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医院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刘佳楠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 医院信息管理
摘要:互联网技术在不断地向前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也被广泛地应用到医疗服务中.在面对这一项高新技术时,如何使优势得到有效地发挥,使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医疗服务工作有效地结合,促使医院信息管理活动顺利地开展,这是医院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医院信息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性、具体应用的方式,以及提升其应用有效性的方式,为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有效构建提供合理的参考意见.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预防医学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探讨

    随着我国预防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于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预防医学的研究方向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生物学、医学、化学逐渐成为预防医学的研究重点,同时传染性疾病和心理疾病的预防也使得临床医学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基于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践就预防医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实施分析和探讨,其中不足之处,希望同行多加指正.

    作者:孙雪梅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脊柱骨折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脊柱骨折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整理护理使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90例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n=45,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n=45,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观察组中,共有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分别为褥疮和肺部感染;在对照组中,共有1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包含了褥疮、血栓性静脉炎、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柱骨折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给予整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优化治疗结果,值得推广.

    作者:叶红丹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中药熏蒸透皮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临床探讨

    目的:中药熏蒸透皮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的相关临床探讨.方法:从2017.4月~2018.4月我院收治的颈肩腰腿痛病患当中根据盲选的方法从中选择80例进行研究,根据治疗的方法和平均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中药熏蒸透皮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效果要优于对照组治疗的效果,在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方面,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的概率要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的概率(P小于0.05).结论:使用中药熏蒸透皮的治疗方法 对颈肩腰腿痛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王莹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中医护理和现代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中医护理和现代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时间段为2016年7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患者中选取87例老年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现代康复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中医护理和现代康复护理,观察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神经缺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ADL评分高,NIHSS评分低,护理满意度高,P<0.05.结论:给予老年脑梗塞患者早期中医护理和现代康复护理,能改善患者神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作者:吴朦旖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心理护理在神经内科患者救治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神经内科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94例神经内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平均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后,SAS及SDS表评分、满意度及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神经内科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吕育娟;祁海亮;刘昌龙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不同干预方法对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及相关症状的康复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方法 对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及相关症状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肛肠科2016年7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混合痔手术患者120例参与本次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耳穴贴压和中药熏洗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术后排尿排便功能情况.结果:术后当天,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在术后1d、3d、5d、7d,研究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排便功能方面,对两组患者术后便秘评分进行对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耳穴贴压和中药熏洗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促进排尿、排便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靳春蕾;孙静怡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地塞米松联合盐酸奥洛他定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疗效及对HS-CRP水平影响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盐酸奥洛他定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疗效及对HS-CRP水平影响.方法:选取接收治疗的108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奥洛他定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治疗两周之后,观察患者体内HS-CRP的水平.结果: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44%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P<0.05).两组患者体内HS-CRP水平均降低,实验组降低多于对照组.实验组在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盐酸奥洛他定对过敏性结膜炎的疗效有显著疗效,能有效改善 HS-CRP 的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曼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人性化服务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是患儿与医院接触多广泛的场所.由于儿童在生理、心理上有其特殊性,门诊的分诊工作与其他科室相比,既有共性又有其特殊性.门诊分诊护士的预诊、分诊良好的表现将直接影响医院的声誉、形象,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应实施有效的人性化护理,掌握人性化分诊服务技巧,及时安排患儿就诊,给患儿创造良好的就诊氛围.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门诊分诊工作的人性化服务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慧芳;马雯;高媛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穴位按摩治疗失眠效果的系统评价

    目的:分析和探讨穴位按摩治疗失眠的效果,使患者尽早康复.方法:选取在我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这段时间内接受治疗的失眠患者4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用随机的方法进行分组,20例分为常规组患者采用一般方法进行治疗;剩下的20例属于实验组患者,这组则采用穴位按摩的方法来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1].结果:常规组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达到70%,而实验组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0%,很明显,实验组疗效优于常规组,其比较数据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按摩治疗失眠效果具有明显优势,对患者恢复睡眠有很大改善,使患者在睡眠质量提高的同时也提升了患者日常生活的质量,使药物治疗所导致的副作用进一步地减少,不良反应较低具有安全性,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燕飞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和实施后的护理投诉率、不良事件发生率、职业伤害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急诊停留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的护理投诉率、不良事件发生率、职业伤害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后的急诊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全面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方圆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泌尿系肿瘤患者希望水平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泌尿系肿瘤患者希望水平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肿瘤科治疗的92例泌尿系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Herth希望水平量表(HHI)及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不同肿瘤部位患者HHI得分,并比较泌尿系肿瘤患者与国内常模应对方式评分.结果:不同部位肿瘤的HHI评分、中等水平、高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泌尿系肿瘤患者在面对、回避MCMQ评分上明显低于国内常模,而屈服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系肿瘤患者总体希望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采取的应对方式较多,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希望水平与应对方式中的面对呈正相关,与回避、屈服呈负相关.

    作者:张忆楠;张红薇;刘东;王淑娟;李月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中医护理在4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在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使用中医护理,研究中医护理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在实验中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名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试验对象,把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患者在进行护理时使用中医护理,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探究中医护理的临床应用意义.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的疗效更好,而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17.5%,所以使用中医护理的治疗效果比常规护理更好.结论:通过对两种临床护理办法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发现在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中医护理有更好的临床护理效果,能够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所以在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可以使用中医护理.

    作者:姜涛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脑卒中患者抢救效果、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脑卒中患者抢救效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脑卒中患者5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实验组28例,常规组27例,常规组采用日常护理,实验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两组患者治疗结局与护理满意度对比.结果:与常规组比,实验组治疗效果好,满意率高,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显著提高其自身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致残率与病死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尹露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系统护理对胃溃疡患者的生活质量、生活习惯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系统护理对胃溃疡患者的生活质量、生活习惯的影响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胃溃疡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96例,以计算机表法为依据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实施常规护理的参照组(n=48),以及实施系统护理的研究组(n=48),比较两组生活质量、生活习惯以及负性情绪评分,探讨系统护理对胃溃疡患者的生活质量、生活习惯的影响效果.结果: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90.21±8.15)分、生活习惯评分(94.61±8.11)分、负性情绪评分(60.14±6.43)分均优于参照组的(73.50±9.16)分、(75.41±7.25)分、(89.18±7.21)分,且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对胃溃疡患者开展系统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祁志翠;苟自香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优质护理在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腹胀便秘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探讨优质护理在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腹胀便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10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使用下脐贴治疗腹胀便秘,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腹胀便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刘敏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强化护理模式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模式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接受诊治的60例行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住院登记的顺序将前3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后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实施强化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B?hler角度和Gissane角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hler角度和Gissane角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对患者采用强化护理模式其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李兰芳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肺癌病人行肺叶切除术中护理干预的应用

    目的:探讨肺癌病人行肺叶切除术的护理办法.方法:选择22例行单侧肺叶切除治疗的肺癌病人进行研究,为所有患者实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分析总结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2例患者行肺叶切除手术之后,共7例出现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3例、血管栓塞1例、肺不张2例、呼吸衰竭1例,总发生率为31.82%.未有死亡患者.结论:肺癌病人行肺叶切除术有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临床应加强护理,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梁娟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家庭康复护理对小儿脑瘫的康复影响

    目的:分析在小儿脑瘫患儿的康复方式选择中,家庭康复护理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由某市儿童医院门诊收治的脑瘫患儿80例,按照所接受的不同护理模式分组,行家庭康复式训练的40例患儿归入研究组,行家庭常规护理的40例患儿归入对照组,同时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中,有效3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40例,有效2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2.5%.结论:家庭康复护理在小儿脑瘫治疗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运用.

    作者:亢瑞芳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婴幼儿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

    目的:研究影响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的影响因素,并找到相应的对策,提高留置针的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住院婴幼儿静脉留置针输液的300例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留置失败的原因,并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结果在影响婴幼儿静脉留置针成功与否的因素中,婴幼儿血管、护士的穿刺部位、留置针选择、医师的技术能力、药物刺激程度等占主要因素结论 加强对影响静脉留置针因素的重视和提出相应的对策,能够提高穿刺的成功率,有助于临床上操作和减轻婴幼儿的痛苦程度.

    作者:韩建芬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方法:选取1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而实验组患儿进行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意外情况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普通护理的对照组,且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中采用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减少儿科护理意外情况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的护理质量.

    作者:方红 刊期: 2018年第49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