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敏
盆腔炎性疾病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目前越来越重视盆腔炎疾病的临床研究发展,但因动物疾病模型制备的不足与局限,临床研究从而受到限制,因此动物模型的制备对未来盆腔炎性疾病的进一步研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本实验采取不同剂量混合细菌悬液造模方式,进行对比研究.
作者:侯金萌;高慧;张晴;代春玲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研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行规范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实验组(规范治疗)与常规组(常规治疗)各30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变化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结果:与常规组比,实验组血气变化情况显著,有效率高,P<0.05.结论: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规范治疗能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促进其病情早期康复,使得终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龙卡志玛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探究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本院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实施常用抗菌药物管理,对比实施前(2015年1月-2015年12月)、实施后组间用药和理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实施常用抗菌药物管理后,用药剂量和给药时间合理率、临床合理用药率均呈现升高趋势,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且管理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呈降低趋势,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常用抗菌药物管理方法实施后,提升了抗菌药物给药时间和给药剂量的合理性,提升了临床合理用药率,减少了用药不良反应.
作者:钟衍雄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分析护理管理在血透护理中起到的作用,探究血透护理措施.方法:从在2011年6月至2012作5月期间入院的血透室患者中选180名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从在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期间入院血透室患者中选180名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和护理管理结合,.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及卫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空气质垒、消毒液和仪器、手部卫生等合格率上都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护理管理的和合理的质量控制措施,能改善护理中的卫生情况,降低行血液透析患者的感染率,值得推广.
作者:曹炜红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0例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2015年2月到2016年8月收治),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验组,n=50).进行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舒适护理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患者中,1例患者不满意.对照组患者中,10例患者不满意,7例患者满意,8例患者非常满意.可得,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赵慧敏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研讨普外科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2016年12月这一区间作为研究时段,针对性选择此段时间内普外科收治的100例患者,将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展开研究,其中50例作为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普外科护理方法,另外50例作为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而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效果展开评价.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普外科临床路径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减少医疗开销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益于患者的康复治疗,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李晓萍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探究糖尿病足伤口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3月本院糖尿病足伤口患者60例,遵从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试验组、参照组,各30例,前者采取VSD技术治疗,后者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临床指标.结果:试验组总疗效(93.3%)高于参照组(73.3%),临床各项指标优于参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足伤口患者采用VSD技术治疗可行性高,能优化临床指标,增强疗效,值得采纳.
作者:范春华;胡国政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评价脊柱骨折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根据患者的就诊顺序将2016年4月--2018年1月内接诊的74例脊柱骨折患者分成2组,先到医院就诊的37例设为对照组,余下后就诊的37例设为观察组,围术期,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给予优质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优质护理在脊柱骨折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更高,建议推广.
作者:郭春梅 刊期: 2018年第50期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对肝癌介入术后有效地进行后期护理,通过介入治疗、精神、心理等因素探讨肝癌介入术后患者的护理要点,保证手术疗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其生存质量.方法: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目的、方法和效果,注重调节饮食、完善辅助检查及按时服用术前用药等,定期检查术侧肢体和穿刺局部的情况,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结果: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进行护理,是提高患者恢复率的重要保障,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配合医生操作,降低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结论: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的后期护理,需要采取细致周密的护理措施,以保证患者恢复率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作者:张莉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 分析讨论西北边陲三甲医院大力推广应用中医护理技术以来,取得的成效及存在问题.方法 收集整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执行的中医操作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成效、应用状态,根据开展频数进行排名.结果 中医护理技术开展项目和数量不断增加,给公立医院改革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大力推广应用中医技术的过程中有机遇也有问题.结论 推广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是符合我国人民对健康养生防病保健需求的,存在的问题能得以及时发现和逐渐解决,并提出改进对策.
作者:曹桂英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中菊苣酸和咖啡酸的含量.方法: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三氟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结果:菊苣酸和咖啡酸在各自测定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56%和98.62%,RSD分别为0.62%和1.2%.结论:本法分离效果良好,测定快速,结果准确,稳定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圆圆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研究微创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前列腺增生合并输尿管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微创手术治疗方法.结果: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治疗后的社会生活、躯体活动、睡眠感情与精力方面,与治疗前t值检验,p<0.05;患者治疗后,残存尿量、大尿流率、前列腺症状评分好于参照组,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讨论:微创手术可有效缓解前列腺增生合并输尿管结石的症状,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章煜龙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评价分析腹股沟疝手术TEP(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式与TAPP(行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20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TEP组(100例)和TAPP组(100例).结果:两组腹股沟疝患者在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平均术中出血量等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TEP组腹股沟疝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止痛药使用率低于TAPP组(P<0.05),TEP组腹股沟疝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显著短于TAPP组(P<0.05).结论:TEP术式与TAPP术式各有优势,但是TEP术式相比起TAPP术式具有平均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止痛药使用率低等优势.
作者:王磊;安军刚;曹峻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高血压疾病目前的有效诊断与治疗现状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1.4-2015.5期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收集其比例资料,按疾病情况分为难治性高血压患者(RH)组与非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非RH)组,对数据进行整体分析.结果 RH组患者在并发症等方面高于非RH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难治性高血压主要以多并发症、病因复杂为特点,准确地诊断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才能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朱香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探究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对当前疫苗安全性的认知,并探知工作人员与被接种人群风险沟通意识.方法:选择50名我市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纳入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对全部工作人员均实施面对面访谈,访谈时间为40至60min,访谈结果不记名,访谈内容为疫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风险沟通等等.结果:50名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均认为接种疫苗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35名人员认为国产疫苗与进口疫苗的有效性为差异,12名工作人员认为进口疫苗安全性水平略高于国产疫苗,22名人员认为脊髓灰质减毒疫苗有效性较好,19名工作人员认为脊髓灰质灭活疫苗效果更佳,48名工作人员均认为,上述2者均能够起到脊髓灰质炎预防效果.50名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均在日产工工作中参与过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34名工作人员表示沟通效果较好,5名工作人员处理过癫痫、疫苗相关性脊髓灰质炎及死亡案例.结论:疫苗风险沟通在免疫规划工作之中重要性较高,因此,应加强基层工作人员在疫苗安全性及风险沟通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沟通技巧及交流水平.
作者:马芳 刊期: 2018年第50期
治疗肿瘤时,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破坏其他正常组织细胞,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其中常见的是恶心呕吐.恶心呕吐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进食,引起患者营养失调、代谢紊乱,从而加重患者的痛苦,使患者精神紧张,焦虑抑郁,依从性显著降低,从而错失肿瘤治疗的黄金时期,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因此,了解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影响因素,并积极进行护理干预意义重大.在此本文通过参阅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报道,特对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进行了综述,以期减少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增强化疗耐受性,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作者:刘丹;李成均;陶静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透析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为70.00%,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血液净化中心患者当中,能够显著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
作者:陈瑛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探索心血管内科存在的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的落实和效果.方法对1248例患有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发生的纠纷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制订整改措施,加强护患沟通,健全和完善各项护理规章制度,进行护士专业技术培训.结果由2013年的护理投诉及纠纷25例次降到2014年的13例次,住院患者的满意度从93.18%提高到96.66%,规范了护士的护理行为,提升了护理服务品质.结论通过讨论、分析存在的安全隐患制订整改措施,降低护理纠纷,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薛瑞瑞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对于血液透析期间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和效果情况进行探究.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成研究组、参照组,前一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举措,而后一组展开常规的护理举措,对比观察两组的护理成效.结果:通过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明显的低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显著的优势于参照组,p<0.05.结论:将护理风险管理举措应用到血液透析患者中,可以明显的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班瑜薇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临床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7月在本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39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总评分为(82.4±15.7)分,对照组为(66.7±15.8)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4%,对照组为79.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临床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升,促进患者和医护人员质量的交流,以提升护理满意度,建议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兴艳 刊期: 2018年第5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