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惠
目的:研究对卵巢囊肿患者采用经阴道超声引导介入治疗的护理价值.方法 从本院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接收的卵巢囊肿患者中选取57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经阴道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并进一步进行护理.结果 57例患者中有34例痊愈,14例显效,8例有效,1例无效,有效率高达98.25%.结论 给予卵巢囊肿患者采用经阴道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具有操作简便,介入精准度高等优势,加以从患者从入院至出院的护理更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度,减少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韦宏花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探讨小儿大肠埃希菌感染毒力因子检测分布情况与耐药性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月保定市儿童医院非植入导尿管患者尿标本分离非重复感染大肠埃希菌120株,采用PCR的方法检测毒力因子,采用K-B法测定儿童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UPEC)毒力因子的耐药情况.结果:120株UPEC中,毒力基因包括fimH、traT、Einv、aerJ、papGⅢ、cnf1、pAI、cnf2、papC、papG等,以fimH占比高;其中,毒力基因的构成模式以3-4种占多数;毒力因子耐药性中,对氟喹诺酮类、青霉素、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酶抑制复合物、头孢类耐药严重,但对碳青霉烯类的敏感性高.结论:小儿大肠埃希菌感染毒力因子检测能够反映UPEC毒力因子的分布及组合模式,而检测耐药性能够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指导.
作者:胡海燕;李艳梅;刘佳;翟彦梅;赵艳丽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观察蒙医药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16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蒙医辨证治疗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4.0%、对照组8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蒙医症候积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蒙医药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以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治标治本,疗效较好.
作者:乌吉木;包根晓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 探究极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不典型变化情况,为尽早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在我院2016年5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共计选择36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入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不同胸痛时间以及冠脉病变血管与心电图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 比较早期急性心肌梗死与患者性别、年龄、左室射血分数、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因素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与非病变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胸痛时间在2-4h之间的急性心肌梗死检出率高,与小于2h、超过4h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波高尖的心电图阳性率高.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极早期胸痛发作2-4h出现心电图变化,且存在冠脉病变血管患者易出现心电图改变,通过识别心电图变化特点,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
作者:贾微;贾东;潘莉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对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塞疾病康复中的临床运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选我院自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所接收的脑梗塞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不同分成常规组、康复组;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在此前提前对康复组患者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康复组总有效率(91.7%)明显高于常规组(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54,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予以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魏容艳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观察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与膀胱肿瘤电切术在治疗表浅层膀胱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于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所收治的30例表浅层膀胱癌患者分作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膀胱肿瘤电切术,实验组采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在各项临床指标中均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结论: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在表浅层膀胱癌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曹冬;朱军;沈欣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研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脑卒中患者抢救效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脑卒中患者5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实验组28例,常规组27例,常规组采用日常护理,实验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两组患者治疗结局与护理满意度对比.结果:与常规组比,实验组治疗效果好,满意率高,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显著提高其自身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致残率与病死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尹露 刊期: 2018年第49期
本文介绍了构建儿童作业治疗虚拟仿真实验室的重要意义,以及相比于传统实验室,其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实验效率、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显著优势.此外,本文提出将ICF-CY作为建设儿童作业治疗虚拟仿真实验室的指导思想,并阐述了ICF-CY架构下教学平台的模块设计方案及进入路径.
作者:叶芊;王怡悦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研究分析集束化护理管理在老年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自2017.9-2018.9收治的老年压疮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48老年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应用集束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老年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压疮护理中应用集束化护理管理,效果显著,值得医院临床推广.
作者:徐琼彦;高亚勤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探讨对脑梗塞并脑出血患者实施CT与MRI检查对于诊断结果和疗效评价所具有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3月~2018年1月期间,经本院临床诊断确诊为脑梗塞并脑出血的的患者60例,并对所有患者均实施CT与MRI检查,对检查中所有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收集、对比分析患者在两种影像检查中脑梗塞并脑出血的检查结果、颅内出血位置和血量以及治疗效果.结果:60例患者经CT影像检查后,共确诊患者49例,诊断准确性为81.67%,患者颅内出血部位基底节43例、脑干5例、小脑8例;60例患者经MRI影像检查后,共确诊患者56例,诊断准确性为93.33%,患者颅内出血部位基底节52例、脑干7例、小脑10例.上述两种类型的成像检查方式均可对患者术后的颅内情况进行清晰显示,患者术后复发部位在检测中则显示为信号异常或边界模糊.结论:相较于CT检测方式,MRI对脑梗塞并脑出血疾病具有略高的检出率.二者均能对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进行有效反映,对于治疗效果评价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陈静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对骨科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增加使用康复锻炼的方法 ,得出具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来我院骨科进行治疗的骨折患者8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于实验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在医护人员的陪同指导下,进行相应的康复锻炼,对康复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相应的结果.结果:在本次实验中,对照组完全康复患者23例,轻度障碍患者14例,重度障碍患者3例,康复率为57.5%.实验组完全康复患者38例,轻度障碍患者2例,重度障碍患者0例,康复率为95.0%.结论:对骨科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采用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可以全面提升患者的康复速度,实现患者自身病情的快速康复.
作者:李芳;赵丹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鼻咽癌患者放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耳鼻喉科收治的104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31%,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鼻咽癌患者化疗期间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效果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夏静 刊期: 2018年第49期
为了探索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护理措施,采用适当和舒适的护理方法促使患者尽快恢复.我院将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接受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恢复情况及预后.结果住院时间: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恢复:症状缓解和恢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满意度均满意,各项评分均较高,均在90%以上.结论应用舒适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良好.不仅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而且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水平,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昌英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探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急诊科酒精中毒患者的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12月急诊科收治的酒精中毒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急诊科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治疗组则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与护理过程中的依从性.结果: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患者的依从性为82.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治疗组患者的依从性为92.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科酒精中毒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在临床治疗与护理过程中的依从性,可以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程金华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观察个性化心理干预对顺产初产妇活跃期至第二产程护理中的应用观察.方法 选取100例符合顺产条件的初产妇,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A组(观察组)与B组(对照组),对B组产妇实施常规的产程观察,A组在常规实施产程观察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干预,包括音乐疗法、拉玛泽减痛分娩法中的呼吸技巧和心理护理.对两组产妇在活跃期至第二产程疼痛程度、产后出血(产妇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400ml)进行对比.结果 A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程度以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都大幅度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研究表明,个性化心理干预在顺产初产妇活跃期产程明显缩短、产妇疼痛程度、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减少.
作者:梁春雨;王艳;杨桂芹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冠状动脉硬化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20例冠状动脉硬化初诊患者,设为鉴别组,另选择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进行对照研究,设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并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鉴别组血清Hcy、hs-CRP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Hcy和hs-CRP是冠状动脉硬化患者的高危指标,采取联合检测能为病情确诊提供依据,临床意义显著.
作者:陆洁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现阶段,从中医防治疾病以及预防保健的物质发展情况可以看出来,药材直接关系着整个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需要提升中药材的整体性能,还要保证药品的质量.在本篇文章中,主要是从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药材易混或者是真伪品的类型进行检验,目的 是可以很好的分辨出药材真伪,从而确保中药材临床用药安全的可靠性.
作者:周兴南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讨论颅内破裂动脉瘤手术时机选择对患者手术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到我院进行颅内破裂动脉瘤手术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的时间将其分为早期21例、中期24例以及晚期31例三组.通过比较不同手术时机出现脑血管痉挛以及动脉瘤破裂并发症的发生率,且使用MRS量表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定.结果在晚期组进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分别显著高于早期和中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早期与中期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中期以及晚期的预后良好率分别是80.95%、75.00%、4.19%,三组之间预后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破裂动脉瘤手术时机选择早期治疗可以明显降低并发症,而不同手术时机对预后没有太大的影响.
作者:乔杰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分析欣母沛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大出血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效果.方法:数字随机法抽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大出血患者30例,均给予其欣母沛治疗;并根据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施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施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平均止血时间、有效率、总满意度与对照组对比(P<0.05).结论: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大出血期间开展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顾菁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通过对日间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心理状况调查分析,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心理护理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运用状态焦虑问卷(S-AI)对我院200例眼科日间手术患者术前心理应激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200名日间手术患者术前状态焦虑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眼科日间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反应明显,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多方面的术前评估,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其心理应激,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韩赛 刊期: 2018年第4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