风险,给予恰当的干预方法,可以减少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和坠床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金灵芝;叶丹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诊急救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诊急救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取2014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20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研究,为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急诊急救,并在患者急诊急救中实施护理干预,统计分析患者的急诊急救效果.结果:20例患者实施急诊急救及护理干预后抢救成功率为100.0%.并发症发生率为5.0%,平均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7.4±1.5)分.结论: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诊急救中实施护理干预效果优良.

    作者:秦惠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固原市新医改农村急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的效果评价

    目的:了解宁夏固原市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示范研究4个西医技术项目的推广绩效.方法:从适宜技术推广能力、推广效率和推广效果3个方面入手,通过专家咨询法,结合现场调查,终确定医疗质量、医疗工作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12项指标评价推广绩效.结果:参与推广的技术人员中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占81.3%,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67.0%;接受培训的634名卫生技术人员中88,4%熟练掌握了培训内容;推广适宜技术730例,人均推广1.15例.结论:固原市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绩效显著,不但推广能力强,而且推广效率高.

    作者:张丽;杨晓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1例移植动静脉内瘘血栓16月球囊取栓术后护理

    对1例移植血管内瘘血栓16月球囊取栓术后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移植血管生物相容性好,长期通畅率高,血流量大,能反复穿刺,使用时间长等诸多优点,但移植血管内瘘相对于自体内瘘,其管壁纤维受损害不宜修复,因此应正确掌握移植血管内瘘的穿刺方法,预防感染和血栓形成,加强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娟;陈松;张庆华;王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理告知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在健康体检当中,加强护理告知可以使得健康体检呈现出更好的效果,同时也能够让接受体检的人员和单位处于一个满意的状态当中.

    作者:杨骥;陈芳;谢文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早期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诊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教育、休息、睡眠等护理干预措施,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经综合护理干预后,康复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康复时间为(12.3±2.5)天,低于对照组(16.3±3.3)天,干预组康复总时间为(11±1)天,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3±2.6)天.护理时间和康复时间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缩短早期脑出血患者康复时间,使患者及其家属对医务人员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朱娣;赵军亮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心肌酶谱在急诊检验项目中的重要性探究

    目的:对心肌酶谱在急诊检验项目中的重要性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1月到2017年3月收治的146例急诊患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急性脑外伤患者74例,分为急性脑外伤组,对两组患者的同工酶、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水平以及血清α-羟丁酸脱氢酶进行检测,并检测两组患者的肌酸激酶升高情况以及敏感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的同工酶、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水平以及血清α-羟丁酸脱氢酶等指标具有明显差异,P<0.05.急性脑外伤组中一共有74例患者的肌酸激酶水平升高,敏感度为100%;急性心肌梗死组中一共有68例患者的肌酸激酶水平升高,敏感度为94.44%,两组总计有142例患者的肌酸激酶水平升高,敏感度为97.26%.结论:将心肌酶谱应用在急诊检验项目中具有非常显著的价值,用在急性脑外伤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中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对于较准确评估急诊患者的病情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董洪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析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7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方法,另选57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血小板反应指数、血小板聚集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冠心病不良反应少、患者症状改善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刘子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婴幼儿卡介苗接种后的护理效果观察分析

    目的:讨论和观察婴幼儿卡介苗接种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于2016年7月1日到2016年9月1日之前入院接种卡介疫苗的婴幼儿共79例,记录和观察针对这79例的婴幼儿在卡介苗接种前后的护理及其效果.结果:优质护理对于婴幼儿卡介苗接种成功而言是具有正向的作用的.结论:针对婴幼儿开展卡介疫苗接种应该施以正确的护理.

    作者:齐文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