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玉
目的:评价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选取2016年7月份到2018年7月份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为35例.对照组基于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流程下加行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通过抢救效果的分析,观察组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统计学为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获取的急救效果更好,能提高患者的抢救质量,降低复发率,也能在临床上积极推广.
作者:曹艳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分析基于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15日到2018年1月11日期间收治的144例开展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72)与观察组(n=72),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添加手术室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情况、临床效果、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具有显著干预效果,可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评分,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王塔;武美丽;金烨鑫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研究探讨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应用鼻内窥镜下结合鼻腔解剖手术治疗的相关效果.方法:从2017.4月~2018.3月我地区医院收治的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病患当中按照盲选的方法从中选择120例进行研究,根据治疗的方法,按照平均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治疗的效果,病情复发发生的概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概率.结果: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跟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相比,其结果会更好,数据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小于0.05),在复发的概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方面,观察组研究对象的数值要低于对照组研究对象的数值(P小于0.05).结论:对于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病患使用鼻内窥镜下联合鼻腔解剖手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王鑫;祝冬蕾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在医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3月期间诊治的脑出血患者中选取90例作研究对象,并按护理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n=45)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n=45)应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就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肌力变化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护理前,2组患者中III~V级者比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中的III~V级者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是100.00%,高于对照组的88.89%(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有积极影响,值得借鉴.
作者:唐深婷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分析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病所致不孕症的原因,提出对应护理措施.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我院治疗的不孕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接受全面的医学检查,分析生殖系统疾病所致不孕症的病因.结果生殖系统感染、输卵管病变、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引起不孕症的主要原因,占比依次为43.33%、23.33%、10.00%.结论女性不孕症的病因多样化,采取合理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不孕风险,改善患者预后生存质量.
作者:杨丽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总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肾脏超声改变与肾功能检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2月——2018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确诊的6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重度子痫前期患者30例,轻度子痫前期30例,并选择同期接受健康筛查孕妇30例为对照组,均接受肾脏超声检查与肾功能部分生化指标检验,比较三组生化检验指标、肾内动脉血流参数测值及二维超声图像差异.结果:①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子痫前期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肾脏皮质回声二维超声图像表现明显增强,轻度子痫前期患者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则表现正常;③肾动脉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血流流速(Vd)、阻力指数(RI)指标方面,重度子痫前期>轻度子痫前期>对照组,但三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临床可出现肾脏超声改变,且肾功能各项指标的改变与疾病存在正相关性,疾病越严重则各项指标改变幅度越大,对此需临床重视.
作者:刘媛;崔玲燕;丁红梅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探讨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运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5月至2017年6月期间接收80例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干预,分析不同护理后患者消化系统评分、HAMD评分、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消化系统评分、HAMD评分上,观察组护理后评分降幅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率上,观察组7.5%显著少于对照组20%,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运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消化系统功能与消极情绪,减少不良反应,整体护理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王晓娟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研究促凝剂使用对临床电解质及肾功能检查的结果影响.方法:经过对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血液检查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其中为20例患者进行电解质检查,其余80例进行肾功能检查.将电解质检查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各10例,对照组选择普通真空试管,观察组选择含有促凝剂的真空试管,对比两组电解质(K、Ca、Na、Mg、Cl、Pi)含量;将肾功能检查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选择普通真空试管,观察组选择含有促凝剂的真空试管,对比两组白蛋白(ALB)、总蛋白(TP)、血肌酐(CREA)、血尿素氮(BUN)、二氧化碳(CO2)、尿酸(UA)、微球蛋白(β2MG)、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含量.结果:对于电解质检查患者而言,两组电解质含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于肾功能检查患者而言,两组ALB、TP、CREA、BUN、CO2、UA、β2MG、CysC含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血液检查患者而言,促凝剂使用对临床电解质及肾功能检查的结果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作者:丁红梅;周立波;刘媛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分析评价老年手术患者应用靶控瑞芬太尼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本次采取我院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72例老年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6例采取芬太尼麻醉,观察组36例采取瑞芬太尼麻醉,进一步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在拔管时间上,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在VAS评分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认知能力恢复时间上,观察组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中,针对老年手术患者,应用靶控瑞芬太尼麻醉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因此,值得推广及使用.
作者:颜军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分析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40例住院患者,纳入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20例,在消毒供应中心内进行常规管理;试验组120例,加强质量管理,评定管理效果.结果:试验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的9.2%;在器械清洗、灭菌装载、物品包装上的工作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高物品的消毒灭菌质量.
作者:徐文敏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病人术后疼痛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本次所选病例均为我科收治的糖尿病病人,共78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7月-2018年7月;根据护理方法划分组别,对照组施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施予疼痛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VAS评分(2.63±1.21)分,对照组VAS评分(4.81±1.05)分,组间对比(P<0.05);且研究组护理后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病人术后疼痛护理管理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高丹 刊期: 2018年第50期
宫颈癌已成为女性发病率第二高的恶性肿瘤.尽管其筛查和预防手段已较为完善,但仍未能得到很好控制.临床上可通过手术、放化疗进行治疗,但对于局部晚期及复发转移的患者来说,仍缺乏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案.靶向药物的研究为宫颈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本文就近几年靶向治疗药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等在宫颈癌治疗领域的新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宫颈癌的靶向药物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陈誊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分析后循环缺血患者实施彩超诊断效果和诊断准确率.方法:时间段:2016年2月-2018年2月,研究对象:本院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患者100例,给予其彩超检查并进行诊断,观察患者诊断准确率、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检查结果并于与头颈部CTA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彩超检查诊断准确率为82.00%,血流动力学中PSA为50.63±15.63cm/s,Vm为30.64±13.25cm/s,PSV差值为20.01±2.23cm/s,检查结果显示V1段狭窄>50%闭塞18例,占比18.00%,V2段狭窄>50%闭塞6例,占比6.00%,V1、V2段闭塞8例,占比8.00%,V3段或颅内段重度狭窄或闭塞40例,占比40.00%,VA发育不良15例,占比15.00%,VA变异12例,占比12.00%.结论:后循环缺血患者实施彩超诊断效果显著,其可以快速的了解血流动力学情况,对后循环缺血患者的诊断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坤燕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研究普外科急腹症临床治疗.方法:本次选择对象为普外科急腹症患者,时间在2016年8月直至2017年12月之间,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将100例普外科急腹症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传统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其两组临床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普外科急腹症患者临床指标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观察组普外科急腹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普外科急腹症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研究.
作者:姚俊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改善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与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门诊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门诊护理质量管理,观察组运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管理,分析不同护理后分诊准确率、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在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82.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77.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改善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与患者满意度有较好的辅助作用,护理管理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吴惠珠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解读术中综合保温护理对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与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1日到2018年1月23日期间在我院采取手术治疗的1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71)与观察组(n=7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添加术中综合保温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低体温、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及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术中综合保温护理对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与术后感染均有积极作用,效果显著.
作者:王爽;何宏玉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在进行急诊护理中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研究,并对此过程制定有效护理安全对策.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内收治的76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分为通过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38)和通过综合护理的观察组(n=38),将两组患者抢救结果进行统计比进行比较.结果:(1)通过抢救,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的概率为94.74%,死亡率为5.26%,对照组的抢救成功的概率为78.95%,死亡率为21.15%,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92.11%,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8.42%,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护患沟通情况进行增强、提升抢救速度、分别对病情进行仔细评估、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提高等,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的概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沙中堂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及术后护理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1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2.45%>81.13%)、治疗依从性(96.23%>84.91%)以及生活质量评分[(89.62±4.38)分>(78.22±5.04)分]相对更高(P<0.05),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5.66%)、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40.37±3.15)分<(50.82±3.59)分]、自评抑郁量表(SDS)评分[(39.62±2.81)分<(50.25±3.64)分]相对更低(P<0.05).结论: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患者的治疗恢复期间,实施细致、周到的术后护理服务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着积极的影响.
作者:石晓红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探析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01~2018.01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72例脑肿瘤患者,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6例.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安全事件发生率2.8%低于对照组16.7%,日常生活能力评分(86.5±2.4)分高于对照组(71.3±2.6)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行临床护理可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安全事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娟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治疗小儿龋齿时使用伢典微创凝胶治疗,探究使用伢典微创凝胶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本次实验中以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小儿龋齿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实验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进行分组,共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5人;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伢典微创凝胶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传统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更好,实验组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概率比对照组患者少了8.89%,而且实验组患者比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高17.77%;结论:通过对伢典微创凝胶治疗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发现伢典微创凝胶治疗比传统治疗的安全性更高,大部分患儿在治疗后不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而且伢典微创凝胶治疗更能被患儿和患儿家属所接受,是一种治疗效果较好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史郁维 刊期: 2018年第5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