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在肾内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观察

胡丹

关键词:肾内科, 心理护理, 应用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肾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给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6年12月在医院肾内科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呈现降低的趋势,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肾内科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负面情绪的改善,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食管癌放射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对早期食管癌(EEC)采用放射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析.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55例疑似EEC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先后进行超声内镜、放射诊断,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对比分析不同诊断方法的结果.结果:本组55例患者手术病理证实,早期食管癌49例,4例上皮食管囊肿,2例炎性假肿瘤;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超声内镜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3.7%、75.0%、50%,放射诊断分别为95.9%、100.0%、100.0%,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超声内镜误诊率为20.0%,高于放射诊断的5.5%(P<0.05).结论:放射诊断EEC有着较高准确率,且误诊率低,可为早期针对性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临床价值重大.

    作者:吴国民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

    对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究,确保提供更准确的临床检验结果,辅助诊断和治疗.方法:从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血液生化检验的患者中随机选取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进行验证分析.结果:400例中检验结果不合格23例,占5.75%,造成检验结果不合格的主要因素为检验方法不当、血液保存时间及保存温度不达标,抗凝剂使用剂量不当等造成,分别为12例、7例、4例、主要原因为检验方法使用问题.结论:影响临床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较多,操作方法、标本存放时间及温度,抗凝剂原因都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血液生化检验过程中,要注意将这些因素的影响减至小,确保检验结果准确.

    作者:刘世光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骨伤2号方加减联合常规西医疗法对创伤骨折患者软组织修复及骨折愈合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中医骨伤2号方加减对创伤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患者软组织修复、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对照组创伤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患者给予临床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骨伤2号方加减.结果: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肢体肿胀程度较之前变化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应用常规西医联合中医骨伤2号方有利于促进创伤骨折患者软组织修复效果,有利于缩短其骨折愈合时间,对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赵永林;马文华;张原;李浩伟;王卫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彩超在诊断后循环缺血中的应用价值及对诊断准确率的评价

    目的:分析后循环缺血患者实施彩超诊断效果和诊断准确率.方法:时间段:2016年2月-2018年2月,研究对象:本院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患者100例,给予其彩超检查并进行诊断,观察患者诊断准确率、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检查结果并于与头颈部CTA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彩超检查诊断准确率为82.00%,血流动力学中PSA为50.63±15.63cm/s,Vm为30.64±13.25cm/s,PSV差值为20.01±2.23cm/s,检查结果显示V1段狭窄>50%闭塞18例,占比18.00%,V2段狭窄>50%闭塞6例,占比6.00%,V1、V2段闭塞8例,占比8.00%,V3段或颅内段重度狭窄或闭塞40例,占比40.00%,VA发育不良15例,占比15.00%,VA变异12例,占比12.00%.结论:后循环缺血患者实施彩超诊断效果显著,其可以快速的了解血流动力学情况,对后循环缺血患者的诊断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坤燕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盲探下支气管封堵器在胸外科手术中价值分析

    目的:对于盲探下支气管封堵器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情况进行观察及分析.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胸外科手术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各具备45例的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实施盲探下支气管封堵器,参照组实施双腔支气管导管,对比两组的应用成效.结果:通过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的气道峰值压力、术中低氧血症发生率及术后咽喉疼发生率,结果显示研究组均明显的低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双肺隔离时间及一次插管成功率,结果显示研究组也同样都明显的优势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胸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盲探下支气管封堵器可以得到更好的成效,不对气道产生较大的影响.

    作者:牛志强;王雷;郑孟良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与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应用高频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8年4月诊治的30例急性阑尾炎患儿(阑尾炎组)及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淋巴结炎组)50例,入院后均进行高频超声诊断,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及诊断准确度情况.结果:淋巴结炎组厌食、恶心呕吐、右下腹压痛、转移性右下腹痛、腹部肌紧张、反跳痛与阑尾炎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显著,为临床实施鉴别诊断时首选的诊断方法.

    作者:李义春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老年疝气患者的临床护理及效果研究进展

    目的:总结老年疝气患者的临床护理及效果研究进展.方法: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中文资料库中检索与老年疝气患者临床护理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其研究内容予以深入分析并从老年疝气患者传统护理方式存在的问题、护理措施及效果两方面进行总结.结果:老年疝气患者传统护理方式针对心理、饮食、用药、方面内容展开护理可缓解负性心理、降低疼痛感、科学饮食、提高生活质量.结论:老年疝气是我国老年人群较为常见的病症类型且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并未引起患者的足够重视,给其带来严重影响,传统护理方式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难以满足老年疝气患者临床护理需求,所以针对存在的问题对护理措施加以改进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秦璇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预见性护理模式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应用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模式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诊治时间是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按护理模式不同分组:对照组(n=30)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n=30)采取预见性护理模式.结果:①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3.33%)(P<0.05);②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7.65±1.48)d短于对照组患者的(19.67±1.76)d(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模式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有利于改善预后,早期出院.

    作者:涂燕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康复护理与针灸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研究

    目的:分析针灸配合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现随机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共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60例、实验组60例.对照组采取单一的针灸治疗方法,实验组采取针灸配合康复护理的治疗方式,将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8.33%、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85.0%,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萨仁高娃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胺碘酮在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疾病的效果,探讨加用胺碘酮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情况,跟踪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预后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但是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预后效果也更优,进行统计学比较有意义;从不良反应情况分析,两组患者均未有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统计学比较P>0.05.结论:将胺碘酮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改善,安全性高具有显著的治疗预后效果,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行.

    作者:朱俊武;罗敏;李向荣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诊断宫外孕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诊断宫外孕的应用效果.方法:过选取我院收治的宫外孕病人8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其临床诊断效果.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表现出现的阳性率要比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阳性率高,在80例病人中通过手术病理证实是宫外孕,另外手术开始之前通过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是63.0%,即为50例.但是手术开始之前通过阴道彩色多普勒检查其所表现出现的准确率则达到了76%,即为60例.两组检查准确差异比较,P<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诊断宫外孕的应用效果效果,其检查率更高.

    作者:江晓丹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人工智能涵盖了包括机器人学、语音识别、自然语言识别与处理、图像识别与处理、机器学习等众多学科和技术.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本文将对其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进展按虚拟分支和物理分支两个方面做简要概述,主要介绍其在医学影像学、临床辅助诊疗、药物研发、手术机器人、护理机器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誊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针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略议康复理疗的效果

    方法:随机选择在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把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单纯的针灸理疗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康复护理结合针灸理疗的治疗方法.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腰椎活动度、疼痛程度以及临床效果.

    作者:于洋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浅谈舒适护理在手术护理中的实施

    手术室可以说是医院的内核,是医院的重要科室,护理工作作为手术室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环,起着调节患者心态,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作用,而舒适护理在手术室进行实施,对于提高病患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具有良好的作用,同时对于监督指导护理人员加强专业技能培养,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手术室护理及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何红兰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放射诊断在颈椎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临床康复治疗中应用放射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92例颈椎病患者纳入观察中,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均为46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教育和指导,研究组同时联用放射诊断,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康复总有效率为95.22%,对照组为83.63%,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颈椎病临床康复中应用放射诊断,可有效提升临床效果,促进患者良好康复.

    作者:代钢城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间歇性导尿在神经源膀胱中的应用

    目的:神经源性膀胱是骶髓平面以上脊髓损伤临床常见合并症之一,大多病患接受留置导尿的被动护理,不利于膀胱管理,不能有效减少泌尿系统并发症,更不利于患者回归家庭与社会.间歇性导尿术被国际尿控协会推荐为管理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首选方法.这种技术的推广需要医护患积极参与,患者或家属熟练掌握的一种自我护理方法.为了解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此项技术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我们作了相关调查报告.

    作者:兰娟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产后抑郁的发病原因及其护理研究进展

    产后抑郁症是指女性于产褥期出现明显的抑郁症状或典型的抑郁发作,属于产褥期精神综合征,约有15%-30%产妇均可发病,典型的产后抑郁症于产后6周内发生,可在3~6个月自行恢复,严重可持续1~2年,再次妊娠则有20%~30%的复发率.产后抑郁患者易出现持久的情绪低落,无精打采、困倦、哭泣,常因小事大发脾气等症状,但患者抑郁程度一般并不严重,一场轻松的谈话即可缓解心情,自身也能察觉情绪上不正常状态,但多归咎于他人或环境.产后抑郁患者会出现自我评价降低现象,对婴儿健康过分焦虑,对身边人充满敌意,不能协调与家人的关系;对生活缺乏信心,主动性降低,严重者会出现伤害婴儿行为;此外还可伴有躯体症状,易疲倦,性欲减退等.产后抑郁对患者生活、人际交往造成极大影响,本次研究通过对产后抑郁的发病原因及其护理研究进展进行收集,为之后的临床护理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潘红燕;平梦娴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指掌骨螺钉辅助锁定钢板微创治疗锁骨骨折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价

    目的:评价指掌骨螺钉辅助锁定钢板微创治疗锁骨骨折的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18例锁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通过指掌骨螺钉辅助锁定钢板微创治疗,观察18例锁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18例锁骨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55%,骨折愈合时间和Constant Murley肩关节评分分别为:(8.2±1.2)周、(96.8±2.9)分.结论:指掌骨螺钉辅助锁定钢板微创治疗,应用于锁骨骨折患者中,能保证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且不会对患者机体构成较大创伤,利于患者骨折及早愈合,建议在锁骨骨折治疗中应用、推广.

    作者:王振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彩超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综合征

    目的:就彩超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抽取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腰椎关节突关节综合征患者(40例)为主要研究对象,给予其彩超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腰椎功能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相较于治疗前,患者在采用了彩超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后,其腰椎功能有了明显的改善,未发生恶心、眩晕等不良反应.结论:针对腰椎关节突关节综合征患者,采用彩超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雪梅;朱玲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讨论探究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年龄在60-85岁之间,以随机数表法均分为静吸复合组、硬膜外组、全凭静脉组,每组N=40例,不同麻醉组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结果静吸复合组和全凭静脉组术后2.5h、13.5h、27h的MMSE评分较硬膜外组明显降低,静吸复合组术后2.5h、13.5h、27h的MMSE评分较全凭静脉组降低,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h、27h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比较,全凭静脉组低于静吸复合组,硬膜外组明显低于其余两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不同,静吸复合麻醉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大,全凭静脉麻醉次之,硬膜外麻醉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轻,其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低.

    作者:尹增盛;李淑琴;崔辉 刊期: 2018年第50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