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的应用

王永平;侯勇

关键词:老年, 腹股沟疝, 疝环充填式, 无张力疝修补术, 效果
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效果,旨在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于我院进行诊断和治疗的152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手术方式的差别,将本组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n=61)和研究组(n=61),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研究组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03%,研究组为4.92%,则研究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统计学意义显著(X2=5.1640,P<0.05).结论 对于老年腹股沟疝的治疗而言,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较好,并发症率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钝针扣眼穿刺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和总结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钝针扣眼穿刺的护理体会.方法 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入院的应用钝针扣眼穿刺的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共48例,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及体会.结果 48例患者中,扣眼穿刺均成功,成功率为100%,其中40例穿刺5—15次后形成扣眼;6例穿刺20次后形成扣眼;2例糖尿病患者另寻动脉端扣眼点穿刺25次后形成扣眼.结论 对应用钝针扣眼穿刺的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采用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可有效提升穿刺成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娟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76例,由手术时间先后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分别应用临床路径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术后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加深患者对子宫肌瘤疾病知识的了解,促进术后康复,值得推广应用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

    作者:高丽;贾玉梅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中西医治疗现状

    哮喘是婴幼儿时期常有见的肺系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为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致痰饮留伏.目前主要有中医和西医两种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注重发作期治标,缓解期治本.西医强调长期、持续、规范和个体化治疗的原则.近年来,中医治疗小儿哮喘的进展较快,许多中医学者对哮喘缓解期治疗方法进行大量研究.本文整合了相关资料,将近年来中西医治疗本病缓解期的常用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余益萍;田永波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将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期间至我院接受干预治疗的6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纳入至本次研究中,随机将入选患者分成参照组(32例,培美曲塞500mg/m2)及研究组(32例,吉非替尼250mg/天),观察两组药物治疗方案,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结果 研究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比较两组患者接受干预治疗后的严重不良反应情况,研究组15.6%(5/32)显著低于参照组56.2%(18/32),两组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运用吉非替尼进行治疗,不仅可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且药物不良反应小,可将其作为临床二线化疗方案.

    作者:金如月;孙绍峰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及相关因素分析

    腹腔镜手术采用微创的形式,有效的减小了创口面积,不仅减轻了对患者的伤害,降低了患者的疼痛感,而且还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另外,妇科手术中,传统的开放式手术,对患者的身体伤害较高,并且传统手术方式的并发症发生率偏高,不利于医疗的事业的发展.医疗事业的发展需要进行不断地科技创新和改革,妇科治疗中,加强对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及相关因素的研究可以有效的提高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促进医疗事业的良性发展.

    作者:王瑶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2013年8月到2017年9月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74.00%的治疗总有效率,数据差异显著(P<0.05).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试验组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伍春华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显微镜下的脑瘤手术配合体会

    目的 分析显微镜下的脑瘤手术配合体会.方法 在本院进行脑瘤手术的5例患者作为研究总体进行分析,同时给予所有患者行有效护理配合,对其结果分析.结果 本组5例脑瘤患者均手术成功,术中无一例患者死亡,术后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在复杂且高风险的脑瘤手术中,有效的手术护理配合对其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龙琳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后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实施后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前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于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后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术(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后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术能取得良好效果,其具有的较多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吴一镭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双源CT头颈部血管成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的评估作用分析

    目的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采取SOMATOM Definition Flash双源CT头颈部血管成像诊断的效果进行研究、判定.方法 选取本院近期收治的1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的116例非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均行SOMATOM Definition Flash双源CT头颈部血管成像诊断,对比所获得的图像及斑块分布情况.结果 研究组经诊断的颈部动脉狭窄率为81.03%,高于对照组,p<0.05;斑块总检出率为71.18%,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中采取SOMATOM Definition Flash双源CT头颈部血管成像诊断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显著,可提高双侧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值得推广实施.

    作者:姚晶晶;何其舟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补中益气汤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产后盆底机能减退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补中益气汤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产后盆底机能减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医院收治的产后盆底肌力在3级以下的患者1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74例.对照组患者仅使用盆底康复治疗仪,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盆底肌力恢复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盆底肌力在3级以上的占比89.1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7.57%(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机率为10.81%,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9.73%(P<0.05).结论 对产后盆底机能减退的症状,使用补中益气汤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可促进盆底肌力进一步恢复,同时减少并发症,效果显著.

    作者:袁媛;高珊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到2018年7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常规组应用利多卡因进行治疗,试验组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比较临床效果.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2.22%,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袁媛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静疗小组在感染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静疗小组的护理管理工作情况,探讨其对于提高感染科护理质量的功能和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46例感染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静疗小组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73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静脉输液治疗期间的感染发生率(2.74%<10.96%)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0.38±1.55)分<(14.59±1.82)分]相对更低(P<0.05),而护理满意度(94.52%>82.19%)和遵医行为(97.26%>86.30%)相对更高(P<0.05).结论:静疗小组护理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提高感染科医疗服务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作者:杜敏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 将于本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配合全麻治疗患者中抽出84例,将以观察、对照形式进行分组探讨.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针对性护理配合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52%<33.33%),且P<0.05.结论 针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加以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有效控制其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龙慧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推进护理质量管理的对策

    护理人员护理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就医体验,而在护理工作范畴内急诊科的护理质量管理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急诊科的护理为例,探讨急诊科护理质量的控制,以期能够为整个医疗护理体系的质量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黄传玉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龙血竭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龙血竭作为传统活血化瘀的中药材,其药理活性广泛,包括抗炎、镇痛、抗氧化、活血止血、促进修复、降血糖、抗菌等,以龙血竭为原料制成的多种制剂在临床上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现对其药理作用做一综述,以期为龙血竭/龙血竭提取物相关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蒋文姣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健康教育在烧伤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健康教育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84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相比,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患者,其对于康复效果的满意程度(97.62%>80.95%)相对更高(P<0.05),而疼痛VAS评分[(2.94±0.65)分<(4.71±1.24)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0.36±1.52)分<(15.19±2.26)分]相对更低(P<0.05),而创面愈合时间[(23.48±3.65)d<(35.09±4.26)d]相对更短(P<0.05).结论:健康教育的开展,对于提高烧伤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

    作者:何靓男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无痛护理对改善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患者采用无痛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旨在为缓解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接受手术干预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体,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患者分成两组,为传统护理组(41例)实施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为试验组(41例)实施无痛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的疼痛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传统组,且其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组,数据间比较符合统计学要求(p<0.05).结论:无痛护理可显著改善四肢骨折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同时提升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戴银屏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人性化护理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人性化护理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到医院就诊的内科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7.22%,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77.78%,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内科护理当中,运用人性化护理管理的策略,能够使护理管理更为合理,更有效率,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以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更快康复.

    作者:余巧英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宫腔镜检查术中配合

    目的 浅析宫腔镜检查术中配合.方法 根据抽签法选用在本院进行宫腔镜检查术的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同时对全部患者实施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并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 本组30例患者中,宫腔镜检查均顺利,且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宫腔镜手术检查中,良好的术前准备及心理、术中、术后护理是将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所在.

    作者:张琴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穴位按摩对小儿高热的辅助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辅助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高热患儿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另外给予穴位按摩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退热情况.结果 观察组热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出汗正常患儿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摩辅助治疗小儿高热效果可观,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代明明;金吉华 刊期: 2018年第48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