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亚娜
目的: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骨科护理带教管理中的应用分析.方法 我将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期间骨科实习的90例护生,依照入站时间先后顺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5例.其中参照组实施常规的管理模式即带教管理,而实验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比2组护生的专科操作、学习纪律评分.结果 在实习过程中,参照组专科操作、学习纪律评分均低于实验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实习护生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更能提高其综合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护生技术操作的掌握程度,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杨燕熙;李婧;张爽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对脑出血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的预后效果进行探析.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接治的105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急诊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分成探究组(60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探究组实施急诊护理路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救治时间及预后情况.结果:探究组急救时间短于显著对照组(P<0.05);探究组死亡率为0,残疾率10.0%,对照组分别为6.7%,31.1%,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脑出血患者急救中实施急救护理路径护理,可有效提高急救效率,改善预后,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杨婷婷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观察蒙医药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16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蒙医辨证治疗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4.0%、对照组8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蒙医症候积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蒙医药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以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治标治本,疗效较好.
作者:乌吉木;包根晓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卡培他滨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结果.方法:按照随机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晚期胃癌疾病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主要实验观察对象,按照平均法则将患者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30例.对对照组胃癌患者应用卡培他滨治疗,对实验组患者应用卡培他滨联合紫杉醇治疗,对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模式下的胃癌症状缓解情况和疾病治疗效果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胃癌症状缓解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63.3%),且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3.3%)显著低于对照组(26.7%),实验结果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胃癌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改善患者症状.
作者:蒋春雨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探讨慢阻肺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有效情况.方法:收集该医院接受临床诊断及治疗的58例慢阻肺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存档病例,按其临床给予的不同药物治疗进行不同小组的归类,分为29例对照组和29例研究组,对照组的慢阻肺合并冠心病患者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而研究组的患者均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再服用美托洛尔药物治疗,观察及对比两组患者治疗4个月后的病症改善效果.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四个月后,两组慢阻肺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有效情况分别为: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的统计结果为72.41%(21/29),而应用美托洛尔治疗的研究组总有效率的统计结果为96.55%(28/29).经统计观察可得,研究组的疗效则明显优异于对照组,统计性差异显著存在(P<0.05).结论 临床对慢阻肺合并冠心病的诊断中很容易出现误诊情况,故而临床医生要十分重视这两种病症的鉴别诊断,并在治疗中不断探求其发病因素,以寻找到佳的治疗方案.本文中应用了美托洛尔进行慢阻肺合并冠心病的治疗,其应用疗效好、安全性高、药性持久、疗效可靠,能更有效改善临床相应的各种病症,促进心肌功能的快速恢复,值得临床在治疗慢阻肺合并冠心病疾病时推广美托洛尔的应用.
作者:阿利亚·恰瓦尔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探讨小儿大肠埃希菌感染毒力因子检测分布情况与耐药性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月保定市儿童医院非植入导尿管患者尿标本分离非重复感染大肠埃希菌120株,采用PCR的方法检测毒力因子,采用K-B法测定儿童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UPEC)毒力因子的耐药情况.结果:120株UPEC中,毒力基因包括fimH、traT、Einv、aerJ、papGⅢ、cnf1、pAI、cnf2、papC、papG等,以fimH占比高;其中,毒力基因的构成模式以3-4种占多数;毒力因子耐药性中,对氟喹诺酮类、青霉素、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酶抑制复合物、头孢类耐药严重,但对碳青霉烯类的敏感性高.结论:小儿大肠埃希菌感染毒力因子检测能够反映UPEC毒力因子的分布及组合模式,而检测耐药性能够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指导.
作者:胡海燕;李艳梅;刘佳;翟彦梅;赵艳丽 刊期: 2018年第49期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是患儿与医院接触多广泛的场所.由于儿童在生理、心理上有其特殊性,门诊的分诊工作与其他科室相比,既有共性又有其特殊性.门诊分诊护士的预诊、分诊良好的表现将直接影响医院的声誉、形象,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应实施有效的人性化护理,掌握人性化分诊服务技巧,及时安排患儿就诊,给患儿创造良好的就诊氛围.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门诊分诊工作的人性化服务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慧芳;马雯;高媛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分析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患者例数为100例,来院治疗时间在2017年4月~2018年2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系统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能加速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加速患者的恢复,保证患者健康.
作者:周碧惠 刊期: 2018年第49期
本文介绍了构建儿童作业治疗虚拟仿真实验室的重要意义,以及相比于传统实验室,其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实验效率、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显著优势.此外,本文提出将ICF-CY作为建设儿童作业治疗虚拟仿真实验室的指导思想,并阐述了ICF-CY架构下教学平台的模块设计方案及进入路径.
作者:叶芊;王怡悦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观察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与膀胱肿瘤电切术在治疗表浅层膀胱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于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所收治的30例表浅层膀胱癌患者分作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膀胱肿瘤电切术,实验组采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在各项临床指标中均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结论: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在表浅层膀胱癌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曹冬;朱军;沈欣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采用Gesell发育评估对早产脑损伤高危儿的神经发育结局进行临床评估和预测.方法 选取早产脑损伤高危儿134例,分别于纠正胎龄6个月和纠正胎龄1岁时对所有高危儿进行1次Gesell发育评估,并于随访至1岁时采用Gesell发育量表确定所有高危患儿的神经发育结局.结果纠正胎龄6个月时,Gesell发育评估高危儿正常97例(72.39%),异常37例(27.61%);纠正胎龄1岁时,Gesell发育评估高危儿正常126例(94.03%),异常8例(5.97%).随访至1岁时,纠正胎龄6个月和1岁时Gesell发育评估异常高危儿的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各能区平均发育商得分与纠正胎龄相同的正常高危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esell发育评估可准确有效地预测早产脑损伤高危儿神经发育结局,可作为脑损伤高危儿的评估工具之一.
作者:应颖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评价分析PDCA循环模式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消毒供应中心15名工作人员,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消毒供应中心15名工作人员,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取细节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工作人员对管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工作人员对管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PDCA循环模式进行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李海峰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分析支气管镜局部注射化疗在支气管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收治支气管结核患者中抽取78例,数表法分成2组:38对照组实施抗结核治疗,40例治疗组实施支气管镜局部注射化疗,比对2组结果.结果:治疗组控制率为92.5%,比对照组的73.7%高,统计有差异(P<0.05);治疗组痰菌转移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P<0.05.结论:支气管镜局部注射化疗能提高支气管结核患者的痰菌转阴率,降低复发率,值得应用.
作者:农焜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讨论临床护理保护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的80例护士人员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以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予以临床护理保护,评判标准:职业压力评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的病人护理与工作环境与仪器设备指标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工作量与时间分配、管理与人际关系、护理专业与工作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风险事件发生率的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5%,两组数据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护理保护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其不仅会缓解医护人员的职业压力,且可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值得我院进行推广.
作者:刘晓群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胰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有完整临床及螺旋CT资料并符合临床诊断的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螺旋CT表现特征.结果:20例为急性水肿型,螺旋CT平扫发现多数病例胰腺局部体积略增大,周围脂肪层模糊;10例为出血坏死型,表现为胰腺体积弥散或局部明显增大,发生坏死时出现密度减低区,有出血时则出现密度增高,部分病例可并发假性囊肿和脓肿.结论:螺旋CT诊断胰腺炎能清晰显示胰腺组织影像改变分级,提高临床诊断率.
作者:徐迎果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观察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对其认知功能障碍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择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10例阿尔茨海默症患者,采用信封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生活能力进行评估和对比.结果:组间患者的MMSE评分及ADL评分比较,观察组较比对照组更具优越性,数据经统计学检验后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生活能力具有改善和提升效果,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李书琼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研究腹部创伤并伴有高血压患者急诊手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腹部创伤并伴有高血压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采用全面急诊手术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并且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部创伤并伴有高血压患者的急诊手术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并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耿杰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及复发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门诊收诊的56例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门诊就诊编号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28例,分别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常规西药四联疗法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复发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胃肠黏膜病理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即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内组建复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远期复发率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短期及远期疗效均较好,能够有效降低远期复发率,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冯勇;谭冬梅;白斗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此次研究分析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心肌炎患者护理中采用早期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样本选取60例,研究时间为2016年4月到2018年4月之间,按照护理干预的差异将60例患者分为早期组与常规组,其中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案,早期组患者则给予患者早期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并将其作为临床护理质量的对比依据,统计研究数据分析,早期组患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心理功能等指标均较高,且与常规组患者差异值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此次研究证实,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心肌炎患者护理中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有效护理方案.
作者:倪丹红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分析影响医院泌尿系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的126例感染患者进行感染监测.结果:126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26例,泌尿道感染多.年龄、性别、手术等都是影响泌尿系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严格无菌操作,加强病室管理,减少侵入性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可以有效降低泌尿外科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王倩;吴赛琴;刘燕 刊期: 2018年第4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