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彧;白艳萍
目的:观察应用腕手矫形器结合常规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上肢痉挛的效果.方法将40例脑卒中偏瘫上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腕手矫形器,1个月后运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表评定两组患者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上肢屈曲痉挛均有所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手矫形器结合常规康复能够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痉挛状态.
作者:李明;谭敏;高少君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探究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方法选择于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进入我院儿科实行头皮静脉穿刺治疗的256例患儿为研究主体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128例;对照组患儿实行常规穿刺,观察组患儿实行改良穿刺,对比2组患儿不同位置血管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回血量.结果穿刺结果显示,经额前正中静脉部位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其成功率为96.88%;其次为颞前静脉及外眦上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相对较高;经对比,对照组与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回血量各项指标变化幅度相比差异明显,2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相对复杂,例如:患儿因素及护士操作因素等,客观上要求护理人员实行经额正中静脉位置穿刺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大大提高其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作者:李季桃;李丹 刊期: 2018年第50期
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中医芳香养疗法文献的挖掘,展开对中药芳香养疗在现代生活中应用的探究.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中医芳香养疗的起源、目的和使用场景,以及在现代中医芳香养疗的所处的时代现状,同时也对中药芳香养疗的机理进行了阐述.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的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差异,对现代中医芳香养疗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思考探究.
作者:庄颜瑜;张凯铭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在医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3月期间诊治的脑出血患者中选取90例作研究对象,并按护理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n=45)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n=45)应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就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肌力变化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护理前,2组患者中III~V级者比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中的III~V级者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是100.00%,高于对照组的88.89%(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有积极影响,值得借鉴.
作者:唐深婷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探讨氟桂利嗪联合丙戊酸钠用于偏头痛治疗预防的疗效.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68例偏头痛患者,研究时间为2017年01月至2018年01月,按照抽签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即观察组给予氟桂利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治疗,各34例,且对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及VAS评分、HIT-6评分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P值小于0.05.观察组VAS评分及HIT-6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P值小于0.05.结论:氟桂利嗪联合丙戊酸钠用于预防偏头痛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发挥显著疗效基础上保证药物安全性,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胡顺骞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探讨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中医骨伤2号方加减对创伤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患者软组织修复、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对照组创伤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患者给予临床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骨伤2号方加减.结果: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肢体肿胀程度较之前变化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应用常规西医联合中医骨伤2号方有利于促进创伤骨折患者软组织修复效果,有利于缩短其骨折愈合时间,对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赵永林;马文华;张原;李浩伟;王卫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探析Orem自理模式对慢阻肺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月我院接诊的82例慢阻肺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研究组采用Orem自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呼吸功能(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aO2)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Orem自理模式可改善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和呼吸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华;佟蕾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小儿消化不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消化内科2016年5月~2018年5月接收的100例消化不良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对症治疗)与研究组(实施常规对症治疗+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二组患儿治疗效果及家属心理状态.结果:整体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消化不良患儿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儿治疗有效率,缓解家属心理压力,值得推荐.
作者:李莉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内分泌科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内分泌科收治的232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11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较对照组明显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内分泌科老年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其治疗信心,值得在内分泌科推广使用.
作者:李倩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探讨儿科急诊护理中运用护患沟通语言技巧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诊小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针对性护患沟通语言技巧,分析不同护理后护患纠纷发生率、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与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在护患纠纷发生率、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上,观察组为2.5%与和0%,对照组为15%和7.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72.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急诊护理中运用护患沟通语言技巧可以有效的减少护患纠纷与护理不良事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树立良好护理工作形象.
作者:王志英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探讨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运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5月至2017年6月期间接收80例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干预,分析不同护理后患者消化系统评分、HAMD评分、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消化系统评分、HAMD评分上,观察组护理后评分降幅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率上,观察组7.5%显著少于对照组20%,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运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消化系统功能与消极情绪,减少不良反应,整体护理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王晓娟 刊期: 2018年第50期
产妇产后1年内会由于子宫复旧以及哺乳因素引起机体生殖系统分泌功能产生一定程度变化.若产妇产后1年内意外怀孕会影响到后期健康恢复,综合国内外产后相关避孕措施,有哺乳期闭经避孕法、屏障避孕法、放置宫内节育器、激素避孕法以及结扎避孕法等.由于我国对产后避孕未加以重视,因此对产后避孕尚未规范化、系统化,导致后期产后意外妊娠发生率提高,因此,加强对产后女性生殖健康计划生育工作,能有效降低高危人群人工终止妊娠发生率.本文就产后避孕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临床效果进行以下综述,具体如下.
作者:林梅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在进行急诊护理中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研究,并对此过程制定有效护理安全对策.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内收治的76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分为通过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38)和通过综合护理的观察组(n=38),将两组患者抢救结果进行统计比进行比较.结果:(1)通过抢救,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的概率为94.74%,死亡率为5.26%,对照组的抢救成功的概率为78.95%,死亡率为21.15%,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92.11%,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8.42%,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护患沟通情况进行增强、提升抢救速度、分别对病情进行仔细评估、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提高等,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的概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沙中堂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脊柱骨折内固定术中的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方法:采取抛硬币的方式将2017年1月--2018年4月收诊的82例脊柱骨折内固定术患者分成2组,其中,硬币正面朝上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38),硬币反面朝上的患者设为研究组(n=44),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比较.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脊柱骨折内固定术中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减少并发症,增加满意度.
作者:周阳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评价分析腹股沟疝手术TEP(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式与TAPP(行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20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TEP组(100例)和TAPP组(100例).结果:两组腹股沟疝患者在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平均术中出血量等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TEP组腹股沟疝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止痛药使用率低于TAPP组(P<0.05),TEP组腹股沟疝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显著短于TAPP组(P<0.05).结论:TEP术式与TAPP术式各有优势,但是TEP术式相比起TAPP术式具有平均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止痛药使用率低等优势.
作者:王磊;安军刚;曹峻 刊期: 2018年第50期
慢性支气管炎属于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跟感染、吸烟、理化因素、呼吸道防御能力下降等因素有关.该疾病病程长,可反复发作,患者的生活质量多受到一定的影响.笔者经查阅大量文献,针对国内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方案和前沿技术进行分析比较,作一综述,以供参考.
作者:刘濮滑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小儿内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3月-2018年4月本院接诊的小儿内科疾病患儿8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每组各有41例.对实验组实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而对照组则实行单一西药治疗.分析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对其疗效作出比较.结果: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比对照组的19.51%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6%,比对照组的85.37%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对小儿内科疾病患儿进行施治,可获得比单一西药治疗更显著的疗效,并有助于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建议采纳.
作者:周文道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将综合护理措施应用于踝关节微创外侧韧带重建术后患者中,评估及观察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此文纳入研究的数据来自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本医院收入及治疗的20例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患者,对20例患者实施踝关节微创外侧韧带重建术后给予综合护理措施,研究及评定患者护理干预之前及之后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分数值、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评分分数值.结果:患者护理干预之后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分数值显著低于护理干预之前数值,P<0.05,证实数值之间的统计学比较意义,患者护理干预之后的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评分分数值显著高于护理干预之前数值,P<0.05,证实数值之间的统计学比较意义.结论:对踝关节微创外侧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开展综合护理措施呈现良好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白佳玉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意义]分析剖宫产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过程]本次研究涉及的患者例数为100例,入院治疗时间为2015年9月~2017年5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直接实施剖宫产治疗,对照组则采用正常分娩方式.[结果/结论]观察组成功分娩率明显比对照组高10.0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比对照组低,另外,观察组患者的血压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有效保证产妇的血压情况,同时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产妇的产后出血,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切实保证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临床意义较为深远.
作者:王琳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根据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疾病特征,给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其对患者疼痛及术后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4月-2018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患者中随机抽取5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均分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将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髋关节活动度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较低,髋关节活动度评分明显较高.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其髋关节的活动度,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王倩 刊期: 2018年第5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