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疗单位社区护理常见问题与对策

马岩

关键词:基层医疗单位, 社区护理, 问题, 对策
摘要:基层医疗单位社区护理会因为多种问题导致实际工作效果不佳,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对实际情况的考虑,患者情况的复杂与对基础单位的不理解,人员综合职业素养缺乏等,这些都极大的闲置了基础医疗单位的护理工作水平.本文从基层医疗单位社区护理常见问题与对策角度出发,提升管理水准.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真菌球型鼻窦炎的研究进展

    真菌球型鼻窦炎是临床常见的特异性感染性疾病,属于非侵袭性真菌型鼻窦炎的一种,多发生在免疫状态正常人群中,常见病因包括:病原菌、外界环境、全身因素及局部因素有关,不同因素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加剧疾病的发展.因此,本文将以真菌球型鼻窦炎发病因素为起点,分析真菌球型鼻窦炎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为真菌球型鼻窦炎的诊疗提供依据和参考.

    作者:姜凯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治疗老年患者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的临床价值体会

    目的 探讨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治疗老年患者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牙列缺损重度磨耗老年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的先后,将先入院的40例作为对照组,采取普通可摘义齿重建修复治疗;将后入院的40例作为观察组,采取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治疗.在治疗半年后,对患者的修复效果、满意程度进行调查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修复优良率与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牙齿缺损伴重度磨耗患者采用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明显的改善牙齿咬合状况与咀嚼功能,患者满意度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适用价值.

    作者:张文宇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不同验光方式在成人近视检验中的效果差异

    目的 研究成人近视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验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治疗后确定为近视的成人患者72例,根据治疗前验光检查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对照组治疗前实施散瞳视网膜检影验光;研究组治疗前实施电脑验光.对比两组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验光检查操作时间、误诊和漏诊情况.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达到94.4%,高于对照组的75.0%;验光检查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误诊和漏诊例数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人近视患者采用电脑验光,不仅仅可以提高检查的准确率,减少漏诊和误诊事件的发生,还能够明显缩短验光检查的操作时间.

    作者:晏华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研究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期间接收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均运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分析动态心电图在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方面的检出效果.结果 在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方面的检出率上,动态心电图为78.75%和73.75%,对照组为55%和52.5%,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具有更高的检出率效果,对疾病的判断更为准确,辅助临床诊治工作的价值更高.

    作者:张馨介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探究医院数据库备份策略及数据库简单故障修复

    医院中的数据涉及到很多的方面,是企业重要的资源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也开始通过应用数据库来进行信息的存储和备份工作.信息安全越来越重要,医院内的数据安全问题也摆在了我们面前,及时对医院数据进行备份和及时的修缮数据库能够有效的保护医院数据资源.因此,本文将重点探究如何进行医院数据库备份以及对简单的故障进行修复分析.

    作者:曹展超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浅析白内障病人的术后护理

    目的 探讨白内障病人术后护理措施.方法 总结分析23例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经验.

    作者:张红杰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给予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

    目的 分析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给予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30例予以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比患者运动能力.结果 观察组患者上肢运动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进行针灸、康复训练可提升患者运动能力,有推广意义.

    作者:辛丽萍;彭博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妇科炎症感染运用不同微生物检验法的检验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妇科炎症感染运用不同微生物检验法的检验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妇科炎症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培养法与凝集法等微生物检验方法小组各50例,分析不同检验方法下检验的阳性率与培养时间情况.结果 在检验阳性率上,凝集法为88%,与对照组80%没有明显差异,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培养时间上,凝集法为(1.1±0.2)d,显著少于对照组(7.4±0.6)d,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炎症感染采用凝集法微生物检验办法比常规的培养法效率更高,同时不会降低检验的阳性率水平.

    作者:吴银萍;吴涛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基层医疗单位社区护理常见问题与对策

    基层医疗单位社区护理会因为多种问题导致实际工作效果不佳,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对实际情况的考虑,患者情况的复杂与对基础单位的不理解,人员综合职业素养缺乏等,这些都极大的闲置了基础医疗单位的护理工作水平.本文从基层医疗单位社区护理常见问题与对策角度出发,提升管理水准.

    作者:马岩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慢性鼻窦炎应用鼻渊通窍颗粒的治疗效果及对鼻纤毛传输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究慢性鼻窦炎应用鼻渊通窍颗粒的治疗效果及对鼻纤毛传输功能的影响.方法 此次研究选取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2016年3月-2018年4月我院耳鼻喉科门诊慢性鼻窦炎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均为41人,对实验组应用鼻渊通窍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方式.分析对比通过不同的方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鼻纤毛传输功能水平.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鼻塞、鼻涕后漏、流涕等症状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鼻纤毛传输功能水平明显提升(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56%,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6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讨论在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鼻渊通窍颗粒,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鼻纤毛传输功能水平,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悦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常见食品对冰醋酸诱导的口腔溃疡小鼠的辅助治疗作用

    目的 研究常见食材对小鼠的口腔溃疡模型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用冰醋酸化学烧灼法建立小鼠口腔溃疡模型,蜂蜜、莱菔、莲藕、萝卜加莲藕(萝莲藕)代饮小鼠,观察记录不同食物对小鼠口腔溃疡的病灶面积和局部症状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较,各实验组均可明显减小病灶面积(P<0.05),可以明显减轻口腔溃疡局部症状(P<0.05).结论 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食材,可以针对冰醋酸诱导的口腔溃疡模型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缩小溃疡面积,缩短愈合时间,为使用无毒副作用的食材治疗口腔溃疡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金泉;高云云;李巧玲;庄东明;赵英会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间苯三酚在妇产科临床应用

    间苯三酚属于新型镇痛药,对于急性痉挛性疼痛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具有作用迅速、几乎无毒副作用等优势,在妇产科中具有独特应用优势.近年来关于间苯三酚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研究较多,本次研究从妇科、产科、计划生育手术三个角度分析间苯三酚在妇产科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梅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诊断糖尿病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探究糖化血清白蛋白(GA)对于糖尿病(DM)患者血糖检测的作用,验证其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30例DM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检测资料,对比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lc)、糖化血清白蛋白、空腹血糖(FBG)三种指标.结果 观察组HbAlc、GA、FBG检测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GA与HbAlc存在正相关,可用于反映DM患者血糖浓度控制状况,在临床DM诊断和评估中,具有普及和应用价值.

    作者:汪亚华;周朱燕;王兰;陈佳微;吴冰冰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思考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本院诊治的40例老年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甲组20例、乙组20例.其中甲组使用常规治疗,乙组则在甲组的基础上使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患者总有效率、各症状恢复情况.结果:甲组总有效率为70.00%,乙组则为95.00%,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乙组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于甲组,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盐酸氨溴索可显著提高患者总有效率,缩短各症状恢复时间,可推广.

    作者:邓容;冯于霞;杨玉梅;黄安陵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调查及干预

    目的 探讨研究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调查及干预措施.方法 此计算参加产妇行剖宫产分娩概率,并对其手术指证进行分析,后针对剖宫产率上升原因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 2017年剖宫产率较2016年有所提升(52.66%>44.92%);手术指证中,涉及影响因素有胎儿、母亲及社会等多方面原因.结论 剖宫产率上升主要是受母亲、胎儿及社会等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可通过提高产科医疗技术、加大产程观察、明确剖宫产指征等措施,以此降低剖宫产率,值得推广.

    作者:王茜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血清GP73、AFP-L3、AFP及AFU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血清GP73、AFP-L3、AFP及AFU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74例患者临床资料,设为鉴别组,并选择同期收治的肝炎肝硬化患者和入院体检的健康人各74例,分别设为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检测三组受检者血清GP73、AFP-L3、AFP、AFU.结果 鉴别组血清GP73、AFP-L3、AFP、AFU水平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4项标志物联检的敏感性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血清GP73、AFP-L3、AFP、AFU联合检测可弥补单项标志物检测的不足,有利于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性,应用价值高.

    作者:顾雯婷;许春梅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经皮微创Pyrford技术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经皮微创Pyrford技术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挑选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30例粉碎性髌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需进行经皮微创Pyrford技术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Bostman评分和关节活动度等.结果 30例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为(3.35±0.97)分、骨折愈合时间为(13.68±2.62)周、术后12个月的Bostman评分为(28.76±1.02)分,评分等级为优的患者有28例,关节活动度为(138.67±5.31)°,所有患者中仅有1例出现退针情况,均无骨折端移位、骨不连、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经皮微创Pyrford技术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较好,具有创伤小、内固定稳定性高等特点,可促进患者骨折恢复.

    作者:白斌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不同光质组合对水母雪莲愈伤组织生长与总黄酮含量合成的影响

    红光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蓝光可促进总黄酮含量的合成,而白光的作用介于红光和蓝光之间.红光与蓝光组合培养水母雪莲愈伤组织,可以得到干物质量大、总黄酮含量高的优质愈伤组织.

    作者:徐文华;王耀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抗菌类西药的药理药性及合理用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抗菌类西药的药理药性及合理用药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461例应用阿莫西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让患者填写使用调查表,分析抗菌类西药的药理药性及不合理使用药物的情况.结果 不良反应发生例数39例,占总数的8.46%.结论 抗菌类西药的不合理使用不仅会引发不良反应,而且影响其药理药性的作用发挥,合理使用抗菌类西药在临床治愈疾病和预防发生耐药性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侯江春;张桢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不同麻醉及术后镇痛方式对于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应用不同麻醉及术后镇痛方式对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7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麻醉及术后镇痛方式对患者分组,A组(35例,应用全身静脉麻醉+术后静脉镇痛泵镇痛)、B组(35例,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患者麻醉相关指标.结果 B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比A组短,术后疼痛评分、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A组患者,显著差异(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老年股骨骨折患者,麻醉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舒家云 刊期: 2018年第48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