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甜
目的:本文诣在探讨新生儿红臀的预防,以及床旁宣教的重要性.方法:通过母婴床旁宣教,临床护理,对新生儿进行红臀的预防与护理.结论:预防的重要性大于治疗,当护理人员进行床旁护理的时候,应将注意事项告知新生儿的父母以及照顾新生儿的家属,从而大大降低新生儿红臀发生概率、减少婴儿的痛苦.
作者:张成惠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疗效的影响.方法:时间段为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患儿中选取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33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观察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症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各临床症状恢复正常时间少,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能减少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身体恢复,值得借鉴.
作者:赵荣 刊期: 2018年第50期
产后抑郁症是指女性于产褥期出现明显的抑郁症状或典型的抑郁发作,属于产褥期精神综合征,约有15%-30%产妇均可发病,典型的产后抑郁症于产后6周内发生,可在3~6个月自行恢复,严重可持续1~2年,再次妊娠则有20%~30%的复发率.产后抑郁患者易出现持久的情绪低落,无精打采、困倦、哭泣,常因小事大发脾气等症状,但患者抑郁程度一般并不严重,一场轻松的谈话即可缓解心情,自身也能察觉情绪上不正常状态,但多归咎于他人或环境.产后抑郁患者会出现自我评价降低现象,对婴儿健康过分焦虑,对身边人充满敌意,不能协调与家人的关系;对生活缺乏信心,主动性降低,严重者会出现伤害婴儿行为;此外还可伴有躯体症状,易疲倦,性欲减退等.产后抑郁对患者生活、人际交往造成极大影响,本次研究通过对产后抑郁的发病原因及其护理研究进展进行收集,为之后的临床护理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潘红燕;平梦娴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采用参术调中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接收的60例老年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添加参术调中汤治疗,分析不同治疗后患者治疗疗效、疾病改善速度情况.结果: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6.67%,比对照组83.33%,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热、咳痰咳嗽、肺部啰音、胸片炎症消除等改善时间上,观察组各项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肺炎采用参术调中汤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同时更快的改善疾病速度,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翟红;牛思哲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分析小儿推拿保健干预对脾虚体质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脾虚体质儿童5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保健干预,基于此观察组接受中医推拿保健干预.对比两组体制转变、疾病发生以及体格发育指标等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体制转变率较对照组明显较高,而疾病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较低,且P<0.05;观察组胸围、体重、腰围、身高等发育指标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且P<0.05.结论:小儿推拿保健干预对脾虚体质儿童的效果显著,既能促进其体质恢复正常,又能促进其生长发育,还能减少疾病发生率,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陆茜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探究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急危重病人的应用.方法:选取120例2016年2月到2018年1月医院接收的外科急危重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需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结果:其中有112例病人获得了成功,占百分比为93.33%,没有出现感染、静脉炎的情况.实施肠外营养的有64例,占百分比为53.33%.4例穿刺点外渗,4例穿刺点选择点失误而操作失败.结论: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急危重病人的应用中,展现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被临床应用和推荐.
作者:邱盼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高血压疾病目前的有效诊断与治疗现状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1.4-2015.5期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收集其比例资料,按疾病情况分为难治性高血压患者(RH)组与非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非RH)组,对数据进行整体分析.结果 RH组患者在并发症等方面高于非RH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难治性高血压主要以多并发症、病因复杂为特点,准确地诊断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才能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朱香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髌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髌骨骨折患者72例,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36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对比患者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2.78%少于对照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髌骨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可降低并发症率,提升护理满意度,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烨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 本文旨在研究探讨在预防患者产生腹膜透析并发症的治疗中采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至今我院收治的腹膜透析患者45例,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治疗,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住院期间未发生并发症的患者42例,出院后追踪在家透析模式,其中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住院期间发生血性透析液患者1例,经药物治疗后痊愈,隧道口处出现渗液的患者1例,以停透7日待症状消失继续进行治疗,出现引流不畅患者1例,经肝素治疗后症状消失,此三项发生率均为2.22%.结论 采用护理干预预防患者腹膜透析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翠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探析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措施护理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对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以及心理状态.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4月入住我院的56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依据随机双盲法,将所有样本分为参照组和舒适护理干预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和舒适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舒适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心理状态、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三个方面对比参照组,均具有显著优势.结论:针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应重视加大舒适护理干预方法的应用力度,着力提升患者的护理舒适度,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避免产生并发症.
作者:吴宛蔚 刊期: 2018年第50期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发生于中老年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及姿势平衡障碍等运动障碍症状.帕金森病患者除表现为特殊的运动症状外,还具有一些非运动症状,如认知、 情绪和睡眠等方面的改变[1]患者由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所引起的心脑血管症状已被相关学者关注和研究如体位性低血压为常见.帕金森病体位性低血压可引起的各种症状导致老年患者跌倒、坠床等现象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很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可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有效综合护理,可进一步缓解原发病就病情进展,大程度避免由体位性低血压引起的晕厥症状,减少老年患者因晕厥导致跌倒而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对引起帕金森体位性低血压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延续护理展开综述,以期为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黄珊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 探讨分析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实施表柔比星、紫杉醇联合治疗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选择于2016年4月—2018年5月间我院接收治疗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共86例,对所有患者分组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表柔比星治疗,研究组则实施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进行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在临床疗效、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健康改善方面的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更高,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相较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Karnofsky评分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未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使用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对三阴性乳腺癌疾病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健康状况,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郭勇刚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观察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和透析并发症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开展实验性研究,筛选2017年2月份-2018年3月份收治的血液透析的患者13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整体组开展整体护理.两组患者营养状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两整体组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7.69%,VS常规组20.00%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比较营养状况评价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整体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开展有效维持良好的应用状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申苗苗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根据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疾病特征,给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其对患者疼痛及术后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4月-2018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患者中随机抽取5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均分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将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髋关节活动度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较低,髋关节活动度评分明显较高.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其髋关节的活动度,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王倩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冻结步态患者体内血清尿酸水平和变化的意义.方法:在本次实验中以我院2017年3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名帕金森病冻结步态患者为实验组,70名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为对照组,两组人员均接受空腹血清尿酸检查和肌酐检查,对两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差异进行对比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结果:对两组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和肌酐值水平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比对照组患者高69.2μmol/L,而两组的肌酐值水平相近,由此可以看出帕金森病冻结步态患者的病情发展与体内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是有很大关联性的.结论:通过对两组人员的尿酸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帕金森病冻结步态患者体内血清尿酸水平远远低于正常水平,由此可以看出患者体内的尿酸水平与冻结步态是有一定关联性的,尿酸是人体中的抗氧化剂,对人的神经系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帕金森病冻结步态患者患者体内尿酸的含量低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吴森翔;金哲如;叶华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观察应用腕手矫形器结合常规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上肢痉挛的效果.方法将40例脑卒中偏瘫上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腕手矫形器,1个月后运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表评定两组患者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上肢屈曲痉挛均有所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手矫形器结合常规康复能够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痉挛状态.
作者:李明;谭敏;高少君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探讨急诊脑出血运用依达拉奉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本院80例急诊脑出血患者,随机性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急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依达拉奉治疗,分析观察不同用药后患者治疗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总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90%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6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后不良反应率上,观察组为5%,与对照组2.5%间没有明显差异,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脑出血运用依达拉奉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康向飞;崔亚男;赵涛;杨立山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分析杂合型血液净化对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认知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的透析方式将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进行血液净化的60例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分作A组与B组,每组30例.A组实施单纯血液透析治疗,B组实施杂合型血液净化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B组患者治疗后的认知功能的总评分是(29.89±2.78)分,明显高于A组的(27.31±2.35)分;且B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的总评分是(86.49±5.58)分,显著高于A组的(73.21±5.19)分,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杂合型血液净化对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疾病具有显著的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玉凤;李彦艳;李亮叶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分析术中压疮护理在手术室压疮高危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手术室压疮高危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术中压疮护理单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以及压疮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室压疮高危患者护理中,采用术中压疮护理单能够有效地降低压疮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作者:刘燕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对于溃疡性结肠炎(UC)合并结肠多发性锯齿状息肉的临床病理特点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择30例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结肠多发性锯齿状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的临床、内窥镜及病理组织学改变,并实施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在所有患者中,平均的腹泻时间是(8.3±0.9)年;实施内窥镜检查显示,具有结直肠黏膜多处糜烂和浅表溃疡情况.有12例患者降、乙状结肠具有息肉,平均直径是(1.5±1.2)cm,另18例患者全结肠可见诸多枚息肉.镜检显示,结直肠溃疡糜烂部位满足溃疡性结肠炎病变,息肉处腺体具有锯齿状扩张增生状态,一些细胞核增生为异型增生.免疫组化显示,息肉部腺体CEA(+),Ki-67阳性细胞处在锯齿状隐窝基底部位,也有局部p53(+).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相关锯齿状息肉腺瘤病存在肿瘤性病变特征,如果出现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结肠多发性锯齿状息肉的问题,则提升癌变的几率.
作者:高鹏 刊期: 2018年第5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