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达
目的:探讨马应龙痔疮膏外涂预防PICC置管后静脉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20例PICC置管后的化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给予马应龙痔疮膏外涂治疗,观察分析这20例患者的静脉炎发生情况,评价马应龙痔疮膏对于PICC置管后静脉炎的预防效果.结果:通过应用马应龙痔疮膏进行外涂治疗,20例患者在PICC置管后30天内无1例患者发生静脉炎.结论:PICC置管后应用马应龙痔疮膏外涂能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减少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杨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讨论和观察婴幼儿卡介苗接种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于2016年7月1日到2016年9月1日之前入院接种卡介疫苗的婴幼儿共79例,记录和观察针对这79例的婴幼儿在卡介苗接种前后的护理及其效果.结果:优质护理对于婴幼儿卡介苗接种成功而言是具有正向的作用的.结论:针对婴幼儿开展卡介疫苗接种应该施以正确的护理.
作者:齐文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采用丹红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选择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丹参注射液,观察组运用丹红注射液,分析不同药物使用后的治疗疗效、住院时长、不良反应率情况差异.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77.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不良反应率上,观察组为5%,对照组为7.5%,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时长上,观察组(10.4±1.2)d显著短于对照组(16.1±2.5)d,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采用丹红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均可以达到一定治疗效果,但是丹红注射液治疗有效率更高,恢复更迅速,治疗不良反应不会增多,治疗效果与安全均更有保证.
作者:杨晓丹;姚小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适合不同的年龄段的疼痛评估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后的效果.方法:将90例痔疮术后患者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采用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对俩组患者术后自诉疼痛打分,分别根据分值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俩组患者疼痛降低率.结果:观察患者自诉对疼痛感受,评出分值后及时给予干预措施能有效缓解疼痛.结论:NRS评分能有效判断患者疼痛状态,给予有效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简便,易行,经济,值得推广.
作者:张梦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率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科进行14C呼吸试验受检人员6328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生活习惯等调查,包括一般资料、生活习惯、身体状况等,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结果:3362例检查结果阳性,2966例为阴性,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为53.1%.男性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不同年龄组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率存在较大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加,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率逐渐上升,60岁后人群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率逐渐下降.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吸烟、喝酒、喝茶、吃零食、喝冷水等生活习惯无关.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道症状存在明显相关性,偶尔出现呕吐症状人群感染率更高.经常在外就餐、家属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生吃大蒜、经常吃零食、经常腹胀和呕吐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呈正相关关系(P<0.05),相关系数R分别为0.262、0.362、2.163、1.264、2.061、4.628.经常在外就餐者感染率高于从不在外就餐者(P<0.05);家属HP阳性者高于家属HP阴性者(P<0.05);经常生吃大蒜或零食者高于不吃大蒜者或零食者(P<0.05).偶尔出现呕吐症状人群HP感染高于经常呕吐、恶心的人群(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生活习惯、饮食以及自身胃肠情况存在密切相关性.
作者:翁凤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诊急救护理观察.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急诊接诊的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迅速清除毒物、紧急复苏、解毒药治疗,后观察分析患者的急救疗效以及死亡率.结果:156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中,急诊急救后临床疗效达到92.3%(144/156);因抢救无效死亡6例,死亡率为3.8%(6/156).结论:在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过程中,应用迅速清除毒物,紧急复苏,解毒药物的方法,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开展.
作者:殷婧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减少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和坠床风险的管理方法.方法:本次研究中在2015年2月~2016年12月对神经内科病房进行跌倒和坠床风险管理,参与本次研究的护理人员共计10名.随机抽取神经内科跌倒和坠床风险管理前与管理后的100名脑卒中患者,对比(1)管理前后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发生率与坠床发生率.(2)管理前与管理后患者morse跌倒风险评分.结果:(1)两组住院期间跌倒与坠床发生率比较有差异(P<0.05).(2)管理前与管理后患者morse跌倒风险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分析脑卒中患者跌倒和坠床的风险,给予恰当的干预方法,可以减少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和坠床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金灵芝;叶丹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于自身的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所以对于医院的健康体检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视,为了促进医院健康体检工作的有效性有必要对健康体检的患者进行人性化服务,这样能够提高体检的效率,促进护理人员护理意识的增强,本次研究的目的:为了探究人性化服务在健康体检护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研究方法的选择:选择我院自2016年9月-2016年12月期间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120例,将这些体检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对于实验组患者在体检过程中采用人性化的护理,对于对照组患者在体检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然后对于两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体检时间,体检质量等指标进行评分.研究结果:经过分析发现实验组患者在体检过程中的的体检时间比对照组的短,体检质量和对于体检过程中护理的满意度均比对照组的要好,统计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钟丽梅;李梅艳;王蔚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临床预防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分娩产妇,依据不同护理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分娩方式护理,观察组采用产房助产士的全程陪护管理,分析两组护理后的产妇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与分娩方式情况.结果:在自然分娩率上,观察组为62.5%,对照组为3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程时间与产后出血量上,观察组各项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减少出血量,缩减产程时间,提升自然分娩率.
作者:景列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制定能够有效管理不安全因素的相关措施,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方法:按照相关资料总结并分类探讨各个方面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需要加强护理人员在安全、规章制度、职业道德等相关方面的意识,通过专业的上岗培训来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的素质,并且要完善改进护理监察管理制度,消除盲点区域,培养良好的医患关系.结果:通过对护理人员、管理制度等方面管理对策的有效处理,可以一定程度上消除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增强患者对于医院的信任感,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使不安全因素可能带来的隐患得到缓解.结论:将护理不安全因素可能造成的结果和患者对医院的不信任感都降低到小的水平内,加强护理人员还有管理人员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隐患的关注,使得护理变得更加安全.
作者:马琳文;胥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在妇产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实施层级管理后各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行层级管理后会阴三度裂伤为零,切口感染率、一般差错率下降,护患关系改善.结论:层级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吴平秀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盆腔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盆腔炎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实验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健康知识得分、满意度评分以及复发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健康知识得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盆腔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取的较好的护理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以及健康知识知晓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通过了解本科护生对社区护理的认知及就业调查,为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和社区护理就业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随机抽取300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在校本科护生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知相对浅薄,63.1%的人不愿意从事社区护理,主要原因为福利待遇低,36.9%的人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原因为工作自由度高.讨论护生对社区护理的认知不足,就业意向相对较低,应深化对社区护理的教育改革,使护生接受更加系统、完整的社区卫生服务知识,转变护生的就业观念,从而让护生能够自愿、积极地投入社区护理.
作者:高月红;龚雪;赵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32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A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再将我院同时期收治的32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B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分别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抑郁/焦虑情况,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包括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在进行护理前,A组与B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无明显差异,而在护理后,B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有了明显的降低,且显著低于A组,二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也更少,两组患者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能够帮助减少患者的消极情绪,并且患者的康复情况也更好,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分析柔性化管理理论在促进体检护理管理的优化方面的应用探讨.研究方法:选择我院80例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对于这些护理人员给予柔性化管理,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有效的融入柔性化管理一段时间之后,针对我院在同一时期收治的100例体检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向他们了解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研究结果:对于我院的80例护理人员实施柔性化管理之后护理人员对于自己的评价较好,通过管理过程的开展,他们对于柔性化管理有一定的认识,能够与医院的管理者进行更好的沟通,无论是其自身的业务水平,护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关系,个人发展情况等都比进行常规的管理效果要好,并且统计情况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柔性化管理之后的护理人员对于同期100例患者进行护理,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提升,所以采用柔性化管理之后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明显提升.研究结论:采用柔性化管理对于护理人员进行管理能够明显提高体检护理的效果,促进患者的满意程度.
作者:黄程琳;丁娇;刘羿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人性化整体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差异.结果:在手术不良问题发生率上,观察组为7.5%,对照组为3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7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减少手术不良问题,提升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作者:马梅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恢复期脑梗塞患者,依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康复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恢复效果与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在护理前后NIHSS评分与Barthel评分,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护理满意率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82.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护理可以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减少生理功能障碍,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赵微;孙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及常规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科进行治疗的胆结石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取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汇总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关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而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镇痛药物应用率为14.92%,而对照组患者为42.86%,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健康、身体疼痛、心理健康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所有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焦少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随着社会快速文明进步和医疗环境的巨大变化,医院应充分重视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建设工作.通过常抓不懈,能够增强医护人员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职业责任感,从而在医院服务中才能真正做到让患者、社会和政府满意.
作者:嘎吉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本文就健康体检中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近一年在我院接受体检的94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7例.对实验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不同不理模式下的血糖达标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健康知识掌握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糖达标率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健康知识掌握度对比参照组更高,P<0.05.结论:在体检中心为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对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均有积极作用,还可使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更加了解,值得推广.
作者:王春蓉;李妍;赵春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