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醉恢复室的护理风险及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分析

潘星

关键词:麻醉恢复室, 护理风险, 针对性措施
摘要:目的:分析麻醉恢复室的护理风险及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方法: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手术患者100例.术后针对以上患者在麻醉恢复室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分析、总结引起护理风险的因素,并针对因素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降低麻醉恢复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生命安全.结果:100例患者手术后,到麻醉恢复室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将其转送至相应科室,患者满意度较高.且在护理中,发现引起麻醉恢复室护理风险因素有管理因素、患者因素、护理人员因素等三个.结论:患者手术后,将其转送到麻醉恢复室,因年龄差异,病情变化,易使患者出现并发症,故针对护理中的风险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对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和透析并发症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和透析并发症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开展实验性研究,筛选2017年2月份-2018年3月份收治的血液透析的患者13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整体组开展整体护理.两组患者营养状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两整体组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7.69%,VS常规组20.00%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比较营养状况评价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整体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开展有效维持良好的应用状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申苗苗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与布比卡因的临床观察比较

    目的:比较0.5%罗哌卡因与0.5%布比卡因在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面的差异.方法4O例择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20例.观察记录感觉阻滞高阻滞平面及达高阻滞平面的时间;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大运动阻滞程度及达大运动阻滞程度的时间;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达大运动阻滞时间A组均明显慢于B组,痛觉和运动阻滞维持时间、高感觉阻滞平面A组明显较B组易于控制.结论0.5%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CSEA,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尤其适用于伴有全身性疾病的老年患者,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王明桂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解读术中综合保温护理对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与术后感染的影响

    目的:解读术中综合保温护理对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与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1日到2018年1月23日期间在我院采取手术治疗的1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71)与观察组(n=7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添加术中综合保温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低体温、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及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术中综合保温护理对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与术后感染均有积极作用,效果显著.

    作者:王爽;何宏玉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移动互联网医院信息安全与监管平台分析

    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开始应用计算机技术推动企业的发展,医院也不例外.医院中涉及到患者隐私和行业科研的信息比较多,这些信息是保证医院不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对于医院内的信息来说,要想保护好必须建立科学的信息安全监管平台,通过动态的监管来保证信息安全,保护患者的隐私.因此,本文将重点分析移动互联网医院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作者:曹展超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分析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通过实验对阑尾炎患者进行手术期采用的护理干预进行数据分析,同时调查患者患者对此类模式的满意度.并根据实验结果数据化处理,对患者选用更加合理治疗方法,再者通过调查、改善,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本次研究共选用了2017年3月31日—2018年3月31日我院医治的140例患者.将阑尾炎急性患者共分为两组,随机抽取每组70例,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对于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而观察组将运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同时在实验后采用问卷调查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研.结果:经实验对比性分析.观察组对于该类患者采用了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模式,总效用为95.71%,对照组采用的常规护理模式,总效用为84.28%.可以明显看出观察组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明显效果更佳.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更高,即观察组为97.14%(68/70),对照组为85.71%(60/70).结论: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手术期疗效更优.采用该模式,可以缩短患者治疗时间,获得较好的护理质量,同时在患者恢复中能快速正常融入生活.并获得了患者一致好评,值得推广.

    作者:何功巧;张庆庆;王珊珊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儿科治疗过程中应用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分析儿科治疗过程中应用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本院儿科2017年3月~2018年4月接收的128例感染类疾病患儿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等两组,每组各64例.观察组经口服阿奇霉素方式治疗,对照组经静脉滴注方式治疗.对两组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并予以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均存在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发热、胃肠反应等不良反应,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口服给药以及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均会出现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发热、胃肠反应等不良反应,提示用药期间应加强不良反应观察,必要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以及处理,以免产生严重后果.

    作者:丁睿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推拿手法联合针刀治疗枕大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同时总结枕大神经痛病人接受推拿手法联合针刀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枕大神经痛病人资料72例施行分析,所选病人采取随机法加以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针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加用推拿手法,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将所得各项数据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针对枕大神经痛病人,为其提供推拿手法联合针刀治疗效果理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麻东阳;齐伟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踝关节微创外侧韧带重建术后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将综合护理措施应用于踝关节微创外侧韧带重建术后患者中,评估及观察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此文纳入研究的数据来自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本医院收入及治疗的20例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患者,对20例患者实施踝关节微创外侧韧带重建术后给予综合护理措施,研究及评定患者护理干预之前及之后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分数值、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评分分数值.结果:患者护理干预之后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分数值显著低于护理干预之前数值,P<0.05,证实数值之间的统计学比较意义,患者护理干预之后的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评分分数值显著高于护理干预之前数值,P<0.05,证实数值之间的统计学比较意义.结论:对踝关节微创外侧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开展综合护理措施呈现良好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白佳玉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运动锻炼行为阶段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运动锻炼行为的阶段分布,为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模式,对承德三级甲等医院血液透析室的198例治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的198例患者中,57例(28.8%)处于无意识阶段;11例(5.6%)处于有意识阶段;119例(60.1%)处于准备阶段;2例(1.0%)处于行动阶段;9例(4.5%)患者处于维持阶段?患者的年龄(χ2=12.01,P=0.017)?进行运动锻炼的自信心(Z=6.80,P=0.033)?对运动锻炼的重要性认识(Z=12.88,P=0.002)及对运动益处和障碍感知(F=7.69,P=0.001)在不同行为阶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透析过程中运动的整体现状不理想,大部分患者处于行为阶段的早期,尚无规律运动锻炼,临床上可针对患者所处不同的运动阶段及其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运动指导.

    作者:于泽虹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儿科急诊护理中运用护患沟通语言技巧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儿科急诊护理中运用护患沟通语言技巧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诊小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针对性护患沟通语言技巧,分析不同护理后护患纠纷发生率、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与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在护患纠纷发生率、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上,观察组为2.5%与和0%,对照组为15%和7.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72.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急诊护理中运用护患沟通语言技巧可以有效的减少护患纠纷与护理不良事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树立良好护理工作形象.

    作者:王志英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对比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骨科手术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通过非条件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患者手术情况等影响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B组患者急诊手术、Ⅲ~Ⅳ手术切口类型、腰部以下手术部位等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A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长与A组,术中出血量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手术类型、手术部位、手术切口类型、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为影响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发生情况与手术类型、手术部位、手术切口类型、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因素有关.

    作者:张小波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大脑镰及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的方法及效果分析

    目的:总结性地分析大脑镰及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00年10月-2017年10月来我院收治的大脑镰及矢状窦旁脑膜瘤82患者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的观察组各41例.其中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开颅手术方法,对观察组患者采取显微切除手术的方法.通过比较两组的术后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87.8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大脑镰及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采用显微手术切除法,可以有效地避免对正常脑组织以及功能区的损伤,提高术后疗效,值得在临床手术中推广应用.

    作者:乔杰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彩超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综合征

    目的:就彩超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抽取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腰椎关节突关节综合征患者(40例)为主要研究对象,给予其彩超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腰椎功能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相较于治疗前,患者在采用了彩超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后,其腰椎功能有了明显的改善,未发生恶心、眩晕等不良反应.结论:针对腰椎关节突关节综合征患者,采用彩超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雪梅;朱玲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析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所选取的98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患者根据自愿分组法加入对照组(49例)或观察组(49例),同时将传统护理与疼痛控制护理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护理方案,采用VAS评分分别评估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结果:护理前,两组VAS评分对比后发现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但可见观察组下降趋势较对照组显著,两组数据经统计,差异检验值为P<0.05结论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疼痛控制护理,对患者的疼痛具有缓解作用,故值得采用.

    作者:李雨萱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价值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收择期手术治疗的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持续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2μg/(kg·h)和0.6μg/(kg·h),比较两组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和阻滞持续时间、术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阻滞持续时间明显延长(P<0.05);观察组术后2、6、12、24、48 h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麻醉期对患者持续静脉注射0.6μg/(kg·h)的右美托咪定对患者良好的镇静效果更好,麻醉阻滞起效时间短,维持镇痛时间长,术后疼痛感更轻,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颖慧;刘娜;刘斌;刘冬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预见性护理预防肿瘤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预防肿瘤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肿瘤伴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率为1.8%,显著低于对照组16.3%(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4%,显著高于对照组81.8%(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荐.

    作者:张翠翠;吴军华;孙亚静;刘丽维;李向秋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癫痫病人抑郁、焦虑心理护理研究进展

    癫痫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我国癫痫患病率为万分之七,基于庞大的人口基数,我国有近千万的人属于癫痫病人.在癫痫的治疗过程中,四分之三的病人可以借助药物得以缓解,但仍有四分之一的病人不能得以缓解甚至是诱发抑郁、焦虑症状.基于此对癫痫病人抑郁、焦虑进行心理护理研究也就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正是以此为研究内容,分别分析了国内外癫痫病人抑郁、焦虑心理护理研究现状,并对我国癫痫病人抑郁、焦虑心理护理研究进行了展望,希望对相关人员的研究有所帮助.

    作者:范婷婷;张密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透析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为70.00%,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血液净化中心患者当中,能够显著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

    作者:陈瑛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

    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当前恶性肿瘤发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已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并产生了大量的治疗费用.分析肿瘤的发病趋势,对于采取防控措施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陈益力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胆结石行腹腔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接收的67例确诊为胆结石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腹腔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上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上观察组明显低/短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1%,明显低于对照组28.13%的发生率(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疗效显著,可缩短患者的肛门排气及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栗粟;孙雅轩 刊期: 2018年第50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