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芳;马雯;高媛
目的:探讨小儿大肠埃希菌感染毒力因子检测分布情况与耐药性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月保定市儿童医院非植入导尿管患者尿标本分离非重复感染大肠埃希菌120株,采用PCR的方法检测毒力因子,采用K-B法测定儿童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UPEC)毒力因子的耐药情况.结果:120株UPEC中,毒力基因包括fimH、traT、Einv、aerJ、papGⅢ、cnf1、pAI、cnf2、papC、papG等,以fimH占比高;其中,毒力基因的构成模式以3-4种占多数;毒力因子耐药性中,对氟喹诺酮类、青霉素、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酶抑制复合物、头孢类耐药严重,但对碳青霉烯类的敏感性高.结论:小儿大肠埃希菌感染毒力因子检测能够反映UPEC毒力因子的分布及组合模式,而检测耐药性能够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指导.
作者:胡海燕;李艳梅;刘佳;翟彦梅;赵艳丽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观察手足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术患者围手术期当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利用舒适护理的方法.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未有显著差异(P>0.05);经过护理后,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出现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足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术的患者围手术期利用舒适护理的方法 ,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减少了并发症出现率,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作者:张芳意 刊期: 2018年第49期
互联网技术在不断地向前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也被广泛地应用到医疗服务中.在面对这一项高新技术时,如何使优势得到有效地发挥,使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医疗服务工作有效地结合,促使医院信息管理活动顺利地开展,这是医院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医院信息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性、具体应用的方式,以及提升其应用有效性的方式,为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有效构建提供合理的参考意见.
作者:刘佳楠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实施血液透析的100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化护理应用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工作中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陶猛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老年心肌梗塞护理的价值研究.方法:将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96例老年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满意度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住院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急性心衰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老年心肌梗塞护理的价值显著,能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加快患者的病情稳定,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杜亚娜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探究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本次研究中的66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6例患者依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平均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每组患者33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观察组按照积极心理学理论进行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2周SRHMS分数经统计软件比较,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6周和出院前SRHMS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经比较形成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积极心理学理论能够为患者护理提供根据,改善患者的病情.
作者:任静 刊期: 2018年第49期
蒙药材的炮制工艺独具特色,是蒙药学的主要要特点之一.虽说蒙药多数以生用,但常用药材约1/4需要炮制.千百年来乃至今日,蒙药炮制配合蒙医临床,在提高蒙药疗效,保证用药安全方而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蒙药炮制仍然按着古籍文献记载的传统方法进行,存在着技术落后、方法多样化、指标不明确、机制不清楚等诸多问题.蒙药炮制规范化研究以蒙医药基础理论为指导,在突出特色,继承传统的同时借鉴现代药学、药理学、毒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探索传统炮制方法的作用机制,改善和提高炮制工艺路线及条件,验证炮制方法的科学有效性,从而规范蒙药传统炮制方法,是蒙药产业化发展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作者:白吉日木图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分析研究健康宣教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干体重达标的临床作用.方法:在本院收治的维持性血透患者中选取74例进行研究,上述患者的收治时间为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期间,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联合常规护理为患者开展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的干体重达标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干体重达标率相比较于对照组,明显较高,P<0.05.结论:健康宣教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干体重达标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作者:王巧华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探讨小儿大肠埃希菌感染毒力因子检测及耐药相关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月保定市儿童医院非植入导尿管患者尿标本分离非重复感染大肠埃希菌120株,采用PCR的方法检测毒力因子基因,通过药物敏感试验分析儿童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UPEC)毒力因子的耐药情况.结果:120株大肠埃希菌中,毒力基因依次为fimH90.33%(109/120)、traT75.83%(91/120)、Einv60.00%(72/120)、aerJ55.83%(67/120)、papGⅢ35.83%(43/120)、cnf125.83%(31/120)、pAI24.17%(29/120)、cnf220.83%(25/120)、papC14.17%(17/120)、papG7.50%(9/120);耐药检测中,对碳青霉烯类的敏感性高达100%,而耐药性从高到低依次为氟喹诺酮类、青霉素、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酶抑制复合物、头孢类,耐药性严重.结论:小儿大肠埃希菌感染毒力基因的种类较多,基因组合模式也较多,临床耐药性严重,临床可通过大肠埃希菌感染毒力因子检测及耐药研究指导合理用药.
作者:李艳梅;胡海燕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研究中医护理对于中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中风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中医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1].结果:两组患者采取护理措施之前SF-36的得分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对于改善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琳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血脂检验的应用与结果.方法:于2017年07月--2018年07月,对10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脂检验,根据体检者的年龄,对比分析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100例健康体检者中,有13例血脂异常,占比13.00%.检验结果分析,随着年龄的增长,血脂水平逐步呈攀升态势.结论:医院加强宣传血脂检验,对健康人群积极开展血脂、血糖以及血压检测,对于血脂检验结果异常的体检者,予以积极有效的诊治,以减少冠心病、动脉硬化的几率,向公众普及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者:雷耕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研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将52例2017年间于我院收治的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相比对照组差异明显,同时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对患者采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改善病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效的减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并发症现象,拥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作者:张烽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分析探讨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治疗中应用经皮锥成形术产生的效果.方法:对于2015年9月~2016年9月间我院骨科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进行信息收集,随机选取其中的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共两组.每组30人.对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保守的治疗方法,对于观察组患者则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通过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来探索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治疗中应用经皮锥成形术产生的效果.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胸腰疼痛情况要优于对照组,即VAS评分要小于对照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上,两组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能够有效的减小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上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云武;李建平;王勇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冠状动脉硬化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20例冠状动脉硬化初诊患者,设为鉴别组,另选择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进行对照研究,设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并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鉴别组血清Hcy、hs-CRP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Hcy和hs-CRP是冠状动脉硬化患者的高危指标,采取联合检测能为病情确诊提供依据,临床意义显著.
作者:陆洁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研究妊娠剧吐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与家属行为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妊娠剧吐患者的先后顺序,将选出的100例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妇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以及家属行为干预.统计两组患者的情绪改善状况、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情绪状况比较,无差异(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情绪状况相对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娠剧吐患者采取心理护理以及家属行为干预,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对护理满意度,促进症状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龙梅仙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深入分析研究推拿配合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实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60名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进行推拿配合物理疗法的治疗,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30例.结果:经推拿配合物理疗法进行治疗后,60位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中治愈有18例(30%),显效30例(50%),有所好转8例(13.3%),无效4例(6.67%),总有效率达到了93.3%.结论:推拿配合物理疗法对于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有着非常显著的使用效果,应大力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黄英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探讨显微内镜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90例2017年2月-2018年3月就诊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进行传统开窗手术,观察组进行显微内镜椎间盘摘除术.比较两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手术出血和操作的时间;手术前后患者功能障碍指数以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出血和操作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功能障碍指数以及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功能障碍指数以及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显微内镜椎间盘摘除术疗效非常理想,可有效减轻疼痛和创伤,缩短住院时间和加速腰椎功能恢复.
作者:张长慧;辛雪栋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探究长期应用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扩张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41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长期应用小剂量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和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0.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症状缓解时间为(10.2±2.3)天,对照组症状缓解时间为(17.5±2.4)天,观察组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应用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效果显著,促进治疗有效率的提升,缩短其症状缓解时间,建议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邓雯秋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分析研究多排螺旋CT对肺小结节的诊断作用.方法:此次研究患者为80例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肺小结节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进行对比分析,对照组采用常规CT检查,采用多排螺旋CT检查的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的术前检查结果与术后证实的结果吻合率比对照组患者高了17.5%,并且观察组的术前检查的误诊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术前使用的常规CT检查的操作时间比观察组患者术前使用的多排螺旋CT检查的时间久,P<0.05.观察组的检查时的图像质量远远优于对照组的检查时的图像质量,P<0.05.结论:多排螺旋CT对肺小结节的诊断效果可观,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王宁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对蒙医内科病人所开的处方单子进行分析,探究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便为以后蒙医内科用药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抽取驻地医院门诊中所开的用药处方单784张,进行全面的分析,结合所开药物的说明书、药理学知识等,分析处方单子中药物使用是否合理.结果:所开的处方单子中,抗菌药物使用的处方有603张,占76.91%;处方中使用针剂的有405张,占51.65%.结论:通过调查分析内科门诊中的处方单子,可知不合理的用药情况非常普遍,因此广大医护人员应提起一定的重视.
作者:唐金锁 刊期: 2018年第4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