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超监测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258例

陈祖荣

关键词:震波碎石, 泌尿系结石
摘要:目的 总结B超定位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及其与结石部位、大小、数目等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2005年12月至2006年11月间收治的258例震波碎石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统计不同部位、大小、数目结石的疗效.结果 治愈率为肾单发结石88.89%,肾多发结石66.67%,输尿管上、中段结石87.80%,输尿管下段结石96.28%.结论 体外震波碎石疗效较佳,值得在临床上有选择地应用.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三种血液样本对测定K+、Na+、Cl-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液样本对测定K+、Na+、Cl-的影响.方法 用电解质分析仪直接电极法测试血清及肝素抗凝的全血和血浆三种血液样本的K+、Na+、Cl-水平.结果 三种血液样本测Na+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浆和全血K+明显低于血清K+(P<0.01),血浆和全血Cl-明显高于血清Cl-(P<0.01).结论 不同的血液样本对测定K+、Cl-会产生影响,但肝素抗凝血测K+更能满足临床要求.

    作者:李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及再灌注治疗结果.方法 51例急性右室心肌梗死患者37例行介入治疗,10例行溶栓治疗,4例予保守治疗;运用多因素回归模型对不良心血管事件及住院死亡率与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的关系作回归分析.结果 51例急性右室心肌梗死患者,37例成功行介入治疗,无1例死亡,发生心绞痛5例;10例行溶栓治疗,临床判定再通4例,7例发生心绞痛,3例死亡;4例保守治疗,死亡1例.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右心衰合并心源性休克、女性、年龄、多支病变均为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及死亡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不良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率较高,心脏功能、年龄、性别及血管病变严重性对其具有重要影响;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疗效在降低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特别是合并低血压或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住院死亡率方面优于溶栓及保守治疗.

    作者:吴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空心钉减压配合中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47例

    股骨头坏死是由于多种病因造成股骨头缺血和骨细胞坏死的病理过程,已成为骨科临床上的常见病.近年来,创伤性、激素性及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明显增加,1997年世界骨循环研究学会(ARCO)设立了国际骨坏死标准,简称ARC分期,得到目前多数学者采用.

    作者:许小桦;王勇;吴官保;董克芳;孙绍裘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91株鲍氏不动杆菌耐药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2004年8月至2006年11月间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耐药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TB expression系统进行细菌鉴定,K-B法进行药敏试验,用WHONET 5.3软件分析细菌的耐药性.结果 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敏感率达93%以上,其他抗生素耐药严重,出现多重耐药和全耐药的鲍氏不动杆菌.结论 治疗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必须依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于志军;周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阑尾切除术切口感染因素分析及防治探讨

    目的 分析阑尾切除术切口感染的多种因素及探讨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5年间收治各种类型阑尾炎1 360例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行阑尾切除术.结果 1 360例均治愈.术后切口感染48例,总感染率3.53%(48/1 360).其中单纯性阑尾炎881例,切口感染10例,占1.14%;慢性阑尾炎103例,无切口感染.化脓性阑尾炎232例,切口感染3例,占1.29%.坏疽性阑尾炎或阑尾穿孔144例,切口感染35例,占24.31%.结论 针对单纯性、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或阑尾穿孔术后可能引起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提出对该病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注意切口妥加保护,避免长时间的手术操作,正确使用和安放腹腔引流物;合理选用抗生素,术后密切观察切口的炎症变化,早期处理,积极治疗与阑尾炎并存的呼吸道感染、肺结核、糖尿病等合并症,就能有效地将切口感染率降低到低限度.

    作者:周先应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纳洛酮辅助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肌麻痹15例

    目的 探讨纳洛酮在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肌麻痹患者自主呼吸和神志恢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3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肌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5)与对照组(n=15);对照组采取有效携氧机械通气,突击给予胆碱酯酶复能剂和肝素乐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纳洛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自主呼吸和神志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时间、意识转醒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机麻痹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纳洛酮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自主呼吸和神志恢复,值得应用.

    作者:王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麻醉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麻醉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60例普胸手术病人均选择双腔支气管导管进行麻醉.结果 全部病人麻醉效果满意,无气道损伤并发症.听诊法1次插管成功38例,成功率65.5%,2次成功20例.插管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导管到位率为30例(51.7%);改变体位后14例听诊肺隔离不满意.结论 使用双腔管的优点:在胸外科手术时,能使术侧肺(或患肺)与健侧肺的通气完全分开,在胸外科麻醉中具有推广的价值.

    作者:陆玉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活血通络汤影响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检测31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皮损处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情况,探讨活血通络汤治疗银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收集我院门诊及住院寻常型银屑病患者40例,给予活血通络汤口服,检测治疗前后皮损处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 共有31例患者入选本研究,患者皮损处与正常人皮肤相比较MMP-2表达明显增强,治疗后患者皮损处MMP-2的表达明显减弱.结论 活血通络汤能明显减轻患者皮损处MMP-2的表达,该机制是活血通络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可能机制之一.

    作者:黎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反应槽后部透镜污染的分析

    日立7020型生化分析仪应按照防尘、防沙、调节室温的要求使用,2002~2006年通过与反应槽壁上的透镜以及灯泡使用的比较,我们对光度计吸光度值检测过程中反应槽后部的透镜被灰尘污染的程度及对质控试验结果的影响进行了仔细的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牟奇成;邢文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 对132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3例选择再次剖宫产,19例孕妇阴道试产,13例成功阴道分娩,试产成功率为68.4%.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并非是剖宫产绝对指征,符合阴道试产条件者,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的.

    作者:李彦军;吴俊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肺泡蛋白沉着症2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肺泡蛋白沉着症是脂蛋白样物质在肺泡内沉积的罕见病,以肺泡内及终末呼吸性细支气管内大量的表面活性蛋白质及脂质沉积为体征,导致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严重受损.

    作者:曾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骨髓细胞学检查及临床意义

    骨髓检查不同于一般的临床检验,操作者需具备一定的临床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而这些常是检验工作者的薄弱环节,这可从有关单位[1]进行的骨髓涂片室间质控调查中得到充分反映.本文就骨髓检查及临床意义的有关问题提几点看法.

    作者:江立千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急性重症胆管炎2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胆管炎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2月至2003年4月外科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的病例资料.结果 5例单纯药物治疗,有3例死亡;手术治疗23例,仅4例死亡.结论 急性重症胆管炎病情危急,并发症多而严重,病死率较高.单纯药物治疗效果差,尽早地彻底解除胆道梗阻的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措施.

    作者:李广旭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经皮肝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肝癌18例疗效分析

    2003年2月至2006年10月,我院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瘤内注射无水乙醇法(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 therapy,PEIT)治疗肝癌18例,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

    作者:郭行雷;蔡友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末梢全血不同放置时间对白细胞及血小板检测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末梢全血采集后不同放置时间对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检测的影响.方法 对40例患者采集末梢全血注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管抗凝,轻轻充分混匀后立即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然后分别放置10 min和30 min后再次测定;对以上三个时间测定的白细胞数、中性粒白细胞百分率(NEUT%)、中间细胞面分率(MXD%)、淋巴细胞百分率(LYMPH%)、血小板数、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大血小板比值(P-LCR)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0 min的结果与30 min的结果比较:白细胞数降低,血小板数升高,NEUT%升高,LYMPH%降低,MPV降低、P-LCR降低,两组结果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血小扳数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MXD%与PDW差异无显著性(P>0.05);30 min结果与10 min结果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30 min的白细胞和血小板直方图均出现不同程度异常,10 min后直方图恢复正常.结论 末梢全血在采集过程中由于标本或多或少有组织液混入及血小板周围环境的改变,促使血小板短时间内产生一个假性聚集现象,从而影响WBC和PLT结果的准确性,在EDTA-K2的逐渐作用下血小板解聚,结果恢复正常;末梢全血采集后放置10 min后再测可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作者:苏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恶性肿瘤17例分析

    目的 总结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发恶性肿瘤临床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6月至2006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所有患者,选取其中并发恶性肿瘤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发恶性肿瘤共17例,其中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并发肿瘤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发肿瘤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肿瘤2例,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原发性小血管炎并发肿瘤各1例,恶性肿瘤包括鼻咽癌5例,乳腺癌5例,肺癌4例,肝癌、肾癌、多发性骨髓瘤各1例.经正规治疗,只有3例患者红细胞沉降率完全回复正常水平,其余14例只有轻度下降.结论 自身免疫性疾病容易合并恶性肿瘤,其中以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易并发,对经正规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无明显下降的患者要排除有无肿瘤.

    作者:谭艳红;刘冬舟;肖学吕;冯小欣;孙保东;洪小平;黄勤;蔡文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贫困地区妇女病查治分析

    目的 掌握贫困地区妇女病患病情况.方法 1996~2005年10年间对8 093例妇女进行妇女病普查,从发病率与发病年龄、孕产次构成比、阴道炎与生活地区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患病人数4 380人,平均患病率为71.15%.通过10年的边查边治,患病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贫困地区农村妇女发病率高于城市,患病因素与发病年龄、孕产次、生活环境等有关.结论 改善贫困地区妇女劳动卫生条件、普及卫生知识,仍然是当前妇女卫生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作者:冯瑞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全自动五分类动物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影响因素分析

    HEMAVET全自动五分类动物血液分析仪采用电阻抗原理对血小板进行细胞计数和细胞体积测量,血小板凝集、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抗凝剂、放置时间等因素均会影响对标本血小板的计数.

    作者:陈文娜;李曦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生殖道支原体感染262例药敏分析

    目的 了解本院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合理选择抗生素.方法 采用支原体药敏检测试剂盒进行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培养,鉴定和药敏检测.结果 在262例支原体培养阳性病例中,UU阳性224例(85.5%),MH阳性4例(1.5%),UU、MH混合感染34例(13.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UU对交沙霉素的敏感率为94.6%,对强力霉素、阿齐霉素的敏感率都为92.0%,其次是克拉霉素敏感率为85.3%,美满霉素敏感率82.6%.MH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敏感.UU+MH混合感染以强力霉素、交沙霉素敏感.UU和MH无论是单一感染还是混合感染,对红霉素、环丙沙星耐药性高.结论 生殖道支原体治疗以四环霉素及大环内脂类药物为敏感,首选药物以交沙霉素、强力霉素、阿齐霉素、美满霉素为主,开展体外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治疗药物.

    作者:李珍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的护理纠纷原因与防范

    目前我国医疗纠纷不断增加,尤其是基层医院更加明显.现结合有关资料和自身体会就基层医院的护理纠纷原因及防范措施作如下总结.

    作者:李道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