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治疗骨折迟缓愈合临床效果分析

孙杰

关键词:中医治疗, 骨折迟缓愈合,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骨折迟缓愈合临床疗效.方法 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我院接受骨折迟缓愈合治疗的98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通过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中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治疗骨折迟缓愈合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促进患者康复,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应用.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急诊科收治患者100例,给予不同护理干预流程后,对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不同的急诊护理路径后,优化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优化组的抢救效率如接诊时间、分诊时间、检查时间及治疗时间均好于优化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常规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与优化组相比,优化组明显较高,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对急诊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增加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在临床急诊抢救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熊静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细节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在妇产科急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在妇产科急危重症患者中实施细节管理联合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8年4月中的150例妇产科急危重症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接受护理的不同方式进行分组,观察组75例、对照组75例,分别接受细节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为(52.13±4.93)分、(60.86±4.31)分,对照组评分(50.30±2.18)分、(57.46±3.34)分,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9.3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3.33%,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67%,P<0.05.结论:在妇产科急危重症患者中实施细节管理联合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陈芳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72例接受腔镜下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出院前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有利于减轻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疼痛程度,加快康复速度,护理满意度更高.

    作者:侯丽晖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盆底功能重建术患者78例,结合患者的病情、年龄、认知水平给予个体化围手术期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所有手术患者均手术顺利,康复出院,未出现术后出血、感染、皮肤压疮、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无网片侵蚀、感染、脱出,无阴道前后壁膨出及阴道穹窿脱垂复发等.结论:注重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住院期间的护理,加强围手术期的术前护理,尤其是做好肠道准备、阴道及皮肤准备,加强个体化的心理护理,术后严密病情观察,做好会阴护理、皮肤护理及饮食的护理,能有效预防阴道出血、感染、压疮、便秘、尿潴留等并发症的护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穆银静;王雪娇;张红薇;薛蕾;王硕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78例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床号单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40例患者,在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中38例患者,在围术期护理时运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比较两组患者的脊髓损伤恢复状况与并发症发生率,且对其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进行调查.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的负性情绪相比,无差异(P>0.05);在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负性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脊髓损伤恢复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引入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其脊髓损伤的修复状况,值得推广.

    作者:刘美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呼吸内科患者护理中的风险与对策应用

    目的:探究呼吸内科患者护理中的风险与对策.方法 本次选取2014年3月12日—2016年3月12日收治的呼吸内科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未实施任何对策);同时选择2016年4月12日—2018年1月12日收治的呼吸内科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实施针对性对策).结果观察组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因素多样化,其中人为因素居多,故此实施针对性管理措施尤为重要,有利于提高整体医疗护理水平.

    作者:马清珍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体会

    目的:探究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间收治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出病例数80例,将这80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治疗方式,而观察组患者给予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对比2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以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血气指标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P值<0.05.而且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结论: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对改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具有积极作用,增加救治成功率,值得推荐.

    作者:尹金强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术中低体温对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术中低体温对于麻醉恢复期产生的影响,对术中低体温对患者产生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于本院进行的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时间进行分组纳入,患者均进行常规手术方式治疗.第一组50例患者术中肛温保持34.5-35.7℃之间,第二组50例患者术中肛温保持35.6-36.8℃,室内温度保持在27-29℃,患者均接受相应的保暖措施,应用电子加仪为患者进行输血和输液,冲洗液温度增加至37℃,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指标展开分析,观察患者引流量和清醒时间.结果:第二组在本次研究中体温、血压、心率明显比第一组更加平稳,组别对比间有显著差异(P<0.05).第二组在本次研究之中引流量明显少于第一组,组别对比间有显著差异(P<0.05).第二组在本次研究之中清醒时间明显短于第一组,组别对比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术中低体温对于患者的麻醉恢复期产生相应的影响,因此需要术中对于患者体温的调节,加强室内温度保持,并且需要对冲洗液加温,以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机率.

    作者:董凯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承山穴中药离子导入对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

    混合痔是肛肠科常见疾病,手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 之一.肛门直肠组织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特殊性常对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造成影响.我院肛肠科自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间对于混合痔术后采用承山穴中药离子导入加以干预治疗,对术后伤口疼痛、水肿和创面愈合均有积极意义,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春红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发生急性压疮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观察

    目的:分析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发生急性压疮危险因素,并对其护理措施与结果进行观察.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行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收治于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期间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使用Waterlow危险因素评估法来制定对应的预防措施并加以实施.比较两组患者压疮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相对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进行急性压疮危险因素分析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急性压疮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龙婷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消化内科用药问题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消化内科中的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7月本院接诊的消化内科病患500例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所选病例的病历资料以及处方,制定用药档案,了解处方中有无不合理用药的情况.结果:本组500例病患当中,有45例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占总比例的9.0%.当中,重复用药问题为常见,占总比例的3.4%;其次是抑酸药物过量使用以及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等问题.结论:在临床消化内科当中,不合理用药问题比较常见.临床医师需要不断培训和学习,提高其自身的业务水平,并予以患者科学的用药指导,以进一步提高患者临床用药的效果以及安全性.

    作者:袁正佳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急性心肌梗死极早期心电图不典型变化研究

    目的 探究极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不典型变化情况,为尽早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在我院2016年5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共计选择36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入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不同胸痛时间以及冠脉病变血管与心电图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 比较早期急性心肌梗死与患者性别、年龄、左室射血分数、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因素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与非病变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胸痛时间在2-4h之间的急性心肌梗死检出率高,与小于2h、超过4h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波高尖的心电图阳性率高.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极早期胸痛发作2-4h出现心电图变化,且存在冠脉病变血管患者易出现心电图改变,通过识别心电图变化特点,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

    作者:贾微;贾东;潘莉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温胃补脾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温胃补脾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90例2017年4月-2018年1月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简单随机化方法分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则予以奥美拉唑联合温胃补脾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溃疡胃镜下显示愈合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胃泌素、肿瘤坏死因子α和C反应蛋白;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溃疡胃镜下显示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胃泌素、肿瘤坏死因子α和C反应蛋白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泌素、肿瘤坏死因子α和C反应蛋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温胃补脾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胃泌素、肿瘤坏死因子α和C反应蛋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豆志龙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护理干预在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价值评估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参与研究的术后ICU患者84例,纳入时间为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依据护理模式差异性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实施常规护理的42例患者为参照组,实施护理干预的42例患者为研究组,后对护理效果的差异进行总结.结果:比对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研究组(2.4%)显著低于参照组(16.7%),数据比对判定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ICU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有效预防,可在临床工作上推广和普及.

    作者:尤汉萍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品管圈在opCABG术后低氧血症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opCABG术后低氧血症护理中的品管圈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0例在本院接受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治疗术后出现中度低氧血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治疗的不同时间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给予术后呼吸系统常规护理,观察组20例,加强品管圈应用.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低氧血症恢复率为95.00%,对照组为85.00%(P<0.05);评估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95.00%,对照组为80.00%(P<0.05).结论 在opCABG术后中度低氧血症患者护理中应用品管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梁吉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多排螺旋CT对肺小结节的诊断作用分析及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多排螺旋CT对肺小结节的诊断作用.方法:此次研究患者为80例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肺小结节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进行对比分析,对照组采用常规CT检查,采用多排螺旋CT检查的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的术前检查结果与术后证实的结果吻合率比对照组患者高了17.5%,并且观察组的术前检查的误诊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术前使用的常规CT检查的操作时间比观察组患者术前使用的多排螺旋CT检查的时间久,P<0.05.观察组的检查时的图像质量远远优于对照组的检查时的图像质量,P<0.05.结论:多排螺旋CT对肺小结节的诊断效果可观,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王宁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慢性肾脏病管理实践模式的研究及探讨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之后又一个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慢性疾病,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CKD与饮食及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不仅需要合理安全的用药治疗,更要在早期进行有效干预,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才能延缓疾病的发展.本文围绕国内外CKD管理的应用研究,探讨目前进行CKD管理的佳实践模式和策略.

    作者:潘毅;周芳;虞璐璐;童曼娜;王玲俊;张巧娅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心理干预在牙周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在牙周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牙周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加用心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32.64±1.58)分,SDS评分(30.55±1.04)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67%(P<0.05).结论:在牙周病患者的护理当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提升治疗效果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何梅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社区访视护理在社区慢性疾病患者中护理效果

    目的:观察社区访视护理对于慢性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诊治的慢性疾病患者106例,按患者具体病情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57例,2组患者按常规方法治疗,同时观察组给予定期社区访视护理区访视,检查患者病情,积极和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患者普及医疗知识、护理知识,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引导患者积极自复,坚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对照组不予其它方法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6个月后焦虑度、抑郁度、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焦虑度和抑郁度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访视护理可有效减轻慢性疾病患者焦虑度、抑郁度,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预后效果.

    作者:尤爱明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脑卒中患者抢救效果、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脑卒中患者抢救效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脑卒中患者5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实验组28例,常规组27例,常规组采用日常护理,实验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两组患者治疗结局与护理满意度对比.结果:与常规组比,实验组治疗效果好,满意率高,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显著提高其自身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致残率与病死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尹露 刊期: 2018年第49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