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新形势下高职医专学生特点及其管理对策研究

史会萍;黄晓云;刘志明

关键词:高职医专学生, 管理对策, 心理特点
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研究新形势下高职医专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高职医专学生的心理特点,然后提出相关建议.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的研究

    目的: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制定能够有效管理不安全因素的相关措施,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方法:按照相关资料总结并分类探讨各个方面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需要加强护理人员在安全、规章制度、职业道德等相关方面的意识,通过专业的上岗培训来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的素质,并且要完善改进护理监察管理制度,消除盲点区域,培养良好的医患关系.结果:通过对护理人员、管理制度等方面管理对策的有效处理,可以一定程度上消除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增强患者对于医院的信任感,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使不安全因素可能带来的隐患得到缓解.结论:将护理不安全因素可能造成的结果和患者对医院的不信任感都降低到小的水平内,加强护理人员还有管理人员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隐患的关注,使得护理变得更加安全.

    作者:马琳文;胥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应用远外侧入路显微神经外科治疗颅颈交界区肿瘤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应用远外侧入路显微神经外科治疗颅颈交界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以医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接收的颅颈交界区肿瘤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32例患者中,肿瘤全部切除28例,肿瘤大部分切除3例,肿瘤小部分切除1例.术后,寰枕关节不稳现象均未出现.随访发现,32例患者均未复发.结论:治疗颅颈交界区肿瘤时,应用远外侧入路显微神经外科治疗效果良好,患者预后比较好,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临床预防护理

    目的:探讨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临床预防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分娩产妇,依据不同护理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分娩方式护理,观察组采用产房助产士的全程陪护管理,分析两组护理后的产妇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与分娩方式情况.结果:在自然分娩率上,观察组为62.5%,对照组为3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程时间与产后出血量上,观察组各项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减少出血量,缩减产程时间,提升自然分娩率.

    作者:景列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抗生素结合清热解毒利湿法治疗急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应用抗生素联合中药,以提高治疗急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急性盆腔炎病人1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观察组给抗生素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用抗生素治疗.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疗效显著提高(P<0.05).结论:使用抗生素联合中药治疗急性盆腔炎优于单用抗生素治疗.

    作者:王春华;唐建娇;李月;张胜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在血液透析中强化风险管理意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血液透析病患共100例,随机分组后对比不同护理模式下风险发生率以及患者对透析操作依从性差异.结果对照组风险发生率为30%,依从率为76%;观察组则分别为10%与96%.结论: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降低血液透析过程中的各项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提升患者配合程度.

    作者:蹇晓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恢复期脑梗塞患者,依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康复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恢复效果与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在护理前后NIHSS评分与Barthel评分,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护理满意率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82.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护理可以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减少生理功能障碍,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赵微;孙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麝香酮的合成研究

    麝香酮是一种重要的香料,应用很广泛但来源稀缺,需要大量通过人工合成.目的:综述近几年来麝香酮的合成方法.方法:通过网络利用CA、ACS等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并对其合成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对其进行综述,列举一些麝香酮的合成路线.结论:从闭环法、扩环法和插入甲基法进行探讨,这将为其研究进展提供帮助.

    作者:蔡元元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评价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住院医师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价,为进一步提高住院医师的培训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2016年我院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成绩和考核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同时相应地提出几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建议.结果:通过对规范化培训考核评价,结果表明2016、2015、2014年各项考核项目均比2011、2012、2013年有较大提升.结论:考核评价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考核评价的分析,可以判断和保证其培训成效,为检验考核成效及改进培训质量提供依据.

    作者:黄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聚焦超声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外阴瘙痒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外阴瘙痒症应用聚焦超声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外阴瘙痒症患者144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72例,A组应用聚焦超声联合康复新液治疗,B组采用地奈德乳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随访3个月、6个月时的复发率.结果:A组患者痊愈38.9%,显效29.2%,有效26.3%,无效5.6%,总有效率94.4%;B组患者痊愈31.9%,显效26.3%,有效25.0%,无效16.7%,总有效率83.3%;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6个月时的复发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阴瘙痒症应用聚焦超声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减少愈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卢华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0例患者,依据不同护理管理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分析两组患者护理管理后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情况差异.结果:患者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4.5%,对照组为77.5%,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人员工作满意率上,观察组为92%,对照组为76%,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运用可以有效的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感受,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买紫英;安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药饮片的煎煮及服用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饮片煎煮及服用方法的不同对疗效产生的不同影响.方法:认真研究古方以及现代医书上各种类型汤剂处方不同煎煮方式以及不同的服用方法.结果:不同类型的汤剂有其佳的煎煮方式,如时间控制、温度控制、水量控制、器具控制等,也有其佳的服用方式.结论:中药含有的成分众多,因此要控制好煎煮方式以及服用方式才能保证佳疗效.

    作者:景佳;赵永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垂直进针法在成人肘正中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垂直进针法在成人肘正中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1月需要进行肘正中静脉采血的患者66例,将他们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一次性负压采血的方法,研究组采用垂直进针法进行静脉采血,比较两种采血方式的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患者在接受采血时疼痛程度较轻.结论:采用垂直进针法在成人肘正中静脉采血能减轻患者的采血过程的痛苦程度.

    作者:邱瑾;赵淑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氢气,一种特殊的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气体

    以往,人们认为,氢气是一种易燃气体,它无色,无味,用于物理,化学,工业等领域.现在随着人们对氢气的研究深入,逐渐发现氢气具有很多生物学效应,包括特定的清除羟基自由基活性,清除活性过氧亚硝基,改变基因的表达,信号转导活动等[1-4].现已报道氢气通过它的这些生物学效应,对很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是有效的,其中包括人体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多个系统的疾病.尤为重要的是,目前尚无报道指出使用氢气疗法的过程中曾出现任何毒副作用.因此,氢分子医学很有希望成为一种新兴的全科医学治疗方法.这篇综述总结了近五年的氢分子医学研究的新进展,重点阐述了它治疗确切有效的五种疾病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杨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2例.常规组行基础护理,护理组行健康教育指导,观察并比较两组健康常识认知率、护理满意度以及平均治疗时间.结果:护理组护理满意度39例(92.86%)显著高于常规组31例(73.81%),护理组健康常识认知率36例(85.71%)显著高于常规组28例(66.67%),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患者行健康教育指导,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认知率,同时,还能够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

    作者:袁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60例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对于提高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院儿科2014年10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静脉留置针)和对照组(常规穿刺)各60例,比较两组的儿科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首次穿刺成功率(91.67%>80%)以及患儿家长对于儿科护理的满意率(93.33%>76.67%),而并发症发生率(1.67%<8.33%)相对更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当中应用静脉留置针,能够减轻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患儿的健康成长发育给予保障.

    作者:邱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气管切开患者使用压电式雾化器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气管切开患者使用压电式雾化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2015年4月我院ICU病房70例气管切开患者,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基础治疗及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湿化方法进行气管湿化,观察组患者则使用压电式雾化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痰液粘稠、痰液结痂、刺激性咳嗽、呼吸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吸痰频率、带管时间.结果:观察组痰液粘稠、痰液结痂、刺激性咳嗽、呼吸道出血分别出现2例(5.7%)、2例(5.7%)、7例(20.0%)、4例(11.4%);对照组痰液粘稠、痰液结痂、刺激性咳嗽、呼吸道出血分别出现14例(5.7%)、18例(5.7%)、30例(20.0%)、12例(11.4%);观察组较对照组,上述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吸痰频率分别为(18.24?2.51)次/d和(25.32?8.43)次/d,前者吸痰频率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带管时间分别为(18.2?4.3)d和(28.4?12.1)d,前者带管时间明显少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切开患者使用压电式雾化器,可促进患者排痰,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且明显减少气管切开时间,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宿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三黄系列中药制剂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三黄系列中药制剂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压疮患者5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采取碘伏治疗,观察组则采取三黄系列中药制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76.0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0.00%,对照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0.00%,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浸泡液及三黄粉经济有效,方便价廉,临床上将三黄浸泡液及三黄粉用于压疮治疗效果好,经济实用.二者联合使用,辩证施治,对促进各期压疮的愈合发挥了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苏萌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医院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

    现在的中国正处于信息化时代,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计算机,医院也毫不例外,通过计算机将医院的日常业务进行记录,进而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统计,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而且更加的准确和及时,医院的日常管理变得更加的系统和有规律性.本文从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出发,阐述医嘱信息和医疗管理记录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计算机管理系统对其信息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重点论述医院计算机管理系统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综合的信息统计分析,有助于部门决策,科学的管理病案,提高医院的医疗管理水平,终都是为了促进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医院中的应用.

    作者:彭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系统护理干预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治疗效果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7年3月期间入住甘南州人民医院治疗的10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系统护理干预后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可以降低患儿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家属的满意度,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张静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77例急腹症患者临床诊断与治疗

    目的:进一步探究外科急腹症的优诊断和治疗方式.方法: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之间参与的77例外科急腹症患者的鉴别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7例外科急腹症通过诊断鉴别后,采取保守治疗47例,手术治疗30例,部分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后进行手术治疗,终痊愈75例,死亡2例.结论:利用各种辅助检查设施,全面分析急腹症的特征,再使用科学合理的检测方式对急腹症进行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宝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