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郁维
目的:综述三萜类化合物提取分离、纯化、结构鉴定方法.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从三萜类成分传统溶剂提取法、微波提取、超临界流体提取、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双水相萃取技术、高速逆流色谱法、凝胶色谱法、三萜类结构鉴定等方面进行综述.结论:三萜类化合物提取分离、纯化、结构鉴定方法较为丰富.
作者:李明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采用参术调中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接收的60例老年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添加参术调中汤治疗,分析不同治疗后患者治疗疗效、疾病改善速度情况.结果: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6.67%,比对照组83.33%,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热、咳痰咳嗽、肺部啰音、胸片炎症消除等改善时间上,观察组各项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肺炎采用参术调中汤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同时更快的改善疾病速度,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翟红;牛思哲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总结性地分析大脑镰及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00年10月-2017年10月来我院收治的大脑镰及矢状窦旁脑膜瘤82患者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的观察组各41例.其中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开颅手术方法,对观察组患者采取显微切除手术的方法.通过比较两组的术后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87.8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大脑镰及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采用显微手术切除法,可以有效地避免对正常脑组织以及功能区的损伤,提高术后疗效,值得在临床手术中推广应用.
作者:乔杰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探讨分析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对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40例急腹症患者,结合相关资料分析急腹症的诊断和治疗.结果:患者入院后选择接受诊断,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计划.总结其临床诊断指标、治疗方法及效果,诊断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经诊断及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因此急腹症的诊断相对困难.临床医师应具有较强的辨病能力,提高诊断准确率,实施安全有效的治疗.预防和控制各类不良疾病,帮助患者早日康复.结论:临床表现复杂.妇产科急腹症患者疾病种类繁多,在临床诊断上要特别注意辨证,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在治疗方法上分析患者的疾病类型,给予相应的个性化治疗,以保证临床疗效.
作者:周芳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探讨溃疡一号方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方法:研究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溃疡1号加减治疗,分析不同用药后患者治疗疗效、复发率情况.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7.5%,明显多于对照组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年与2年的复发率上,观察组为2.5%和2.5%,明显少于对照组27.5%和3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溃疡一号方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同时减少复发率,治疗总体效果相对理想.
作者:何建文;何江;尚可儒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情绪以及免疫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56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序列法将患者分为比对组(n=27)和干预组(n=29),全部患者均接受艾滋病健康指导等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联合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干预组患者CD4+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明显多于比对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23.0549,P=0.0162).护理后干预组患者HAMD评分明显较比对组患者低,2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16.2086,P=0.0392),HAMA评分明显较比对组患者低,2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19.2975,P=0.0364).结论:艾滋病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使其情绪获得显著改善并可提升其免疫功能.
作者:高丽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CT增强扫描造影剂碘佛醇外渗的临床措施.方法:依据回顾性统计形式验证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CT增强扫描造影剂碘佛醇外渗患者共20例涉及的数据资料,均采取有效护理措施,了解护理的终效果.结果:此次统计的20例CT增强扫描造影剂碘佛醇外渗患者,轻度外渗患者15例,经治疗和护理患者4天之内能够痊愈;较重造影剂外渗患者5例,经治疗和护理患者7天可痊愈.结论:采取合理方式处理CT增强扫描造影剂碘佛醇外渗患者,有利于提升CT检查检出率.
作者:李丽娟;刘仕娟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研究探讨细节护理对基层社区医疗机构感染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常规组患者实施传统的一般护理,实验组患者患者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再对其进行细节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常规组也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实施细节护理,能有效的降低感染事件的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荐.
作者:熊利花;郭丽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中运用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健康教育,分析不同护理后患者治疗依从性、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在治疗依从性率,观察组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比对照组72.5%明显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中运用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优化运动功能,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娜;张清;李静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小儿重症肺炎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重症肺炎患儿64例,按照患儿入院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2例.其中参照组患儿采用鼻导管吸氧治疗,实验组患儿采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总结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参照组低,P<0.05.结论在小儿重症肺炎临床治疗中采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应用.
作者:李广银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使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9月我院接收的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82例,按入院时间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方法治疗,研究组便在该基础上,实施抗生素降阶梯方法治疗,对比两种方法的治疗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与感染控制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肺部病灶吸收时间更长,组间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使用抗生素降阶梯方法对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治疗的效果良好,可提高治疗效果,更好的控制感染,值得予以应用.
作者:章敏兰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介绍尿毒症合并心衰患者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效果.方法对我科室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尿毒症合并心衰病人40例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通过积极抢救,精心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结论通过医护人员的积极抢救以及精心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尿毒症合并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
作者:李金玉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研究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具有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接受血常规检测的患者,并将选取的研究对象随机的分成两组,每组50例患者.一组采用静脉血检验,另一组采集末梢血检验,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常规结果.结果:经过对选取的100名患者进行采集两种不同位置的血液,并进行血常规检验.根据检验的结果发现采集静脉血检验的一组白细胞低于采集末梢血检验的一组患者,而采集静脉血的一组检验结果显示RBC、PLT、HB、HCT检验值高于采集末梢血检验的一组,并且两组数据的差异(p0.05)没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研究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具有的临床价值时,经过对结果进行研究发现,采集静脉血检验的结果优化于采集末梢血的检验结果,临床应用的价值更好,因此采集静脉进行血常规检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媛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观察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和透析并发症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开展实验性研究,筛选2017年2月份-2018年3月份收治的血液透析的患者13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整体组开展整体护理.两组患者营养状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两整体组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7.69%,VS常规组20.00%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比较营养状况评价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整体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开展有效维持良好的应用状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申苗苗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解读术中综合保温护理对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与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1日到2018年1月23日期间在我院采取手术治疗的1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71)与观察组(n=7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添加术中综合保温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低体温、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及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术中综合保温护理对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与术后感染均有积极作用,效果显著.
作者:王爽;何宏玉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对急性下肢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下肢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纳入的时间段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根据患者入院号单双数来进行分组处理(单号观察组,双号对照组),每组n=50.对照组患者进行基础临床诊断,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使用多层螺旋CT诊断.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定性准确率和定位准确率均要高于对照组,两组间进行比较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急性下肢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结合使用多层螺旋CT来进行诊断,能够有效提升诊断的定位准确率和定性准确率,及时对患者病情有了准确的了解,有利于预后治疗工作的开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丽敏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探讨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中医骨伤2号方加减对创伤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患者软组织修复、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对照组创伤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患者给予临床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骨伤2号方加减.结果: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肢体肿胀程度较之前变化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应用常规西医联合中医骨伤2号方有利于促进创伤骨折患者软组织修复效果,有利于缩短其骨折愈合时间,对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赵永林;马文华;张原;李浩伟;王卫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通过对重点监控药物点评探讨,遏制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增长.方法2018年1月根据信息系统筛选出使用金额排名靠前或出现超常使用的三个重点药物,通过对使用此三种药物的医师医嘱进行全覆盖点评,将点评结果进行反馈、公示、干预,并持续跟踪点评干预3个月后观察效果.结果持续点评跟踪3个月后重点监控药物的临床适应性、辩证相符性比例不断提高,使用金额排名降低,疗程缩短,用法用量、溶媒选择、药物联合使用趋于合理.结论我院根据此方法摸索出一种有效的重点监控药物点评干预方法来遏制不合理用药的增长,逐渐达到安全、有效、适当、经济的用药标准.
作者:黑娥杏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探讨术后护理干预对促进胃肠手术患者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上一年度诊治的行胃肠手术的患者,共68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3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术后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的有效性.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有所差异,实施术后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无论是肠鸣音恢复时间,还有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57%和21.2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胃肠手术的患者实施术后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以明显促使患者早期胃肠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平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探析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所选取的98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患者根据自愿分组法加入对照组(49例)或观察组(49例),同时将传统护理与疼痛控制护理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护理方案,采用VAS评分分别评估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结果:护理前,两组VAS评分对比后发现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但可见观察组下降趋势较对照组显著,两组数据经统计,差异检验值为P<0.05结论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疼痛控制护理,对患者的疼痛具有缓解作用,故值得采用.
作者:李雨萱 刊期: 2018年第5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