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家属学校康复模式探析

钟国坚;黄文华;高建箱;冯杏

关键词:家属学校, 健康教育, 精神分裂症, 康复模式
摘要:从国内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现状出发,指出建立家属学校康复模式的必要性;根据法律要求以及国内外的累积经验,明确建立家属学校康复模式的可行性;结合临床实践,对建立家属学校康复模式的有效方法及效果评价方法进行探讨,旨在构建和完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外康复的新模式——家属学校康复模式.
现代医院杂志相关文献
  • 联合治疗尖锐湿疣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尖锐湿疣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31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52例仅经高频电刀去除疣体后局部不给任何药物治疗;B组37例经去除疣体后联合光动力治疗;C组42例高频电刀去除疣体创面愈合后外用咪喹莫特软膏.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效果、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高频电刀联合光动力治疗组和高频电刀联合咪喹莫特组治疗复发率分别为83.8%和95.2%,显著低于单用高频电刀治疗组134.6%(P<0.01),但3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902).结论 光动力治疗和咪喹莫特可以显著效降低患者尖锐湿疣的复发,值得推广.

    作者:庄娘桥;李俊珊;张好勤;曹孙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同伴支持对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心理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同伴支持对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到医院治疗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病程均超过1年、病情相对稳定,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同伴支持干预,在入组时和干预6w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进行测评,干预3个月后采用口腔保健自我效能量表(Self-Efficacy Scale for Self-care,SESS)进行评定.结果 同伴支持干预6 w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SESS定期口腔就诊的自我效能(14.97 ±2.21 vs 18.45±2.36),正确刷牙的自我效能(12.52±1.96 vs 17.45±2.26),平衡饮食的自我效能(13.26±2.09 vs 15.43±2.2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同伴支持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提高自我效能感,可在口腔科门诊大力开展.

    作者:贾凝;贾金铃;马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基于大数据的随访健康档案平台的构建

    目的 探讨大数据随访健康档案平台的构造.方法 通过分析临床、管理需求,从临床诊疗档案平台、随访健康数据平台、病种知识库平台、生命科学数据平台四方面探讨如何构造完整的大数据健康档案.结果 建立起基于时间轴的完整的健康档案大数据平台.结论 使用大数据健康档案平台,开展临床随访工作,将实现健康治疗的闭环管理,为探索疾病发生、发展、治疗、预防等全过程提供完整随访数据支撑.

    作者:黄桂新;刘小兰;曾航齐;许元文;向剑平;林崇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公立医院干部人事制度综合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根本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省中山医院)作为湖北省卫生计生委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单位,在干部人事制度综合改革中全面推行“任期+竞岗+目标管理”的新机制,特别在干部选拔中采取“一述两推一比”方式进行试点探索,取得一定成效,实现了干部管理的“四大转变”,即工作理念转变:变“任用制”为“聘用制”;选拔机制转变: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干部结构转变:实现好中选优,结构优化;管理机制转变:建立干部考核长效机制.

    作者:贝兰;裴锐;甘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防暴力技能培训对于精神科暴力事件和护士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防暴力技能在精神科临床护理中对暴力事件发生率和护士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由参加过香港精神科防暴力学习的职员,对全院70名护士进行防暴力技能培训,收集防暴力技能使用前后一年的暴力事件的发生率,选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护士防暴力技能使用前后进行测评,比较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对防暴力技能使用前后暴力事件发生率的变化进行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护士在防暴力技能使用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使用防暴力技能后,暴力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护士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减轻,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提高,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防暴力技能对于精神科暴力的管理十分有效,可以有效降低暴力事件的发生率,且可减轻护士的焦虑抑郁情绪,缓解工作压力,提高护士的自我效能,增强工作的胜任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艳萍;马莹;耿云龙;翟超;步翔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经直肠超声在梗阻性无精子症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在梗阻性无精子症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临床诊断为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的前列腺、精囊及射精管的经直肠声像图表现.结果 本组病例前列腺的体积为8.2~19.9 mL,平均13.5 mL,经直肠超声检查前列腺、双侧精囊腺、输精管壶腹及双侧射精管无异常者23例,前列腺发育不良2例,前列腺中线部位囊肿4例;双侧精囊发育不良或缺如4例,精囊慢性炎症2例;射精管囊肿3例,射精管结石2例,射精管闭锁1例,射精管慢性炎症1例.结论 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梗阻原因多样;经直肠超声可以清晰显示前列腺、精囊及射精管的结构与病变,有助于判断梗阻性无精子症的病变类型及梗阻部位,可视为梗阻性无精子症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马力;周苏晋;郭云怀;李忠举;刘文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TSH抑制治疗对老年甲状腺癌术后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目的 研究TSH抑制治疗对老年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68例行手术治疗老年甲状腺癌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治疗差异分为研究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研究组予以TSH抑制治疗,对照组予以TSH常规疗法,另取同期34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患者术后骨代谢相关指标情况.结果 用药前,对照组与研究组FT3、FT4明显低于健康组,且两组TSH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用药后,研究组FT3、FT4显著高于对照组,且TS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前后,三组钙、碱性磷酸酶、磷水平、骨密度比较均不具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常规剂量TSH能够维持老年甲状腺患者术后正常生理需求,TSH抑制治疗能让甲状腺功能处于亚临床甲亢状态,不会给患者骨代谢以及骨密度带来大的影响.

    作者:陈志良;李瑞平;陈国豪;蔡永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3~6岁辅助生育技术出生儿童的出生情况和精神运动发育状况分析

    目的 初步评价3~6岁辅助生育技术出生儿童的出生情况和精神运动发育情况.方法 随访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出生的3~6岁儿童68例,随机抽取同期自然妊娠出生的3~6岁儿童68例作为对照,比较其出生情况,体格和精神运动发育状况.结果 辅助生育技术(IVF/ICSI/FET)出生单胎与自然妊娠出生单胎比较、双胎与自然妊娠出生双胎比较,其出生情况、BMI、发育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周、母亲文化程度对发育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胎数和母亲年龄是早产的影响因素,受孕方式不是影响因素.结论 辅助生育技术出生儿童的出生情况和精神运动发育情况与自然妊娠出生儿童无明显差别.

    作者:陈小琴;张清学;杨冬梓;赵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广州市花都区公安干警健康体检脂肪肝患病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市花都区公安干警脂肪肝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4月健康体检的公安干警651例,采取问卷调查和腹部B超检查及血脂生化检查,并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体检人员脂肪肝总患病率为22.4%、男患病率为22.9%,女患病率为17.7%.脂肪肝患病率各个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可见,年龄分组、是否高脂饮食、是否饮酒、是否血脂异常和是否超重/肥胖的脂肪肝患病率比较,P <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性别和是否体育锻炼的脂肪肝患病率比较,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Logid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可得,年龄、高脂饮食、长期饮酒、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甘油三酯升高、BMI高,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年龄、高脂饮食、长期饮酒、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甘油三酯升高、BMI高为脂肪肝的危险因素.体育锻炼对脂肪肝的影响,在校正其他因素的影响后,P <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体育锻炼是脂肪肝的保护因素.结论 脂肪肝的患病率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年龄、高脂饮食、长期饮酒、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升高和超重/肥胖为脂肪肝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和体育锻炼是脂肪肝的保护因素.因此,合理的膳食结构、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脂肪肝的重要措施.本地区公安干警脂肪肝的患病率较高,应积极防治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合理膳食,避免长期过量饮酒,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质量,以降低脂肪肝的患病率.

    作者:黄彩红;曾笑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改革形势下部队医院医保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改革形势下部队医院面临的医保管理难度增大,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外部与内部因素导致,外部原因包含国家政策、基金管理与人性需求等方面;内部因素源于人文管理,具体包括政策的执行力度、管理者对于医院的现代化信息水平及人才队伍建设.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医院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在健全机制、规范管理、优化环境、队伍培训及调整费用结构上下功夫.实践证明此举成效显著.

    作者:谢莉发;邓建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对血液透析长期中心静脉导管通畅性及感染率的影响

    目的 观察定期使用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通畅性及感染率的影响.方法 将使用右颈内静脉带涤纶套长期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仅使用纯肝素溶液透析后封管;观察组(30例)使用尿激酶联合肝素溶液每周一次透析后封管,其余透析时间后予以纯肝素溶液封管.均观察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在透析血流量、透析静脉压、栓塞率、导管感染率及凝血功能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封管处理后其透析血流量、Kt/V水平较封管前和对照组封管后均明显提高(P<0.05),导管静脉压及栓塞率水平较封管前和对照组封管后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感染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封管处理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定期应用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可有效维持血液透析长期中心静脉导管良好的通畅性,并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作者:张灵;黄丽雯;王洁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地氟醚和七氟醚在子宫外产时手术麻醉中应用价值比较

    目的 对比地氟醚与七氟醚在子宫外产时手术麻醉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15年4月-2016年10月收治的66例行子宫外产时手术患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按照维持麻醉用药差异,分为A组与B组各33例,A组使用地氟醚,B组使用七氟醚,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患者NTI、MAP、HR及胎儿HR、FS与EF.结果 t3、t4时间点,A组患者NTI明显高于B组(P<0.05);t1时间点,B组MAP明显低于A组(P <0.05);t1、t2时间点,B组HR明显高于A组(P<0.05);t0~t1时段,两组MAP明显减小,且HR显著增加(P<0.05);Ft2 、Ft3时间点,A组胎儿SF、EF均明显小于B组,而HR明显大于B组(P<0.05).结论 子宫外产手术过程中,相对于地氟醚,七氟醚可对胎儿心功能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并且七氟醚存在麻醉深度不足的缺点,而地氟醚可减少血管活性药(升压药)的使用量,故地氟醚对子宫外产术麻醉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王正坤;刘涌;叶玉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酒精依赖伴抑郁患者社会功能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伴抑郁症状的酒精依赖患者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后其社会功能恢复的情况.方法 收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3版(CCMD-3)中伴抑郁症状的酒精依赖诊断标准患者1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研究组)与安慰剂组(对照组),每组各80例.研究组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前、4 w、8 w进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通过评分评定患者社会功能的康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社会功能在第4周就有明显的改善,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时研究组的社会功能已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伴抑郁症状的酒精依赖患者,可以很好地改善其社会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姚素华;蔡文婷;许修平;张广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护理计划在阑尾炎围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对阑尾炎患者行围术期护理计划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52例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计划护理组,每组26例,常规护理组患者行以常规护理干预,计划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围术期的护理计划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和比较.结果 护理后,计划护理组患者的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均比常规护理组短,经过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划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经过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划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经过统计学分析,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阑尾炎患者行围术期的护理计划能够提升其康复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并且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得到提升,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作者:邹月慧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胃镜检查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胃镜检查中应用效果.方法 行胃镜检查成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麻醉用药:D1组给予地佐辛30 μg/kg,D2组给予地佐辛40 μg/kg,S组给予舒芬太尼0.1 μg/kg,3组均在2 min后静注丙泊酚1.5 mg/kg,1 min后施行胃镜检查.患者如出现体动立即追加丙泊酚至体动消失.记录各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1 min及入镜时的HR、RR、MAP、SpO2变化;检查中体动情况、丙泊酚用量、操作时间、苏醒时间及苏醒后10、30、60 min等时间点的头晕、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3组组内比较,麻醉后的HR及MAP比麻醉前均减慢或下降(P<0.05);麻醉后和入镜时RR均较麻醉前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3组患者麻醉后、入镜时的HR、RR、MAP及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2组和S组丙泊酚用量及体动发生率均比D1组少(P<0.05);D1组和D2组患者苏醒时间均比S组延长(P<0.05);S组苏醒后10 min头晕发生率高于D1和D2组(P<0.05).结论 地佐辛30、40 μg/kg及舒芬太尼0.1 μg/kg复合丙泊酚1.5 mg/kg均能满足胃镜检查无痛麻醉,安全有效,但地佐辛40 μg/kg组具有检查中体动发生率低、镇痛作用良好、头晕发生率低等优点.

    作者:姚活锋;黄焕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救护车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救护车安全管理方面的效果,提高救护车管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以往科室自查及院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找出与护理相关的主要原因,按PDCA循环管理方法进行管理.结果 采用PDCA循环管理后抢救药品、仪器、物品完好率改善明显,护士在管理救护车方面花费时间减少,与管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方法可提高救护车急救药品、仪器、物品的安全性,保证急救药品、仪器、物品100%处于应急状态,保证转运安全.

    作者:冯玉娣;李卫玲;吴泉;欧阳红;刘苏东;王彩珠;李笑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移植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血浆中HCMV-DNA检测结果比较

    目的 研究移植患者血浆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CMV-DNA的检测结果比较.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425份移植患者分别做血浆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BC)中巨细胞病毒检测,对两组的定性和定量结果分析比较.结果 血浆样本阳性62份(占14.59%),PMBC为43份(占10.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两者均阳性为35份,PMBC阳性但血浆阴性为8份,血浆阳性但PMBC阴性为27份,两组又有较高的阴性(92.93%)和阳性(81.40%)符合率.并对定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PMBC检测结果灵敏度明显高于血浆.结论 相较于常规的免疫法和pp65,血浆中巨细胞病毒核酸定量测定对于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的诊断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和特异性,PMBC中巨细胞病毒核酸定量检测的高灵敏度对于血浆学检测具有补充辅助意义.同时检测,能够更好地提高移植患者巨细胞病毒的检出率.

    作者:李思远;宋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结构脂肪乳对老年急性胆道感染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结构脂肪乳的肠外营养对老年急性胆道感染患者代谢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月内接受治疗的老年胆道感染患者86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结构脂肪乳(STG)组和中/长链脂肪乳(MCT/LCT)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蛋白质水平变化、免疫功能变化及胆固醇变化.结果 治疗后STG组各项蛋白质水平均明显大于MCT/LCT组;治疗后除IgA外STG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MCT/LCT组;STG组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MCT/LCT组,但胰岛素显著水平显著高于MCT/LCT组.结论 在改善老年急性胆道感染患者的蛋白质、脂肪代谢方面,结构脂肪乳较中长链脂肪乳效果更好,不良反应更小,值得应用.

    作者:吴晓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PDCA循环在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方法 将PDCA循环运用于医院绩效管理之中,经过自下而上的绩效计划制订、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以顶层设计的方式凝练规范,自上而下全院推进,建立了一套适合本院的、较完善的、相对科学合理的医院绩效管理体系,同时实现考核体系信息化.结果 本套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调动了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医院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结论 考核标准应尽可能量化,且全员参与是保障,信息化的运用是关键.

    作者:张彤;张敏敏;王玉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专项处方点评对某三甲综合医院糖皮质激素合理应用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专项处方点评对某三甲医院糖皮质激素、门急诊处方规范化使用的影响,为推进其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随机抽取专项处方点评前后各600张处方,分别从使用率、科室分布、疾病分布及不合理使用处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耳鼻咽喉科及儿科分布率高;耳鼻咽喉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使用率高;专项点评实施后,糖皮质激素使用率由2.96%下降至1.93%,不适宜处方率由57.50%下降至17.00%,明显降低(P<0.05).结论 实施专项处方点评后,糖皮质激素处方使用率及不合理率明显降低,对保障用药安全、提高医师正确的用药意识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杨水源;童艳丽;郑妮;吉家兴;梅清华;卢慧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现代医院杂志

现代医院杂志

主管:广东省医院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